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163697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七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春一、重点字词。窠(k)巢 嗡 wng 酝 yn 酿 ning 应和 h 抖擞 su 朗润 静默 健壮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二、文学常识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等。三、主要写作手法1、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2、侧面描写: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比如:“那个人好坏,这个人和

2、他一样” 。利用的就是侧面描写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或小说更加生动和感人。例: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作用:侧面写出花的多、艳、甜。3、修辞手法总答题格式:判断+解释+作用+情感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A、答题格式: 判断+解释+作用 +情感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判断) ,把比作(解释) ,生动形象写出了的(作用)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情感) 。B、例:“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赏析: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判断) ,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解释) ,生动形象写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作用) 。表达了作者

3、对春天(春风)的喜爱之情(情感)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A、 答题格式: 判断+解释+作用+情感这句话适应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写出了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B、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赏析: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拟人化,生动形象写出了小草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春草)的喜爱之情。引用:将现成的成语、谚语、俗语、诗句、格言等引入文章, 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A、答题格式: 判断+解释+作用 +情感

4、这句话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使文章充满诗意美(贴近生活、生动有趣、更有权威性等) ,写出了,表达了。B、例:“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赏析:这句话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古诗词“春面不寒杨柳风” ,使文章充满诗意美,写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表达了对春风的喜爱之情。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A、答题格式: 判断+解释(可以省略) +作用+情感这句话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写出了,表达了。B、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赏析:这句话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写出了花

5、色的艳丽,表达了对春花的喜爱之情。反复: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A、答题格式: 判断+解释(可以省略) +作用+情感这句话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表达了B、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赏析:这句话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4、多感官描写(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例:风里带来些新番的泥土的气息。 (嗅觉)2牛背上牧童的短笛,也成天嘹亮的响。 (听觉)“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触觉)花里带着甜味儿。 (味觉)济南的冬天一、重点字词。着 zhu 落 贮

6、 zh 蓄 发髻 j 宽敞 秀气 澄清二、文学常识。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 龙须沟等。三、主要写作手法。1、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答题方法:把和作对比,突出了例: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是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分析:把伦敦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作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2、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形象。例: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

7、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3、过渡句(段):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个句子就是过渡句。答题格式: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有时候作用只有引起下文)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分析:这是一个过渡句,承接上文济南冬天温情的天气,引出下文对济南山水的描写。4、照应:有段落中的前后照应和文章的首尾照应。它的特点是前边提到的景、物、人、事,言、行、等,为了达到笔者的写作目的,在后边又提及到。例:课题:济南的冬天文章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这里就可以说照应了标题)四、写作顺序。

8、1、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的。例:课文第四段中从山上-山尖- 山坡-山腰来写雪景,采用了空间顺序。补充:时间顺序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往往使用这种顺序。一般按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大多数时候可以通过排除法来判断写作顺序。雨的四季一、重点字词。娇媚 mi 棱 lng 镜 粗犷 gung 衣裳shng 静谧 m 莅 l 临 吝 ln 啬 s 淅 x沥 l 草垛 du 咄咄 du 逼人 菜畦 q 高邈

9、mio 睫毛 屋檐 凄冷 化妆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一、文学常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二、理解默写(注意:一空一句)1、诗中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表明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对象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二、理解默写1、诗中点名时令(季节)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诗中抒发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次北固山下3一、作者介绍王湾:唐代诗人。二、理解默写1、诗中奠定感

10、情基调,透露出诗人漂泊羁旅(作客他乡)之情的句子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2、诗中表明旧事物蕴含于新事物和生命新旧更替的哲理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三、文学常识- 律诗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首联)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颔 hn 联)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颈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尾联)天净沙.秋思一、文学常识1、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2、天净沙:曲牌名。题目:秋思。二、理解默写1、形象写出漂泊他乡的游子身处萧瑟、凄凉之地,由于思念亲人而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情感的

11、句子是:断肠人在天涯。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一、重点字词侍 sh 弄 憔 qio 悴 cu 絮 x 叨 do 瘫痪 诀别 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二、主要写作手法1、细节描写:细微的情节、细小的动作或者表情都是细节描写。通常细节反映与某一个或者几个词语中。作用:通过(词语) ,写出了(人物)的(情感、性格特征) 。例: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赏析:通过“砸玻璃”和“摔东西”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我双腿瘫痪后的脾气的暴怒无常。2、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种类A、外貌描写:人物的体貌特征 (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

