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肿 瘤 概 论,2,教学大纲,目的要求; (一)了解肿瘤的发病因素、分类及病理 (二)熟悉肿瘤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原则 (三)熟悉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及临床分期教学内容;,3,肿瘤是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的基础上,加上外来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产生的一种以细胞异常增殖为主要特点的新生物。,4,二.病因:,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发现环境对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估计80以上的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同时机体内在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肿瘤是在这些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5,(一) 外在因素,1.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质: 目前已知有作用的化学物质不下
2、1000种,其中一些肯定与人类肿瘤有关 烷化剂; 其生物作用类似X射线,可致细胞突变、畸变、癌变。如有机磷农药,硫芥等,可致肺癌和造血器官肿瘤。,6, 多环芳香类化合物; 如煤焦油中的34苯并芘。与煤烟、煤焦油、沥青经常接触者易患皮肤癌与肺癌。 亚硝胺类; 在腌卤食品及莓变蔬菜中含量高,与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有肯定关系。,7, 氨基偶氮类; 如染料、着色剂,与膀胱癌、肝癌发生有关。 霉菌毒素;如霉变食物的黄曲霉素,可致肝癌、肾癌、胃癌。 金属砷、铬、镍。可致肺癌。,8,2. 长期慢性刺激: 如烧伤瘢痕长期存在、久不愈合的慢性溃疡、窦道易发生癌变;多年的胆结石刺激可发生胆囊癌。如消化道癌与饮酒
3、有关;长期吸烟可致肺癌;长期吃过热的饮食易患口腔癌、舌癌;。,9,3.生物因素: 病毒;如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有关;乙肝病毒与肝癌发生有关。 寄生虫、血吸虫;如日本血吸虫与大肠癌发生有关,华支睾吸虫与肝癌有关。,10,(二) 内在因素:,1.神经功能紊乱 精神刺激、过度紧张、抑郁等多种精神创伤,11,2.内分泌失调 临床上发现激素对某些内分泌器官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如乳癌在妊娠哺乳期发展特别快,而临床上用男性激素或切除卵巢,可使乳癌缓解;用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癌能取得一定效果。,12,3.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的病人,恶性肿瘤发生率高。如胸腺发育不全而淋巴细胞缺少,细胞免疫消失可发
4、生淋巴瘤。先天丙种球蛋白缺乏,易患淋巴性白血病。在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肿瘤发生率亦较高。而免疫功能健全时,小的肿瘤可能自行消失或长期保持稳定。,13,4.遗传因素; 临床上还发现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家族性。如结肠息肉病癌变,乳癌、肝癌、胃癌、子宫颈癌均有一定家族遗传性。,14,5.胚胎残留因素 少数肿瘤的发生与胚胎残留组织有关。在胚胎发育时期,某些胚胎残留组织细胞在体内暂时处于静止状态,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可发展成肿瘤,如畸胎瘤、皮样囊肿。,15,肿瘤的分类和命名,(一) 分类: 根据肿瘤形态和对机体的影响通常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为交界性肿瘤。,16,(二) 命名
5、:,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恶性肿瘤:来自上皮者称癌;来自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胚胎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 另外,有少数肿瘤在形态上属良性,但常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属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17,类型称为交界性或临界性肿瘤。 再以来源组织或器官命名,如纤维瘤、胃癌、骨肉瘤等。,18,2. 肿瘤的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多为外生性或膨胀性生长。挤压周围纤维组织,形成纤维包绕,具有包膜。生长缓慢,不发生转移,切除后不复发。恶性肿瘤主要是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沿组织间隙、神经纤维间隙和毛细血管周围扩展,境界不清,无包膜,实际范围比肉眼所见更大,生长快,易转移,局部切除容易复发。,19,2.恶性肿瘤生物行为:1)
