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2005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基础教育(侧文)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研究的背景1、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等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凸显了教育要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尊重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等基本价值取向。新课改十分强调课程目标,对达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不做硬性规定,增大了教师的自主权。但课改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课改推行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面临许多的困惑,比如新课程开发中的标准制定问题,比如教学方法如何体现课改理念和培养目标,比如进展评价迟缓,比如如何处理教材与课标的关系等都是教师在推进新课改

2、中不可回避的问题。2、新课改下当代小语教师的探索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困惑,许多一线小语教师往往表现出顺从型、激进派、追星族、反思派四种不同的态度。时代呼唤“英雄”,总有那么一些教师,她们敢于冲破现实的束缚,大胆地探索,力求为新课程改革添砖加瓦。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霍懋征老师提出并积极倡导的“无爱则无教”的教育理念;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窦桂梅老师的“三个超越”、“主题教学”;王淞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薛法根老师在长期的实践中初步形成的“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于永正老师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

3、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正是这些教师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践,正是这些小语界领军人物的尝试使更多的小语教师能够拨开新课程改革的云雾,找到自己努力地方向。(二)研究的意义1、从理论上来说窦桂梅主题教学是教改的大题目,是个有着丰富的潜在资源的语文教改宝库,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一部多部曲的“当代教学论”的大书。主题教学作为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广大的一线教师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它可以丰富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对一线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有着一定的帮助。2、从实践角度来说主题教学经过实践的论证具有可行性、可操

4、作性。她的课堂设计有探索与研究的价值,可以为许多迷茫困惑的一线语文教师指出一条开展教育的明路,帮助一线小语教师少走弯路,以能够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1、相关概念的界定11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是以“立人”为核心,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精神为共同成长目标,以一个个母题为线索整合各种阅读资源,以“积累、感悟、体验”等为形式而进行的一种开放的语文学习方式。12三情共振窦桂梅认为,每次课堂教学都是她与学生的一次心灵共振。所谓“三情共振”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始激情始生”,“课中悟情情更浓”,“课终喑情情未了”这三个环节,使课

5、堂真情永伴。13三种审美“三种审美”是窦桂梅认为教师应该追求教学艺术的语言美、视觉美、空灵美,在短短40分钟内实现怡人、育人、感人的教学效果。14三个超越窦桂梅针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徘徊在效率不高的低谷中,教材陈旧,教法僵化,忽视母语教育的民族性和人文性的现状,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认识到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必须要体现一种人文关爱,在必须从语言习得的特点入手,从人的素质发展的规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提出的“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这一理念。15三个维度主题教学的“三个维度”即温度、广度、深度。窦桂梅认为没有情感的课堂就像一口枯井

6、。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情感储备和调动,不论喜怒哀乐还是酸甜苦辣;教师必须让自己、让学生通过文字“怡情养性”,让性情在“怡养”的状态中健旺起来。温度具有恒定性,主题教学的课堂温度应成为首要前提。广度是承延着她的“超越教材”的,要求教师必须把语文当做“课程”来开发,必须博览群书、深入思考才可以纵横驰骋于课堂间。教师要从一节课、一篇课文的精雕细刻中,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深广的海洋,从教材的一篇文章引发开去,根据主题的相同和相近,进行重组。因此,教学的广度有开放性。窦桂梅认为只有建立在超越教材,超越教师的“深度”之上的课堂,才可能持久,才可能给生命以底气。深度不是一味增加难度,而是在适度

7、前提下的深入,对教师来说,就是拿真诚的阅读体现与学生交流,并在课堂上将这种深度适当地藏匿起来,将阅读体验感受的权力和时间交还给孩子,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它具有发展性。16三条探索路径窦桂梅主题教学探索的三条路径是指主题讲读、主题作文、主题阅读。主题讲读是指教师针对一个个主题进行研究,然后以一篇带动多篇,在课堂中将多篇文章,多种信息多角度地组合在一起,使多篇文章汇聚于一个焦点,着眼于语文学科的内涵,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感悟语文的同时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既用好教材有超越教材。主题作文即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情感表达,通过知识、生活、情感的积淀,在重过程的积累生成中,让语言在这些因

