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儿科临床治疗中,静脉穿刺抽血或输液是常用的操作技术。 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且静脉表浅暴露较好,尤其用于输液易于固定,不影响小儿肢体活动,故婴幼儿静脉输液多采用头皮静脉。,适应症:1、补充水分、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2、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3、输入药物,维持营养,供给能量禁忌症:头部外伤或感染,头皮浅静脉示意图,一、头皮穿刺静脉选择:,1、额正中静脉和颞浅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易固定、 暴露明显,是最常选用的头皮穿刺静脉。2、耳后静脉稍粗,但略弯曲,易滑动,皮下脂肪厚, 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且不好护理,作为次选。,二、操作前准备: (以穿刺输液为例)1、患儿准备:(1
2、)向患儿家长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取得家长的配合。(2)穿刺前安抚患儿,对不合作者给以适当的约束,必要时使用镇静剂。,2、材料及器械准备:(1)笔、治疗卡、输液器、药物、瓶套等(2)治疗车、治疗盘、一次性头皮针(大多选紫色5.5号)、 5ml或10ml注射器、生理盐水、备皮刀、纱布、治疗巾、弯盘、碘伏、棉签、输液胶贴或胶布。(3)其它:快速手消毒剂、利器盒等,必要时备束缚带,3、操作者准备:(1)了解患儿病情诊断,评估患儿静脉输液的需求(2)认真核对医嘱及患儿姓名、床号等信息(七对)(3)洗手、戴口罩、帽子,三、操作步骤: (以穿刺输液为例)1、体位:患儿仰卧位或侧卧位,头下垫治疗巾,助手站于患
3、儿足端,固定其肢体、头部,妥善约束患儿。,2、穿刺静脉选择:选择适宜的静脉血管,常用的血管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眶上静脉和耳后静脉等。(如所选静脉在发际内,应用备皮刀顺头发方向剃净进针部位周围半径约3cm处局部头发,用纱布擦净,以清晰暴露血管),3、消毒:穿刺者立于患儿头端,用碘伏常规消毒穿此处皮肤两遍,最后一次手部消毒4、进针前再次核对,5、穿刺:用注射器接头皮针,驱除气体后,去除头皮针针套,左手拇指、食指绷紧血管两端皮肤,右手持针柄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针头沿静脉走向,与皮肤成15-30度角进针,针尖进皮肤后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当针头刺入静脉时阻力减小,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后
4、再平行进针少许,静脉通畅,如无异常,开始固定。(新生儿、脱水、休克患儿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时常无回血,可用注射器吸生理盐水,接头皮针,驱除头皮针内气体后穿刺,无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 ),6、固定:四条胶布固定法,首先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第二条胶布,粘贴棉球,固定针眼处,第三条胶布将头皮针针盘旋后固定,第四条胶布固定输液静脉通路。如用输液胶贴则只需1、3、4条胶布即可。,7、调节滴速,新生儿及婴幼儿一般情况下滴速可调至20-40滴/分,脱水患儿可适当增加滴速至40-60滴/分。8、整理用物,再次核对,用笔记录输液时间、输液量及药物。,四、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鉴别
5、头皮静脉与动脉:从外观看静脉隐约可见,动脉饱满。简便鉴别方法为注射前用食指或中指触摸血管无搏动即为静脉血管。针头刺入动脉,回血迅速,血色鲜红,推药后局部出现苍白区,而刺中静脉则回血缓慢,血色暗红,推药后局部无苍白区。,3、针头刺入血管,因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而无回血者,不要急于拔出针头,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以确定回血;或试着推入极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及变色现象,证明穿刺成功。4、记录穿刺时间,超过24小时输液者,应更换输液装置,若穿刺处超过48小时应更换注射部位(留置针可达96小时)。,五、并发症: 1、静脉炎:立即停止该静脉输注,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如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2、误入动脉:回血成冲击状,逆流不进,颜色鲜红。立即拨针,停止输注,穿刺点局部按压,防止血肿3、穿刺部位红肿、感染:停止该静脉输注,局部保持干燥,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