6、 自主性生长;2) 浸润性生长;3) 转移;4) 肿瘤的自发消退;5)肿瘤的逆转;,20,4. 恶性肿瘤转移的途径: 直接转移;癌细胞从原发部位向相连续的组织器官生长。如胃后壁癌可直接蔓延到胰腺;直肠癌、子宫颈癌直接浸润盆腔壁。引起相邻组织器官的转移。,21, 淋巴转移;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转移途径。肿瘤细胞可以随淋巴引流转移到区域淋巴结或远处淋巴结。淋巴结发生转移后,受累淋巴结肿大,变硬,最初尚可活动,当癌细胞侵犯淋巴结包膜后,侵及周围组织,发生固定不动,多个淋巴结融合在一起。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后,可引起皮肤、皮下或肢体淋巴性水肿。,22, 血行转移;肿瘤细胞进入血循环,或经淋巴转移最终进入血
7、道转移,产生远处转移性新的恶性肿瘤病灶。如腹腔肿瘤随门静脉常转移到肝,四肢恶性肿瘤转移到肺,肺癌可通过动脉转移到骨、脑。,23, 种植转移;为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内或管腔器官内的转移。如胃癌细胞脱落引起腹膜、盆腔的转移。恶性肿瘤在施行手术时,如不按无癌操作,也可使癌细胞种植在切口发生转移。,24,四. 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性质、发生部位及发展程度。恶性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出现临床表现时,一般都是肿瘤中、晚期。某些肿瘤有特定的症状,如嗜铬细胞瘤,早期出现高血压;胰岛细胞瘤伴有低血糖症。,25,(一) 局部表现,肿块 位于体表或浅在的肿瘤,肿块常是患者就诊的第一主诉症状。患
8、者常在无意中发现而就诊。位位于深部的肿块常不易被早期发现。但发展到一定时期常可表现出相应的症状。,26, 梗阻症状,发生在管腔器官的肿瘤使管腔发生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引起相应部位的梗阻症状。 压迫症状,肿块可压迫邻近器官或组织引起相应症状。如甲状腺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脑肿瘤压迫脑组织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压迫症状和颅内压增高。,27, 破坏所在器官功能、结构的表现。如肺癌侵蚀血管发生咯血、呼吸困难;肠癌可发生呕血、便血;骨关节肿瘤可影响关节活动,产生跛行或发生病理骨折。 不同性质的肿瘤,其肿块生长速度、硬度、光滑度、活动度不同。 良性肿瘤生长慢、光滑、活动、质地不硬。,28,恶性肿瘤生长快,坚硬
9、、不光滑、不易被推动。2. 疼痛: 中晚期才出现。肿瘤生长,破溃或感染,使末稍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可产生刺痛、灼痛、隐痛或放射痛。晚期恶性肿瘤则出现顽固性疼痛,尤以亱间更明显。空腔器官肿瘤则可产生绞痛。,29,3. 出血: 位于体表及与体外相交通部位的肿瘤,发生溃烂或侵蚀血管破裂而致出血。产生呕血、便血、衄血、尿血、咯血或血痰,阴道出血腹腔内出血等。出血常不易自止。经常表现为持续性小量出血;如蚀破血管则可突发大出血。,30,4. 体腔积液: 胸腹腔积液,31,5. 破坏所在器官的功能:,32,6. 转移症状: 恶性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区域淋巴结肿大、变硬,甚至融合成团。转移淋巴结早期尚可活动
10、,晚期发生固定。如转移到肺、肝、骨、脑还会出现相应症状。,33,(二) 全身表现,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早期常无全身表现。消瘦; 因恶性肿瘤生长快,营养消耗增加,加之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病人常有进行性消瘦和全身乏力。,34,2. 贫血;因肿瘤细胞产生毒素被吸收,抑制造血功能,加之营养障碍或因反复出血而致贫血。 3. 发热; 肿瘤生长过快,中心供血不足缺血坏死或继发感染,以及坏死组织和毒素被吸收所致。一般呈无规律性低热(癌性发烧)。也可出现高热。抗生素治疗对体温改变不起作用。,35,4. 恶病质体征;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上述表现日益突出并进行性加重,而呈恶病质体征,全身衰竭的表现。 5. 功能