12、型、姿态等) 。B、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C、动作描写:人物的动作,主要是找动词。D、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E、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作用:表现了(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分析:这句话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从动词“挡”可以判断) ,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体贴。3、记叙种类顺叙: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13、,层次清楚,逻辑分明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电影及小说创作中常用。作用:制造悬念、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更生动。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作用:一方面是为了补充情节,使故事的发展更具有逻辑性,或者为后文提供某种铺垫作用,或者揭示前面悬念的真相;第二个方面是为了丰富、强化人物的4某一个特点、形象;三是突出文章主题。例:母亲喜欢花,可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插叙

14、)4、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A、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B、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 的心情;C、定下了的感情基调;D、衬托了人物性格、品质;E、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 /做了铺垫(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F、暗示/升华了文章中心。例: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分析:这句话是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萧索的气氛,烘托了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5、句子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根据句子所处的位置不同,作用也

15、不相同。A、开头: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开篇点题;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环境等) ;点明中心(主旨) 。B、中间: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照应标题;照应开头。C、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升华主题;发人深思,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照应标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内容上的作用:写出了(表达了)。 (概括该句话的内容)例: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分析:这句话在结构上首尾照应。内容上表现了“我”读懂了感人至深的母爱,使我走出封闭的自己,重拾生活的热情与信心,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6、记叙文题目的作用1)点

16、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或环境) 。2)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象) 。3)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若标题形式新颖或者运用某种修辞:运用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具体分析其作用)4)揭示(或暗示)主旨、情感。5)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例:秋天的怀念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季节(秋天) ,象征了作者的心境。散步一、重点字词分歧 q 一霎 sh 各得其所二、重要的写作手法1、关键词语表达效果(三步法):xx”词的意思是,在文中指(重点是语境意) ,表达了情感。例: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分析:“熬”字本指“艰苦支撑” ,文中指母亲在漫长的严冬身体和精神上遭受的痛苦,表现了母亲的坚强。2、

17、自然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略)3、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略)4、铺垫: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补充: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有的时候“伏笔”和“铺垫”兼而用之,是很难严格地区分开的, “伏笔”即是“铺垫” , “铺垫”也是“伏笔” 。例:第七段: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为下文作铺垫)第八段: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5、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5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

18、,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例:散步中以一件小事散步,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这样一个大的主题就是以小见大。散文诗两首一、重点字词蒂 d 祷 do 告 姊 z 妹 徘 pi 徊 hui 荫yn 蔽 匿 n 笑 菡 hn 萏 dn 敧 q 斜 沐浴 心绪 亭亭二、文学常识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繁星 春水 ,散文集寄小读者 樱花赞等。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19、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 宋临川王 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志(记录)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官僚阶层)的言谈、逸事。咏雪一、能翻译重点字词二、能翻译课文重点句子三、课文内容理解1、课文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课文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温馨、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2、谢太傅更满意谁的答案?从哪里可以看出?谢太傅更满意兄女(谢道韫)的答案。从“公大笑乐”和结尾补充介绍兄女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

20、妻也)可以看出。3、结尾交代兄女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兄女)的才气。表达了作者对谢道韫(兄女)的赞赏和敬佩。4、兄子和兄女对于白雪的比喻,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答题格式:先判断,再说明理由。例:我觉得“撒盐空中差可拟”更好。因为盐和雪花的颜色和形态比较相似。盐比雪花重,还可以表现出“雪骤”的情态。我觉得“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柳絮随风飞扬与雪花飘风更神似。 “柳絮”给人一种春天到来的感觉,给雪增添了一层文化内涵。5、人们还拿什么比喻雪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梨花比喻雪花)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以飞花比喻雪花)陈太丘与

21、友期行1、文中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友人是一个无信用(过中不至) 、无礼貌(对子骂父)但知错能改(友人惭,下车引之)的人。2、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陈元方是一个机智勇敢、懂礼仪、明理、能维护家人尊严的人。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例:我觉得元方是失礼,因为友人毕竟是长辈,而且知错能改,不能因为一时的错误就否定一个人。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我觉得元方不失礼,因为友人是一个无信无理的人,失礼在前,对于这样的人可以不跟他讲道理。所以元方这样做不失礼。4、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做人要讲信用,懂礼貌。 (具体阐述)单元总结:1、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角度;从表现

