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174724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193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 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 ,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诊断学 、 方剂学 、 温病学 、 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2、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 10 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出版学术著作 4 部。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凌耀星内经讲稿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王洪图内经讲稿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刘景源温病学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上篇 总论第一章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

3、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 ,伤寒就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在黄帝内经中虽然也提到了温病,但是并不多,后世发展得也比较缓慢。温病学说形成的时期应该说是清代的中期,到现在也就是 260

4、 年的时间,所以说它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是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努力才逐渐形成的,而且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学术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最终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因为温病学涉及到的古代医学书籍和学术观点较多,所以学习温病学就应该首先对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在谈这个题目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温病、什么是温病学。温病与伤寒都是急性外感热病 ,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由于病因不一样,所以温病与伤寒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辨证论治都有很大的差异。温病学就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中医

5、学对温病的认识从根源上应该说导源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从黄帝内经开始,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国至隋、唐时期。战国时期是公元前 475 -221 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这段时间出现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还有和它同时期而稍晚的难经 ,在这两部书里都有关于温病的论述。而后,在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 、 金匮要略方论以及隋、唐时期的一些重要医学文献中,对温病的论述逐渐丰富。1. 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的记载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温病的病因、病名及某些症状,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

6、温” ,的基础上对温病进行研究,所以应该说温病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 。在黄帝内经之后,就是难经 。 难经五十八难中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在这里, “伤寒”这个名词出现了两次,一个是“伤寒有五” ;一个是“有伤寒” 。 “伤寒有五”中的“伤寒” ,是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统称。就是说,当时把所有的外感病都称为伤寒,范围很广。“有伤寒”中的“伤寒” ,是狭义伤寒,是一个具体的病种,就是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所讲的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这两种证候。也就是说,这两种证候是真正的外感寒邪所导致的急性热病。而湿、热、温与寒邪无关,湿温、热病、温病当然与伤寒不同。可见在难经中已经

7、提出了湿温、热病、温病与伤寒是并列的两大类外感病。也就是说,在广义伤寒的范围里,把外感病分为两大类,一是伤寒类,它包括中风与伤寒;一是温病类,它包括湿温、热病、温病。 难经中虽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但还是把温病放在广义伤寒里,还是没能脱离黄帝内经的范围,还认为温病的病因是“冬伤于寒” 。2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对温病的认识伤寒论的作者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的人。他的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 150-219 年。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与华佗、曹操都是同时代人。这个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外感病非常多,疫病也非常多,导致了人口的大量死亡。张仲景在伤寒论序里写得很清楚,

8、他的家族人口很多,有 200 多人,从建安纪年起,不到 10 年的时间,就因为外感病而死亡了 100多人。由于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激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研究这一类疾病的治疗方法,而著成了伤寒杂病论 。这部书著成后不久就“亡于兵燹” ,“燹”是焚烧的意思。就是说,由于连年的战乱,遭到兵火洗劫,使原书散佚。后来经过西晋太医令王熙(字叔和)对他所得到的残本进行整理编次而流传于世。什么叫编次呢?就是指王叔和把他收集到的伤寒杂病论散乱的书简加以整理,按照他的想法编排次序,重新确定了书名,称为伤寒论 。这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书名,原书名是伤寒杂病论 。当然,原书名中的“杂病”二字准确与否也需要

9、讨论,下面还要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讲温病要讲伤寒论呢?因为里关于温病的那些内容是王叔和伪造的,不是张仲录的原文。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我觉得道理不充分。为什么?我认为王叔和没有必要伪造这部分内容,他有自己的著作脉经 ,如果他想伪造,可以把他的观点写到他自己的著作里去,没有必要往伤寒论里加。另外,对外感病初起的治疗用辛温解表,而温病初起是表热证,不能用辛温解表,可见伤寒法不能完全包括温病的治疗。虽然伤寒论里的一些法、一些方对后世温病学派很有启发,而且直到今天也被采用,但是并不能说伤寒论就包括了温病。因为伤寒论是经典著作,被历代医家所尊崇,所以从它问世以后一直到公元 1200 年左右这一千多年的时间