11、改变;某些部位的肿瘤可引起功能亢进或低下改变。如肝癌出现低血糖综合征,肾上腺肿瘤出现柯兴综合征,颅内肿瘤出现脑受压和神经系统损害定位体征、颅内高压等。,36,(三)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37,38,五. 诊断:,肿瘤的诊断,既要明确有无肿瘤,又要明确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尤其是恶性肿瘤,一部分病人是以全身症状为主诉就诊,因此对一时原因不明的全身症状,必须引起重视和进行深入的检查。,39,诊断的方法主要依据病史中反应的症状,体格检查的阳性发现,及辅助检查等来确定诊断。必要时还可进行手术探查。对恶性肿瘤要作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40,(一) 病史:
12、,年龄 儿童以胚胎性肿瘤和白血病多见;青少年肿瘤多为肉瘤,如骨、软组织及淋巴肉瘤;中年以上发生肿瘤多为癌。,41,2. 病程 良性肿瘤病程长,可多年或十多年变化不大。恶性肿瘤病程短,肿块增大快,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23月或半年左右体积增至相当大或出现严重全身症状。病情发展一般以月计。良性肿瘤若发生恶变时,也可在短期内增大。但伴有出血或感染时,亦可在短期(以天计)内突然增大。,42,3. 过去史 癌前病变 有的肿瘤发生于癌前病变或相关癌前疾病。如乙肝肝硬变与肝癌有关;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与胃癌有关;肠道腺瘤样息肉与大肠癌有关。患有这些癌前病变患者,应进行追踪,在症状短期内发生改变时要考虑恶变的
13、可能。,43, 肿瘤相关综合征; 可能是某些肿瘤的最初临床表现。如高血钙,可能与乳癌、肝癌肾癌,多发性骨髓瘤有关;低血糖与肝癌、腹膜后肉瘤有关等。如能熟悉这些肿瘤相关综合征,可能为早期诊断提供一些线索。4. 家族史 有些肿瘤有家族、遗传史,如胃癌、大肠癌、乳癌、鼻咽癌等,应注意追问。,44,(二) 体格检查,体检包括全身体检,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进行局部检查。同时不要忘记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颈、腹股沟、腋下淋巴结的检查。对腹腔肿瘤肝脏检查和直肠指检是不可缺少的。女性病人,必要时,还应作妇科检查。,45,局部检查 动作应轻柔,防止肿瘤扩散和引起出血。局部检查应注意: 肿块部位、范围和深度 可帮助明确
14、肿块来源和发生的部位。 肿块性状 包括肿块硬度、大小、形状、光滑度、数目,以及肿块表面温度、有无异常血管分布等。,46, 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包括肿块的活动度,边界是否清楚。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可活动;恶性肿瘤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不活动。,47,2. 体表淋巴结检查 检查颈、腹股沟、腋下、锁骨上下有无淋巴结肿大。如有,应注意其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是否融合。有无压痛、红肿,应与感染所引起的区域淋巴结肿大相区别。转移淋巴结肿大有时可在原发肿瘤表现之前检查出来,可根据淋巴引流途径反向追寻原发肿瘤病灶。,48,3. 远处转移灶检查 如肝、肺、骨、脑等除体检外,有时常需辅助检查。,49,(
15、三) 实验室检查,1. 血、尿、粪常规检查; 多数恶性肿瘤有贫血,白血病出现异常的白细胞数增高。泌尿系肿瘤出现血尿,消化道肿瘤常有大便隐血持续阳性或粘液血便。这些检查阳性结果可为恶性肿瘤诊断提供线索。,50,2. 生化学检查: 酶学检查 肝癌、骨肉瘤时碱性磷酸酶可增高,前列腺癌时酸性磷酸酶增高。肝癌、恶性淋巴瘤时,乳酸脱氢酶增高。 激素检查; 垂体肿瘤出现抗利尿激素增高,伴低血钠;胰岛细胞肿瘤出现低血糖;甲状旁腺肿瘤出现高血钙;绒毛膜上皮癌发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高。,51,恶性肿瘤在生化学上的改变无质的改变,仅为量的改变,因而特异性差,仅用于辅助诊断,对某些肿瘤诊断有一定帮助。3. 免疫学检查
16、: 甲胎蛋白(AFP) 增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已广泛用于肝癌普查和诊断。,52, 癌胚抗原(CEA) 在结肠癌、胃癌、乳腺癌、肺癌时增高。亦可作为大肠癌手术后追踪观察,其增高改变较临床复发症状出现早。 抗EB病毒抗原的IgA抗体。对鼻咽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53,(四) 影像学检查:,1. 超声波显像; 超声波检查具有安全、简便、无损伤的优点,对确定 是实质性肿块还是囊性肿块很有价值,而且应用范围广。,54,2. X线检查: 透视或平片 用于肺、骨肿瘤的诊断、钼靶X线用于软组织、乳癌的诊断。 造影检查; 钡餐、钡灌肠检查用于消化道肿瘤诊断。器官造影 如胆道造影、静脉肾盂造影
