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名称:光泽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委托单位:光泽县旅游局编制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华夏武夷旅游规划院旅游规划专用章:旅游规划编制时间:2012 年 4 月至 2012 年 9 月项目总编:周作明 教授项目审定:周作明 教授项目主持:卢玉平 硕士编制人员:周作明 教授 旅游规划 吴忠军 教授 旅游规划卢玉平 规划室主任 旅游规划林秀治 硕士 旅游规划李志鹏 硕士 旅游制图胡海胜 博士 旅游规划周运瑜 博士 旅游规划李 梅 2008 级景区规划与管理学生陈育骏 2010 级景区规划与管理学生张 扬 2010 级景区规划与管理学生罗晓玲 2010 级景区规划与管理学生梁建云 2010 级景区规划与管理
2、学生范文婷 2010 级景区规划与管理学生柯巧芬 2010 级景区规划与管理学生阳德玉 旅游规划保障协编单位:光泽县旅游局协编人员:吕贞荣 光泽县旅游局局长黄建寿 光泽县旅游局副局长目 录第一章 光泽县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一、地理概况二、历史沿革三、区域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四、旅游发展背景分析第二章 光泽县旅游资源分析评价一、旅游资源类型及丰度二、光泽县旅游资源评价三、光泽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三章 旅游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二、规划范围三、规划原则四、规划年限五、规划目标六、规划成果构成第四章 旅游业发展总体战略一、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二、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三、旅游业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四、旅游业发展
3、战略步骤五、旅游业发展战略措施第五章 旅游区划分和总体布局一、旅游区划分二、旅游区总体布局第六章 旅游项目与产品规划一、旅游项目规划原则二、旅游项目规划三、精品旅游项目四、旅游产品规划第七章旅游商品规划一、旅游商品规划原则二、旅游商品规划三、旅游商品经营与管理第八章 游线组织规划一、游线规划原则二、游线规划总体构思三、外部游线规划四、内部游线规划第九章旅游市场营销规划一、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二、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三、旅游客源市场预测四、旅游市场导向分析五、旅游形象塑造六、旅游市场营销策划第十章 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一、旅游交通规划二、旅游餐饮设施规划三、旅游住宿设施规划四、旅游购物设施规划
4、第十一章 旅游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一、电子旅游信息系统二、一般旅游信息系统三、旅游导引解说系统规划第十二章 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一、自然生态环境现状二、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原则三、保护规划目标四、森林资源保护五、动植物资源保护六、自然景观资源保护七、人文景观保护八、文化资源保护九、旅游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十、旅游区环境保护十一、绿化美化工程第十三章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一、旅游人力资源现状二、旅游直接从业人员需求预测三、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规划四、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措施第十四章 旅游业管理规划一、光泽县旅游业管理二、加强旅游管理职能三、规范旅游市场四、推进行业标准化管理五、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六、旅游社区管
