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2016整理).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164166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2016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2016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2016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2016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2016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单元:行星地球(地球运动规律)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人类认识的宇宙 1宇宙的概念: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是的时间和的空间的结合。3. 宇宙的特性(1)物质性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 ) 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质量、体积都很大其它天体:行星 、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人造天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2)运动性天体系统概念:距离较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小(低)到大(高)的排列,有以下 4 个层次太阳系概况: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行体、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

2、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1地球的普通性:就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而言,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巨行星:木、土;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2)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2. 地球的特殊性存在高级生命(1)外部环境:太阳是单颗、中年恒星,太阳光稳定;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安全。(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昼夜更替周期短适宜的温度(平均温度 1

3、5) ;体积、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氮和氧为主)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使水汽凝结,形成原始海洋液态的水。C、H、O、N 等元素生命体的基本物质组成;其次,地球具有磁场,也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臭氧防止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大气防止陨石对地球的撞击等都是地球生命诞生的条件。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光热(按波长分可见光、红外区、紫外区) 。2.太阳辐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即太阳通过质量的损耗而放出光和热。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产生水能、风

4、能(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干燥器等。另一部分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煤、石油等化石燃料。4.世界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就全年总量看,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5.太阳辐射强弱及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日照长、晴天多、海拔高的地方太阳辐射强;反2之。6.典型地区太阳辐射强弱分析:世界太阳辐射最强地区撒哈拉沙漠地区。成因:地处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沙漠地区少云雨,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我国太阳辐射最强地区:青藏高原(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成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5、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多;晴天多,阴天少,日照时间长。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辐射也较强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水汽少,晴天多,夏季白昼长。我国太阳辐射最少地区:四川盆地(重庆市有“雾都”之称) 、其次是云贵高原。成因:盆地地形,周围高山环绕、地形封闭,阴天雾日多,晴天少,照时间短,对太阳辐射削弱多。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结构和太阳活动(1)太阳的外部结构光球、色球、日冕(2)太阳活动的形式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日珥和耀斑、太阳风(3)太阳活动周期性:11 年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影响气候(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6、有相关性) ; 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极光次数增多;除此以外,太阳活动对生物活动(树木年轮相关性)也会产生影响,太阳风会损坏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空间飞行器,危及仪器和宇航员的安全,危害人体健康。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自转与公转特征的比较自转 公转绕转中心轨道为赤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 2326的夹角轨道为黄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所处位置有近日点(1 月初)和远日点(7 月初)之分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 恒星日:23

7、时 56 分 4 秒太阳日:24 小时 回归年: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相等,均为 15小时;线速度赤道最大,越往两极越小,极点无速度平均角速度1日;平均线速度30 千米秒,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意义 昼夜更替、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时间计算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2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分布规律(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确定:赤道1670KM/h,301447 KM/h,60837 KM/h(赤道的一半) ;(2)地球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均是在近日点(1 月初)3最快,远日点(7

8、月初)最慢。3.地球公转轨道图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的判读(1)地球公转轨道图的读图关键:自转和公转要一致,逆时针转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顺时针转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太阳直射位置所在半球确定二至日,然后根据公转方向确定二分日。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的读图关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会根据直射点每移动 1大约需要 4 天,计算任何一天直射点的大致位置。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3262.几种数据间的关系(1)黄赤交角回归线度数1/2 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1/2 热带范围极昼(夜)最

9、大纬度跨度范围晨昏线与地轴最大夹角南北寒带范围。(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3)出现极昼或极夜的最低纬度90直射点纬度3.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1 个回归年(365d5h4846 秒) )4.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就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赤道为热带,其余为南北温带,没有寒带;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全球各地的气候没有季节变化,也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昼夜平分,无极昼、极夜现象;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范围、太阳直射点移动的速度、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变化范围、热带和寒带的面积、极昼和极夜的变化范围、昼

10、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成正相关;黄赤交角的大小与温带的面积成负相关;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1.产生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北右南左。 作用: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2.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3.判定方法(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表示,南半球用左手表示, 掌心向上,四指代表物体原来的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运动的偏向4.对地理环境影响:北(南)半球河流右(左)岸侵蚀现象:河道右(左)岸侵蚀,左(右)岸泥沙堆积。如长江下游南岸冲刷明显,北岸沉积明显,崇明岛逐渐与北岸

