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三 计算机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一、需求论证(一)建设背景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普遍将计算机作为办公的必备工具,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硬件维护、网络应用、图文编辑、视频处理和平面设计人才。根据相关调研显示,未来 5 年黑龙江省技术工种人才缺口将达到 80万,其中就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仍高居榜首。而由于 XX 市将着力打造新型农业、现代化物流、现代生态旅游、煤灰等产业集群。随着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缺口将达到 1 万余人,而 XX 的地理位置属于边境城市,吸收外地人才相对困难,这一缺口仍会增加,这也为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提供了良好契机。通过近几年对 X
2、X 市社会用人单位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原有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基础分析,预测主要有以下五个岗位群急需人才补充:平面设计及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组建与设备调试、计算机网站搭建及网页维护、多媒体动漫设计等。(二)建设基础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的龙头专业,办学至今历经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已培养毕业生近万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正式认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作为全市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实施校企合作,已摸索出“职业素养+专业理论+专业实训+特色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校内现有各类计算机 1037 台、实训室 28 个。均参照企
3、业生产环境建设,开设的实训项目绝大部分是生产性实训。首创的学生工作室FN 工作室,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有效对接。另外,校外有宏德广告公司等 6 家合作企业,10 余种岗位可供学生实习实训。通过订单培养的方式有 5家本地企业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就业基地。计算机应用专业拥有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专职计算机教师 28 名,本科以上学历占 100%,省学科带头人 1 人,市级骨干教师 1 人,有 23 名教师具备计算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 83%。多年来计算机应用专业以初中级技能型计算机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培养在校学生的基础上,还面向社会提供计算机相
4、关培训。截止目前,所有毕业生 100%通过计算机系统操作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认证。每年为社会培训计算机应用人才 1000 余人。计算机应用专业目前在校生 1024 余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 25%。二、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以深化“双元主体、重德强能、岗位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以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以基于岗位任务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引领,主动适应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和 XX市各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全面加强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内涵建设,校企互动,共同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黑龙江省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性专业。2.具体
5、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在“双元主体、重德强能、岗位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深度与企业融合,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即以培养德能兼备的,熟练掌握计算机各方面应用知识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团队协助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的,能适应 XX 社会计算机五大岗位群需求的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2)课程体系建设目标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活动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争取两年内打造 1 门省级标准精品课,5 门优质核心课程。完成计算机技能实训教材、计算机多媒体设计案例等 4 本校本教材的开发,并实现教材在 XX 地区广泛应用。建成 1 套“标准化、共享型”的围绕 5 门优质核
6、心课程的专业教学资源包,并通过数字化校园搭建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社会服务。(3)教学模式目标围绕加强实践教学、优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运用在三大突破点,两年内使专业课全面实现“岗位定向”培养模式的要求,其中平面设计相关课程可达到企业用人高级要求。(4)评价机制目标建立学校、企业(行业)、教育行政部门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两年内建立 1 套校企合作和教学评价制度,搭建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并将评价体系按学年细化执行,使专业办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和社会的广泛认可。(5)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计划两年内培养高素质的
7、“双师型”专业带头人 2 人,引入行业资深专业带头人 3 人,培养骨干教师 5 人。保证专业教师都能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践培训或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调研、培训,两年内培训不少于 15 人次。另外,每年督促 1 名青年专业教师参加研究生学习。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力争两年内建成一只不少于 15 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逐步形成兼职教师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和顶岗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主导地位。积极承担科研课题,计划确立省、市级课题 4 项。(6)校企合作目标重点构筑起“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岗位实习”三级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机制。两年内力争增加 3 家