8、素的诱发下自然生成,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题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主题阅读主要是指读书课,这里的“主题”既体现书中某一篇章的“主题”,也指这一本书的主题。而且,通过阅读在同一主题下,选取更多的作品来阅读,让学生全方位感悟理解,让书籍的精神力量更加充分地表达出来,是基于教材主题教学的延伸。2、窦桂梅与主题教学21小语教师“众生相”22窦桂梅成长之路23主题教学提出的背景3窦桂梅主题教学剖析31何为主题教学及如何确立主题32主题教学探索的三条途径33主题教学三个维度4窦桂梅主题教学反思41主题教学实践案例分析42主题教学下的哲学思考43主题教

9、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空间(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现阶段小语教师对新课改的不同态度,分析产生的原因,深化教师思考自身的教育问题。2、解决与主题教学有关的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问题,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主题教学并在实践中运用主题教学这一理念。3、分析窦桂梅主题教学所包含的内涵及操作体系,并分析这些教学理论对一线教师的实际指导作用。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搜集大量有关窦桂梅主题教学的理论研究、实际操作、实践成果等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为小学语文一线教师更好地进行操作提供材料,奠定基础。2、案例分析法主要通过对窦桂梅主题教学课堂实录的分析更加明确主题教学的操作过程,

10、更加方便一线小语教师操作。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研究准备阶段(2010720109)11确定研究对象12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任务书。2、调查研究阶段(20109201111)21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文献综述。3、研究方案整合阶段(20101120112)31根据对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际授课实录的研读,围绕当前小语教师面临的问题及困惑,提出更加有效地主题教学的实施手段和方法。4、总结提高阶段(2011220114)41将前几个阶段的资料进行分析,上升到理论阶段,完成毕业论文初稿。42反复修改论文初稿,最终完成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内容。五、主要参考文献1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教育

11、部师范教育司组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593成尚荣“超越”理念下的深度建构与智慧表达谈窦桂梅的语文主题教学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7年第3期4张康桥“主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空间兼评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珍珠鸟J争鸣语文版200745窦桂梅朝向“伟大事物”“主题教学”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056孙春福窦桂梅“主题教学”的课程论关照上J研究与探索语文版200717徐冬梅独特的艺术源自深厚的修养窦桂梅对小学语文的启示J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15日8周益民留存在心底的感动分享窦桂梅老师的教学艺术J小学教学设计2003年第5期9张微由窦桂

12、梅老师的“主题教学”谈起J中国德育第2卷第12期2007年12月10吴善虎走进窦桂梅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与玫瑰与教育有感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90311曾光梅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困惑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01/201012李莉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J教学与课程改革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1期13李文广小学语文教师“众生相”J江苏教育20055B14MOTHERTONGUEUSAGEINLEARNINGANEXAMINATIONOFLANGUAGEPREFERENCESINZIMBABWEGAMUCHIRAITSITSINDAMBATHEJOURNALOFPANAFRICANSTUDIES,VO

13、L2,NO4,JUNE200815MOTHERTONGUETECHINGINPOLANDTHEDYNAMICSOFCHANGEL1EDUCATIONALSTUDIESINLANGUAGEANDLITERATURE2165176,20022002KLUWERACADEMICPUBLISHERSPRINTEDINTHENETHERLANDS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教育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一、综述导言夸美纽斯说儿童是“上帝的种子”,是“无价之宝”,是人类的未来。这足说明对儿童的教育是多么重要,一个儿童能够否成为一颗健康的种子,能否成为未来社会的无价之宝,这与儿童从小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密切相关。而儿童受到的教