11、接近;(二)时间计算:41.地方时换算 (1)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2)换算原理:地球自转速度:15/小时、4 分钟/度地球自转方向:越往东时间越早(点数越大) ,即东加西减(3)计算方法:数轴法(4)计算步骤:定时:确定已知地方和未知地方在数轴上的位置。定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根据地球自转进行东加西减。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转化为时差。A.计算经度差的方法:同为东经或西经,两地经度数相减;分为东西经,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记忆:异加同减)B.经度差换算时差的方法:根据地球自转速度:15/小时、4 分钟/度进行换算。定值:即

12、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2.时区和区时(1)时区的划分:全球 24 个时区,隔 15一个时区。时区的计算方法:某所在时区的序号该地经度15商余教。若余数小于 7.5,则商数即为所求时区的序号;若余数大于 7.5,则所求时区序号为商数加 1。(注: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方法:某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号*15(注: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某时区经度范围的计算方法:某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7.5(2)区时: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称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时区的时差为 1 小时;从东 12 区向东进入西12 区,日期减一天,从西 12 区向西进入东 1

13、2 区,日期加一天。(3)区时计算:数轴法(4)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 (东加西减)3.日期变更和不同日期范围的确定(1)自然日界线与日期变更自然日界线(0 时经线) 人为日界线(180经线,即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位置 位置不断变化 位置固定不变钟点 钟点固定,为 0 时 钟点不固定日期变换自西向东过 0 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 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人为日界线的西侧是东 12 区,东侧是西 12 区,自西向东过日界线(即由东 12 区进入西 12 区) ,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即由西 12 区进人东 12 区) ,日期要加一天。(2)日期换算“今

14、天”和“昨天”范围的确定步骤:画极点俯视图,0、180经线及地球自转方向;标明已知点的位置和时间;找 0 时经线的位置(根据已知经线(或时区)的地方时(或区时)进行计算) ;确定今天和昨天的范围(从 0 点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的经度范围为新的一天(今天) ,其余范围为旧的一天(昨天) ) ;确定日期的比例(简便算法:180经线的时间点数即就是今天范围的小时数) 。4. 日出、日落时刻与昼长、夜长的关系: 日出时刻12-昼长/2 夜长/25日落时刻12+昼长/ 2 24-夜长/2昼长昼弧经度数/15(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 2日出时间夜长夜弧经度数/15(

15、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24(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注意:A.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B.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 的昼长等于 40S 的夜长。C.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长和或夜长和为 24 小时(三)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1)昼夜现象由“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所决定。(2)昼夜更替由地球自转而产生。 (3)昼夜长短变化由地球公转而产生。2.昼夜更替周期:24 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3.昼夜分界线晨昏线(圈)的判断方

16、法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 6 时的是晨线,为 18 时的是昏线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是晨线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相反。(2)太阳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变长、夜变短,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另一半球相反。(3)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为 0 小时) ;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到极点昼夜长短变化最大,为 24 小时;(4)二分日各地昼夜平分,二至日昼除赤道外昼夜长短差值最大,在一年

17、中,越接近二分日,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越接近二至日,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5)直射点所在半球有极昼,另一半球有极夜;(二)正午太阳高度1.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方向递减。2.计算:H90两点纬度差。 (即太阳直射点和所求点:如果两点在同一半球用减法;如果两点不在同一半球用加法)(三)四季更替的划分6“四立”划分法立春(2 月 4 日或 5 日) 、立夏(5 月 5 日或 6 日) 、立秋(8 月 7 日或 8 日) 、立冬( 11月 7 日或 8 日)分别作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四)五带划分回归线和极圈(五)太阳光照图及其判读1.各种光照图类型地球公

18、转图 太阳直射点运动图侧视图 俯视图3.日照图的解题关键三线、三点光照图的重要的点(球心、极点、太阳直射点) 、线(线:回归线、赤道、极圈、地轴、经线(尤其是 0和180)、晨昏线、太阳光线(尤其是直射点的太阳光线)) 、面(黄道平面、赤道平面)明确光照图上点、线、面的几何关系A.地轴、直射点太阳光线一定通过球心;B.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即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呈 2326的夹角;C.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D.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相互垂直;E.晨昏线与各纬线关系、晨昏线与各经线关系;三线:晨昏线、极昼极夜的最低纬线、0 时和 12 时经线;三点:太阳

19、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圈与极昼极夜纬圈的切点、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1)地震波特征纵波(P 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传播;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最慢。横波(S 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7播(2)地震波的变化特点:A 为 横波(s),B 为纵波(p)根据波速大小;A 横波和 B 纵波在 0-17 千米波速变化不大说明 0-17 千米范围内物质均一;A 横波和 B 纵波在约 17 千米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说明在该层物质变化明显;A 横波和 B 纵波在 17-2900 千米范围内波速持续增加说明 0-17 千米范围内物

