1、 1 附件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 训练和思维发展,加 强语 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 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
2、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 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 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 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 文的良好习惯。引 导学生重视语 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 160180 学时。2. 职业模块是适
3、应学生学习 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 3236 学 时。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 块,均从 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 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础模块1. 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 3 500 个常用汉字。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 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 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4、、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 ,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 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 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 验或感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 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 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
5、文摘等阅读方法。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总量一般不少于 200 万字。2. 表达与交流(1)口语交际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 水平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 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 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 观点和意 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 连贯、得体。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 发言、 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2)写作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篇章写作,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 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
6、用标点符号。写记叙文,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 组织材料,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写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写议论文,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45 分钟能写五六百字的文章。写作活动不少于 10 次。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 生活确定活动内容, 设计活 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
7、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 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二)职业模块1. 阅读与欣赏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 读懂主要内容。能 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进行筛选、整理, 获得所需要的资料。能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 选择读物。阅读有关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培养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阅读中提高搜集相关职业信息的能力,从 阅读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作品,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一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全面要求,增 强学 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表达与
8、交流(1)口语交际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态度真诚,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2)写作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 应聘书等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 规范,语言简明、得体,内容符合要求。写作活动不少于 4 次。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 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拓展模块1. 阅读与欣赏 3 精读文章,能理清作者思路,辨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了解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方法,阅读一定
9、数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品味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 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 课文中常 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文言句式。能结合教材中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掌握绘图表、作批注、写心得等阅读方法。2. 表达与交流(1)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根据 语境,借助 语气、表情、手势恰当地表情达意,提高交际效果。学会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用语简洁,能根据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进 行口头表达与交流。(2)写作篇章写作,
10、做到观点正确,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具体,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文字通顺;格式标准,文面整洁。写记叙文,能恰当地运用议论 、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形象生动。写说明文,能具体、清晰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语言准确。写议论文,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能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写作 总结、 说明书、记录、海报、简报等应用文,做到格式 规范,文字表述正确,内容符合要求。45 分钟能写 600 字以上的文章。写作活 动不少于 5 次。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针对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发现和确定活动 内容, 设计活动项目,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 综合应用能力。五、教
11、学实施教学时数安排建议基 础 模 块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现代文 80-90阅读与欣赏文言文 16-22口语交际 20表达与交流写 作 20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4-28总 计 160-180职 业 模 块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阅读与欣赏 现代文 12-14口语交际表达与交流写 作 12-1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8总 计 32-36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按 16 或 18 学时折合 1 学分。(二)教学建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 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 4 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 职业素养。1. 教师要加强学
12、习和研究,努力促 进专业发展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研究中等 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的规律,不断学 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2. 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 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 师 应 了 解 学 生 学 习 水 平 与 心 理 特 点 ,关 注 他 们 的 学 习 困 难 ,重 视 他 们 的 学 习 需 求 ,努 力 营造 民 主 、和 谐 的 学 习 氛 围 。加 强 教 学 内 容 与 社 会 生 活 、职 业 生 活 以 及 专 业 课 程 的 联 系 ,创 设 与 职业 工 作 相 近 的 情 境 ,帮 助
13、 他 们 认 识 语 文 在 生 活 和 工 作 中 的 作 用 。激 发 他 们 参 与 教 学 活 动 的 兴 趣 与热 情 ,使 他 们 在 参 与 中 掌 握 学 习 方 法 ,获 得 成 就 感 和 自 信 心 。教 学 中 要 因 材 施 教 ,实 施 分 类 指 导和 分 层 教 学 。3. 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 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4. 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 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
14、业的环境,也 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教师要高度重 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 发,通 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 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 用之间的联系。5. 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 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 应用多种媒体组合, 为 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 资 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要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教材的内容应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落 实 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与
15、要求。各个模块的教学时数要与本教学大纲的教学时数安排相匹配,符合规定要求。教材 应该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反映培养目标及专业 学习的要求。教材选文要注重内容的价值取向,反映科技 进步与社会发 展的趋势。 选文应该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风格多样,能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教材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要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考 虑学生语文学习的 现状,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要注意为学生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时 ,为师生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多介 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教材要
16、有开放性和弹性。要考 虑不同地区、不同 专业的需要,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 的余地,也 为学生留有选择的空 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六、考核与评价(一)目的和功能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 习,激 发学生学 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评价应体现检查、诊 断、反 馈、激励、 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注重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二)原则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 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坚 持他人评价、自我 评价与相互 评价相结合。2. 评
17、价内容全面性的原则。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 5 3. 评价方法多样性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4. 评价过程发展性的原则。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 语文学 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三)方法建议要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发挥评 价的多种功能,提高 评价的效率。1.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 强形成性评价应加强形成性评价。要通过形成性 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在平 时取得的进步,帮助他 们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获得