17、,ERCP等。,55,血管造影如腹腔动脉造影,颈动脉造影,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等。 空气造影 对脑室、纵膈、腹膜后注入空气造影检查,比单纯平片显示分辨率高。已少用。,56,3.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显示肿瘤部位横切面图像,根据显示的密度以判断肿瘤的性质。可检查出0.5Cm大小的肿瘤。具有安全而且全身适用。,57,4. 放射性核素显像; 利用放射性核素对某些肿瘤的亲和性,显示该组织的图像。通常放射性核素在肿瘤部位不被吸收而成缺损区,在占位病变处显示冷区图像。但应与脓肿、囊肿形成的冷图像区别(应用超声波可鉴别是实质性或囊性)。有些肿瘤则显示肿瘤部位放射性核素较周围正常组织高而成热图像。如I13
18、1用于甲状腺肿瘤诊断;P32用于乳腺肿瘤诊断。,58,5. 核磁共振 此技术早年应用来分析化学样品和生物学标本。70年代获得NMR图像。因其图像包含被检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信息,是一种全新的显像技术。NMR的显像分辨率为2mm,不仅可得到横切面图,还能得到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再经计算机合成得到立体图像,且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力。目前已用于脑、肝胰腺、骨、软组织的诊断。,59,(五) 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检查目前已成为诊断肿瘤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用于不同部位并且可曲的纤维内窥镜,几乎可以插入人体所有的空腔器官,既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确定其部位、形态、范围,又可摄影、钳取活检作病理学诊断。 某些病变还可经内
19、窥镜治疗。,60,(六) 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性质,是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1. 细胞学检查: 恶性肿瘤细胞容易脱落,可经各种方法采集肿瘤脱落细胞,用特殊的染色方法,鉴定细胞的性质。,61, 收集分泌物中脱落细胞;如腹水、胸水、尿沉渣、痰液、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 采集粘膜细胞;如食道拉网、宫颈刮片、内窥镜下肿瘤表面刷落的细胞涂片检查 细针穿刺;深部肿瘤采用细针穿刺抽取肿瘤组织细胞检查。,62,2. 病理组织学检查: 通过内窥镜钳取肿瘤组织活检;或在手术前短期内或手术中直接切取肿瘤组织活检,诊断准确率高。 细胞学检查,虽然方法简便,但可出现假阴性;针刺活检如操作粗暴亦可导致肿瘤扩散
20、。内窥镜钳取活检也可出现假阴性;手术切取,63,肿瘤应防止肿瘤扩散,不主张部分切取肿瘤活检。而最好在术前34天,或手术中全部切除肿瘤肿块检查,减少肿瘤扩散的机会。,64,六. 恶性肿瘤的分期,(一) TNM分期:T代表局部肿瘤大小, 以T0、TX、TIS、T1、T2、T3、T 4 表示。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 以N0、NX、N1、N2、N3表示。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M0、M1、MX表示。,65,然后根据T、N、M的不同组合分为一、二、三、四期。不同部位 的肿瘤T、N、M分期有具体标准,一般由各专业协会协定。 (二) 临床分期: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肿瘤大小、局部浸润情况,全身情况分为早、中晚期。
21、,66, 早期 多无全身症状,肿瘤小,浸润不深,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中期 常有乏力,纳差,肿瘤较大,但仍局限在原发器官内,区域淋巴结可有转移,但未融合固定。 晚期 已有恶病质体征,癌性发烧,肿瘤大,固定,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67,七. 治疗,治疗原则是: 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并送病理检查。恶性肿瘤以早期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晚期以全身治疗为主。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68,(一) 手术治疗,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治疗效果好。 手术切除恶性肿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69,1. 手术方式:(1)根治性手术; 主要是用于一、二期恶性肿瘤,切除的范围包括肿瘤在内
