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汇总.docx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199187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0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二 一 六 年 七 月 一 日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 录1 地基工程1.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工艺2 强夯地基施工工艺3 土方工程3.1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3.2 机械挖土工艺标准3.3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3.4 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4 基坑工程4.1 排桩墙施工工艺标准4.2 锚杆及土钉墙施工工艺标准4.3 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工艺5 降水施工工艺标准6 桩基础工程2.1 石砌体基础2.2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2.3 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1 地基工程21.0.1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

2、0300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短钎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819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919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长丝机织土工布(GBT 17640199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裂膜丝机织土工布(GBT 176411998)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非织造复合土工布(GBT 176421998)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3、准聚乙烯土工膜(GB T 17643199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聚氯乙烯土工膜(GBT 17688199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塑料土工格栅(GB T 176891998)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塑料扁丝编制土工布(GBT 176901998) 。1.0.2 术 语1.土工合成材料: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中所应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总称。2.土工织物: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按制造方法不同分为织造土工织物和非织造(无纺) 土工织物。3.土工膜:由聚合物或沥青制成的一种相对不透水薄膜。4.土工格栅:由高密度聚乙烯等聚合物经挤压加工再进行拉伸制成的格栅状、用于加筋的土工

4、合成材料。其开孔可容周围土、石或其他土工材料穿入。5.土工带:经挤压拉伸或加筋制成的条带抗拉材料。6.土工格室:由土工格栅、土工织物或土工膜、条带等形成的蜂窝状或网格状三维结构材料。7.土工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 8.强夯法:用大吨位(1040t)夯锤,反复起吊至高处(630m)使其自由下落,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9.强夯地基:利用重锤自由下落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土层来承受上部荷载的地基。1.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工艺1.1.1 适用范围土工合成材料适用于加固软弱地基,使之形成复合地基,可提高土体

5、强度,显著地减少沉降,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用于公路、铁路路基作加强层,防止路基翻浆、下沉;用于堤岸边坡,可使结构坡角加大,又能充分压实;作挡土墙后的加固,可代替砂井。此外,还可用于河道和海港岸坡的防冲;水库、渠道的防渗以及土石坝、灰坝、尾矿坝与闸基的反滤层,可取代砂石级配良好的反滤层,达到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保证安全使用的目的。1.1.2 基本规定31.施工前应对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能(单位面积的质量、厚度、相对密度) 、强度、延伸率以及土、砂石料等做检验。土工合成材料以 100m2为一批,每批应抽查 5;产品验收抽样以卷为单位时,每批应抽查 5,并不少于一卷。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清基、回填料铺

6、设厚度及平整度、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方向、接缝搭接长度或接缝状况、土工合成材料与结构的连接状况等。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检验。1.1.3 施工准备1.1.3.1 技术准备1.详细阅读设计文件,准确理解设计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在地基加固中的作用。2.详细阅读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原地基土层的工程特性、土质及地下水对拟使用的土工合成材料的腐蚀和施工影响。3.对拟使用的回填土、石做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4.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工合成材料特性及现场施工条件编制施工方案。5.对工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1.1.3.2 材料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现场情况,制定土工合成材料的采购计划;2.选择回填土、石的来源地;

7、3.土工合成材料进场时,应检查产品标签、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并取样送检;4.根据施工方案将土工合成材料提前裁剪拼接成适合的幅片;5.准备好土工合成材料的存放地点,避免土工合成材料进场后受阳光直接照晒。1.1.3.3 主要机具1.土工合成材料拼接机具;2.回填土、石料运输机具;3.回填层夯实、碾压机具;4.水准仪、钢尺等。1.1.3.4 作业条件1.土工合成材料验收合格;2.回填土、石材料试验合格;3.向工人的技术交底已经完成;4.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基层处理合格1.1.4 材料 质量要点1.1.4.1 土工合成材料的分类土工合成材料目前町分为下列四大类:机织(含编织)4织造型

8、针织土工织物 针刺土 非织造型 热粘工 胶粘合 土工膜 有材质、厚薄之分 成材 复合土工膜料 土工复合材 复合土工织物复合防排水材料 排水带、排水管排、防水材料等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土工带、土工网土工特种材料土工模袋、三维网垫、聚笨乙烯等1.1.4.2 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1)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指标包括其本身特性指标及其与土相互作用指标。后者需模拟实际工作条件由试验确定(该指标主要用于初步设计时参考 )。(2)土工合成材料自身特性指标包括下列内容:1)产品形态指标:材质、幅度、每卷长度、包装等;2)物理性能指标:单位面积( 长度)、质量、厚度、有效孔径(或开孔尺寸) 等;3)力学性能指标:拉伸