10、里,人们对温病的认识始终不能跳出伤寒论的框框,不仅认为温病是伏寒化温而致病,而且认为伤寒论的治法也包括了温病的治法。从这方面来看, 伤寒论也确实限制了温病学的发展,所以一直到宋代以前,温病学说一直是徘徊不前,没有大的进展,这种尊经崇古、缺乏创新恩想的研究方法,也正是导致温病学说发展缓慢的原因。3 诸病源候论 、 备急千金要方 、 外台秘要对温病的认识继伤寒论之后,隋、唐时期有几部重要著作也涉及到与温病有关的内容。隋代巢元方主持编写的诸病源候论 ,大概成书于公元 610 年,从书名来看诸病源候论 , “源”是指病因, “候”是指证候。这部书对各种疾病的病因与证候进行了分析,其中把温病列为三十四候

11、,对它的病因和证候进行了分析。但是只有三十四候,从内容上看,虽然比黄帝内经 、 伤寒论等书的条目清楚,但是并没有形成辨证论治的体系。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干金要方大约成书于公元 652 年, 千金翼方大约成书于公元 681 年。在这两部书里,关于温病的记载,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特别是书中滋阴解表的葳蕤汤与清热凉血的犀角地黄汤这两个方剂,对后世温病学派有很大的启示。 备急千金要方中收载“辟疫气” 、 “辟温气” 、 “辟温疫气”方剂 36 首, 千金翼方中有治疗温病的“杂方附”6 首。在这些方剂中,既有预防的方剂,又有治疗的方剂,为后世防治温病提供了借鉴。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 ,大概成书于公元

12、752 年,书中也收载了治疗与预防温病的数十个方剂。总之,这几部著作对温病的认识有所进展,而且提出了一些防治温病的方剂,但是在理论水平与辨证论治的体系上并没有大的发展。可以说,从战国到隋、唐时朔,在四部经典著作以及后世这些重要著作里,虽然对温病有所记载,给后世提供了研究的题目,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温病学说,所以把这个时期称为温病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萌芽阶段。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宋、金、元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温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开始有所发挥。1 伤寒补亡论对温病病因与发病的新见解伤寒补亡论的作者是宋代的郭雍,他生于北宋、南宋之间,字子和,号白云先生

13、,后世多称他为郭白云。 伤寒补亡论大概成书于公元 1181 年。在这部书中,郭白云提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这段话说得非常明确,他既承认伏寒化温可以导致温病,同时又特别提出温病也可以由“春自感风寒温气”而发病,与冬天的寒邪无关。这种春天新感邪气发生温病的学术观点,是对温病病因与发病学的新见解,为后世把温病分为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两大类别提供了依据。从温病分类学的角度来看,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二者的区别在于:伏气温病初起就以里热为主,它可以没有表证,一发病就见高热,称为伏邪自发;有的伏气温病初起也可以有表证,但不是单纯的表证,而是表现为表

14、里同病,而且以里热为主,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不同,它初起必然有一个明显的表证过程,然后再由表入里。这两类温病的病种不同,初起的治法也不同。可以说,新感温病的学说发端于郭白云,这个学说是很有创见的新理论。从战国一直到隋、唐,都认为温病是伏邪引起发病,这种学术观点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始终是在伏气学说这个范围内徘徊,没有大的进展,直到宋代的郭白云才明确提出了温病也有因新感而发病的学术观点,为后世研究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的区别开拓了思路,郭氏书中所说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是价值很高。2 素问玄机原病式等书对温病治疗学的贡献在金、元时期,对温病学贡献最

15、大的应该说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他是北宋末年到金代的人,字守真,号通玄先生,因为他生于河北省的河间府,就是现在的河间市,所以后世就称他为刘河间。他的著作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素问玄机原病式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宣明论方等。这几部书不是温病的专著,但是都谈到了温病的问题。特别是素问玄机原病式 ,它发展了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在十九条基础上,把火热病的范围扩展了,特别提出外感六淫,热证居多。所以叶天士总结刘河间的学术思想,指出他的学术思想核心是“六气皆从火化” 。刘氏强调“六气化火” 、 “五志化火” ,认为外感病、内伤病都以火热为主,在治疗上主张寒凉清热,因此后世称他为“寒凉

16、派”的代表人物。他特别提倡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这几个方剂。双解散、防风通圣散是表里双解之剂,他用表里双解的方法治疗热病,发表用麻黄,清里攻下用石膏、大黄、芒硝,以辛温药与寒凉药配合使用,这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天水散就是六一散,方中滑石与甘草的用量是六比一,是清热解暑的常用方。他的用药思路开创了用寒凉清热药治疗热病的先河,所以有“伤寒宗仲景,热病用河间”的说法。虽然他的几部著作并不是温病学专著,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温病学辨证论治体系,但是他的用药理论对温病治疗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后世尊称他为温病学说的奠基人。3 医经溯洄集对伤寒与温病之区别的诠述医经溯洄