22、的所在器官的大部或全部,并连同其周围正常组织和区域淋巴结作整块切除。,70,(2) 姑息性手术: 对于已失去根治手术治疗时机的晚期恶性肿瘤,采用姑息性手术,以减轻和解除病人痛苦、减轻症状、延长 生命、提高病人生存期生存质量。如已发生梗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晚期,施行捷径吻合或造瘘术;乳癌晚期作单纯乳房切除术;顽固性疼痛作选择性神经切断术。,71,2. 手术范围: 良性肿瘤连同包膜作完整切除。 恶性肿瘤、切除足够大范围,不仅切除肿瘤本身,还要切除可能累积的周围一定范围组织,以及淋巴结作整块切除。但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机体器官的功能,并非手术切除的范围越大效果就分越好。大宗临床病例和临床实践证明超范围的
23、,72,根治术给病人机体的打击和器官功能损害大,其疗效并不比根治术提高多少。3. 手术操作: 除手术要遵循的无菌操作要求外,手术时要防止癌细胞扩散、种植、转移。要严格无癌操作,作到动作轻柔、准确,不挤压,先阻断循环再作切除。所切除的组织必须作整块切除。,73,(二) 放射治疗,1. 治疗原理 应用各种放射线照射肿瘤,使肿瘤细胞DNA发生变化,染色体畸变或断裂,致肿瘤细胞及其子化失去活力、生长抑制,破坏死亡。分化程度越低的肿瘤细胞对放射线越敏感,受到影响越大,因而治疗,74,效果越好。根据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分为三类: 高度敏感 如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性腺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肾母细胞瘤,属高
24、度敏感类。放射线在5000rad剂量以下即可消灭肿瘤。 中度敏感 如皮肤鳞癌、食道癌、乳癌、子宫颈癌、鼻咽癌等,放射线在60007000rad即可消灭肿瘤。,75, 低度敏感 如胃肠道癌,软组织及骨肉瘤等,须7000rad以上放射线剂量才能消灭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耐受剂量一致,因此不适宜于放射治疗。,76,2. 放射线类型及方法;放射线类型 可规纳为光子射线和粒子射线两大类。光子射线 包括深度X线、射线、高能射线。粒子射线包括电子束、中子束、粒子、质子、重离子负介子等。照射方法 有外照射和内照射。,77,3. 临床应用: 与手术联合应用; 术前放疗 在术前26周进行照射,剂量为治疗剂量的2
25、3,可使瘤体缩小,以便手术切除、缩小手术切除范围,保存器官功能、减少复发。一部分失去切除机会的肿瘤经照射后可能得以切除。缺点是影响切口愈合。,78,术后放疗 手术时切除不够彻底而对放射线敏感的肿瘤,术后照射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和手术区残存肿瘤细胞,可预防肿瘤局部复发。 与化疗联合应用;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尤文氏瘤及肺未分化癌等以提高疗效。 单独应用:用根治剂量对肿瘤照射,消除肿瘤原发病灶和转移灶。如鼻咽癌,喉癌等。,79,4. 放疗反应及防治: 全身反应: 出现头痛、乏力,及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等。处理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照射剂量,给予B族维生素,镇静剂,中药益气健脾,针刺治疗等
26、可改善症状。,80, 造血系统反应 主要是骨髓抑制,最明显的是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计数下降。在放疗期间应每周检查血象。若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时应及时停止放疗。预防和治疗应给予升白细胞药,如维生素B4、利血生、鲨酐醇,或输鲜血、成分血。中药补益肝肾、益气养血。,81, 局部反应: 主要是放射性皮炎,照射区皮肤搔痒,发红。 预防方法是保护好不需照射的部位,严密观察照射区皮肤反应,减少照射剂量。已发生放射性皮炎时,应用紫草油纱布保护局部皮肤,以减轻症状,避免搔抓和外伤。,82,(三) 化疗,是应用化学药物消灭肿瘤细胞的一种全身治疗方法,是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
27、能单独应用化疗治愈绒毛膜上皮癌、精原细胞癌、急性淋巴白血病等。对某些肿瘤可获得较长时间缓解,如肾母细胞瘤、乳腺癌。对预防和治疗肿瘤的血行转移效果好。,83,1. 细胞增殖周期对化疗的影响: 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终末为1个细胞增殖周期。细胞增殖周期分为4个阶段: G1期 DNA合成前期; S期 DNA合成期; G2期 DNA合成后期; M期 有丝分裂期。,84,肿瘤细胞群是非均质的,瘤体内有增殖期细胞及非增殖期细胞,一般认为,增殖期细胞对化疗比较敏感,非增殖期细胞对化疗不敏感。2.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1) 按作用原理分为:,85, 细胞毒素类; 即烷化剂,因其药