5、理第十五章 旅游业总体规划实施对策和措施一、依托高科技发展旅游业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三、强化政府主导功能四、拓宽融资渠道第一章 光泽县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一、地理概况光泽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闽江富屯溪上游,武夷山脉北段,位于东经 1170-11740,北纬 2718-2759之间,与闽赣两省的武夷山、邵武、建阳、黎川、资溪、贵溪、铅山七县市交界,为全省 19 个边界县(市)之一,是鹰厦铁路入闽的“门户”,是福建与内地沟通的“窗口”。全县辖 3 个镇、5 个乡:杭川镇、寨里镇、止马镇、鸾凤乡、崇仁乡、李坊乡、华桥乡、司前乡。县政府驻杭川镇。地处闽西北中低山丘陵西北部。地势从东西两侧向中部北溪、西溪
6、谷地倾斜。西溪、北溪于川杭镇汇入富屯溪。(一)地质地貌光泽地处武夷山脉地段,地质是通过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的,位于崇安至石城断裂带西北侧,岩浆侵入活动增烈,北东向断裂十分发育,而褶皱构成仅局部残存。按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可分为华夏系构造、新华夏系构造、山字形构造三个体系。华夏系构造以褶皱为主,全县有褶皱两处,儒州复背斜和崇安黄岗山至邵武龙湖向斜;新华夏系以断裂为主,山字形构造位于杨梅岭至清溪一带,由一系列弧形断裂组成,东西长 17 公里。弧形断裂向南凸出,前弧东西两翼,脊柱明显。境内出露的地层面积 545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 25%;侵入岩分布广泛,面积 1700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
7、75%。光泽县境内群山连绵,山高谷深,峰峦叠嶂,千米以上的山峰有 570 余座,故有“一滩高一丈,光泽在天山”之说。全县平面轮廓近似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平行四边形,南北最大长度为 84.7 公里。东西最大长度 53.7 公里,地貌具有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为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山间盆地;地表面切割强烈;山地多、丘陵多、盆谷多、平原面积狭小三个特征。(二)气候状况光泽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与雨旱季明显的特点。但由于境内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各地气温、日照、降水等小气候存在明显的差异。年平均气温 17.5,年际变化一般在 16.718.2之间,变幅为 1.5。常年最热月为 7
8、 月,平均气温为 27.5。极端最高气温为 39.7(1971 年 7 月 31 日),年际最高气温变化在 3639.7之间,变幅 3.7。最高气温最早日期 7 月 3 日(1975 年),最迟日期9 月 9 日(1968 年),幅度为 68 天,在 20 年中,有 45%(9 年)的年份最高气温在3737.9之间,有 20%(4 年)的年份在 3839.7之间;有 35%(7 年)的年份在3636.8 之间。但不平衡,如 1961 年至 1969 年连续 9 年最高气温在 37以上(含 37);1972 年至 1975 年连续 4 年最高气温低于 37。常年最冷月为 1 月,平均气温为 6。
9、极端最低气温-9.5(1973 年 12 月 26 日),年际最低气温变化在-4.1-9.5之间,变幅-5.4。在 20 年中,有 20%(4 年)的年份最低气温在-4.1-4.7 之间;有 10%(2 年)的年份在-5.46之间;有 30%(6 年)的年份在-6.2-6.8之间;有 20%(4 年)的年份在-7-7.9之间;有 15%(3 年)的年份在-8.4-9之间;有 5%(1 年)的年份极端最低气温为-9.5。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垂直递减率为 0.420.45/100 米,城关、崇仁是盆地中部平原区,海拔 230 至 240 米,年平均温度 17.7。寨里、华桥二乡大部分位于低
10、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 350 米370 米,年平均温度在 1616.8之间;司前乡位于中山地带,平均海拔 452 米,年平均温度只 15。19591978 年,年平均降雨量 1897.7 毫米,最多的 1962 年 2399.5 毫米,最少的1963 年 1194.3 毫米,年际差达 1205.2 毫米。全年雨季集中于 3、4、5、6 四个月,平均每月降雨日数 18 天以上,降雨总量 1152.9 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 60%。7 至 9 月为雷雨季节,平均每月降雨日数 11 至 14 天,降雨总量 367.4 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 19%。从 10 月至次年 2 月为少雨季节,平均每月降雨
