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2003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0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小学教育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选题的背景随着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不断丰富,人们正逐渐认识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落实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上。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教育理所当然地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成为了当今社会高度重视的一大问题。习惯的培养要趁早。所以,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教育教学者纷纷开展自己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新课程改革来看,我国也十分重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小学

2、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然而,在现行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校与教师往往过分注重传授知识,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发展的关注严重不足,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情况也并不那么乐观,许多已有的研究结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许多有待于深入和修正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研究对象较广,多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二是研究范围较广,对于习惯养成关键时期的小学低年级关注不多;三是研究不是在我们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开展的,只是就学习习惯论学习习惯,没有联系实际等。因此,继续深入开展小学生学习学习习惯培养的策

3、略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二选题的意义1、改善教与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减少他们学习的难度,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另一方面,充分研究当代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2、促使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习惯教育越早越好。小学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通过多年的亲身教育实践认为“幼稚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知识、技能、言事、思想、态度、情绪等,都在此时期打下

4、基础,它是决定其将来人格、体格的重要因素”。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低年级教育中除了要帮助孩子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孩子们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生活的能力。(3)深化教育改革,落实新课程培养目标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所以该课题的开展是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推进终身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

5、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进而不断推进我国建设成为终身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二、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的理论基础(一)关于“学习习惯”的相关理论探索1、习惯与学习习惯的概念2、习惯的特征与类型3、学习习惯的类型与作用4、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5、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分类6、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目的及意义(二)新课程下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基础2、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基础3、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基础4、教育心理学中关

6、于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理论基础5、自我效能感三、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及分析(一)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二)影响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归因分析研究1、主观因素的分析2、客观因素的分析四、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一)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一般方法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示范、指导与督促作用2、家庭环境的影响3、学生自身意识4、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优化学习习惯的意识5、建立家校合作制度,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二)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具体培养策略1、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2、课堂上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1)倾听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2)思考的良好

7、习惯的培养策略(3)合作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4)表达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3、阅读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1)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培养策略(2)阅读积累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4、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1)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2)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5、反思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6、讲究学习卫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五、研究总结与反思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以及有关行为习惯研究的理论,探索总结出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模式和评价方法等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2、在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中,分析影响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探寻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策略

8、。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观察法实地观察学生课堂、课下的学习习惯行为,直接获取相关材料。文献研究法广泛阅读相关文献,获取国内外大量研究材料。调查访谈法在教育实习期间通过调查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研究,同时对语文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访谈,获得较为详实的材料。调查问卷法选择学生对象,对其进行抽样性问卷调查并得出相关结论,进行分析。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课题研究时间2010年7月2011年5月,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0、72010、9)(1)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2)初定论文题目,确定好导师,并着手查相关资料。(3)请指导老师进行指导,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4)举行开题报告会。第二阶段

9、(2010、92011、3)1结合综合实习,收集、查阅资料,完成实习调研报告。2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积累和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等作研究借鉴用。(3)签订任务书,完成文献综述。(4)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5)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完成论文初稿。第三阶段(2011、32011、5)(1)对初稿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同时完成外文翻译两篇,准备答辩报告。(2)论文定稿,完成相关材料的填写,校对、打印、装订成册。(3)参加课题结题报告会,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接受上级检查、评估、验收。五、主要参考文献1曾曙春怎样培养小

10、学生的学习习惯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122昆体良雄辩术原理M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1982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苏思慧,金盛华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J学科教育,1999(9)27315孙云晓,张梅玲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吴阿坚,张明珠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07(6)1851877黄正平小学养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陈锋教育就是习惯培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47579苏思慧,金盛华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J学科教育,1999(9)273110申仁洪学习习惯概念、构成与生成J重庆师

11、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211811叶瑞烽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交流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8(2)71512郑玉琼论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25(2)202313牛春红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J兰州学刊,2001(3)61631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孙云晓自主学习决定成功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19WILLIAMABROWNELL,“ASTUDYOFS