14、育是否有效,是否对他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遇到过什么样的教师。爱因斯坦曾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一名优秀的教师思考的不是如何使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课本上的字词句段篇,她们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将这些既得知识变成人生的养料,找到属于的自己的个性体会,独特感悟,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不懈的追求与探索。正是深刻明白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学生一生产生的巨大影响,才会有那么多的教师积极投身到教改的热潮中,但是美好的愿望也要经历现实的打磨,很多教师在教改的过程中就发现自己有种“茶壶里面翻波浪”的无奈。所以,为了帮助这些教师走出困惑,为了给更

15、多的一线教师以参考,对于一些卓有成效的教改,比如窦桂梅的主题教学的研究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二、主题教学研究现状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语,母语教育一直各国教改的重要课题。江明在比较中外对母语教学地位、作用的研究1一文中指出美国加州1997年11月14日通过的英语课程标准序言里说“良好的交际能力读、写、听、说是人类经验的核心。语言技能是基础工具,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和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且能丰富人的心灵,培养负责的公民,形成国家的一个集体的观念。”法国国民教育部于1995年和1998年分别颁布了全国小学和初中教学大纲。在小学,语言的教学被视为左右学生自由生活、交流及未来学业成就的主要因素,因此,语言学习,尤

16、其是法语学习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墨西哥90年代开始了以教育现代化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就是注重读写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俄罗斯在20世纪末的课程改革中,在保持重视自然科学教育传统的同时,将人文学科的比重由45增加到50。GAMUCHIRAITSITSINDAMBA在母语学习一份在津巴布韦语言偏好的调查一文2中指出在津巴布韦,仍然需要一个更长远的关于解决目前如何在幼儿学校执行母语教学政策的调查。在目前看来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现成的方法,因为独立后28年,家长、老师和孩子仍然对母语学习持消极态度,尽管母语教育提供了好处。母语教学在特定区域一书3中在波兰的动态母语教学部分指出改

17、革后的办学宗旨是为学生适应现代世界做准备,不像成年的专业人士一样用那么多的专业知识来武装他们。小学的一般教学目标发展成(核心通识教育课程,1999585)由以下几方面构成自我表达,读和写以及解决算术问题的能力,会用简单的工具和发展社会生活的能力有成熟认知世界的认知能力通过系统的智力认知和身体努力,有意识地准备承担任务使孩子拥有审美和道德的敏感度和独特的创造能力我国在语文课程标准4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

18、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然而李文广在小学语文教师“众生相”17一文指出,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的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的理念、意识或心态往往呈现出顺从型、激进派、追星族和反思派四种。正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为了心中崇高的教育理想,为了给学生的人生奠定底色窦桂梅老师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主题教学策略。那么什么是主题教学呢窦桂梅在窦桂梅与主题教学5中这样定义主题教学是我在上面提出的“三个超越”的基础上的又一超越。这些年,我读了西方统整课程理论,又联想到比较文学

19、的母题研究,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和学习现状,以及课程单元,从教材自身建构,提出“主题教学”。从而在语文课程概念下,进一步从生命的层次,哲学的高度,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着力于文与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整体构建课堂教学,以期更好地实现“三个超越”的一种思想。那么在多次的实践与研讨中,其他的专家学者又是怎样定义和评价主题教学的呢经笔者搜罗罗列如下孙春福在窦桂梅“主题教学”的课程论关照(上)6一文中中根据窦桂梅的阐释将主题教学定义为“主题教学”就是从精神和生命的层面,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张微在由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谈起7一文中认为主题教学不是简单

20、地教教材,更不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的资料扩充,而是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效地结合。成尚荣在“超越”理念下的深度建构与智慧表达谈窦桂梅的语文主题教学实践一文8中认为窦桂梅的语文教育思想是一次次哲思之旅,这些文字深蕴着思想,是很有深度的,要透视文字背景的哲思,寻找、发现其间读到的见解、主张和内含着的意义、价值,需要认真的态度。徐冬梅在独特的艺术源自深厚的素养窦桂梅对小学语文的启示16一文中指出主题教学不仅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生活,关注学生自我精神世界的构建,积极为学生的生命和成长奠基,体现了母语教育的文化性。从主题教学形成初步理论开始,窦桂梅就不