17、集的作者王履,字安道,江苏昆山人,生于元末明初。他在医经溯涸集中明确地指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至于温病为什么不能混称为伤寒?二者的区别在哪里?他说:“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喧热之时,火郁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 ”这段话说得很明确,伤寒的发病季节是冬季感寒邪,发病特点是受邪的当时就发病,病变部位“在表” ,病机是“闭其腠理,:因为寒主收引,受寒邪之后,皮肤、毛孔、肌肉收缩,腠理闭塞,所以治疗非用辛甘温的麻黄、桂枝这类药物组成方剂发散寒邪不可。温病、热病不是外感寒邪当时就发病,

18、而是“后发于天令喧热之时”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认为温病是伏邪发病,是冬天感受寒邪,当时不发病,寒邪潜伏在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季气候温暖,阳气升发,腠理开泄,体内的郁热从里向外发,所以他说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是“火郁自内而达于外” 。明确指出不是外来的寒邪由体表向里去,而是体内蕴郁的热邪从里向外发。 “郁其腠理”这句话,是说温病与伤寒的病机不同。伤寒是“寒邪在表,闭其腠理” ,因为寒主收引, 腠理是闭塞的,所以非辛温发散不可。温病是热邪从里向外发,火热郁于体表发散不出去,而导致气机郁滞,邪无出路,体表并没有寒邪,腠理并不闭塞,所以非用辛凉、苦寒、酸苦的药物组成方剂治疗不可。治疗温病不用“散之”

19、,而是用“解之” ,是指应当周辛凉、苦寒、酸苦来清解里热,不能用辛温发散。这段话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伏气温病的框框,但是他明确地指出了伤寒与温病病因、病机、治法的不同。伤寒是寒邪在表,闭塞腠理,治疗必须用辛温发散;温病是热邪从体内向体表而来,郁滞在腠理,治疗必须用寒凉清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说:“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就是说,王安道第一个从理论上突破了伤寒论用辛温解表法治疗温病的旧习,阐明了温病的辨证与治法。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但是吴鞠通也指出:“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 ”吴鞠通提得很中肯,王安道虽然从理论上对温病与伤寒的病因、病位、病饥、治法的不同进行了阐述,摆脱了伤寒论

20、的束缚,但是论述并不详细,立法也不完备。这是因为,在王安道那个时代,温病学还没有发展到那么高的水平,所以他也不可能把温病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除了郭白云、刘河间、王安道之外,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医学家也对温病进行了研究,如宋代的庞安石提出,西北之人,用麻黄桂枝解表,但到了南方,就应该加凉药。由上面所讲的内容可以看出,宋、金、元时期,经过一些医学家的努力研究,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有所提高,育所进步,提出了温病与伤寒不同,治法也应该有所区别。但是在这个时期,仍然没有形成温病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可以说温病学是在萌芽的基础上有所成长,所以把这个时期称为温病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成长阶段。明、清时期-形成与

21、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是在明代和清代,特别是明代的后期至清代的中期,温病学说开始形成,而且形成以后发展得很快,所以这个时期的温病学著作较多。1 伤暑全书论暑病伤暑全书的作者张鹤腾,字风逵,安徽颍州人(现在的阜阳人) ,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 1557-1635 年。他是进士出身,官至户部陕西司郎中,所以后世多称其为张司农。 伤暑全书共两万多字,对暑病的论述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在治法方面他提出了“署证不分表里,一味清内,得寒凉而解,苦酸而收,不必用下”的观点。这句话被叶天士引用到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中并加以发挥。叶氏说:“张风逵云: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

22、用下,可称要言不烦。 ”可见他的学术观点对后世颇有启示。这部书成书比吴又可的温疫论早,但流传的稍晚,而且内容仅限于暑病,涉及范围较窄。2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温疫论的作者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 1582-1652 年,时在明末清初,大约在明朝的万历到清朝的顺治年间。他一生中经历过多次温疫的流行,他在温疫论序中说“崇祯辛巳年” (就是公元 1641 午)发生了一场大的温疫,波及到“山东、浙省、南北两直” 。 “南北两直”是指南直隶省江苏、北直隶省河北,由南往北,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这四个省发生了一场大的温疫,死了很多人。当时医生都是用伤寒论的方法治疗,也有的按伤寒论