9、强度、撕裂强度、握持强度、顶破强度、胀破强度、材料与土相互作用的摩擦强度等;4)水力学;透水率、导水率、梯度比等;5)耐久性能:抗老化、化学稳定性、生物稳定性等。1.1.4.3 土工合成材料应按设计指定产品选择,设计没有明确指定时,应选用抗拉强度大,延伸率较小的产品。土工格栅应有较大糙度;土工织物、土工膜应有较高的刺破、顶破、握持强度,其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1.1.4.4 土工合成材料的抽样检验可根据使用功能进行试验项目选择(见表 1.1.4.4)。土工合成材料试验项目选择表 表 1.1.4.4使 用 目 的 使 用 目 的试验项目加筋 排水 试验项目 加筋 排水单位面积质量 顶 破 厚

10、度 刺 破 孔 径 淤 堵 渗透参数 直接剪切摩擦 拉 伸 注:为必做项,O 为选做或不做项。1.1.4.5 土工合成材料自身主要性能的试验方法标准可参照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SLT 2351999)执行。1.1.5 施工工艺1.1.5.1 工艺流程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1.1.5.1。5图 1.1.5.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工艺流程1.1.5.2 操作工艺1、基层处理(1)铺放土工合成材料的基层应平整,局部高差不大于 50mm。清除树根、草根及硬物,避免损伤破坏土工合成材料。(2)对于不宜直接铺放土工合成材料的基层应先设置砂垫层,砂垫层厚度不宜小于 300mm,宜用中粗砂,含

11、泥量不大于 5。2.土工合成材料铺放(1)首先应检查材料有无损伤破坏。(2)土工合成材料须按其主要受力方向铺放。(3)铺放时应用人工拉紧,没有皱折,且紧贴下承层。应随铺随及时压固,以免被风掀起。(4)土工合成材料铺放时,两端须有富余量。富余量每端不少于 1000mm,且应按设计要求加以固定。(5)相邻土工合成材料的连接,对土工格栅可采用密贴排放或重叠搭接,用聚合材料绳或棒或特种连接件连接。对土工织物及土工膜可采用搭接或缝接。(6)当加筋垫层采用多层土工材料时,上下层土工材料的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 (7)土工织物、土工膜的连接可采用搭接法、缝合法和胶结法。连接处强度不得低于

12、设计要求的强度。土工合成材料验收 基层处理调 整检 查土工合成材料加工土工合成材料铺放检 查压载稳定表面保护回 填验 收调 整61)搭接法:搭接长度 3001000mm,视建筑荷载;铺设地形、基层特性和铺放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采用 300500mm。荷载大、地形倾斜、基层极软,不小于 500mm,水下铺放不小于 1000mm。当土工织物、土工膜上铺有砂垫层时不宜采用搭接法。2)缝合法: 采用尼龙或涤纶线将土工织物或土工膜双道缝合,两道缝线间距 1025mm 。缝合形式如图1.1.5.2 所示。3)胶结法: 采用热粘接或胶粘接。粘接时搭接宽度不宜小于 100mm。(8)在土工合成材料铺放时,不得

13、有大面积的损伤破坏。对小的裂缝或孔洞,应在其上缝补新材料。新材料面积不小于破坏面积的 4 倍,边长不小于 1000mm。图 1.1.5.2 缝合尺寸(尺寸单位 mm)(a)平接;(b)对接;(c)J 字形接;(d)蝶形接3.回填(1)土工合成材料垫层地基,无论是使用单层还是多层土工合成加筋材料,作为加筋垫层结构的回填料,材料种类、层间高度、碾压密实度等都应由设计确定。(2)回填料为中、粗、砾砂或细粒碎石类时,在距土工合成材料( 主要指土工织物或土工膜)80mm 范围内,最大粒径应小于 60mm,当采用黏性土时,填料应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并不含有对土工合成材料有腐蚀作用的成分。(3)当使用块石

14、做土工合成材料保护层时,块石抛放高度应小于 300mm,且土工合成材料上应铺放厚度不小于 50mm 的砂层。(4)对于黏性土,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土 2以内,密实度不小于最大密实度的 95。(5)回填土应分层进行,每层填土的厚度应随填土的深度及所选压实机械性能确定。一般为100300mm,但筋上第一层填土厚度不小于 150mm。 (6)填土顺序对不同的地基有不同要求:1)极软地基采用后卸式运土车,先从土工合成材料两侧卸土,形成戗台,然后对称往两戗台间填土。施工平面应始终呈“凹”形(凹口朝前进方向) 。2)一般地基采用从中心向外侧对称进行。平面上呈“凸”形( 突口朝前进方向)。(7)回填时