20、质均一;A 横波和 B 纵波在 2900 千米处,A 横波完全消失,B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说明在该层物质变化明显,物质由液态构成;2.不连续界面: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又叫界面) 。界面 深度/千米 地震波波速变化 分界意义莫霍面 平均:17;陆地:33;海洋:6; P 波和 S 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 地壳与地幔古登堡面 2900 P 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S 波完全消失; 地幔与地核3.地壳和岩石圈范围的差别:地壳:从地表至莫霍界面。 岩石圈:从地表至软流层,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还包括上地幔顶部。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

21、物组成的包裹地球的气体层,厚度为 2000-3000 千米,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2.水圈:地球表层各种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生物水。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非生物和生存环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最活跃的圈层。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根本热源太阳辐射(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形式吸收、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CO 2吸收红外线,O 3吸收紫外线,反射作用:无

22、选择性,云和较大的尘埃能把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云反射最强。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对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易被散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影响因素:太阳高度、海拔、天气状况(云量、尘埃) ;(3)大气的削弱作用随时间、纬度而变化: 随时间变化: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辐射作用越强;反之,被受热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返还给地面

23、8大气削弱得越多,辐射作用越弱,见图 1。随纬度变化: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辐射作用越强;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越多,辐射作用越弱。4.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的存在。(1)大气温室效应: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2)大气的温室效应的三个过程:二.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大气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类型 近地面风向 图示

24、 影响海陆风白天形成海风;夜晚形成陆风;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 小,降水增多山谷风白天形成谷风;夜间形成山风 夜雨的形成城市风 郊区吹向城市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的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1)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大小:等压差(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大;等压距(等压线越密)越小,风速越大。2.等压线图上的风向(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受力状况:图中 F1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 F2 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近地面的风受力状况:图中 F1 水平气压梯度力 F2 地转偏向力

25、和 F3 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3.风的形成中的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或风向基本一致)影响风向、风速(增大风速) ;(2)水平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3)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减小风速) ;四.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基本气压场: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鞍部92.等压线图的应用(1)确定风向与风力风力: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风向:第一步: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第二步: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第

26、二步: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高空偏转 90,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偏转 3045,风向与等压线斜交;(2)判读天气状况: 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槽)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大风(3)根据气压中心判断季节(月份)北半球 7 月,南半球 1 月(夏季)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海洋中有高压中心(切割副高) 。如: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低压强盛,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强盛南半球 7 月,北半球 1 月(冬季)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海洋中有低压中心。如: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高压强盛,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强盛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大气环流)一大气环流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成因:太阳

27、辐射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 的热量差异,促使大气不断地运动。3.主要形式:三圈环流(1)名称与成因:低纬环流(030,热力环流)中纬环流(3060,动力环流) 高纬环流(6090,热力环流)(2)方向:低纬环流与高纬环流的方向相同,与中纬环流的方向相反;(3)上升和下沉气流的成因:赤道的上升气流和两极的下沉气流热力原因形成;30的下沉气流和 60的上升气流动力力原因形成;(4)地表与高空的气压、风向相反(5)表现:在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4.意义:(1)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水热平衡。(2)形成天气和气候的基础。二气压带和风带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

28、布规律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多晴朗天气,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多阴雨天气。气压带的成因归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冷热不均的热力原因引起的,如: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另一类是由于气流被迫上升或堆积下沉的动力原因引起的,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即南北半球的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风带中风向的确定:根据

29、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风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北10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信风带与东风带的风向相同,与西风带的风向相反;2.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移动 510 个纬度,12 月 22 日至次年 6 月 22日,向北移动;6 月 22 日至 12 月 22 日,向南移动。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要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3.气压带、风带性质决定气候气压带特征 风带特征盛行气流 性质 信风带 西风带 东风带赤道低气压带 对流上升 多雨 北 东北 西南 东北副热带高气压带 积聚下沉 少雨风向 南 东南 西北 东南副极

30、地低气压带 沿锋面爬升 多雨 性质 热干 温湿 冷干极地高气压带 收缩下沉 少雨 原因 低纬度吹来 高纬度吹来 低纬度吹来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 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 10之间 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形成的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 1020之间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陆气压分布。2.北半球海陆状况: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影响气压带呈块状(1)7 月:A.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呈块状仅保留在海洋上;B.大陆是低压(亚欧大陆是亚洲低压也叫印度低压、北美洲是北美低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