28、物内氮芥基团作用于肿瘤细胞DNA和RNA、酶及蛋白质,致细胞死亡。有氮芥、环磷酰胺、噻替哌、马利兰、氯乙环己亚硝脲等。 抗代谢类; 这类药物对核酸代谢物与酶的结合具有竞争作用,因而阻断核酸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繁殖。有5FU、 氨甲喋呤、 6硫基嘌呤、呋喃氟,86,尿嘧啶、阿糖胞苷。 抗生素类; 其作用是与DNA结合,使细胞停止在有丝分裂期。有更生霉素、丝裂霉素、阿霉素、争光霉素等。 生物碱类: 由植物药中提取的生物碱,能与细胞的纺垂线,微小管蛋白结合。使细胞停止在有丝分裂中期。有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秋水仙碱、喜树碱、三尖杉碱等。,87,(2) 按药物对细胞周期作用效应分为: 细胞周期
29、非特异性药物;它们对细胞的作用与细胞增殖状况无关,对增殖期和非增殖期肿瘤细胞均起作用。主要有氮芥类和抗生素类抗癌药。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它们仅对细胞增殖周期的某一时相细胞,88,起作用。如氨甲喋呤作用于S期, 6硫基嘌呤作用于S期和SG2过渡期,长春新碱、秋水仙碱作用于M期。,89,3. 临床应用:适用于: 手术不能切除的某些肿瘤;如白血病。 与手术治疗、放疗联合应用;如在手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化疗,可提高疗效、防止手术造成血行转移和术后复发。 预防和控制远处转移。,90, 给药途径: 全身给药,有口服、肌注、静注。可采取大剂量冲击治疗,使用剂量大,疗程间隔时间长,毒性反应较重。中剂量间断治
30、疗,为前常用,每周12次,45周为一个疗程小剂量维持治疗,每日或间日1次。对一般情况较差,病变范围广泛的晚期肿瘤适用。,91,局部用药,有局部涂抹、瘤内注射、腔内注射、动脉注射、区域灌注等。局部用药可在肿瘤局部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全身反应小从而减少用药剂量,提高疗效。 联合用药:为了提高疗效,减轻毒性反应,目前主张多种化疗药联合应用。使用23种不同时相的抗癌药同时或序贯地用药使用,可减少用药量、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疗效。,92,4. 化疗的毒副反应: 胃肠道反应:用药期间产生口干、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泄,严重者发生便血、口腔溃疡、肠粘膜坏死等。给予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可缓解,严重时应暂停化疗。
31、 造血系统反应:骨髓抑制,WBC、Pt减少。预防和处理同放射治疗,严重时停止化疗。,93, 其它反应:如神经系统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脱发等联合用药减少用药量可防止发生。应用化疗期间严密观察和检查,给予对症处理。停止化疗后脱发会恢复。,94,(四) 中医药治疗,祖国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寒热之邪外侵,日久蕴热成痰,化热结毒;气滞血瘀,邪毒瘀积,久聚成块。内则伤于情志郁结,脏腑失调,阴阳气血亏虚使正气先亏而发病。恶性肿瘤治疗以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归结为两大治则,即祛邪与扶正。,95,以邪、正盛衰采取不同的治法。正气盛则以祛邪为主;正虚邪实则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常用治法有化痰、软坚、散结;除湿、清热
32、解毒;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补气养血扶正、益气养阴、健脾益胃、补益肝肾等。,96,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抗癌作用;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某些中药具有抗癌作用。如半支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莪术等。 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如首乌、党参、黄芪、猪苓、白木耳、女真子、菟丝子、淫羊藿等,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97, 调节改善脏腑功能,缓解肿瘤症状。 减轻由放疗、化疗所引起的毒副反应,提高耐受力。使之能按计划完成放疗、化疗疗程,从而提高疗效。,98,(五) 免疫治疗,1. 非特异性免疫法:接种卡介苗、短棒状杆菌、多种病毒疫苗、转移因子,干扰素等。2. 特异免疫法:接种自体或异体的瘤苗、肿瘤核糖核酸等。,99,复习思考题: 1.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远处转移常见哪些 部位。 2.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有哪些区别? 3.肿瘤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放疗、化疗毒副反应如何处理? 5.肿瘤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