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突破思维定势 激发创新思维同学们好,先自我介绍下。这学期的“心理沙龙”心理选修课将和大家一起探究如何促进我们的学习潜能开发。何谓学习潜能?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这一次课我们一起学习有关思维的知识。首先,大家先来看一道很简单的题:1=52=103=154=205=?很明显以上的等式是不成立的,但是我们暂且不论等式的准确性,因为通过这个不成立的式子已经检测出大家的一种思维? 为什么有同学会回答是 25 呢?因为随着我的书写过程,大家已经不知觉中掌握了一种规律,蓄势待发。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关系到了思维定势的小知识。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
2、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举些简单的例子。 1、思维定势易产生功能固着心理,降低办事效率。铁锤是用来打钉子的,但必要时可以用来防御敌人。书本是用来读的,而没有想过它可以拿来当枕头或者其他用途。比如大家坐的椅子除了可以坐以外,还可以垫高了拿其他东西。就是说思维定势可能产生功能固着心理,只能看到事物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用途。2、思维定势易产生刻板印象,影响对事情的判断。如果你经常听人讲“中国有个安溪县,男女老少都会骗” ,那你对安溪人印象好不到那去的。或者我们班有很多莆田男“好女不嫁
3、莆田男,好女不娶福州女” ,我们大家以后也会有所顾忌吧?如果给你看两张照片,一张照片上的人英俊、文雅;另一张照片上的人丑陋、粗俗。然后对你说,这两个人中有一个是全国通缉的罪犯,要你指出谁是罪犯,你大概不会犹豫吧! 也就说思维定势可能造成刻板印象影响我们对事情的判断。 3、思维定势影响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位警察到森林打猎,他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隐蔽起来。忽然,一只鹿跑了出来,这位警察立即跳过灌木丛,朝天开一枪,并大喊“ 站住,我是警察!”这就是思维定势。也就表明了思维定势有可能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定势
4、”即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 “框框”的束缚,表现出消极的思维定势。当然,思维定势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的。它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同学们在做同一类型和事情时,你做得熟悉了,熟能生巧,下次碰到时就轻而易举、游刃有余了,有时甚至一看到题目就可以猜到答案了。或者我们骑车看到前面突然有只小猫我们就会本能地停下或者绕道而行,而不会撞过去啊。I 只能和 BE 中的“ AM ”搭配,所以一看到 I_ a girl.。就马上会反应出是“am ”,而不会选择“is”或者“ are”。 但是如果长期保持这种思维定势,就容易使我们思维僵化,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维的惰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
5、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所以这节课我们就要打破这种常规,进行创新思维训练。2突破“思维定势“会怎样?请看三个极成功的例子。一是“小草娃娃“,它与传统玩具娃娃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头顶上“种“草。其做法是,先在娃娃的头皮上植入生长基并均匀地种上草籽,然后喷水使小草长出,待小草长到一定高度,再修剪成人们所喜爱的发型。由于那小草绿茸茸的,齐崭崭的,还可以随时修剪,不断地变换花样,所以一时间谁见了谁爱。大家不仅争着买,细细把玩,还把它放在桌前案边,让它为生活增加了不少诗意。二是在车顶上“种“草。如德国姑娘艾玛有辆独特的小轿车,车顶上就长满了嫩绿的小草,其做法是,先在车顶上缚上营养土,然后在上
6、面种上绿茵茵的青草,由于艾玛常常小心翼翼地修剪,她的车顶总是美不胜收,不论跑到哪,都像开来一片美丽的草坪。三是兰州市的李炯发明了一种能长青草的“环保绿化砖“。此砖刚问世就轰动一时,同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金奖,用这种砖做屋顶,不仅美丽而且保暖,此砖的绿色寿命可长达年,也的确让人刮目相看,赞叹不已。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上“在头顶上种草“、“在车上种草“、“让砖草合一“的事例得到一个启发,这就是,“创造“与“创新“并不神秘,关键是必须勇敢地打破一切思维定势!板书(突破思维定势 激发创新思维)闯关堂:要进行创新思维,首先要跳出旧有的思维框框,有什么方法或者技巧可以打破这种思维
7、定势呢?为了加深大家对思维定势的影响的认识,我们让大家来闯下一关。突破知觉恒常性 程序: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请用 6 条直线一笔将 16 个圆点连起来。它是 9 个圆点 4条直线的游戏姊妹版。等等我们每组请一个代表上来分享下你们的成果。在分享的过程中请用箭头详细标出 6 条直线的方向。总结:你们是怎么想到突破口的?在小组中都出现了哪些好注意呢?你对哪个主意印象深刻?你对参加这个活动感受是什么或者有没有什么启发?容易患我们知觉恒常性中的形状恒常性的束缚。一看就是方形就容易被框住。3那么,除了突破知觉恒常性外,如何突破思维定势,更新思维模式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创建思维的素质。 突破书本定势 有位
8、拳师,熟读拳法,与人谈论拳术滔滔不绝,拳师打人,也确实战无不胜,可他就是打不过自己的老婆。拳师的老婆是一位不知拳法为何物的家庭妇女,但每每打起来,总能将拳师打得抱头鼠窜。 有人问拳师:“您的功夫都到哪儿去了?” 拳师恨恨地道:“这个死婆娘,每次与我打架,总不按路数进招,害得我的拳法都没有用场!” 拳师精通拳术,战无不胜,可碰到不按套路进攻的老婆时,却一筹莫展。 “熟读拳法 ”是好事,但拳法是死的,如果盲目运用书本知识,一切从书本出发,以书本为纲,脱离实际,这种由书本知识形成的思维定势反而使拳师遭到失败。“知识就是力量” 。但如果是死读书,只限于从教科书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去观察问题,不仅不能给人以
9、力量,反而会抹杀我们的创新能力。所以学习知识的同时,应保持思想的灵活性,注重学习基本原理而不是死记一些规则,这样知识才会有用。 突破经验定势 怎样才能突破经验定势呢?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初生的牛犊之所以不怕虎,是因为不知老虎为何物,在它脑中没有“老虎会吃人”的经验定势。因此见了老虎,敢于本能地用牛角去顶,而这时,带上“牛见了我会逃跑”思维定势的老虎,反倒不知所措,于是落荒而逃。 在科学史上有着重大突破的人,几乎都不是当时的名家,而是学问不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因为他们的大脑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下面的这些人就是最好的例证: 爱因斯坦 26 岁提出狭义相对论
