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的教育思想摘要:教育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作为孔子思想的嫡传、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统治者尊奉为“亚圣”的孟子,其思想中关于教育的阐述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必然不乏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索、挖掘、利用。本文从教育的前提、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原则、教育的过程、教育的必要、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现代价值九个方面对孟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分析。关键词: 孟子;教育思想;现代价值孟子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孟子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为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他把收徒讲学、传授知识看成人生的乐趣之一,
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与“育”二字联用,也是第一次将教育天下人才视为乐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孟子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其教育思想散见于孟子各篇。本文拟就孟子的教育思想作简要的分析。一、 “民有恒产”教育的前提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如果“制民之产
3、,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这样“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孟子充分认识到物质对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前提作用,没有“恒产”这一物质基础,空谈伦理要求,民众根本不会接受。只有民有“恒产”,不为生存发愁、奔波,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闲暇”,这一闲暇为民众追求精神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性善论”教育的理论基础孟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天生是善的,每个人生来就有怜悯同情之心、羞耻憎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萌芽。他认为,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及其长者,无不知
4、敬其兄者。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因此,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这里所谓的“四端”或者说“四德”即“仁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人的这四种道德的萌芽如同他的四肢一样,是与生就具有的。他充分肯定了人身上具有潜在的善性萌芽,人具有可塑性,即“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可以通过教育引向善的,但还需要后天的学习努力,这是非常必要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5、(告子上),说明了扩充善性的重要性。他认为圣人不过是把人所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而已,如果凡人也能将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也可以成为圣人。三、“志于仁义”教育的原则他强调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教育学生立志持志,教导学生要志于仁义,坚持自己的理想。他为学生确立了应该追求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求学生无论贫富,都要坚持“仁义”的理想信念,要处理好“仁义”与“利”的关系,必要时应“舍生取义”,要抑制不利于“仁德”培养的兴趣与爱好。四、“内求”教育的过程孟子承认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孟子是把“心之善”放在前提本源的位置上的,因此教育以“顺应”的方式出现,也就是
6、说,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以人的“心”的发展方向、水平、境界为基础的。从根本上说,“内求”,即“求放心”,是孟子教育过程的简单概括。五、“环境影响人”教育的必要“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同样的年轻人,丰收年景,吃穿不愁,人就懒惰;灾荒年景,吃穿困难,人就强暴。这不是天生的秉性不同, 而是由于环境的变化造成他们的心情不同。相传孟母三迁、断织教子,看来孟子和孟母都极为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的伟大与孟母的伟大分不开。同时孟子也认识到,人不是环境绝对的被动者,人的主观努力将起决定作用,人有能力掌控自己,“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
7、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舜所处的环境和深山野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因为他有如决江河、沛然能御的积极向善的主观努力,而野人屈服于恶劣环境,缺乏积极向善的主观努力,其固有的善性不能加以扩充,“自暴自弃”,使“善端”遭泯灭,走上“为不善”的歧途,最终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不能成为圣人。六、“内在修养加外在教化”教育的方法孟子认为应该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培养来实现教育目的。尽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都是生来就有的,但这些基本道德“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告子上)可见孟子所说的性善,并不是天生完
8、成的仁德,而是形成仁德的先天素质,要想充分发挥天生素质,那就需要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并不是仅仅通过外在教化的方法来达到,而是要求人从自身做起,战胜自身的缺点,做到“尽心”、“存心”,也就是同欲望作斗争,孟子认为欲望压倒了良心叫做“放心”,因此遇到了外来事物的刺激要“不动心”(公孙丑上) 。“故天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在各种欲望的诱惑下,保证自己的本心不移,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上)孟子还举掘井作譬喻说:“有为
9、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在学习态度上,孟子曾举例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告子上)唯有专心致志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此外,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当懂得学思结合、自得理会。“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 ,这是孟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创新。他在离娄下中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君子只有自觉地获得学问,才能牢固掌握;牢固地掌握知识后,
10、就能积累深厚,就能左右逢源地获得知识。七、“明人伦”教育的目的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君子”“贤人”。让他们“修已以安百姓。”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以巩固权势者的统治。孟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明确提出了办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统治者获得民心,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统治人才。何谓“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人伦”就是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孟子说:“人伦明于上,人民亲于下,”人人按照封建伦常关系办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各安其位,就能巩固统治。这是孟子办教育的目的,它明显地表现出孟子教育思想的阶级性。八、“人皆可以为尧舜”教育的作用孟子
