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1、江南2、敕(ch) 勒(l)歌3、咏鹅4、风5、咏柳6、凉州词7、登鹳(gu n)雀楼8、春晓9、凉州词10、出塞(si)11、芙 (f)蓉楼送辛渐12、鹿柴(zhi)13、送元二使安西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5、静夜思16、古朗月行(节录)17、望庐山瀑布18、赠汪伦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0、早发白帝城21、望天门山22、别董大23、绝句24、春夜喜雨25、绝句26、江畔(pn)独步寻花27、枫桥夜泊28、游子吟(yn)29、江雪30、渔歌子31、塞下曲32、望洞庭33、浪淘沙34、赋 (f)得古原草送别35、池上36、忆江南37、小儿垂钓38、悯 (mn)农39、悯农40、
2、寻隐者不遇41、山行42、清明43、江南春44、乐游原45、蜂46、江上渔者47、元日48、泊船瓜洲49、书湖阴先生壁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51、饮湖上初晴后雨52、惠 (hu)崇春江晚景53、题西林壁54、夏日绝句55、示儿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57、四时田园杂兴58、四时田园杂兴59、小池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61、春日62、题临安邸(d) 63、游园不值64、乡村四月65、墨梅66、石灰吟67、竹石68、所见69、村居70、己 (y)亥(hi)杂诗1、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白话翻译: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
3、,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 可”字已透露出消息。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采莲”,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
4、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在这类民间情歌中常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 谐“怜”,象征爱情。由此可见,此歌用的显然也是比兴、双关手法。起句中的“采莲” ,也含有寻欢求爱的意思。由此可推知这位歌者乃是一个风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从外乡来到江南的。他来江南名为采莲,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否则何处不可采莲,而独留恋于江南,可见“可”字之中的寓意。其次,紧承上句而来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显然也是明写莲叶茂美,暗喻采莲姑娘们人数众多,姿态丰美的。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和后四句“ 鱼戏莲叶东
5、,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则是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采莲男女调情求爱的欢乐情景。这也是民间情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由此可见,这首采莲歌实际上乃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诗的意境清新、开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
6、境,感到美景如画,心旷神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 , “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 四句,可能为和声。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诗中“ 东 ”、 “西”、 “南”、 “北”并列,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歌曲反复咏唱,余味无穷之妙。2、敕(ch)勒(l)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ng) 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白话:辽阔的敕勒
7、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元四到六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敕勒歌景色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5 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见录于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的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 。 6 一般认为是敕勒人创作的民歌。它产生的时期为 5 世纪中后期。 7 在史书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寿撰的北史卷
8、六齐本纪:公元546 年,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县西南) ,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 ,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 8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谁,各界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认为作者就是斛律金。 6 而有人认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2 “敕勒川,阴山下” ,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
9、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 “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11 从语言到意
10、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3、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鹅!鹅! ”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
11、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 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 “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 “红”“青”映衬,十分艳丽
12、,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 白”“红”相对, “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 “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4、风(唐)李峤(qio)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 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
13、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 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 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
14、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
15、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 垂 ”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 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 “条甚长,状若
16、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 ,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 “绿丝绦” 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 春风” ,也被用 “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 “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 碧玉妆成 ”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
17、,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 “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 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 ,还有“碧玉小家女 ”(肖绎 采莲赋 )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6、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n)山。羌(qi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
18、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呢?玉门关一代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啊!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公元 713741 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19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
19、、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 ,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 “黄河入海流 ”和“黄河之水天上来” ,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 ”,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19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 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
20、“画卷” 的主体部分。 “黄河远上白云间” 是它远大的背景, “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 “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 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 等等) ,这里相当于“ 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 “孤城” 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杜甫 秋兴 ) 、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 )等等。第二句“孤城” 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
21、作好了准备。 19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 “杨柳” 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 闻折柳” 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
22、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 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 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 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 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 )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 “何须怨” 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 的典型代表。7、登鹳(gun)雀楼(唐)王之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