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
2、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1.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C. 均数 D. 百分位数95PE. 频数分布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C抽样误差较大 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 E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A. 数值离散度较小 B. 数值离散度较大 C. 数值分布偏向较大一侧 D. 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 E. 数值分布不均匀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
3、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A化为计数资料 B. 便于计算 C. 形象描述数据的特点 D. 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检验E. 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5. 6人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为 1:20、1:40、1:80、1:80、1:160、1:320,求平均滴度应选用的指标是A. 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百分位数E. 倒数的均数答案: A B D E B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A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B. 衡量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C. 衡量测量的准确度 D. 衡量偏态分布的变异程度E. 衡量样本抽样误差的大小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A. 变异系数
4、 B. 离均差平方和 C. 极差 D. 四分位数间距 E. 标准差3. 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A. 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异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 B. 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正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C. 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D. 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E. 检测指标若超出此范围,则有95%的把握说明诊断对象为“异常”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A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B数据服从偏态分布 C有大样本数据 D数据服从对称分布 E数据变异不能太大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
5、统计指标应使用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方差 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A E D B E1. 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A.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 B.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大 C. 抽样误差越大 D.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小 E.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A. 样本不是随机抽取 B. 测量不准确 C. 资料不是正态分布 D. 个体差异 E. 统计指标选择不当3. 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 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 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C. 正态分布 D. t分布E. 标准正态分布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A. 检验参数估计的
6、准确度 B. 检验样本统计量是否不同C. 检验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D. 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E. 检验样本的 P值是否为小概率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 9/L9.110 9/L,其含义是A. 估计总体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B. 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95% C. 样本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D. 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E.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答案:E D C D E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 说明05.PA.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小 B.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大 C. 支持两总体无差别的结论 D.
7、 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E. 可以确认两总体无差别2.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A.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 B.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 C. 两样本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具有实际意义D. 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有差别 E.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3.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 P值越小说明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E.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相同4. 减少假设检验的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A. 减少类错误 B. 减少测量的系统误
8、差 C. 减少测量的随机误差 D. 提高检验界值 E. 增加样本含量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检验和 u检验的主要差别是A. t检验只能用于小样本资料 B. u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C. t检验要求数据方差相同 D. t检验的检验效能更高E. u检验能用于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答案:D E D E B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要点是A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 B组内均方大于组间均方C不同来源的方差必须相等 D两方差之比服从F分布E总变异及其自由度可按不同来源分解2. 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之一是方差齐性,它是指 A. 各比较组相应的样本方差相等 B. 各比较组相应的总体方差相等 C. 组内方差=组间方差 D. 总方
9、差=各组方差之和 E. 总方差=组内方差 + 组间方差3.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反映的是A. 随机测量误差大小 B. 某因素效应大小C. 处理因素效应与随机误差综合结果 D. 全部数据的离散度E. 各组方差的平均水平4. 对于两组资料的比较,方差分析与 t检验的关系是A. t检验结果更准确 B. 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C. t检验对数据的要求更为严格 D. 近似等价E. 完全等价5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如果 ,则应该进一步做的是0.5PA两均数的 t检验 B区组方差分析 C方差齐性检验 D 检验qE确定单独效应答案:E B C E D1. 如果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够使不能治愈的疾病得到