11、日数 10 天以下,降雨总量 378.8 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 20%,月均降雨量 75.8 毫米。年降雨量地区差异的规律是:从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减少,平均年降雨量最多的是东北部司前乡西口、岱坪一带,达 2000 毫米以上;最少是西南部止马、李坊乡一带,平均年降雨量 1850 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 173 天,最多的是 1970 年和 1975 年,均为 207 天;最少的是 1971年的 140 天;最长连续降雨日数为 25 天,总降雨量 511.4 毫米,发生在 1962 年 6 月 4 日至 28 日。日降雨量50 毫米为暴雨。6 月暴雨最多,历年平均 2.2 天,1973 年 6 月有
12、 5 天,为最多,全年平均日降雨量50 毫米为 6.2 天,1962 年 13 天为最多,1978 年 3 天为最少。一日最大降雨量是 261.3 毫米,发生在 1967 年 6 月 22 日。19591978 年,年平均日照数为 1653.0 小时,年日照百分率 37%。各月日照小时 8月份最多,为 232.0 小时;2 月份最少,只 87.7 小时。日照百分率以 8 月份最高,为56%;3 月份最低,为 26%。日照时数在年际间的变化是:1963 年最多,达 2007.3 小时;1970 年最少,只 1334.8 小时。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 96.64 千卡/平方厘米,以 7 月份最多,为
13、 12.77 千卡/平方厘米;2 月份最少,只 5.22 千卡/平方厘米。19591978 年,光泽县年平均绝对湿度为 18.2 毫巴,6 月份最高,达 18.9 毫巴,10月份最小,只 17.7 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9%,各月相对湿度变化不大,在 77%至 82%之间,6 月份为 82%,10 月份为 77%。光泽县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风力不大,多为静风,年均风速为 2.2 米/秒,大于 8 级的大风日数,年平均为 20.4 天,且多伴雷雨。7 至 8 月份雷雨季节风速略大,10至 11 月少雨季节风速略小。19591978 年,年平均有霜日数为 22.5 天,最多年达 43 天(
14、19751976 年),最少年只 7 天(19631964 年、19681969 年)。霜日出现天数,以 1 月份最多,12 月和 2 月份次之。初霜日,一般在 11 月 28 日前后,最早为 10 月 29 日(19781979 年),最迟为 1 月 1日(19591960 年)。终霜日,最早为 1 月 31 日(19721973 年),最迟为 4 月 6 日(19681969 年)。历年平均无霜期为 276.8 天,最长的 1959 年 340 天,最短的 1969 年,只 232 天。(三)水文状况光泽县水系十分发育,共有溪流 300 多条,河网密度 0.56 公里/平方公里,总流域面积
15、 2244.83 平方公里,河道总长 968.72 公里。其中流域面积 1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57条,5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28 条;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6 条。全县河流共分北溪、西溪、富屯溪、信江、赣江 5 个水系。前三溪流入闽江,经福州注入大海;后二江流入长江,而后流入东海。北溪主干流发源于司前乡岱坪村的大岐山,流域面积 1168.8 平方公里,河长 70.45公里,总落差 1270 米,平均比降 3.5。,平均流量 54.84 立方米/秒,自北向西南流经司前、寨里、崇仁至城关回龙潭交溪口与西溪汇合后流入富屯溪。主要支流有三莲溪、云际溪、大坑口溪、山院溪、墩上溪、东山溪、
16、儒茶溪、梅溪、清溪、汉溪、饶坪溪、砂坪溪、金陵溪。西溪主干流发源于邵武市桂林乡巫山,流经埠头村进入光泽贯庄,再由南向东流经长源、石城、水口、新坊至城关回龙潭与北溪汇合后流入富屯溪。流域面积 848.76 平方公里,其中光泽县内流域面积 521.63 平方公里;河长 97.87 公里,其中光泽县内河长 51 公里。总落差 879 米,平均比降 3.07,平均流量 32.96 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上观溪、瓜溪、东段溪、李水溪、止马溪、龙安寺溪、双门溪、大陂溪、高源溪。北溪与西溪于城关回龙潭交溪口汇合后,向东南流至顺昌富屯,与建溪汇合后流入闽江,名富屯溪。光泽境内为回龙潭至和顺段,流域面积 32