8、校企合作单位。完善顶岗实习的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完善校内原有基础实训室的建设,扩建 2 个多功能计算机实训中心。创建 1 个可供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的广告公司。(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开展教学资源输出,提供技术服务工作,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推进市场化办学进程,两年根据企业、用人单位订单要求招生至少 200 人,每年平均为社会和行业培训达 500 人次以上。确保培训人员广泛得到企业的认同,提升社会影响力。三、建设思路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要求为标准,以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建成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为目标。将本着实效探索为原则,双
9、元主体为依托,贯彻工学结合为思想,采取分阶段递进式建设策略,即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划分责任,制度建设;第二阶段,推进以重点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五项建设工程。第三阶段,创新提高,总结经验,积淀特色,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在建设过程中突出一个重点(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突破一个难点(由课堂为中心的理论知识性课程体系向以实践为中心的能力性课程体系转化),打造一个亮点(专业办产业,创办一个广告公司和 FN 工作室,形成“前店后校”的工学结合的新模式)。四、重点建设内容加强基于岗位任务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提高教学的质量标准,带动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的探索,全力推进“双元主体
10、、分段实训、岗位定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构建“双元主体、重德强能、岗位定向”人才培养模式(1)深入调研,专业定位科学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充分组织人力参与社会调研。形成相应总结材料以此作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第一年内成立由本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调研小组,依据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及 XX 地区近几年的发展需求及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深入企业调研。形成适应各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满足五大岗位群的岗位能力标准的调研报告。针对先前的调研报告,在第一年末邀请企业技术人员,高校教育专家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格要求开展研讨活动,设立相
11、应课题 1 个。组织相关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带课题下企业,形成分析总结材料,完善人才培养模式。(2)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人才培养模式调研结果,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标准制定时,要根据岗位任务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界定并要得到企业的认可。要采用碎片化等科学方法将从人才培养标准整合到课程体系建设中。(3)强化专业办产业机制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完善实践教学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第一年要出台专业办产业运行机制和相应规划,调整课程安排,实现“分段实训”,构建新型项目教学模块,即第一学年,学生在校主要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利用三周的
12、时间让学生在校外基地进行体验见习,感受企业环境、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职业信念;第二学年,学生在校主要以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为引导,完成相应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学生利用 7 周的时间,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确定就业岗位指向,选定特色课程;第三学年,在校通过岗位定向课程(广告设计、人像美容、网站建设等)、技能大赛课程、职业鉴定课程的实训和顶岗实习,提高岗位技能,达到德技兼备的优秀专业人才标准。第二年完成广告公司的建设,实现专业办产业。(4)深化订单培养规模根据“五大岗位群”,即平面设计及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组建与设备调试、计算机网站搭建及网页维护、多媒体动漫
13、设计,对人才的要求,调整订单培养方向和规模。扩充 3 家企业作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调整课程安排,实现三年三步走的实习实训方式,即第一年体验式岗位见习,第二年深入式岗位实现,第三年顶岗式岗位实践。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经费预算表经费预算(万元)序 号 建 设 项 目 2013.7-2014.6 2014.7-2015.7 小计1 深入行业、企业调研 2 0 22 设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课题 2 1 33 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1 0 14 专业办产业运行机制 1 0 1合 计 6 1总 计 72.课程体系建设(1)确定“岗位定向”课程体系建设根据本专业设定的五大岗位群能力的要求,积极与行业资深
14、专家、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展开研讨,结合学生的岗位理想,对学生进行上岗前的系统培训,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优质对接。共同完成以 17 个岗位课程为主体的新课程体系构建,通过实践每个岗位课程再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开发 12 个实训项目。计算机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2)科研课题建设在课程体构建的同时,由校领导亲自挂帅,市级教学管理部门督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两年内,完成一项省级课题中职学校分层教学在计算机学科的实践与研究 。力争将科研成果在两年内转化为实际教学成果,并通过各项考核验证其成效。(3)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突出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培养,按工作过程导向,吸收企业技术骨干参加,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重