23、“七日愈” 、 “十四日愈”的说法不去治疗,等待患者自愈,实际上是等死。因为当时人们不认识这种病,不知道应该怎么治疗,所以死人很多。吴又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温疫的“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治疗实践,在公元 1642 年著成了温疫论这部书。从病因上说,他首先反对“非其时而有其气”的说法,他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就是说,温疫的病因不是风、不是寒、不是暑、不是湿,它与气候的变化无关,不是气候反常致病,而是自然界另外有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异气” 。他把这种异气又称为“疠气” ,也称“戾气” 。 “疠”就

24、是形容它致病力很强,传染性很强烈。 “戾”也是同样的意思,这个宇上边是“户” ,下边是“犬” , “犬出户下” ,很暴戾的意思, “异气” 、 “疠气” 、 “戾气”含义相同。从病因上讲,他提出了“戾气学说” ,而且指出戾气侵犯人体的途径不是伤寒论所说的由皮毛而人,而是从口、鼻进人人体。侵人人体以后的病变部位,并不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他认为邪气从口、鼻进人人体后,直走中道,一直到“募原” 。“募原”也称“膜原” ,他说这个部位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是在胸腔的里面,在胃的外面,称为半表半里。关于治疗方法,他提出初起应该用疏利透达的药物,疏通气机,使潜伏在募原的邪气溃散、外达,出表而解。他所创制

25、的方剂命名为“达原饮” ,又称“达原散” ,是通过清热燥湿,疏通气机,透达邪气,使邪有出路。 ,从学术观点可以看出,他已经摆脱了伤寒论外感病初起用辛温解表法的框框,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吴又可还指出,如果邪气向里传变,并不是如伤寒论所说的那样按六经传变,而是由于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分别有九种传变形式,应该分别针对其病情进行治疗,可以用吐法、可以用清法、也可以用下法。总之,吴又可对温疫的论述,从邪气的性质、入侵的途径、侵犯的部位、传变的形式、治疗的方法,到具体方剂,都与伤寒论不同。可以说,他在温病的治疗上闯出了一条新路。温疫论这部韦不仅是中国的第一部温病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但是也应该

26、承认它所述及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书中只讲了温疫,温疫当然包括在温病的范围之内,但是温疫也有多种,它只讲了其中的一种。用今天的观点来看, 温疫论中所说的温疫,是一种严重的流行性感冒,吴又可对这种病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辨证与治疗的方法。可惜只涉及到这一种病,范围很窄,所以这部书仍然没能把温病学说形成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在温疫论正名里,吴又可还对“温” 、 “瘟” 、 “热” 、 “疫”这几个字进行了考证。他说:“伤寒论日: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后人省氵加疒为瘟,即温也。 ”就是说,瘟字是由温字去掉了“氵” ,加上一个“疒”而来,只是偏旁的变化,实际止两个字完全相同,所以温病与瘟病没有

27、区别。关于“温”与“热, ”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夫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热首尾一体,故又为热病即温病也。 ”就是说,温与热之间仅仅是程度的差别,其本质没有区别,温就是热,热就是温,所以热病也就是温病。关于温疫,他说:“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今省去“彳” ,加疒为疫。 ”也就是说,疫病就象“徭役”一样, “众人均等” ,这种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无论男女老少,症状相似,所以就把“役”字去掉“彳” ,加“广” ,就成了“疫”字, “疫”与“役”实际上含义相同。古代没有“瘟”字,也没有“疫”字,是由温与役两个字的偏旁变化而来。按照他的这个说法, “疫”

28、与“温” ,也没有区别,疫病就是温病。既然温疫与温病没区别,为什么他这部书不叫温病论而叫温疫论呢?他说:“然近世称疫者众,书以温疫名者,弗遗其言也。 ”就是说,因为近年来大多数人把温病称为温疫,所以也就用了温疫这个名称。吴又可这种把温病与温疫划等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温病有很多种类,而温疫只是温病中传染性很强的一个种类,温病的范围广而温疫的范围窄,温疫包括在温病的范围内。按现代的说法,温病包括多种感染性疾病,也包括多种传染病,其中只有传染性强烈的温病才称为温疫,但并不是所有的温病都具有传染性,所以吴又可把温疫与温病等同看待是错误的。归纳前面所讲的内容,吴又可的贡献在于他写出了温病学发展史上第