22、手法的角度(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动作、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 ;重点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2、仿写仿写句式(通过熟读例句,找出句子的固定形式)仿写内容(A 看是否有修辞手法、 B 补充内容)3、修改病句A 语序不当(两个词语是否存在先后顺序)B 词语赘余/重复啰嗦(两个词语意思是否重复)C 成分残缺(缩句,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句子有可能缺主语,有可能缺谓语动词,有可能缺宾语。 )6D 搭配不当(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得当,谓语(动词)和宾语是否搭配得当)7第三单元复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 重点字词确凿 zo 蝉蜕 tu 拗 o 倜 t 傥 tng 倘

23、tng 若 轻捷 鉴赏 啄食 和蔼 恭敬博学 渊博质朴 淋漓 盔甲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二、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杂文集坟 热风 且介亭杂文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三、主要写作手法1、写作顺序:空间顺序2、自然环境描写(1)顺序:从上到下、从植物到动物、整体到局部等(2)角度:视觉、听觉、味觉3、插叙:美女蛇的故事。作用:丰富了文章内容,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突出百草园的新奇有趣。4、过渡句(段)例: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作用:引出下文美女蛇的故

24、事。5、两个词语是否矛盾?分析:先判断不矛盾,并分别指出两个词语指代的内容即可。例:“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其中“似乎” “确凿”是否矛盾。分析:不矛盾。 “似乎”是因为相隔七八年,时间比较久远了,而“确凿”是因为百草园给我带来的快乐是真切的。6、形容词的表达效果格式: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对的情感。例:紫红的桑葚。分析:“紫红的” ,引起了读者丰富的联想,突出了桑葚的成熟(诱人) ,表达了作者对桑葚(百草园)的喜爱之情。7、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 ,是指褒扬、抬高。 “抑” ,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

25、,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对比中突出我们所要表现的人或者事物。例: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分析: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雪后百草园的乐趣。8、几个连续性动词的作用。作用:准确生动写出了的全过程,表现出,表达了作者心情。例:课文第七段中,雪后捕鸟的几个动词:扫、支、撒、系、牵、拉分析:这几个从此写出了雪后捕鸟的全过程, ,表现出我捕鸟的熟练和冬天百草园的乐趣,表达了捕鸟时兴奋、愉悦的心情。9、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作用格式:这里使用了描写,突出了的例:他是一个瘦而高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分析:这里使用了外貌描写,突出

26、了我的老师的质朴、和蔼和博学。 (写出了一个质朴、和蔼和博学的老人形象。 )10、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侧面描写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喜欢。例:17 段对于三味书屋后园乐趣的描写。分析:这里从侧面表现了教学内容、方式陈旧,学生不感兴趣。四

27、、主题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再塑生命的人一、重点字词感慨 ki 搓捻 nin 绽开 争执 惭愧 奥秘 拼凑 企盼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二、文学常识文章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论 ln 语十二章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修辞手法:排比、反问“不亦乎?”翻译为“不也是很的吗?”成语:不亦乐乎2、吾日三

28、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修身做人)这句话从“忠” “信” “习”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这三个方面对现代人有何意义?(先解释,再谈意义)“忠” “信” “习”分别表示做事情尽心竭力,和朋友真诚交往,老师传授的知识应该及时复习。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要讲求“忠” “信” “习” ,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社会才能发展得更好。 (自己阐述时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成语:三省吾身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修身做人)这句话是孔子自述一生学习和品德修养的过程,因为学习所以一生没

29、有越过法度,指出了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做人(修养品德)这个道理。成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从心所欲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方法)强调“温故”对“知新”得重要性。成语:温故知新8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方法)主要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读书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修身做人)颜回的品德体现在三个方面:安贫乐道,为了理想甘愿忍受贫苦的生活;乐观的人生态度;好学的精神。成语: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态度)这一章主要讲了学习的三