17、7.13 平方公里,河长 13.9 公里,总落差 17 米,平均比降 1.38,平均流量 87.95 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坪溪、杨梅坑溪。光泽境内有 3 条河流注入江西信江水系,这 3 条河是、山头溪、黄石溪、增坊溪。双坑溪发源于大岩,流至省界注入江西黎川河流,而后入赣江。流域面积 21.6 平方公里,河长 10.67 公里,总落差 400 米,平均比降 21.44,平均流量 0.8 立方米/秒。(四)土壤条件光泽县土壤主要分为林业土壤和农业土壤。光泽县林业用地为 287 万亩,土壤分成 4 个成土母岩类,5 个土类、9 个亚类、19 个土属。具体见图 1-1。图 1-1 光泽县林业土壤类型
18、系统图其中,成土母岩类型在光泽县分布中,酸性岩,分布遍及全县各乡各村;中性岩,主要分布于司前乡岱坪村、干坑采育场;华桥乡古林、铁关、园岱村;鸾凤乡黄溪、大羊、大陂村;止马乡杉关、仁厚、亲睦村;李坊乡扬里村;砂质岩,主要分布于司前乡岱坪、西口、清溪村;寨里乡大青、梅溪村;华桥乡邓家边、铁关村;李坊乡石城、管密村;崇仁乡汉溪村;堆积岩主要分布于鸾凤乡饶坪村和崇仁乡儒堂村盆地边缘。从土类分布上来看,红壤土类主要分布于县境内最低海拔 215 米900 米之间的中低山丘陵;紫色土类主要分布于海拔 240310 米之间个别地段的低山丘陵;冲积土类,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的二级阶地上;黄壤土类主要分布于海拔 9
19、001800 米之间的中山地带;草甸土类,零星分布于海拔 18001931 米最高顶部平台与缓坡山洼地带。从亚类分布来看,红壤亚类遍及全县各乡,主要分布于海拔 215700 米之间的丘陵和山地;粗骨性红壤亚类,主要分布于司前乡西口、清溪村;寨里乡霞洋、大青、西溪、白石村;崇仁乡大羊坪村及坪溪农场等地,海拔在 340930 米之间的丘陵和中低山的中下部陡坡地段;)黄红壤亚类,主要分布在司前乡的岱坪、西口、碗厂、新甸村;鸾风乡的中坊村;华桥乡的园岱、邓家边村及坪溪农场等地,海拔在 7001050 米之间的低山中上部和中山中下部地段;暗红壤亚类,主要分布在寨里乡的山头、太银村;司前乡的东山、墩上村等
20、地,海拔在 650850 米之间的中低山中下部的山谷和山凹地段;黄壤亚类,主要分布在司前乡的西口、岱坪、清溪村;寨里乡的霞洋、大青、太银村;华桥乡的牛田、园岱、铁关、邓家边村及坪溪农场等地,海拔在 11001800 米的中山上部地段;粗骨性黄壤亚类,主要分布在司前乡的西口村;寨里乡的霞洋、白石村等地,海拔在 10501800 米的中山中上部陡坡地段;山地草甸土亚类,零星分布在诸母岗尖峰顶、香炉山等地。海拔在 12301930 米的中山顶部平台缓坡及洼地;紫色土亚类,主要分布在李坊乡的管密村;鸾凤乡的上屯村等地,海拔在 240310 米的低山丘陵;冲积土亚类,主要分布在鸾凤乡的饶坪村;崇仁乡的池
21、湖、儒堂村等地的河流两岸二级阶地上。关于农业土壤,至 1990 年,全县水稻田面积下降为 18.99 万亩,农业人均 1.89 亩。光泽县水稻土类分为 3 个亚类、9 个土属、17 个土种。光泽县旱耕地有沙泥土、潮沙土、泥沙土、黄沙土、灰沙土 5 个土属,5 个土种。其中黄沙土面积最大,占总面积 78.62%;其次是灰沙土,占总面积 11.78%。(五)植被植物光泽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山木面积 257.7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木材蓄积量 1011 万立方米,竹山面积 33.6 万亩,是南方重点林区。有生态公益林70 万亩,列入“双世遗”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有 28 万亩
22、和 10 万亩缓冲区在我县境内,崇山密林中栖息生长着 150 多种珍稀动植物。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有 8 科 34 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 89 科 676 种,单子叶植物 4 科 25 种;共有 101 科 294 属 735 种。草本植物中,蕨类植物 20 科 25 属 42 种;双子叶植物 37 科 29 属 125 种;单子叶植物 13科 52 属 76 种;共有 70 科 169 属 243 种。全县植被共分为 8 个植被类型、24 个亚植被型、83 个群系、147 个群落。全县植被随海拔高低呈垂直分布。海拔 215600 米为人工林、经济林栽培区,也有部分天然、半天然次生林状态的稀疏马尾松林。马尾松、杉木幼林,面积约占 63.5%。油茶林在海拔 500 米左右生长良好。部分茶叶山、果园和抛荒地成为以无节芒、芒萁为主的草丛群落,仅在止马乡双坑村、李坊乡长源村、鸾凤乡饶坪村等地山坡上尚有成片的苦槠、木荷、青岗栎、罗浮栲常绿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