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187532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儿童乐园课后反思:1.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创设学生熟悉的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意义的过程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列乘法算式时, “4 个 2”中的 4, “6 个 4”中的 6 和“3 个 3”中的第一个 3 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容易疏忽。教

2、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特别是从哪儿找到“4” “6”和“3”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外,引发对“123=6(人) ”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能自始至终给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感悟和发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动物聚会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到农场里参加小动物的聚会这一童话式的活动为主线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从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为切入点,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

3、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一个环节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进来,通过自已的观察、分析、思考,最后轻松自然地获取了知识,同时还在各种形式的节目中运用自已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玩中学”带来的无限快乐。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而且教师在问问题时,说得不够具体,孩子们表达自已的观点时有困难;尤其是在送礼物的那个环节中,许多孩子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导致后面的课堂纪律有点混乱,看来对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有待加强。分桃子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32 页“分桃子”主要是通过“分桃子”的过程,使学生感受 “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

4、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动手分一分的活动,让课堂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思考的训练场。1、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请你帮助猴妈妈分桃子分一分” 这样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数的分解,找到了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生长点,改变了传统的概念教学“复习引入新课练习巩固”的模式。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讲述分桃子的故事,引出只有分的“同样多” (平均分)两个猴宝宝才满意,适时渗透数学文化思想,1使学生数学思考从这里“开始” 。2、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合

5、作交流中提升数学思考平均分。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传授和输出的结果,而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情景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如果说以往的概念教学,教师侧重于直观演示,通过举例证明理解概念的含义,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课堂教学要有“ 质”的变化。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媒介” ,它对教学起着一定的 “指导”作用。教学中,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我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怎样分桃子、分鱼、分智慧星还设计了变式练习,辨析 “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练习,在小组练习“分智慧星 ”的活动中,引出了有余数除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进

6、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 由“分一分”平均分有余数除法。3、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数学概念是生活现象的“数学化” ,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没有把现成的除法意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后,及时设计了一些操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摆一摆、分一分” ,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含义,体验“平均分” 。让学生在做中学,抓住不同物体的“平均分” ,既培养了数感,又强化了

7、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与传统教学相比,整个课堂教学看似淡化了“除法的概念”教学,实际上却在“ 核心”处加以“引导” ,在关键处加以“点拨” ,教师真正成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课堂教学这个提升学生数学思考的“运动场” ,使学生的思维由 “无序”到“有序” ,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我在本节课教学中,力求营造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帮助学生“平均分” ,理解除法的意义。从引导开始起“跑” (分一分)有目标的进行跑(平均分)最后水到渠成(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 ,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8、。做家务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在课堂教学中某些地方的处理临时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因为时间关系怕完整的教学结构无法展示给听课的领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被淡化,关注学生的地方自然少了些,相当多的孩子在学乘法口诀的时候,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在设计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想给学生一个机会展示自己,教育学生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光会背乘法口诀而不知道其意义和来源是不行的,应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 5 的口诀教学中是从算式入手来编制口诀,在这里想打破前一课时的教学顺序让孩子觉得新颖,或者是想让听课的老师也感觉有点新意吧,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按照顺序并全部板书在黑板上,原本打

9、算在学生全部列出乘法算式后,对照算式和口诀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会恍然大悟,口诀原来于此处编制的。对于这种教学思路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遗憾的是在引导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只问了一句你知道这些算式和口诀的关系吗?当学生还在愕然中便如蜻蜓1点水般草草收场,此环节的教学在我的拉拽下学生一句一句的找到了口诀所对应的算式,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不算轻松而且也没有出现我想要的“大悟” 。 李老师说的没有错:知道自己要达到一种什么目的,思考透了,课堂上才会收放自如。在这一环节上虽然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根本没有想清楚通过怎么样做怎样引导才能达到这种目的,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10、事实上在一节课上关键地方的成功与否也是如此。如果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感受的话,在此时完全可以多花费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口诀和其对应的算式的相同与不同,比如算式只是比口诀多了一个乘号,算式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口诀是中文大写,如果把算式中的乘号盖住的话就能得到其对应的乘法口诀,那么口诀的来源也显而易见了。想要学生的“恍然大悟”也由不得学生“不悟”了。 在这节课中顾及过多,想展示的也过多,反而顾此失彼,一些传统教学中的优点也给忽略了。需要几个轮子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掌得不错,记忆方法也能掌握。口诀大部分同学能在课堂上背出来。应用方面还有欠缺。通过本次教学,让我从中收获了不少。对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11、课开始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问,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欲望。 通过“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的图形表象,通过“数一数” 、 “说一说”进一步感受 “三轮车有几辆”与“轮子有几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具有直观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对应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培养数感。强调利用知识内在联系加强记忆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的形式丰富多彩,把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数学故事”不仅增添了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而且打破了学科本位,加强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联系