30、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修身做人)修辞手法:比喻:将富贵比作浮云,表达了孔子淡薄富贵的高贵品格和旷达的精神。“富贵浮云”在今天又什么现实意义?答:视富贵如浮云是一种高贵的品格,在今天我们仍然应该保留这种品格,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获取的财富不能要,不要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成语:曲肱而枕、乐在其中、富贵浮云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第一句话说明了学习应该有谦虚的态度。第二句中的“择”说明人要有主见,不管是学习还是修养品德都是源于自己的选择。成语:三人行,必有

31、我师、择善而从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态度、珍惜时间)修辞: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来比喻时间飞逝,写出了时间的宝贵。成语:逝者如斯、不舍昼夜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修身做人)写作手法: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志向对人的重要性,鼓舞人要有明确的志向。成语:匹夫不可夺志1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学习方法、修身做人)谈谈你对“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理解?答:这是阐述的治学之道。 “博学”与“笃志”是基础,“切问”与“近思”是方法,能够做到这四点就可以达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 成语:博学笃志、切问近思13、理解性默写。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虚心向别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论语中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中强调了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一、重点

33、字词冀 j 殉 xn 职 狭隘 i 热忱 chn 鄙薄 b 拈 nin 轻怕重 派遣 极端 冷清 纯粹 佩服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二、文学常识1、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 ,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2、议论文有关知识(1)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

34、,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 :证明论点的材料。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3)归纳论点的方法:标题 文章开头 结尾 中间(4)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 :(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道理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5)论证方法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

35、话趣闻等各种情况。作用:引用的话(故事) ,有力论证了(观点) ,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例:课文第二段作用:引用了列宁的话,有力论证了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9中证明论点;作用:把和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例:课文第二段内容分析:文中将白求恩与“不少的人”作对比,有力论证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类比论证注:在分析作用时,第一步判断论证方法,第二步阐述内容,第三指出论点(该段或者前后几段或者文章的中心句) ,第四步加一句套话。举例论证(例证法) 比喻论证(喻证法) 道

36、理论证 (6)议论文开头的事例或者故事有什么作用?通过写的事例、故事(引用的名言、话) ,引出论点(或论题) 。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7)议论文中“xx”词能否删除?不能删除正面分析体现议论文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的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大多从范围、程度、条件等方面分析。)反面指出不运用这些词语的后果。“XXXX”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8)修辞手法设问:自问自答作用:通过一问一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例: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分析: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的论点。(9)双重否定(一句话中有两个表示否定意

37、义的词语)作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突出强调了例: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分析:运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突出强调从前线回来的人佩服白求恩的程度。(10)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感受/启发。 答题格式是:正如文中所说,(中心论点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题中指定的话)在我生活中,(生活中的事例现象)我认为,(对上面两点谈看法) 。植树的牧羊人一、重点字词栋 dng 拣 jin 戳 chu 慷 kng 慨 ki 废墟 x 坍 tn 塌 t 琢 zu 磨 微薄 b 流淌 tng 光秃 t 秃 帐篷 呼啸 滚烫 张扬 溜达 酬劳 硬朗 水渠 不毛

38、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二、写作手法1、动作描写2、插叙3、自然环境描写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格式:内容+目的注:(1)内容:可以抓记叙文的六要素;也可以抓“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2)写作目的写人:表达对某种精神、品质的赞美。记事: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写景:对景的喜爱和赞美。例:概括 14 课的主要内容。分析:本文主要写了牧羊人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将荒原变成绿洲的故事,表达了对牧羊人慷慨无私、不求回报的精神的赞美。走一步,再走一步一、重点字词附和 h 突兀 w 怦怦 png 晕眩 xun 恍 hung 惚 hu 参 cn 差 c 不齐 哄 hng 堂大笑 酷热 厌倦 嘲笑 哭泣 呻吟 暮色

39、安慰 凌乱 惊讶 畏惧 惊慌失措诫子书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有:“草船借箭” , “三顾茅庐”等,俗语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既生瑜,何生亮” ,名言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二、能翻译重点字词和句子。10三、问答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作者从那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如何展开论述(分层,概括层意)?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论述的。首先从正面阐述学习和做人都需要静,然后

40、从反面论证“躁”的危害性。3、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4、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把“静”与“躁”作对比,有力论证了“静”对于学习和做人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5、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愿望。6、出自本文的成语淡泊明志 俭以养德 宁静致远7、按要求背默: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