21、断地实践,将主题教学变成一堂堂丰富学生人生的课。对于仍然属于新生事物的主题教学,人们所持的态度不尽相同,就从窦桂梅执教的中高段的晏子使楚、圆明园的毁灭和低段的落叶等几课来分析学者专家的立场。许汉在“平凡”的课文不平凡的教学窦桂梅老师执教的启示8中认为补充教材的处理恰到好处。窦老师打破了先精读原文,后读补充材料的格局。而是两种教材相辅相成,有主次分明。在精读原教材的同时,把补充教材有机渗透进去,作对照印证。既加深、丰富了对原教材的领悟,有增加了阅读分量,扩展了知识,发展了思维。王荣生在引子、主题及文章体式窦桂梅老师研讨9中从(1关于选文的定位。(2)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3)关于文章体式及

22、阅读方式三方面提出探讨。曹建召的语文课应“加”什么兼与窦老师商榷的课堂教学10中从课前应该“加什么”,应该加哪些“问题”,应该加哪些“拓展性内容”三方面提出了对晏子使楚一课的不同看法。蔡海鹏在让学生深而真地感窦桂梅课案精彩片断赏析11的结尾部分这样说“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深而真的感永远比细而碎的懂更重要。笔者认为,她的这一堂课不但充分诠释了这个观点,而且让学生在多元的感受中获得了一次难以忘却的生命体验。赵宇荣在超越后的遗憾对窦桂梅执教的三问12一文中提出一问引进文本的代价几何二问超越课堂与时空的意义何在三问超越教师,学生情归何处三个疑问,提出对于这堂课的不同看法。沈松明在片片“落

23、叶”寄真情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赏析13一文的开篇部分这样说整节课,窦老师用真情与学生对话,用心灵与学生展开交流,真正实现了教材、学生、教师三情共振的和谐局面,课堂成了温馨愉悦的“儿童乐土”。又从课前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内对话一举一动总关情;课末延伸师生谙情情未了三个环节对落叶一课作出高度评价。在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一书中有一篇李怀源的枕着落叶交谈14,这篇文章从情感体验的课堂、语文实践的课堂、和谐共振的课堂三个部分详细评价了窦桂梅的落叶一课。三、笔者对窦桂梅主题教学的观点及立足点新课程改革以来,有激情有抱负的教师都在做着努力地探索,各种改革措施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

24、的霍懋征老师提出并积极倡导的“无爱则无教”的教育理念;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窦桂梅老师的“三个超越”、“主题教学”;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薛法根老师在长期的实践中初步形成的“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于永正老师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等都是当代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在这一系列的教改成果中,笔者最欣赏的是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当然主题教学并不是不存在任何瑕疵的终极真理,它仍是一个有待发展的新生事物,仍

25、是需要经过精心雕琢的。首先,对于主题教学大多数人采取赞赏的态度。这对于一个新事物的发展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主题教学有动力发展下去,但不可否认过多的褒扬并不利于主题教学的完善。其次,主题教学在窦桂梅老师的大力提倡下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是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主题教学的思想仍然存在难度。原因不外乎教师自身的局限,当下应试教育仍然盛行,甚至包括教材编排的不一样等。再次,主题教学虽然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这体系仍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因此,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来审视主题教学,使它呈现出更加真实的姿态,也期待对主题教学的完善有所帮助。未来,由于新观念的冲击,国内

