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170965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暑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暑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暑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暑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暑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暑事故应急预案一、总则 1.1 目的 因夏季施工露天作业多,在夏天由于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高和温度大(一般指室温超过 35),施工现场人员多,气流小而导致人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失去平衡,体温调节受到障碍,而发生中暑事故。一旦人员发生高温中暑事故,将可能导致人员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企业直接经济受损。为确保我项目部生产工作现场一旦发生中暑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的生命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对环境、设备、人身伤害的程度,并做出快速有效反应,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

2、设工程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重庆市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项目所有施工过程,并适用于我项目部的中暑事故应急救援指导工作。1.4 工作原则 (1) 快速反应原则:应急处置要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 (2) 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统一指挥原则:一旦发生事故,由项目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全面负责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高效。项目部各部门、各班组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二、应急救援组织 1、应急救援领导

3、小组人员名单:组 长:XX副组长: XX XX组 员:XXX XXX XXX领导小组组员为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统一调度各部门人员。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分工、职责组长:组织指挥项目部的应急施救工作,并负责提供应急施救工作所需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务)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各职能部门安全质量部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包括:拍摄现场照片,收集事故现场资料,调查事故原因、经过等) ,为事故处理提供原始材料。工程技术部负责事故处理时的生产系统总体调度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联络通讯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领导小组对外发布有关信息;负责保护事故现场

4、并及时组织抢险人员、调配设备,人员疏散引导和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负责应急救援措施、方案的归口管理,及时拟定应急救援方案防止事故扩大和预防技术措施。综合办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分类抢救和善后工作。提供救援车辆和受伤人员的生活必需品,负责现场的火险扑救、火险警戒、治安保卫,做好现场人员疏散引导,协助安全质量部对事故的调查工作。财务部负责保证应急处理急需资金的投入,特殊情况下可先支付现金后补办手续;负责相关索赔资料的收集与汇总工作。物资部、各班组负责各项安全保证措施及设施的购置,并监督保证措施的实施,及时支援其他部门。三、预防措施 3.1 现场预防措施 3.1.1 以预防中暑事故为目标,

5、对易发生人员中暑事故的危险作业,施工前,必须制订防范措施,并应逐级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教育和交底,各方人员应给予确认。3.1.2 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止知识,是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 3.1.3 作业人员工作时应集中精力,严禁互相打闹。3.1.4 严格执行劳动法的各项规定,控制加班加点,加强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 3.1.5 在夏季高温作业中,做好员工防暑降温工作,调整作业时间,或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3.1.6 注意营养,项目部要多准备些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品,备足备好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如含盐浓度0.10.3%的饮料、

6、绿豆汤、茶水等) ,保证员工身体健康。 3.1.7 酷暑季节,室外作业时一定要配备解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清凉油或风油精等,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注意到阴凉处休息。3.1.8 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工地露天作业应有遮阳伞。 3.1.9 凡身体条件不适合在高温下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相关工作。所有人员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前必须进行体检。3.2 预警措施3.2.1 及时收集气象预报信息,并及时传达给项目部各部门、各班组及相关人员,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原则,开展好高温中暑人身伤害相关的风险分析和评价 。 3.2.2 根据中国气象局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高温

7、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实施方案,结合项目部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针对中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 (1)一级预警 收到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易发生中暑”以上(包含易发发生中暑) ,室内气温达到 37以上,且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报告为一级预警。 (2)二级预警 收到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可能发生中暑”以上“易发生中暑”以下,室内气温达到 35以上 37以下,且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报告为二级预警。3.2.3 现场工作人员在发现中暑危险或有人员中暑时,以口头、电话、对讲器等方式必须在第一时间按程序报告,有关负责人应及时通过快速手段告知相

8、关作业人员,并组织相应的预警行动。四、处置措施施工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中暑事故,现场负责人或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致电“120”急救中心,并详细报告事发地址、人员伤害情况。 (1)中暑先兆一般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发生中暑先兆症状时,应将患者送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擦去汗液,饮用适量的浓茶、淡盐水和含盐的清凉饮料,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消失,也可适当服用的解暑片、人丹、十滴水等药品。 (2)轻症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升在38.5以上,有面色潮

9、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皮肤发冷、血压下降等) ,轻症中暑通过治疗可在 4-5 小时内恢复。轻症中暑除按照先兆中暑处理外,如有循环衰竭的,可静脉滴注 5葡萄糖生理盐水,补充水和盐的损失,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3)重症中暑主要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 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

10、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当发现重症中暑人员时,在将中暑者抬至阴凉、通风场所平躺休息的同时,应采取迅速、快捷的方式向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告, (通讯条件允许时应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 ,同时在场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可能的措施以防事故扩大。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根据中暑事故的情况,及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同时与就近的医院进行联系,与前来救护的人员保持随时的联系,为救护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并将重症中暑事故情况向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

11、告。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安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当现场救援力量控制不了现场事态的发展,应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借助于社会救援力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应充分听取专家和专业救援人员的意见,做好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器材的统一调配。 中暑事故发生以后,项目部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应尽快组织人员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和恢复生产工作,防止次生或滋生的事故,避免影响项目部施工生产进度。 配合上级部门和政府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做好伤员及家属善后工作。 五、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1 应急物资储备 5.1.1 中暑事故常用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如下: (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

12、袋、小药箱等。 (2)抢救工具:工程施工常用工具(安全带、安全绳等)以及机械设备(起重机械、挖掘机、装载机等) 。 (3)通讯器材:手机、对讲机等。 (4)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灯具等。 (5)交通工具:工地常备值班救护急用车辆。 5.1.2 在夏季高温季节来临应及时购置和发放清凉饮料(如解暑凉茶、海带绿豆汤等) 、防暑降温药品(如人丹、解暑片、十滴水等应急药物) 。 5.2 应急物资采购与管理5.2.1 应急物资由项目部物资部门根据安全部门提供的采购清单进行采购,物资部门应采购符合要求的应急物品。 5.2.2 应急物资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保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及领用。5.2.3 应急物资注意事项 (1)有专人保管,便于随时取用。 (2)定期更换超过消毒期的敷料和过期药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时补充。 (3)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现场人员都知道。(4)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物资的使用培训,确保发生事故后能熟练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应急预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