10、; 贝尔 29 岁发明电话; 西门子 19 岁发明电镀术; 巴斯噶 16 岁写成关于圆锥曲线的名著; 突破视角定势 法国著名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让人围上篱笆,竖上“ 私人园林禁止入内” 的木牌,均无济于事。玛迪梅普莱得知后,在路口立了一些大牌子,上面醒目写到:“请注意!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 15 千米,驾车约半小时即可4到达”。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 这就是变换视角,变堵塞为疏导,果然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 突破方向定势 萧伯纳(英国讽刺戏剧作家 )很瘦,一次他参加一个宴
11、会,一位 “大腹便便”的资本家挖苦他:“萧伯纳先生,一见到您,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不仅不生气,反而笑着说:“哦,先生,我一见到你,就知道闹饥荒的原因了。 ” “司马光砸缸” 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常规的救人方法是从水缸上将人拉出,即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急中生智,用石砸缸,使水流出缸中,即水离开人,这就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想就是将自然现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反向思考,如此往往能出现创新。认识对象,研究问题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手段去考虑。而不只限于一个方面,一个答案。 突破维度定势 在一块土地上种四棵树,怎样使他们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答案是将其中一棵树种在山
12、顶上。找不到答案的原因是习惯于平面思维,没有建立立体的空间思维习惯,而现代化大都市的交通都是立体思维的产物。 只有不断突破思维定势、超越自我,人生才会更精彩。检测坊:1 在荒无人迹的河边停着一只小船,这只小船只能容纳一个人。有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只船过了河。请问: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2.篮子里有 4 个苹果,由 4 个小孩平均分。分到最后,蓝子里还有一个苹果。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 3.一位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了一位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 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老头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 ?”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 ”请问
13、:这两个吵架的人与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4.已将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了 9 次,掉下后都是正面朝上。现在你再势一次,假定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那么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5.有人不拔开瓶塞,就可以喝到酒,你能做到吗?(注意:不能将瓶子弄破,也不能在瓶塞上钻孔。 ) 6.抽屈里有黑白尼龙袜子各 7 只,假如你在黑暗中取袜,至少要拿出几只才能保证取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答案: 1.很简单,两人是分别处在河的两岸,先是一个渡过河来,然后另一个渡过去。对于这道题,你大概5“绞尽了脑汁” 吧?的确,小船只能坐一人,如果他们是处在同一河岸,对面也没有人(荒无人迹) ,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都渡过去。
14、当然,你可能也设想了许多方法,如一个人先过去,然后再用什么方法让小船空着回来,等等。但你为什么始终要想到这两人是在同一岸边呢?题目本身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呀!看来,你还是从习惯出发,从而形成了“思维嵌塞” 。 2.4 个小孩一人一个。对于这一答案你可能不服气:不是说 4 个人平均分 4 个苹果吗?那篮子剩下的一个怎么解释呢?首先,题目中并没有“ 剩下”的字眼;其次,那 3 个小孩拿了应得的一份,最后一份当然是最后一个孩子的,这有什么奇怪呢?至于他把苹果留在篮子里或拿在手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他所分得的,不是吗? 3.公安局长是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父亲;另一个是公安局长的父亲,小
15、孩的外公。有人曾将这题对 100 人进行了测验,结果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进行了测验,结果父母猜了半天拿不准,倒是他们的儿子(小学生)答对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定势在作怪。人们习惯上总是把公安局长与男性联系在一起,更何况还有“茶馆” 、 “老头”等支持这种定势。所以,从经验出发就不容易解答。而那位小学生因为经历少,经验也少,就容易跳出定势的“魔圈。 ” 4.二分之一,这道题本来很简单。硬币只有两面,不要说任意抛 10 次,就是任意抛掷 1000 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也始终是二分之一,不会再多,也不会再少了。对这道题,如果没有上题的那种定势在作怪,一般马上就可以说出答案来。 5.可以将瓶塞压入瓶内。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拔开瓶塞后才喝酒的。但是,也可以将瓶塞压入瓶内,不过,只是人们不常这样做罢了 6.3 只,这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人曾用这道题去考 4 名大学生,其中居然有 3 人回答说,至少要拿出 8 只,才能保证取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相同”与“不同” 。取一双颜色相同的,答案是 3 只;取一双不同的,答案才是 8 只。那么,既然题只要求取出颜色“相同”的又为什么会产生颜色“不同 ”的定势呢 ?这主要是由于题目中“黑白尼龙袜” 和“各 7 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