15、组,建设开发基于项目教学的 5 门优质核心课程:office 办公软件与应用、企业网搭建、动画制作、平面设计、网页制作。建设过程中加大与锐捷网络公司等企业合作,以企业专家为主导,最终将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成为既是企业的技术培训教程,也是学生的专业教材,并形成配套的教学资源库,争取在基于岗位任务和面向职业活动的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上取得突破。同时,通过基于岗位任务的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带动其它专业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3)精品课程建设在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经过前期调研,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针对岗位要求的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进行深入调研。开发精品课程,争取两年内以省级精品课的标准打
16、造 1 门精品课计算机平面设计。(4)专业教材建设在专业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围绕课程体系改革,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成立专业教材建设编制委员会,一同开发专业特色教材。要求引入行业职业标准,将企业生产实际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反映到教材中,提高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强化实习实训教材和特色教材的建设。两年内完成人像美容案例、平面广告设计案例、网站建设案例、计算机技能考核习题集等 4本教材编写工作。并针对 5 门优质核心制定相应课程标准,构建评价体系,建立试题库、素材库、课件库。(5)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针对专业 5 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建立一
17、整套满足教学改革需要的教学大纲、教材、讲义、实验、实训、实习指导书,构建融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资源库的立体教学资源。为师生开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其中,两年内要重点打造“三个一”工程,即每门优质核心课程要建立 1 个考试题库,1 个素材库,1 套完整的课堂教学课件。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经费预算表经费预算(万元)序 号 建设项目 2011.7-2012.7 2012.7-2013.7 小计1 课程体系调研工作 1 1 22 科研课题开发 1 1 23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7 8 154 精品课程建设 5 5 105 专业教材建设 3 2 56 教学资源库建设 2 2 4合 计 19
18、 19总 计 383.教学模式建设(1)根据“双元主体、重德强能、岗位定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组织教师深入到相关企业和同类院校,了解现今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和类型的需求,以及其他院校在此方向所做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现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如项目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岗位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技能、职业态度整合到教学任务中,在一学期的时间内,与企业和行业专家进行细致的研讨,共同探索并初步构建一种有利于中职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开放式”的、适合企业用人要求的新型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此来定向计算机专业在未来发展中的主要教学模式。(2)落实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情况,组成由企业专家、学
19、校教务督导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每半个学期对教学模式运用情况根据考评体系进行考核考评,并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考评档案,随时对考评结果进行反馈,纠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通过第一年的整体摸索,在第二年重点打造一套适合平面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使该类课程的标准能够达到企业用人高级要求。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建设经费预算表经费预算(万元)序 号 建设项目 2011.7-2012.7 2012.7-2013.7 小计1 调研立项 2 2 42 教学模式测评 3 3 63 教学模式考评档案建设 3 3 64 课程提升 2 3 5合 计 10 11总 计 214.评价体系建设(1)建立校企共同发展的联
20、动机制。激发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共同发展的需求与愿景,形成合作的动力,使校企合作更具有生命力。成立以企业技术人员、高校专家和本专业教师组成的评价体系建设指导委员会,在第一年,共同参与调研工作,提出对现有评价体系调整和充实的建设方案。(2)利用两年的时间根据评价体系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建设方案,补充完善现有评价制度,如企业岗位实习评价制度、教学质量企业监督评价制度、学生毕业就业质量追踪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考评制度、企业兼职教师岗位考评制度等。根据相关制度要定期实行教学质量追踪与信息反馈,要不断根据相关信息调整教学、实习、实训工作安排。(3)建立与评价体系相关的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的开展与研究细化
21、现有评价体系,在第二年下半年形成结论报告。并将此报告作为以后评价体制改革的依据。(4)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要求对学生评价进行分段细化。第一学期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专家命题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评,以考试成绩为本学期评价结果;第二学期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指导,结合专业考试成绩,以综合考评本学期评价为结果。第三学期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组织技能考核大赛,以大赛评委考评名次为本学期评价结果。第四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观摩实践,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带队教师进行考核,结合专业教师命题考试,以综合考核结果为本学期评价结果。第五学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组织岗位考核,以考核成绩为本学期评
22、价结果。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同时进行职场训练和岗位技能鉴定学习,以政府和企业组织的技能鉴定证书考核和毕业的综合考评为本学期评价结果。计算机应用专业评价体系建设经费预算表经费预算(万元)序号 建设项目 2011.7-2012.7 2012.7-2013.7 小计1 体制调研 2 2 42 各种制度制定 2 1 33 科研课题 1 1 24 评价机制细化 6 6 12小 计 11 10合 计 21(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长期规划,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培训力度。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聘请教育专家、行业培训专家、企业及用人单位领导和技术专家等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培养教师拥有前