26、外交流的频繁,小学语文教改一定会出现更多的新理念,而基础教育的改革仍然会是教改的潮流。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探讨与完善,主题教学一定会在一代代教师的推陈出新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由于本人对该课题作了深入的研究,这个课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研究只是试图对主题教学做一个研究,以挖掘主题教学的优点与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地解决方法,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四、主要参考文献1江明比较中外对母语教学地位、作用的研究中学语文教学J200192MOTHERTONGUEUSAGEINLEARNINGANEXAMINATIONOFLANGUAGEPREFERENCESINZIMBABW

27、EGAMUCHIRAITSITSINDAMBATHEJOURNALOFPANAFRICANSTUDIES,VOL2,NO4,JUNE20083MOTHERTONGUETECHINGINPOLANDTHEDYNAMICSOFCHANGEL1EDUCATIONALSTUDIESINLANGUAGEANDLITERATURE2165176,20022002KLUWERACADEMICPUBLISHERSPRINTEDINTHENETHERLANDS4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孙春福窦桂梅“主题教学”的课程论关照(上)J研究与探索(语文

28、版)200717张微由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谈起J中国德育第2卷第12期2007128成尚荣“超越”理念下的深度建构与智慧表达谈窦桂梅的语文主题教学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7年第3期9许汉“平凡”的课文不平凡的教学窦桂梅老师执教晏子使楚的启示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年第1期10王荣生引子、主题及文章体式窦桂梅老师研讨J小学语文教学11曹建召语文课应“加”什么兼与窦老师商榷的课堂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6年9月15日12蔡海鹏让学生深而真地感窦桂梅课案精彩片断赏析J教师之友2005年第2期13赵宇荣超越后的遗憾对窦桂梅执教的三问J河北教育2007114沈松明片片“落叶”寄真情特级教师窦

29、桂梅教学赏析语文名师课堂赏析JSHANDONGJIAOYU15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徐冬梅独特的艺术源自深厚的素养窦桂梅对小学语文的启示J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15日17李文广小学语文教师“众生相”J江苏教育20055B本科毕业论文(20届)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摘要【摘要】随着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我国也紧随时代的步伐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当然令人欣慰的是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本文就对窦桂梅老师提出的主题教学进行了剖析,将主题教学的思想内涵等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出来。【关键词】主题教学;新课程改革;窦桂梅ABSTRACT【

30、ABSTRACT】ASTHEMOTHERTONGUEEDUCATIONREFORMAROUNDTHEWORLDTOCARRYOUTVIGOROUS,CHINAHASALSOFOLLOWEDTHEPACEOFTHEERAWERETHENEWCURRICULUMREFORMTHENEWCURRICULUMREFORMPROCESSTHEREHAVEBEENMANYPROBLEMS,OFCOURSE,GOODNEWSISTHATTHEREHAVEBEENMANYNEWEDUCATIONALIDEASINTHISPAPER,THETEACHERMADETHESUBJECTOFTEACHINGDOUGU

31、IMEI,ANALYZED,IDEOLOGICALCONTENTOFTHETHEMESUCHASTEACHINGPRESENTEDASCOMPLETEASPOSSIBLE【KEYWORDS】THEMATICTEACHINGNEWCURRICULUMREFORMDOUGUIMEI目录摘要IIABSTRACTII引言161、课程改革现状1711国内外母语改革现状1712新课程下教师众生相及反思182、窦桂梅与主题教学2121窦桂梅成长之路2122主题教学提出的背景21221三个超越21222主题教学的提出223、窦桂梅主题教学内涵2231何为主题教学及如何确立主题2232主题教学探索的三条途径23