12、与综合;把做人的道理寓于数学故事的情节之中,是实现新课程多元目标的一项举措。小熊请客教学反思情景的有趣能较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能较好地完成 4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但记忆口诀时学生容易出错的口诀是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和四九三十六,这三句口诀特别要让学生多读、多背和多练。回家路上教学反思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观念:1. 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有趣的。直观形象的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伊始设计成观察主题图、听录音故事、想数学问题等活动,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主动地感受数学、

13、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12. 剖析学生情况,灵活调节学习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 ”是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平时学生从练习与作业中反映出来的不善于用完整数学语言整理信息的现象,设计有价值的思维活动,积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动笔在练习本上写出想提出的问题这一环节,就是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后,能用通顺、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既充分培养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意识,又整合了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的知识联系点。3. 优化合作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14、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合作精神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真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得以实现。所以,在教学活动中,着力优化合作交流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营造合作氛围,提供合作机会。如:在听故事后,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想提出什么问题,而后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评价,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在愉悦、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缩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振,激发起合作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作活动中去。(2

15、)拓展合作时空,注重应用实践,提升数学素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人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与他人交流和分析探索的结果,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如:教学训练安排学生和父母或好朋友观察家中物品或上学路上的景物,寻找数学信息,试着提出并记录 5 个数学问题,进行相互提问并解答的游戏。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应

16、用数学。分桃子教学反思我在本节课教学中,力求营造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帮助学生“平均分” ,理解除法的意义。从引导开始起“跑” (分一分)有目标的进行跑(平均分)最后水到渠成(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 ,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苹果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的平均分,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的现象。知道学习除法的必要性,了解除法分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理解除法含义。分糖果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对自己的教学,做了一些回顾与思考,反思如下;11 运用身

17、边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识。课堂教学开始时,我让学生猜给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从而引出分糖果的课题。在具体的生活中,使数学生活化。2 创设情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感受“分法的不同策略” 。课堂中我创设了“ 分糖果”的情境,通过两次“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分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是分的结果是相同的。3 让学生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些难,他们会说,但不一定会填,这时,我在示范后又设计了同桌合作,看看别人的记录表,你知道他是怎么分的吗?学生通过合作既学会了记录,又体验了分法的多样性。4 在解决

18、分 50 块糖果的问题时,在活动前我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明确分工,在活动时又有针对性地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在分较大数目的物品时,一次分不完,可以分步分,可以用表格记录分的过程;每次不必一块一块地分,边分边根据剩下的数量来确定下次分多少更合适。在课堂中注重让学生自己感受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5. 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本节课,我结合教学内容,在每次动手分糖果时都设计了一个较好的小环节“观察估计糖果的块数” 。特别是第二次估计一大包糖果有多少块时,引导学生把它与 20 块糖果进行对比,培养学生有依据地进行估计活动,创设了一次提高估计意识、增强数感的机会。上完课后,我感觉到对大数目物品进

19、行平均分的策略,学生感知得还是不够,特别是每次分多少,可以怎么分。也许是时间的关系,最后有些匆忙。在分 50 块糖果时,我是否可以这样提问:“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每人大约可以分到多少块?”因为学生具有 100 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应该能够说出“至少 10 块” 。真希望听过此节课的同仁们,给我一些意见。分香蕉教学探讨与反思1让学生从“分一分”的活动人手,引出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明白, “除”就相当于把某物体或某个数进行分割,可以是等分,也可以是不等分,不等分就产生剩余数。2通过具体的情景设置,鼓励学生进行除法算式的探讨活动,与学生互动,形成良好的课

