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161406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雷电防护的原则、防雷分类、防雷装置、工程验收、防雷装置检测、防雷装置维护与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单株及成群的古树名木的雷电防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714.2 雷电防护 第 2 部:风险管理(IDT IEC 62305:2006)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

2、GB 50057、GB 50343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古树 Ancient tree树龄在 100 a 以上的树 木。3.2 名木 Precious tree 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3.3 古树后续资源 Ancient trees follow-up resources树龄在 80 a 以上 100 a 以下的树木。3.4 雷击 Lightning stroke雷云对大地及地面物体、生命体等的放电。3.5 雷电灾害 Lightning disaster由雷电造成的人畜伤亡、火灾、爆炸或电气电子系统等严重损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

3、重大社会影响。3.6 雷暴日 Thunderstorm day在一天内只要测站听到雷声则为一个雷暴日。3.7 雷电感应 Lightning induction雷击放电时,在附近物体上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可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3.8 直击雷 Direct lightning flash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线路、大地、人畜、防雷装置或其它物体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3.9 静电感应 Electrostatic induction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与雷云性质相反的电荷,雷云主放电时,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在这些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到释放,如不就近泄入地就会产生很高的

4、电位。3.10 电磁感应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3.11 雷电波侵入 Lightning surge on incoming services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3.12 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nding (EB)将分开的装置、导电物使用等电位连接导体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3.13 雷击电磁脉冲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 (LE

5、MP)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3.14 跨步电压 Step voltage当土壤中存在较大接地电流时,人的两足分别站在具有不同电位的两处时,在人的两足之间所产生的电位差或电压。3.15 接触电压 Contact voltage当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的两处时,在人体内就会有电流通过,这时加在人体两个部位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压。3.16 旁侧闪击 Nearby lightning strike当雷电击中一个物体时,强大的雷电流在泄放过程中将空气击穿,与邻近物体之间发生闪络放电的现象,称之为旁侧闪击。3.17 雷击次生灾害 Lightning seconda

6、ry disaster除直击雷外,由雷击灾害所诱发的其他灾害称之为雷击次生灾害。(包括跨步电压、接触电压、旁侧闪络、地 电位反击、雷击电磁脉冲等)3.18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由接闪器、引下线、 接地装置、 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线组成的防雷设施的总和。3.19 接闪器 Air-termination system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3.20 引下线 Down-conductor system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3.21 接地体 Earth electrode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

7、地接触的金属体称为接地体,接地体通常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组成。 3.22 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 system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3.23 接地电阻 Earthing resistance人工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4 防雷分类4.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4.1.1 云南省雷暴日等级根据多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云南省各地年平均雷暴日数参见附录 A。4.1.2 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多雷区、高雷区、强雷区,并符合下列规定:a)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

8、20 d 及以下地区;b)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 20 d,不超过 40 d 的地区;c)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 40 d,不超过 60 d 的地区;d)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 60 d 以上的地区。4.2 古树名木的防雷分类4.2.1 古树名木应根据古树名木的珍稀程度、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按防雷要求分为以下三类:a)凡树龄在 300 a 以上,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且处于强雷区的古树名木为一类防雷古树名木;b)凡树龄在 100 a 以上,不足 300 a 的为二类防雷古树名木,树龄虽不足 300 a,但处于重要风景旅游景区且处于高雷区的古树名木为二类

9、防雷古树名木;c)其他古树 名木及古树 后续资源且处于多雷区(树龄在 80 a 以上)为三类防雷古树名木。4.2.2 处于强雷暴区的二类防雷古树名木应按一类防雷古树名木的技术要求进行防雷保护。5 古树名木的防雷要求5.1 古树名木防雷保护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科学合理、统筹兼顾的原则。5.2 古树名木的雷电防护应按 GB/T 21714.2 规定的方法首先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论证。5.3 古树名木的防雷设计应根据环境条件、地理位置、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5.4 防雷装置的形状应与古树名木、自然景观相协调,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匹配。5.5 古树名木的

10、防雷应与周围景区建筑物、游人活动区域的保护相结合,综合考虑。5.6 农村地区的高大树木的防雷,亦可参照本标准执行。5.7 古树名木生长于人员密集型场所的强雷区或雷击高发区,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设置相应的雷电防护装置。5.8 古树名木采取直击雷防护时,应充分考虑树木生长增高的因素,防雷装置保护范围应留有保护余量。5.9 不可在古树名木上悬挂通信线缆、低压架空线等金属物件。5.10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考虑树体、木质结构的差异,同时还应考虑树体的根系范围,减少雷电流泄放过程中对古树名木造成的伤害。5.11 古树名木的防雷装置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雷电放电过程中对周围人员、设施造成的危害,危害形式见附录 B。