32、33主题教学的三个维度244、窦桂梅主题教学反思2441课堂教学反思24411晏子使楚反思25412圆明园的毁灭反思2842主题教学的教学思想思考31421如何做有尊严的教师31422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32423如何寻找内容与形式的契合33参考文献33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新课程改革给小语界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它使一部分的教师开始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成为人人称羡的“弄潮儿”;当然它也使一部分教师觉得自己与时代脱节,索性固步自封,做一只将头埋进沙堆的鸵鸟;更多的教师则是,他们希望接受新课改的洗礼,希望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希望自己能够为新课程改革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3、但是,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站在教育的潮头成为那令人羡慕的“弄潮儿”,就好像不是每一位士兵都可以成长拿破仑。但是,同样,每一个有梦想的士兵都希望成为拿破仑,每一位有职业追求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够发光出彩。本文就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着力分析新课改以来一直受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瞩目的“主题教学”,作为窦桂梅老师多年辛苦总结改进的成果,“主题教学”有其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潜力与可推行性,将“主题教学”放在课改的大背景,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剖析,希望能对广大的一线教师稍有裨益。1、课程改革现状11国内外母语改革现状母语是一个国家各民族间交流与联系的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上世纪九十年代

34、末英、美、俄等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了课程改革和大纲修订工作。21世纪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为了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各国都对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对母语教育。日本一贯坚持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学习也必须以国家的需要为出发点;二战后,日本向美国看齐,重视学生的内在价值,对传统文化则弃之如敝屣;1977年的课程标准修改,由着眼“语言应用力”,向着眼于“系统语言教育”发展;21世纪新学习纲要修订则贯彻大纲化、弹性化的原则,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社会生活必要的基础性教育内容的同时,扩大选择学习的范围,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性1。在美国,英语课所占

35、的比重最大,小学占3050,初中为22左右,;分语言、文学两类,每类再分必修、选修,在重视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各种技能协调发展,为学习其他学科打好基础,最终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俄罗斯在20世纪末进行的课程改革中,在重视自然科学教育的同时,将人文学科的比重由45增加到50。语文学科在普通学校教学计划中所占的课时最多,比例不断提高19671968学年为241,19741975学年为259,19851990年为2641998年起,11年制6天学习日的为265,5天学习日的为293;10年制6天学习日的为255,5天学习日的为282。语

36、文学习包括不同层次的必修与多样的选修。错误未定义书签。波兰,将母语教学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综合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温和转变。教师在基础教育的课程表基础上管理所有课程,以学生的活动调整工作、休息时间。第二阶段,以“块的教学”为主。学习科目是集合成不同的块,比如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技术。其中不包括数学课、体育课和宗教/伦理。阶段三,既关注学生的独立爱好也关注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爱好。2虽然母语教学在许多国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并且仍在不断努力,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各种历史或人为的因素,许多国家的母语课程改革仍然任重道远。一份关于津巴布韦地区儿童语言偏好的调查报告就指出孩子喜

37、欢英语胜过他们的母语。在当地,英语比修纳语和恩德贝勒语更重要,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的思想灌输,他们告诉孩子,英语对他们未来的影响更大。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孩子对母语变得不积极甚至生疏。在修那和恩德贝勒地区,为了孩子的就业优势父母往往选择英语。是否会英语可能直接导致孩子在将来是否可以得到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母语明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孩子和家长对于英语更积极是因为其能带来的实际好处更多。如何转变母语的颓势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必须更多地发现母语的好处并将其传播开来,因为很多媒介和参与者并没有意1江明比较中外对母语教育地位、作用的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200192MOTHERTONGUETECHING

38、INPOLANDTHEDYNAMICSOFCHANGEL1EDUCATIONALSTUDIESINLANGUAGEANDLITERATURE2165176,20022002KLUWERACADEMICPUBLISHERSPRINTEDINTHENETHERLANDS识到运用母语在儿童学校教育的最初几年的好处。显而易见,在津巴布韦母语教育的推行仍然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3在我国国内,小语课长期以来存在着“一言堂”,“满堂灌”等现象,在小语课堂上没有所谓的独特性,没有学生的发言权,教师的话便是权威,便是不可辩驳的真理,在这种“师道尊严”的氛围中,一个个未来的爱因斯坦、爱迪生被扼杀了,一个个没有个性的