18、成就感。2.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重 视定性评价语文教学评价要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应更重视定性评价的作用。要本着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根据不同的要求,有选择地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如可以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认 知水平进行评价;也可采用陈 述性的语言、激励性的 评语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取得的成绩等情况进行定性评价。附件 2: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 础,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
19、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1.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 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 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2.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 维能力。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 创新意 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 128 学时。2. 职
20、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 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 3264 学 时。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1. 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6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它相关知识的联系。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 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2. 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
21、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 图形、 图示,描述其规律。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 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 图形。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 类比、 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
22、基础模块(128 学时)第 1 单元 集合(10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集合、元素及其关系,空集 集合的表示法 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充要条件 (1)要从实例引进集合的概念、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运算(2)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重点是集合的表示和集合之间的关系第 2 单元 不等式(8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区间的概念 一元二次不等式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ax+bc(或 c) (1)要注意与初中不等式内容的衔接,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教学(2)通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3、的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技能(3)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 3 单元 函数(12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1)要结合生活及职业岗位的实例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引入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等知识(2)通过函数图像及其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 问题能力和数据处理技能(3)重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 图像及函数的应用第 4 单元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2 学时) 7 sin cos 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有理数指数幂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 幂函数举例 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
24、质 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lg N,ln N,logaN) 积、商、幂的对数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1)有理数指数幂要与整数指数幂知识衔接(2)通过幂与对数的计算,培养学生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结合生活、生 产实例,讲授指数函数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重点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第 5 单元 三角函数(18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角的概念推广 弧度制 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cos2=1、tan =
25、 诱导公式:2k+、-、 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 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利用计算器求角度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1)通过周期现象推广角的概念;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讲授要与锐角三角函数相衔接(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技能和计算工具使用技能(3)重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第 6 单元 数列(10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 数列实际应用举例 (1)数列概念的引入、等差数列、
26、等比数列的学习都要结合生活实例来进行(2)通过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教学,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第 7 单元 平面向量(矢量)(10 学时)知识内容 认知要求 说 明 8 了解 理解 掌握平面向量的概念 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的内积 (1)平面向量概念的引入要结合生活、生产的实例进行(2)通过平面向量的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3)重点是平面向量的运算及其坐标表示第 8 单元 直线和圆的方程(18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说 明两点间
27、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圆的方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应用举例 (1)要加强本单元知识与工程问题的联系,使学生体验解析几何的 应用(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重点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圆的标准方程,用坐标法解决直 线、圆的相关问题第 9 单元 立体几何(14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平面的基本性质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
28、与平面所成的角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计算 (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归纳 出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 质(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3)重点是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与体积的计算第 10 单元 概率与统计初步(16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分类、分步计数原理 随机事件和概率 概率的简单性质 直方图与频率分布 总体与样本 抽样方法 (1)教学中应注重知识讲授与试验、实例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在解决 问题
29、中掌握知识(2)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培养学生的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9 总体均值、标准差;用样本均值 、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 一元线性回归 (3)重点是概率、总体与样本的概念,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用 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及其运用概率、统计初步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2. 职业模块第 1 单元 三角计算及其应用(16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 二倍角公式 正弦型函数 y=Asin(x+)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生产、生活中的三角计算及应 用举例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
30、础,如机械加工专业的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要结合生产案例进行讲授(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 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重点是和角公式、正弦型函数和余弦定理的应用第 2 单元 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12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坐标轴平移 坐标轴旋转 参数方程 常用几何曲线表 坐标变换及参数方程的应用举例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数控专业的数控机床(车床、铣床)操作课程;要结合生产案例进行讲授(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重点是坐标变换及参数方程在生产中的应用第 3 单元
31、复数及其应用(10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复数的概念 复数的运算 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应用举例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自动化专业的电工基 础课程(2)通过本单元教学,理解专业课 程的相关概念描述与计算,培养学生的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3)重点是复数的概念与应用第 4 单元 逻辑代数初步(16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二进位制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 10 逻辑变量与运算(且、或、非) 逻辑式与真值表 逻辑运算律和公式法化简逻辑式 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 卡诺图和图解法化简逻辑式 逻辑代数的应用举例 的基础,如自动化专
32、业的数字 电路课程;要结合学生的职业背景进行讲授(2)通过本单元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重点是逻辑式与真值表,逻辑 代数的应用第 5 单元算法与程序框图(16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算法的概念 命题逻辑 条件判断 程序框图的基本图例 数值计算案例的框图表示 字符运算案例的框图表示 算法与程序框图应用举例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 VB 编程课程;要结合生活、生产或管理案例进行讲授(2)通过本单元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重点是用程序框图来描述算法中的逻辑处理过程第 6 单元 数
33、据表格信息处理(10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数组、数据表格的概念 数组的运算 数据表格的图示 数据表格的应用举例 用软件处理数据表格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服务类专业的市场营销课 程;要结合管理案例进行讲授(2)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重视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重点是数组的运算和数据表格的应用第 7 单元 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14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编制计划的有关概念 关键路径法 横道图 网络图 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服务类专业的企业 管理课程;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用数学知识编制计划的方法(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 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重点是关键路径法,网络图第 8 单元 线性规划初步(14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