29、一部、在世界传染病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的温病学专著。在书中,他突破了伤寒论的框框,提出了温疫的治法不同于伤寒,对邪气的性质、入侵的途径、侵犯的部位、传变的形式、具体的治法、传染性等都有非席明确的阐述。他对“温” 、 “瘟” 、 “热” 、“疫”这四个字的考证,对后世也很有启发。吴鞠通对温疫论给予了很高的的评价,他在温病条辨自序中说:“得明季吴又可温疫论 ,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 ”指出了吴又可的学术观点是前人所没有提到的,具有独创性,这个评价是很高的。但是他又说:“细查其法,未免支离驳杂。 ”就是说,这部书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句话说得也很中肯, 温疫论确实是不成体系,因为它只讲了

30、一个病,不可能成体系。他又进一步进行分析,认为这部书“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 ”就是说,吴又可有很大的成就,但也有他的不足,他的用心是很好的,但是学术不精。这个评价,今天看来有点苛刻,因为在吴又可那个时代,温病学的学术水平不能和吴鞠通那个时代相比,到了吴鞠通那个时代,经过叶天士、薛雪等很多医学家的努力,温病学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比吴又可那个时代要高得多。应该说并不是吴又可本人的“学术未精” ,而是受当时学术水平所限。吴又可那个时代对温病的研究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他在书中论述的范围仅限于一个具体病种,可以说是专病专书,当然就不可能使温病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在当时的

31、条件下他能写出这样一部书,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今天分析这部书,应当历史地、客观地评价它,既应该看到它的不足,也应该承认它在温病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 3 证治心传- 部几乎被湮没的湿病学重要文献证治心传这部书在中国医学史上没有记载,在温病学发展史上也没有人提到过,但是应该承认它是温病学发展史上一部很特殊的著作。这部书的作者袁班,字体庵,明末江苏秦邮人,就是江苏省高邮县人。此人在历史上没有记载,所以生卒年代无可考证。袁班是明末兵部尚书史可法的幕宾,他不是从业的医生,但懂医学,也给人看病,他这部书是以临证及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的。史可法在公元 1643年为他这部书写过一篇序,可见他这部书是完成于公元

32、 1643 年以前。在序中史可法评价这部书说:“阐古今所必由之理,实天下所未见之书。 ”这个评价不算过分,因为在袁班之前,确实没有人讲过他书中所说的话,在他之后,叶天士说过,但是比他晚了近一百年,所以说确实是“天下所未见之书” 。吴又可的瘟疫论成书于公元 1642 年,他与袁班是同时代的人,也都是江苏人,成书的时间基本相同,但是书中的内容完全不同。 证治心传这部书,共一万三千多字,其中涉及到温病的部分有两篇。一篇是“治病必审四时用药说” ,一篇是“温热瘟疫辨” 。在文中,他提出一年四季气候不同,用药也不一样。其中讲到了治疗春季的风温、春温、夏季的暑热,长夏的湿温,秋季的秋燥,冬季的冬温等各种温

33、病所用的药物。在秋燥中虽然没有提出凉燥、温燥的名词,但是他已经提出了秋燥有兼凉和兼温的不同,用药也不一样。袁班的用药思路和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的用药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用轻凉的药物。在“温热瘟疫辨”中,他对温病与伤寒的区别、温病与瘟疫的区别以及一年四季中不同季节发生的各种温病的看法、具体用药,都有非常明确、详细地论述。书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他提出:若时值初春,严寒将退,风木司权,其气善升而近燥,多犯上焦取轻清之味清肃肺卫。若失治久延,渐入荣分,有逆传、顺传之候又有热极旁流,名为顺传胃腑。 ”就是说,治疗春天发生的风温,要“取轻清之味” “清” ,是用凉药清热;“轻” ,是指药物的质地轻扬,他

34、特别提出薄荷、桑叶、菊花、连翘、牛蒡等药物,取其质地轻扬宣透,能够清解表热,以“清肃肺卫” 。这里提出了“肺卫”这个名词。指出要清解肺卫的风热。如果治疗不不及时,则“失治久延,渐入荣分” ,荣字与营字通,这里的“荣分” ,就是指营分。他又指出,温病的传变,有顺传与逆传的不同证候。而且还指出“又有热结旁流,名为顺传胃腑” 。这里明确提出了“顺传胃腑”这个名词。在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 1 条中就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但叶天士这篇文章自始至终只提了一个“逆传” ,并没有提到“顺传”这两个字。后世王孟英等人经过分析,认为有逆必有顺,逆传是传入心包,顺传就应该是向下传到胃,这是后人分析出来的结论,并不是叶天士文中提出来的。大家公认叶天士是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卫气营血辩证的理论也是叶氏首创,而袁班的书比叶天士的文章早了近一百年,书中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