39、教师意识的复制品诞生了。幸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课改潮流的影响下我国也开始了对课程教育的现状进行反思,适时地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了顺应国内外课改的潮流,我国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数年下来,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则喜在,总有一些具有自觉性和前瞻性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敢于迎接挑战,自觉成为新课改的“弄潮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课改添砖加瓦。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改革,她的“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的课改命题;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霍懋征老师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的教育理念;吉春亚老师的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母语情怀

40、、语文素养的教育主张;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及其操作体系;刘云生老师将“心根”的概念引入语文教育,主张在语文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心灵,孕育心灵的灵质,加强心灵的建构;孙双金老师自成一派的“情智教学”;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薛法根老师的“语文组块”教学;于永正老师的重情境创设、重随机批改、重生活应用、重多方训练、重全体参与的“五重教学法”;支玉恒老师开创的“以读代讲”之风,创立的“自主发展点拨启导”式教学等都是当代小语界领军人物在新课改中取得的成就。12新课程下教师众生相及反思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前进的步伐虽没有因为各种阻力而停下来。但不可否认的是小语教育界的各种痼疾也是由来已久,新

41、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想要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更大的成功仍然其路漫漫。中国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教师必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于这样一个个体参差不齐,良莠不等的群体来说,一项新政策的推广无疑要面对重重阻力。加之一线教师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所处地区甚至是年龄差距以及个人思想观念的不同,新课程要想在全体教师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并非易事。从广大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就可见一斑。放眼小语界,无法真正从本质上理解新课程并接受新课程的教师并不在少数,这些教师一般表现出顺从型、激进派、追星族和反思派四种形式。顺从型教师的心理特征是跟走着(跟着考评,跟着领导,跟着感觉)。他们认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只是从“工具性、思想性”,

42、“工具性、人文性”的口号改变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已,对于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却不去涉及4。对课程中的“三维”目标,这些教师显得无能为力,教学中常常“依样画葫芦”,画得不像,就换种方式或者索性奉行“拿来主义”,在心底奉行跟着领导走,跟着“时髦”的理念走,但是却不能从内心反思领导、理3MOTHERTONGUEUSAGEINLEARNINGANEXAMINATIONOFLANGUAGEPREFERENCESINZIMBABWEGAMUCHIRAITSITSINDAMBATHEJOURNALOFPANAFRICANSTUDIES,VOL2,NO4,JUNE20084李文广小学语文教师“众生相”J

43、江苏教育20055B念这样转变的原因,久而久之才发现自己已迷失在这样的“顺从”中了,教学失去了自我,学生在自己的教育下也是迷迷糊糊,一事无成。相较于顺从型教师的“随大流”,激进派的教师则显得更希望有所作为。他们有美好的教育理想,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进取精神,率先挑起了贯彻新课标的大旗,率先在课堂上引进“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性学习”,唱响“平等对话”、“张扬个性”等弘扬人文精神的主旋律4。然而物极必反,激进虽是他们的大优点却也是他们自己在教育路上理智面对新事物的大局限。他们对于新课程改革秉持着一种“绝对真理”的态度,对传统的教学他们不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味地批判传统教育,对新课程又没有静下心

44、来潜心研读,理解精妙。这样的态度使得他们的课堂往往流于形式,乍一看似乎是新课程的典范,仔细一琢磨却发现合作流于热闹,探究流于发呆,自主流于随便。又由于这些教师对传统教育的不屑,他们的课堂轻工具性,学生的基础往往不扎实,有时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却没有真正内化的东西。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怕比传统教育培养下的更不如。“追星族”以青年教师为主。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相继推出了一批跨世纪的所谓“新生代”名优教师,把他们当做贯彻新课标的“形象大使”、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代言人”。这些青年教师听着“明星”的课,读着“明星”的文章,模仿着“明星”的做法参与课改,实践着