12、UPERVISEDSTUDY“,UNIVERSITYOFILLINOISBULLETIN,VOLXXII,NO41,JUNE8,192520BFWHITE,“EFFECTOFSUPERVISEDSTUDYINKANSASHIGHSCHOOLS,“THESCHOOLREVIEW,XXXV,NO1JAN1927PP5558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教育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刻不容缓,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知识、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者所要传授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包括诸多方面,我认为小学阶段尤其是

13、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重要方面。二、相关概念(一)习惯很多国内外教育家及心理学家们给“习惯”下了定义。培根在论人生中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另外,美国心理学家阿瑟S雷伯在其所著的心理学词典中将心理学中关于习惯的含义概括为四种(1)一般指一种习得的动作。本义是指运动模式或身体反应,现在已不限于此,人们也常说知觉的、认知的、情感的习惯。(2)通过重复而自动化了的、固定下来的且无需努力就轻而易举实现的活动模式。(3)对药物的癖嗜,常用术语是药物的依赖。(4)指特定动物物种的特征性行为模式。他特别指出,最后一个与前面几种意义是大不相同的,它的内涵通常是指一种天

14、生的、物种特有的行为模式,而其他几种意思都明确含有“习得的行动”之意。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也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习惯的含义,他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从心理学的诸多解释中得知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行为方式,它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习惯还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对人的学习、生活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二)学习习惯对于“学习习惯”这个概念,很多研究者做了详细而明确的界定。曾曙春在怎样

15、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文中指出“什么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呢所谓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指以小学生为研究和培养对象,以学习内容为活动内容,以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重复或练习而逐渐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习行动方式。简言之,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动化了的持久的学习行动方式。它是一种学习动力定型,往往成为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1刘锌在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中指出“学习习惯是指后天逐渐养成的与学习行为方式有关的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反复练习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形成自

16、主学习能力的基石,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还有范文也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这篇论文中提出“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特有的、具个性化的行为方式。”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现状分析与评价(一)国外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分析关于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国外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马库斯法比尤斯昆体良在其十二卷巨著雄辩术原理中系统地论述了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昆体良指出,年轻一代应该从小就用心培养,学习成为智慧和道德统一的人所需的各种基础知识,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为此,他劝告父母和教师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使这些习惯成为人的第二天性,为儿童今后的人生打下牢固的基础。2昆体

17、良认为,教育好儿童是父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教育儿童和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父母和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方式方法,使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被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俄国国民学校和教育科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不仅探讨了习惯的定义问题,而且还论述了习惯形成的生理基础,以及习惯的道德和教育意义等问题。他认为,“任何一种习惯行为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如果我们在某种心理生理行为中发现有习惯,那么就意味着,具有接受新反射的能力的神经系统或多或少地参加了这种行为莱布尼兹把我们所做、所说和所想的一切东西中的四分之三都归之于习惯,毫无疑问,哪里有习惯,哪里就

18、有神经系统在工作。”3在分析习惯的概念的基础上,乌申斯基还提出了习惯与意识和意志关系密切,是不可分开的。他认为习惯对于人的道德培养和教育能起到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一种有效的道德资本,而不良习惯就像是一笔偿还不清的债务。除此外,国外的许多专家也从心理学的层面上研究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本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赫尔CLHULL在其学习理论中就提出,学习是由内驱力和习惯强度的乘积所得的。用公式表示就是SERDSHR。SER代表反应势能,D代表内驱力,来自于环境的刺激;SHR代表习惯强度。该公式指当内驱力为零时,反应势能就为零;当内驱力增大时,

19、反应势能就增高,增到多高,要视习惯强度而定。4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珀金斯DNPERKINGS教授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智力学习动力策略性知识内容知识。5珀金斯教授认为,智力不易受环境和教育因素影响,内容知识累积需要很长时间,发展智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应用策略性知识的能力。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智力的关键发展期,这一观点从另一个侧面指出了学习习惯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另外,日本心理学家曾调查过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6据此认为,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改进,所以从小培养良好的