10、缓解并延长生命,则应发生的情况是 A. 该病患病率增加 B. 该病患病率减少C. 该病的发病率增加 D. 该病的发病率减少E. 该疾病的死因构成比增加2. 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学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A. 乙肝易感人数 B. 平均人口数 C. 乙肝疫苗接种人数 D. 乙肝患者人数E. 乙肝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3. 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的目的是A. 减少死亡率估计的偏倚 B. 减少死亡率估计的抽样误差C. 便于进行不同地区死亡率的比较 D. 消除各地区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E. 便于进行不同时间死亡率的比较4. 影响总体率估计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是A. 总体率估计的容许误差 B. 样本率估计的容许误差C
11、. 检验水准和样本含量 D. 检验的把握度和样本含量E. 总体率和样本含量5. 研究某种新药的降压效果,对 100 人进行试验,其显效率的 95%可信区间为 0.8620.926,表示A. 样本显效率在 0.8620.926 之间的概率是 95%B. 有95%的把握说总体显效率在此范围内波动C. 有95%的患者显效率在此范围D. 样本率估计的抽样误差有95%的可能在此范围E. 该区间包括总体显效率的可能性为95%答案:A C D E E1. 利用 检验公式不适合解决的实际问题是2A. 比较两种药物的有效率 B. 检验某种疾病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C. 两组有序试验结果的药物疗效 D. 药物三种不同
12、剂量显效率有无差别E. 两组病情“轻、中、重”的构成比例2欲比较两组阳性反应率, 在样本量非常小的情况下(如 ), 应采用120,nA. 四格表 检验 B. 校正四格表 检验2C. Fisher确切概率法 D. 配对 检验2E. 校正配对 检验3进行四组样本率比较的 检验,如 ,可认为220.1,3A. 四组样本率均不相同 B. 四组总体率均不相同C. 四组样本率相差较大 D. 至少有两组样本率不相同E. 至少有两组总体率不相同4. 从甲、乙两文中,查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 检验,甲文 ,乙文 ,220.1,20.5,1可认为A. 两文结果有矛盾 B. 两文结果完全相同C. 甲文结果更为可信
13、 D. 乙文结果更为可信E. 甲文说明总体的差异较大5. 两组有效率比较检验功效的相关因素是A. 检验水准和样本率 B. 总体率差别和样本含量C. 样本含量和样本率 D. 总体率差别和理论频数E. 容许误差和检验水准答案:C C E C B1对医学计量资料成组比较, 相对参数检验来说,非参数秩和检验的优点是A. 适用范围广 B. 检验效能高C检验结果更准确 D. 充分利用资料信息E. 不易出现假阴性错误2. 对于计量资料的比较,在满足参数法条件下用非参方法分析,可能产生的结果是A. 增加类错误 B. 增加类错误 C. 减少类错误 D. 减少类错误E. 两类错误都增加3.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14、如果样本含量一定,两组秩和的差别越大说明A. 两总体的差别越大 B. 两总体的差别越小C. 两样本的差别可能越大 D. 越有理由说明两总体有差别E. 越有理由说明两总体无差别4. 多个计量资料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A. 方差分析 B. Wilcoxon T检验C. KruskalWallis H检验 D. u检验E. 检验25在一项临床试验研究中,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现欲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无差别,宜采用的统计方法是A. Wilcoxon秩和检验 B. 列联表 检验 242C. 四格表 检验 D. Fisher确切概率法 2E. 计算标准化
15、率答案:A B D C A1. 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使其平方和最小的是A. 各点到 X均数直线的横向距离 B. 各点到 X轴的横向距离 C. 各点到回归直线的垂直距离 D. 各点到 Y均数直线的垂直距离E. 各点到 Y轴的垂直距离2. 两数值变量相关关系越强,表示A. 相关系数越大 B.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B. 回归系数越大 C. 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E. 相关系数检验统计量的 t值越大 3. 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 越接近于 1,说明2RA. 相关系数越大 B. 回归方程的显著程度越高 C. 应变量的变异越大 D. 应变量的变异越小E. 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越大4. 两组资料作回归分析,直
16、线回归系数 b较大的一组,表示 A两变量关系密切的可能性较大 B检验显著的可能性较大 C决定系数 较大 D决定系数 可能大也可能小 2 2RE数量依存关系更密切5. 17岁儿童可以用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回归方程为 ,若将体重换成国14YX际单位kg,则此方程 A常数项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C常数项和回归系数都改变 D常数项和回归系数都不改变E决定系数改变答案:D B E D C1. 在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中,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节省样本 B提高分析效率 C克服共线影响 D减少异常值的影响 E减少混杂的影响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 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
17、占比重的统计量是YA. 简单相关系数 B .复相关系数 C. 偏回归系数 D. 回归均方 E. 决定系数 2R3. 对同一资料作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若对两个具有不同个数自变量的回归方程进行比较,应选用的指标是 A决定系数 B. 相关系数 C. 偏回归平方和 D. 校正决定系数 E. 复相关系数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回归方程作方差分析,检验统计量 F值反映的是A所有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B部分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C自变量与应变量间存在的线性回归关系是否较强D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E.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5.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乘以一个常数 (
18、 ),则c0A. 偏回归系数不变、标准回归系数改变B. 偏回归系数改变、标准回归系数不变C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不改变D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改变E偏回归系数和决定系数均改变答案:E E D A B1统计表的主要作用是 A. 便于形象描述和表达结果 B. 客观表达实验的原始数据 C. 减少论文篇幅 D. 容易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 E. 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和便于分析对比2描述某疾病患者年龄(岁)的分布,应采用的统计图是A线图 B条图 C百分条图 D直方图 E箱式图 3高血压临床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考虑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血压的动态变化和改善情况,为了直观显示出两组血压平
19、均变动情况,宜选用的统计图是A半对数图 B线图 C条图 D直方图 E百分条图4研究三种不同麻醉剂在麻醉后的镇痛效果,采用计量评分法,分数呈偏态分布,比较终点时分数的平均水平及个体的变异程度,应使用的图形是A. 复式条图 B. 复式线图C. 散点图 D. 直方图 E. 箱式图5. 研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载脂蛋白B-100的数量依存关系,应绘制的图形是 A. 直方图 B. 箱式图C. 线图 D. 散点图E. 条图答案:E D B E D1. 实验研究随机化分组的目的是A减少抽样误差 B减少实验例数 C保证客观 D提高检验准确度 E保持各组的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2. 关于实验指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0、,正确的说法是A精密度较准确度更重要 B准确度较精密度更重要C精密度主要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D准确度主要受随机误差的影响E精密度包含准确度3. 在临床试验设计选择对照时,最可靠的对照形式是A. 历史对照 B. 空白对照C. 标准对照 D. 安慰对照E. 自身对照 4. 两名医生分别阅读同一组CT片诊断某种疾病,Kappa值越大说明A.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大 B.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C. 观察一致性越大 D. 机遇一致性越大E. 实际一致性越大5.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 特异度高说明测量的稳定性好B. 灵敏度必须大于特异度才有实际意义C. 增大样本含量可以同时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D. 特异度高说明假阳
21、性率低E. 阳性预测值高说明患病的概率大答案:E C D C C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 负偏态分布 正偏态分布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