11、5.12 古树名木附近有大量金属构件、金属设备、架空电源线、通信线时,尚应考虑雷击后产生的其他危害。5.13 当确定古树名木和古树群的防雷类别后,若各古树名木的保护级别不同,则应以其中最高一级的古树名木为准。5.14 古树名木低于周围高大建(构)筑物,按 GB 50057 中滚球法计算已处于保护范围之内的,可不在古树名木上单独安装防雷装置。5.15 生长于下列区域的古树名木,应按本标准的防雷要求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a)生长于城市、乡村、旅游景点、景区、寺 庙 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的古树名木;b)靠近河、湖、池塘边的古树名木;c)生长地周 围相对较潮湿地方的古 树名木;d)雷电活动频繁地区的

12、古树名木;e)曾经遭受雷 击的区域的古 树名木;f)位于旷野中的突出位置、树体特别高大的古 树名木。6 防雷装置6.1 接闪器6.1.1 接闪器的选择6.1.1.1 接闪器的选择应满足防雷技术要求,不影响古树名木景观,可选择下列接闪器:a)独立设置的避雷 针、避雷塔;b)设置于古树名木附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塔;c)设置于树 体主干上的避雷 针;d)独立设置的避雷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作避雷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 50 mm2。6.1.1.2 避雷针、塔的设计,其选材和几何尺寸,应考虑其机械强度、防腐等因素。6.1.1.3 设置于树体上的接闪器,推荐使用杆式避雷针,其相关参数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13、。表 1 杆式避雷针相关参数雷电通流容量,kA 150 200接闪器,mm 207001 204501、153503针高,mm 2700+2000X(X=0、1、2、3、为加长杆节数) 2700+2000X(X=0、1、2、3、为加长杆节数)净重,kg 5+4.4X(X=0、1、2、3、为加长杆节数) 7+4.4X(X=0、1、2、3、为加长杆节数)抗风强度,m/s 256.1.2 接闪器的安装6.1.2.1 接闪器可固定于 树体的主干部位或粗壮枝干上,在树干上设置避雷针应考虑树体的生长变化,采用柔性材料底衬的抱箍固定,柔性材料的宽度应大于抱箍宽度,且抱箍长度应留有一定余量。6.1.2.2 抱

14、箍应选择绝缘材料。6.1.2.3 接闪器的保护 范围按 GB 50057 规定的滚球法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应覆盖树冠大部分区域,树冠较发散的,应设置多支接闪器。6.2 引下线6.2.1 引下线的选择6.2.1.1 引下线应选用圆钢、 圆铜或多芯金属绞线,优先选用绝缘多芯铜绞线。6.2.1.2 单根引下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 100 mm2。6.2.1.3 使用两根以上引下 线时,每根引下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 50 mm2。6.2.1.4 避雷塔结构柱、避雷 线支柱可作为引下线,若采用法兰盘连接应以不少于五根螺栓连接。6.2.2 引下线的安装6.2.2.1 引下线应沿树体的树冠稀疏一侧敷设,敷设应平直

15、,并经最短路径接地,不可弯成直角或锐角。6.2.2.2 引下线与避雷 针的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电气焊接,其连接点过渡电阻应不大于 0.03,并做好连接点的防腐处理。6.2.2.3 引下线沿树干敷设时应套绝缘管,并用抱箍与树干固定,固定抱箍的间距不应大于 3 m,抱箍内采用柔性材料做底衬,柔性材料的宽度应大于抱箍宽度,且抱箍长度应留有一定的余量。6.2.2.4 引下线护管颜色与树干颜色相同或相近。6.2.2.5 引下线在接闪器端及接地体端的连接点外均应预留一定的余量。6.2.2.6 应在引下线距地面 1.8 m 处设置断接卡或不同金属连接时设转换器,地面至 2.5 m 高度应采用绝缘塑料套管作保护。6.2.2.7 应在引下线距地面 3 m 高度内设置防雷警示标识,并在距古树名木 3 m 外设置非金属封闭围栏。 6.3 接地装置6.3.1 接地装置的设置6.3.1.1 接地极应设置在古 树名木的树冠稀疏的一侧,并在树冠的垂直投影 3 m 之外。6.3.1.2 接地体由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组成,接地体的埋设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