20、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二)国内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课题引起了教育者乃至学生家长们极大的兴趣和重视。从目前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以看出,学习习惯这一古老而传统的话题始终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国内很多教育家、思想家从理论研究深入到了实践操作,得到了大量可贵的结论。宋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中,认为要及早施教。朱熹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重视起来。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等长大后做出违背伦理纲常之事的时候,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另一方面,他也重视须知、学则的作用,认为可使儿童的一言一行、一

21、举一动,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非常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陈鹤琴认为,人的动作大多数是受习惯支配的,幼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他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习惯包含学习习惯,而在小学教育中,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应该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更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中国现代学者、教育家梁漱溟认

22、为,习惯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他指出,习惯使个人的性情、气质和社会的礼俗、制度联系起来,成为个体和社会群体相互联系的桥梁。从这些学者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习惯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三)对已有理论的评价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学习习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优秀的实践范例。但是,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仍存在着许多有待于深入和修正的地方。一是研究对象、范围较广,多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习惯养成关键时期的小学低年级关注不多,针对性不够强。二是这些研究不是在我们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开展的,它们大多只是就学习习惯论学习习惯;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范畴也比较狭窄,大多只分析一个或

23、两个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企图形成一个包摄一切的学习理论体系,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框架。这就导致一种狭窄化、单一化、公式化的研究,这样的研究理论无法系统完整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出正确的恰当的策略分析,自然无法接受实践的检验与时间的冲击。三是对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分类标准相当混乱,有时即使在同一研究中,分类的标准也相当随意,没有一个有完整严密结构的系统。四是有的没有把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联系起来区分着研究,而是干脆把学习习惯等同于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有其各自不同的作用领域与研究范畴,不能简单地等同、混淆起来这些研究中

24、最突出的不足还在于,在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上,各研究提出的方案不够全面、具体,理论性过强、针对性不够。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于习惯的养成是被迫接受型的,培养者应当加强引导低年级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树立正确学习习惯的意识。四、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学校创办那天开始,国内外教育界、思想界即围绕“小学生学习习惯”这一课题开展了很多探索调查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这些可贵的研究成果为小学教育注入了一股

25、强大的崭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得小学教学实践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开拓与发展。从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已经越来越系统化。从新课程改革来看,我国也十分重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由此可见,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将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深化、拓展,从而呈现出它的研价值。五、主要参考文献1曾曙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122昆体良雄辩术原理M华中师范学院

26、教育系,1982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苏思慧,金盛华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J学科教育,1999(9)27315孙云晓,张梅玲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吴阿坚,张明珠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07(6)1851877黄正平小学养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陈锋教育就是习惯培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47579苏思慧,金盛华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J学科教育,1999(9)273110申仁洪学习习惯概念、构成与生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211811叶瑞烽新课程背景下有

27、效课堂交流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8(2)71512郑玉琼论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25(2)202313牛春红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J兰州学刊,2001(3)61631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孙云晓自主学习决定成功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18BARNETT,MATEACHINGREADINGSTRATEGIESHOWMETHODOLOGYAFFECTSLANGUAGEC

28、OURSEARTICULATIONEB/OLHTTP/WRITINGFORYOUNGCHILDRENSUITE101COM/ARTICLECFM,OCT26,200FOREIGNLANGUAGEANNALS,198819WILLIAMABROWNELL,“ASTUDYOFSUPERVISEDSTUDY“,UNIVERSITYOFILLINOISBULLETIN,VOLXXII,NO41,JUNE8,192520BFWHITE,“EFFECTOFSUPERVISEDSTUDYINKANSASHIGHSCHOOLS,“THESCHOOLREVIEW,XXXV,NO1JAN1927PP5558本科毕

29、业论文(20届)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摘要【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完善人格、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结合新课程的相关要求,结合城乡两所小学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归因得出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努力为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方法论的借鉴。【关键词】低