23、沿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入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掌握社会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的第一手材料,为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努力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超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力争在两年内培养 2 名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 5 人,引入行业资深专业带头人 3 人。1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1)利用两年时间对现有的 2 名市级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创造机会选派教师到国内外进行考察、开展学术交流,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参加国家组织的专业带头人的各类培训班的学习,开扩视野,接收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强化其专业建设全局意识,使他们的管理理念更先进,工作作风更严谨,富于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使
24、其专业专项能力突出,有更强的职业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带动专业发展。(2)聘请 3 名具有高级职称,企业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在行业企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一线资深工程师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使专业发展与行业发展同步,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轨。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利用两年时间在中青年教师中选拔 5 名教师。选送到行业中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并参加行业资认证,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具备“双师型”素质;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到高等院校专项进修、参加各级教学研讨会,促其教育观念更新、专业教学能力提升;通过主持或参与教学计划修订、“岗位驱动、项目导向”课程体系建设、
25、精品课程开发、科研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及科研能力,并负责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培养,真正发挥骨干教师在团队中的带头、引领作用。另外,力争两年内,每年督促 1名青年专业教师参加研究生学习,并争取在第三、四年取得硕士学位。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1)校内外专家交流为扩大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将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同时不定期聘请外校同行来校交流,或派出优秀教师到外校进行交流学习。(2)委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岗位实践按照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每位专职教师每年在兼职单位参加实际工作天数不少于12 周。通过兼职、顶岗挂
26、职等形式在增加自身阅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帮助合作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校企合作与互动。教师顶岗实践中既要熟悉企业的岗位任务、岗位流程,又要学习企业的岗位培训技能,同时要利用自身理论基础扎实的优势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指导,使学校、企业双受益。(3)教学观摩与竞赛 每学年定期举行由全体专业教师参加的教学观摩赛、专业技能大赛,并根据国家及省市安排选派教师及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大赛。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1)加大兼职教师培养与外聘教师的力度,有目标地聘请兼职教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进行项目指导。利用两年时间积极开拓多种渠道从生产、经营、管理一线,聘请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良
27、好职业道德的行业能手,建立不少于 15 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并按每学期的实际需要从中聘请 2-4 位作为校内实训指导教师,校内实训教师主要担任各专业课的实训教学工作,每学年任课时数不少于 40 课时。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按照合作协议由合作单位挑选专业人员担任。学校对兼职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对兼职教师的聘期、任课情况、学生考评结果等情况建立专门档案进行记录和管理,并根据承担的教学任务及考评结果分级考核确定报酬。(2)对兼职教师上岗前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能力培训,并组织考核。在第二年开始安排兼职教师到高等学府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并筛选出合格的兼职教师到国内培训机构进行相应培
28、训。(3)建立动态管理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注重其教学理论学习和培训,加大兼职教师培养的力度,加强业务档案管理,保持兼职教师队伍稳定。根据学校工作实际不定期地召开学术研讨会指导专业建设,为在校师、生举办技术讲座,成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中的纽带和桥梁。5.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与培训为进一步拓宽教师视野,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经验,选派学科带头人到国家级培训机构学习,并择优参加国外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机构学习,并择优参加国家级培训。计划每年每人平均参加培训或参加国内专业交流研讨会至少 1 次,力争安排每年有 8 人次参加各级培训。计算机应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预算表经费预算(万元)序号 建设项目 2011.7-2012.7 2012.7-2013.7 小计1 专业带头人建设 2 2 42 骨干教师建设 2 2 43 双师型教师建设 4 4 84 兼职教师建设 5 5 105 教师参加国内外进行培训 5 5 106 聘请专家来校指导 10 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