15、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地基沉降情况,控制回填速度。(8)土工合成材料上第一层填土,填土机械只能沿垂直于土工合成材料的铺放方向运行。应用轻7型机械(压力小于 55kPa)摊料或碾压。填土高度大于 600mm 后方可使用重型机械。1.1.6 质量标准1.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2.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表面应平整。3.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1.1.6 的规定。质 量 标 准 表 1.1.6允许误差或允许值项 序 检查项目单位 数值 检查方法1 土工合成材料强度 % 5 置于夹具上做拉伸试验 (结果与设计标准比)2 土工合成材料延伸率 % 3 置于夹具上做拉伸试验 (结果与设

16、计标准比)主控项目3 地基承载力 设计要求 按规定的方法1 土工合成材料搭接长度 mm 300 用钢尺量2 土石料有机质含量 % 5 焙 烧 法3 层面平整度 mm 20 用 2m 靠尺一般项目4 每层铺设厚度 mm 25 水 准 仪1.1.7 成品保护1.铺放土工合成材料,现场施工人员禁止穿硬底或带钉的鞋;2.土工合成材料铺放后,宜在 48h 内覆盖,避免曝晒;3.严禁机械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表面行走;4.用黏土做回填时,应采取排水措施雨雪天要加以遮盖。1.1.8 安全环保措施1.土工合成材料存放点和施工现场禁止烟火;2.土工格栅冬季易变硬,应防止施工人员割、碰损伤;3.土工合成废料要及时回收

17、集中处理,以免污染环境。1.1.9 质量记录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工程验收时应有以下质量记录:1.土工合成材料产品出厂合格证;2.土工合成材料性能(按设计要求项目 )实验报告;3.土工合成材料接头抽样试验报告;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工程隐蔽检查资料;6.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承载力检验报告;7.设计文件资料;8.施工技术交底资料;9.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规范要求的其他资料。2 强夯地基施工工艺2.1.1 适用范围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和黏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

18、行强夯置换,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当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对现场周围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有影响时不得采用,必须采用时应采取防振措施。82.1.2 基本规定1.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以确定相应的施工参数。试验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建设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2.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3.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4.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2.1.3 施工准备2.1.3.1 技术准备1.应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强夯场地平面图及设计对

19、强夯的效果要求等技术资料。2.结合场区内的具体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3.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专业工种应进行短期专业技术培训。4.进行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工作。 5.其他技术准备工作。 2.1.3.2 劳动力准备 起重司机 1 名、起重工 2 名、辅助工 4 名(单机单班考虑) 。2.1.3.3 主要机具1.夯锤:可用钢材制作,或用钢板为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夯锤底面为方形或圆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 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夯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2.

20、起重机械:宜选用起重能力 1St 以上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起重设备,但必须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的要求,并均需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3.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4.推土机:用 T,100 型,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锚。5.检测设备:有标准贯人度、静力触探或轻便触探等设备以及土工常规试验仪器。2.1.3.4 作业条件1.场地已整平,机械设备进出场道路已修好。表面松散土层已经预压。雨期施工周边已挖好排水沟,防止场地表面积水。2.现场积水已排除,满足机械行走作业。2.1.4 施工工艺2.1.4.1 工艺流程场地

21、平整布置夯点机械就位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夯锤自由下落按设计要求重复夯击低能量夯实表层松土2.1.4.2 设计1.有效加固深度:H = a Mh式中 a修正系数,一般黏性土取 0.5,砂性土到 0.7,黄土取 0.350.5;H有效加固深度 (m);M夯锤重(t);h落距(m)。实际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很多,除了锤重和落距外,还有地基土层的性质、不同土层的厚9度和埋藏顺序、地下水位以及其他强夯的设计参数等都与有效加固深度密切相关。在缺少经验或试验资料时,可按表 2.1.4.2 预估。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m) 表 2.1.4.2单击夯击能(kNm) 碎石、砂土等粗颗粒土 粉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等

22、细颗粒土1000 5.06.0 4.05.02000 6.07.0 5.06.03000 7.08.0 6.07.04000 8.09.0 7.08.05000 9.09.5 8.08.56000 9.510.0 8.59.08000 10.010.5 9.09.5注: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最初起夯面算起。2.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量小于 4000kNm 时为 50mm;当单击夯击能量为 40006000kN m 时为 l00mm;当单击夯击能量大于 6000kNm 时为 20

23、0mm;(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3.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 23 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 2 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4.两遍夯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 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5.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 2.53.5 倍,第二遍夯击

24、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6.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 3m。7.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8.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根据夯后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有关规定确定。 9.强夯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有关规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或土工试验确定。2.1.4.3 操作工艺1.强夯工艺要点(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2)标识第一遍强夯点位置,并测量原地面高程;(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4)测量夯前锤顶标高;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脱落自由下落后放下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