30、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影响因素;培养策略。ABSTRACT【ABSTRACT】THETASKOFBASICEDUCATIONISNOTJUSTIMPARTINGKNOWLEDGE,ISMOREIMPORTANTISTOENABLESTUDENTSTOACTIVELYPARTICIPATEINLEARNING,MASTERYLEARNINGAPPROACH,LEARNINGTOLEARNANDHAVETHEDESIREANDABILITYFORLIFELONGLEARNINGLOWERPRIMARYSTUDENTSINTHEMAINTASKISTODEVELOPTHEIRGOODSTUDYHAB

31、ITS,THISSELFLEARNINGABILITYOFSTUDENTSTOIMPROVEANDPERFECTPERSONALITY,ALLROUNDDEVELOPMENTOFSTUDENTSHASANIMPORTANTROLEINPHYSICALANDMENTALHEALTHTHISARTICLEWILLFROMTHEPERSPECTIVEOFPEDAGOGYWITHTHERELEVANTREQUIREMENTSOFTHENEWCURRICULUM,FROMBOTHURBANANDRURALPRIMARYSCHOOLSWITHRESEARCHANDANALYSIS,OBTAINEDDUET

32、OTHELOWERGRADESOFPRIMARYFACTORSOFSTUDYHABITS,THENTAKEADVISETOANEFFECTIVETRAININGSTRATEGYFORSCHOOLS,TEACHERSANDPARENTSTOCARRYOUTTHEEDUCATIONANDTEACHINGMETHODOLOGYTOPROVIDETHERELEVANTREFERENCE【KEYWORDS】LOWGRADESCHOOLSTUDENTS;LANGUAGELEARNINGHABITSFACTORSTRAININGSTRATEGIES目录摘要14ABSTRACT3目录151引言162低年级小学

33、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的理论基础1721关于“习惯”的相关理论17211习惯的概念及性质17212习惯的类型1722关于“学习习惯”的相关理论探索1823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1824新课程下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的理论基础19241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基础19242认知心理学的教育思想基础19243自我效能感193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及分析2031调查对象2032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20321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20322调查现象的因素分析214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2241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2411坚持激趣原则,培养注意力的良好习惯2

34、2412坚持多样原则,培养预习与复习的良好习惯24413坚持激励原则,培养倾听与表达的良好习惯26414坚持自主原则,培养完成书面作业的良好习惯27415坚持诵读与积累,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28416努力引导,培养思考的良好习惯29417多方互动,培养合作的良好习惯30418关注生活,培养讲究学习卫生的良好习惯3042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优化学习习惯意识3043建立家校合作制度,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315研究总结与反思31参考文献19致谢32附录211引言随着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不断丰富,人们正逐渐认识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落实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上。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教育理所当然地起着不可替

35、代的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成为了当今社会高度重视的一大问题。习惯的培养要趁早。所以,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新课程改革来看,我国也十分重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然而,在现行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校与教师往往过分注重传授知识,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发展的关注严重不足,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国内外

36、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情况也并不那么乐观,许多已有的研究结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许多有待于深入和修正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研究对象较广,多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习惯养成关键时期的小学低年级关注不多;二是研究不是在我们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开展的,只是就学习习惯论学习习惯,没有联系实际,形成科学的体系等。因此,继续深入开展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改善教与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减少他们学习的难度,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另一方面,充分研究当代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教

37、育工作者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2、促使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习惯教育越早越好。小学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通过多年的亲身教育实践认为“幼稚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知识、技能、言事、思想、态度、情绪等,都在此时期打下基础,它是决定其将来人格、体格的重要因素”。1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1方建华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谈优才的早期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011089的、良好的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低年级教育中除了要帮助孩子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

38、仅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孩子们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生活的能力。3、深化教育改革,落实新课程培养目标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所以该课题的开展是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推进终身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进而不断推进我国建设成为终身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2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的理论基础21关于“习惯”的相关理论21