22、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 (B) 构成比 (C)定基比 (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 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 1和n 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23、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垂直距离最小 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 20.05, 可认为( A ) A各总体
24、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 检验 B. 四格表校正 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5 (B)n40, T40, 10 , b0 , b0 (C) r0 (D) r=b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25、 C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D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E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4抽样误差是指 B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
26、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B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D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C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E.任何分布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27、A.变异系数 B.方差C.极差 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C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E.样本与总体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B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E.以上都没有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 5对应的分位点为 DA.+1.96 B.-1.96C.+2.58 D.+1.64E.-2.58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DA. B. C. D. E. sxxsxs13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
28、常值范围一般指 C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 t 分布 DA. B. C. D. E. xxxsxs15.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 B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 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16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 BA. B.1- C. D.1- E.估计误差的自由度17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C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D.极
29、差 E.四分位数间距18两样本比较作 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值越小说明 C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I 型错误越大19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一个的第二类错误最小 DA. =0.05 B. =0.01 C. =0.10D. =0.20 E. =0.0220.当样本含量 n 固定时,选择下列哪个检验水准得到的检验效能最高 DA. =0.01 B. =0.10 C. =0.05D. =0.20 E. =0.0221.在假设检验中,P 值和 的关系为 EA. P 值越大, 值就越大 B. P
30、值越大, 值就越小 C. P 值和 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 P 值和 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 P 值的大小与 值的大小无关22.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 D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0H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1E.拒绝 时所犯的错误023.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反映的是 CA. 测量误差 B. 个体差异C. 随机误差,包括个体差异及测量误差D. 抽样误差 E. 系统误差24.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 BA. 随机误差 B. 处理因素的作用C. 抽样误差 D. 测量误差E. 个体差异25.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 q 检验而用
31、 t 检验,则 CA. 结果更合理 B. 结果会一样C. 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有差别的概率加大D. 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无差别的概率加大E. 以上都不对26.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 EA.构成比 B.相对比C.定基比 D.环比E. 率27.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 BA.平均数 B.相对数 C.标准差D.变异系数 E.中位数 28.构成比用来反映 C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E.上述 A 与 C 都对29. 样本含量分别为 和 的两样本率分别为 和 ,则其合并平均率 为 D1n21p
32、2cpA. + B. ( + )/2pC. D. 2121nE. )1()(212np30.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 E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C. 均数D. 标准差 E. 变异系数31.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BA.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一 1 B.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 1C.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一 100 D.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 100E.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 1)/10032.SMR 表示 CA.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B.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C.被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D.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E.标准组与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之比33.两
33、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B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 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 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E.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 34.用正态近似法进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时,应满足 DA. n 足够大 B. p 或(1-p)不太小C. np 或 n(1-p)均大于 5 D. 以上均要求E. 以上均不要求35.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 P0.05,则 DA. 两样本率相差很大 B. 两总体率相差很大 C. 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 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E. 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36.假设对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同时用 u 检验和 检验,则所得到的统计量 u 与 的关系为 D22A. u 值较 值准确 B. 值较 u 值准确22C. u= D. 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