45、新课标精神4。这些教师表面上看是紧跟时代的步伐,跟着教改的潮流,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但是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是流于形式,他们模仿的只是“明星”的表象,而不是去深刻反思“明星”成为明星的真正原因。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课改,课改目前的进程,最本质的是他们对于课改没有自己的看法,总是随着明星的“大流”,一路紧跟。相较于前三种教师,反思型的教师无疑是最先进的。他们低调,不随声附和,对课改和教学保持审慎的态度。他们认为要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扬弃首先继承;其次改进;第三才是要创新。针对“工具语文”和“理性语文”有失偏颇的情况提出了“和谐语文”;针对教材单一的情况提出了“开放语文”;针对语文教学中要

46、增加“关于”语文的东西,反思派提出了要将“简单语文”进行到底的主张4。“反思”顾名思义是对过去的思考,这也正是反思派的弱点,这些教师常常反思过去的教学实践,有时也从反思中展望一下未来,但是他们却很少关注“现在”,简单地说她们不能把反思成果指导实践工作,这使得他们的反思成为徒劳,并不能对自己的教学提高有所帮助,还是流于新课改的潮流之外。新课改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新课程改革下到底需要怎样的教师呢一、能将人文性与思想教育区分开来的教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课标的创新,在课堂中教师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文性的东西。于是乎课堂上便出现了千奇百怪、形式多样的所谓“人文教育”,倡导爱国主义,鼓励

47、树立远大理想,以圣人标准来要求学生。如果这是课文的应有之意那也就无可非议,但是往往教师教学这些“人文”的东西时是生拉硬扯才与课文搭上边的。有些老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大肆渲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简直将这一堂语文课当做了爱国主义教育课来组织实施,这样的人文性未免显得牵强。语文课的人文性体现的是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以语言文字为依托,离开了对文字的感悟,对文本的理解,其人文性也就无从谈起5。语文的人文性应该是学生人生底蕴的一种熏陶与培养,应该成为学生日后人生中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一种魅力,而不是牵强附会地灌输那些连教师自5狄彪走出教改误区回归语文本色J吉林教育08/2009己都不认同甚至反感的东西。教师需

48、要明白人文性中确实有思想教育,但是不是所有思想教育的东西都符合人文性,特别是针对具体的某堂课而言更是如此。二、能在新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中取得平衡的教师。新课标理念下,教师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纵观课改过程中诞生的新教法林林种种一箩筐,可是不难发现这些新教法往往带有明显的个人印记。前文提到的几位著名课改人物,他们的教学方法是新,但是却并不是适合每一个教师,他们也是经过自己长期摸索,深思熟虑,在传统教学形式基础上的新发展。他们的课堂上并不是只有独创的见解,他们的课堂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形式,只是他们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然而新课改中一些没有主见的教师往往将新教法拿来就用,而不考虑是否适合这堂

49、课,这篇课文,这些听课的学生。甚至有些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乱用新教法,在完全没有必要合作讨论的课上让学生讨论得“热热闹闹”,对完全没有必要的问题,深挖再深挖,以显示其对教材研读之深,殊不知已经使学生“混混沌沌”了。最典型的新教学形式只怕就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了。新课改以来,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被广泛引入,多媒体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声音、画面、动画融为一体,对学生理解感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然而物极必反,纵观现在的小语课堂,多媒体几乎成了必不可缺的手段,许多教师上课伊始便用形象生动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整堂课下来就看到学生的眼睛紧随着课件的变换而不断转动,而真正需要感悟的东西留了多少在脑子里,真是不敢深究。有些教师甚至不顾课堂教学的规则,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来代替学生独特的阅读感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这样的精心设计下,语文自身的东西常常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使语文课看起来像是音乐课、美术课或者欣赏课。多媒体的泛滥剥夺了学生多读感悟的机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语课堂上切不可丢了“读”。只有在“读”的基础上,在已有所感悟的基础上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传统的教学形式并不是只有糟粕,它同样有许多的精华,新课改下要求教师能对传统教学形式与新教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