39、1习惯的概念及性质什么是习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社会学家都给过很多定义。教育学上对习惯进行研究,大多偏重于儿童行为的规范和矫正方面。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长年的教育实践中就认识到培养良好的习惯对教育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教育自己学生的过程中,孔子十分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他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即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天生的一般。他认为人的巨大差别主要在于后天习惯的不同。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爱弥尔一书中也认为从自然的角度看,教育就是培养适应天性的习惯,让儿童按照自然原则发展,养成一系列自然的习惯。近现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杰出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在总结前人经验

40、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顾顺着他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是个性心理倾向的一种表征,是一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巴甫洛夫指出,我们的任何方式的教育、学习、训练,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长时间的条件反射。美国的行为学派的心理学家哈尔HULL和我国台湾的行为医学教授柯永河将刺激与反应间的稳定关系称为习惯2。综合各家对习惯的定义,概括起来就是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

41、的行动方式,它是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具有后天性、稳固性、情境性、自动性等特点。212习惯的类型2刘锌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样成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5习惯不是单一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习惯的种类也有所不同。人有什么活动,就有什么习惯。比学习习惯、运动习惯、消费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主要应养成以下几方面的习惯1道德习惯它是指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的习惯方式。如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文明礼仪、诚实守信、知法守法、积极乐观、独立自主、谦虚待人、有耐心等2学习习惯如热爱学习、认真听讲、虚心好问、勤于思考

42、、团结合作、善于观察、积极创造、专心学习、正确书写、勤于动笔、珍惜时间等3生活习惯如热爱劳动、讲究卫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勤俭节约、加强锻炼、均衡饮食等4智慧性习惯积极思维、规范解题、集中注意、善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造、科学记忆、快速阅读、口头表达等5非智慧性习惯培养兴趣、端正动机、勤奋刻苦、与人合作、勇于抗挫、善于迁移、克服高原、科学用脑、创设环境、消除疲劳等。3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养成,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力,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22关于“学习习惯”的相关理论探索什么是学习习惯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们从不同的视角各有不同的表述。从小学教育这个角度

43、来看,学习习惯更侧重于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特有的、具有个性化的行为方式。教育名师魏书生曾经说“最重要的方法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好习惯让你事半功倍。”4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使人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学习。良好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有益于人的一生。就学习习惯的作用而言,可分好的学习习惯和坏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一般包括一心向学、认真听讲、虚心好问、勤于思考、团结合作、善于观察、积极创造、专心学习、正确书写、勤于动笔、珍惜时间等内容。另外,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学习习惯又可分学习环节和课外延伸两类。学习环节好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听讲、课堂

44、笔记、认真答问、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单元小结、冷静应考试卷分析等课外延伸好习惯包括爱惜时间、定时定量、用参考书、课外阅读、课外活动、资料积累、诗文背诵、学思结合、检验学法、学习卫生等;坏的学习习惯如字迹潦草、作业拖拉,上课讲话,懒于思考等。就学习习惯的性质而言,可分为具体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前者如写字、看书、动作速度等习惯,后者如思维、记忆等习惯。23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出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明确指出“教育简言之,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很多所谓的“差生”并不是真正的学习差、智力差、能力差,而是学习习惯差。一

45、旦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3范文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44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M漓江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134习惯,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从小抓起,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子把决心、口号落实到行动上。24新课程下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的理论基础241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学习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其代表任务罗杰斯对学习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人本主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认为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

46、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的自由成长,提倡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人本主义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其内化为自己的无意识或者有意识行为,并运用到有效的学习中去,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遵循儿童身心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要进行反复地指导。242认知心理学的教育思想基础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要主动地获取只是,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

47、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构建其知识体系,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包含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就是新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他还提倡发现学习,即由教师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发现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苛勒等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过程中知觉的重新组织是突然的顿悟。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性构造完型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作用。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以及独

48、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丰富知觉表象,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独立思考,提高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解决问题。243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的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是最能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效能信息源。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

49、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上述四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依据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作为教育者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归因习惯,把学习的效果归结为努力这一内在的可控的因素,通过努力归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目的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教育者还应该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低年级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育者通过强化榜样行为使小学生的良好行为受到强化。3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及分析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低年级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独有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