11、从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保民心”,此为“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保民心”最有效的措施。使人顺服的有效工具不在力而在高尚道德,德育是实现理想道德社会的根本途径。“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样,孟子便由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推己及人,由个体扩充到国家,由德育最终实行德治。另一方面,孟子强调教育对人性发展变迁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他认为人虽有先天的善性,但
12、只是一种端倪,人的贤与不肖、智与愚之分,决定于对这种善的存养,扩充,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他认为如果人不受教育,自暴自弃,就会失掉或摒弃这种善端,则与禽兽差不多,“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对个人接受教育的前景非常乐观,认为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不断扩充“四端”,“人皆可以为尧舜”。九、教育的现代价值孟子离我们当代社会已经两千余年, 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变迁, 现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但他的许多思想却并没有完全过时,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13、, 并能对当今社会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就在社会各方面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价值。(1) 有利于当代人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提高古往今来, 道德一直是进行社会整合、调整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 并且主要是靠社会舆论、社会监督特别是个人心态、品质等发挥作用的社会规范。任何一个社会, 如果没有或不讲道德, 或道德堕落, 必然要走向腐败、混乱、堕落或灭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奋斗目标之一就是要使我国具有现代社会文明, 因此, 就要把提高国民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孟子的善教思想所重视的就是道德教化,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具体地说就是提高以仁、义、礼、智、
14、信为核心的道德素质。我们可以从孟子所倡导的这些人伦道德的基本内容中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并且以这些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 促进自己道德水平的提高, 促进自己社会协调能力的增强。因此这些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对现代人类, 对我国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 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有着重要促进作用。(2) 有利于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 强调德治, 仁政和为政以德。这对我们治理国家和社会起着借鉴作用。一个国家若只强调法制、法治, 而为政者不重德, 不能在德方面为民众做出好的表率, 不以德教化民众, 甚至官场中腐败现象严重, 对其不治或治之无效, 执法犯法, 贪赃枉法现象不能消除,
15、 所谓政治文明, 长治久安就会成为空谈。但若只重视、提倡德政, 否定、轻视法治也是难以平天下的。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 在治国过程中, 只有法、德并重兼施, 才能既使国家、社会有序, 又能得民心, 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的治国方略, 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治国史上既是创新, 更体现了是对我们历史上儒家治国方略中精华的汲取。(3) 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是社会的灵魂, 主要包括广大社会成员的精神支柱与信仰、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的水平与素质状况等基本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包括个人道德、婚姻道德、职业道德、社
16、会公德、环境道德, 这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儒文化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主体, 已渗透在中华民族广泛的社会文化中。在社会生活中, 我国人民有着重教育、重道德的社会风尚; 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视仁、义、礼、智、信、诚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氛围; 在家庭生活中有着重孝、悌、慈、爱, 重勤俭、忍、让的传统, 在国家生活中, 重忠、贞, 重奉献, 重爱国, 关心国事、天下事, 重官德, 重爱民, 重正义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础。因此,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就要重视前人流传下来宝贵的精神财富,赋予其新内容, 加以发扬光大。(4) 有利于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
17、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 孟子倡导“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五伦”, 以及仁、义、礼、智、信“五常”, 这就是儒文化所倡导的基本内容。这些协调社会人际关系的规范自汉武帝以来备受重视、尊崇,两千余年来也就成为了广大人民进行自我修养和处理诸多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做不到这些的人, 就会受到社会的淘汰余谴责,就会落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无礼不信的千载骂名。社会发展至今天, 我们国家已经是人民民主的国家, 君臣关系已不复存在, 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依然存在, 所以我们倡导忠于、热爱自己的国家, 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妇听, 也不适合当今时代, 而成了夫妻
18、平等, 和睦相处的新型夫妻关系。除了这些, 儒文化的仁、义、礼、智、信都仍然适应现今生活中多种人际关系的协调、调适和处理。孟子教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 有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作为中华民族教育思想遗产的一部分, 其精华部分为整个教育理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研究其丰富的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孟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从事教育事业( 以游学的形式) , 他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视为人生乐趣。孟子 对循序渐进等教学规律的揭示是深刻的, 因而它能深深地影响后世。孟子 的教育思想是丰富的, 这里仅撮其要旨进行了一些分析。就以上分析, 我们
19、不难看到孟子 教育思想的自觉和成熟, 它所确立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都给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做出了基本向度的规定, 影响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可见孟子对古代教育的巨大贡献。孟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都有所体现, 研究借鉴他的教育主张, 对我们研究今天的素质教育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出版,1960年1月第1版,1988年1月北京第7次印刷.2孟子告子上叶斌译注,孟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 版.3盂子集注朱熹,济南,齐鲁书社,1992.4孟子藤文公下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出版社,2006.5 四书五经 孟子6 朱熹注 孟子章句集注7 王炳照, 阎国华主编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8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