20、堂氛围。小熊开店教学反思通过创设“小熊开店”这一有趣情景,老师以学生在动物王国“玩耍”贯穿全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新课的开始,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主动参与到情景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小主人。 “小熊开店”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就像同学们到超市去购买东西一样,在玩中学,做中得。为学生创设了解决问题的情景,也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当情景引入后,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题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尝试解答。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课“倍”的认识。本节课我的设计意图是利用课堂的1生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预设的内

21、容,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资源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从课堂教学来看整个过程我花时不多,但学生学得充实快乐,比按照原先预想的流程教学效果好得多。也许正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授本课之前,我认真地研究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意义。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根据众多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在原有的教学设计上我又进行了改进。 快乐的动物主题图显现的一共有 6 种小动物,如果直接把这 6 种数据拿出来比较,学生会觉得太难,甚至不知道从何入手,如何降低问题的起点,让学生对“倍数关系”的两个量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教学中对主题图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改变,课一开始,利用自制一张只显示两种动

22、物的情景图,通过谈话引入主题“小猴和小鸭可以怎么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自然地给它们比多少,那还有什么比法呢?正当我准备出现“倍”的知识时,一生说出“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 2 倍” ,如同平静的水面泛起一阵涟漪。说句心里话,真的没有想到学生竟能通过自己教自己,把“倍”的知识从一片空白到理解得如此简单透彻,自认为“倍”太抽象,需要亲自去讲解,以致第一节在本班讲的时候,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本节课放开让学生说,原来只想感知一下学生对“倍”到底有多少认识,不料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一步一步地分解“倍”的含义,把已有的知识与“倍”有机地联系起来,说得通俗,听得简单,难怪课堂上几次出现“我有点懂了”等话语,从

23、开始的“两三只手”到“几十只手” ,真正地体验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我几次想插话,可学生早已以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的形式解决了。这些都源于学生间的相互倾听与交流,源于思维间的相互碰撞,它的价值远远超过教师的分析与讲解。因为他们更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同龄人听得更明白。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展现出完整的一幅主题图,并让他们从中找出新倍数关系。在对“倍”有一定感知的基础上,我故意设置反问“老师想把它们位置换一下,行吗?”是学生对“倍”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积累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文具店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紧密结合招聘售货员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4、,会用元、角、分表示商品的价格,并学会认、读、写小数。不足之处是:学生只是会认、读、写关于元、角、分的小数,至于为什么元角分用小数表示时只用元作单位,学生没有明白,在这里我处理得不太好,应该从生活习惯入手让学生明白。花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电脑演示,清晰的展现相关知识点,能使学生感受深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习的效果也好!一星期有几天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已学了 2-6 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再学习新的乘法口诀,因为已经有前面的基础所以我就让学生自己独立编写出口诀。为了让学生能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我没有按照前面的学习模式进行,而是让学生编了口诀后看口诀再写1出另

25、一个算式。这样经过大量的读和写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口诀。买球教学反思听着同学充满稚气的语言描绘他们的发现,谁能们用说我们的孩子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精神?我们要为孩子们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在教师“民主“意识的感召下,个性得以自由、充分地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敢想、爱想,敢做、爱做,敢说、爱说,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成长为拥有健康人格、渊博知识、卓越才能的新世纪的新型人才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1、通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去学习数学,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

26、2、在复习中,能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去积极主动的探究数学知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熟练的去运用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在复习中,使学生的知识更系统化,灵活化。3、在练习中,主动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每个学生养成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长颈鹿和小鸟教学反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备这节练习课时,我以动物学校招生为主线,组织了“长颈鹿分房子” “小白兔找家”等四个数学活动。学生们争着帮助小动物的同时,唤起了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提问同时,我提了“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说说你的想法”等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问题意识。通过本节课,我感受到数学教学也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使他们具有友爱、互助的良好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