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小学教育浅谈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选题的背景1蒙学以及蒙学读本中国素有重视“蒙养之学”的传统。“蒙养之学”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教育养成的统称,不仅包括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还包括非制度化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简称“蒙学”或“蒙养教育”,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蒙学读本是专为学童编写或选编的教材,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等,荟萃了前人及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构成了相当完整的知识体系、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和艺术体系。2蒙学教育理念中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和传播了儒家伦理的思想意识和
2、道德标准,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深入发掘和研究中国古代蒙学伦理思想中的优秀道德智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当代中国全体国民,尤其是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蒙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蒙学的德育作用。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少年儿童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可谓是相得益彰。“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在未成年人的德育中应注重早期的教育。蒙养教育是人生的最初教育,是培养公民品德的“雏形”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否受到正确道德观的教育、熏陶,对奠定我们社会所要求的公民道德素质基础极为必要。3蒙学研究
3、现状31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2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蒙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我国的蒙学教育大约在殷周时期已经产生,随着私学的产生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汉以后愈加盛行和完善起来了。蒙学教育对入学年龄、学习内容等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定,但蒙学教育在教材和教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经典蒙学教材中有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继承、发展,并且进一步学习。因此,蒙学在现当代的小学教育教学中依旧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状态下,蒙学的地位更加凸显,研究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的学者及专家也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989年10月,三字
4、经英译本已由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向世界各国发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它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对于三字经等经典蒙学教材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以及肯定,但是国外学者关于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这一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32蒙学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现状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蒙学作为国学的一个分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认识到了蒙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道德思想这一方面。但是,虽然认识到了蒙学的重要性,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家长或是学校对于蒙学的教育,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而没有精心设计或是准备蒙学课程。有的学校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教材,
5、未经过任何指导和分析,只是一股脑地让学生去读去记,导致学生虽然能够熟读成诵,但是却并不明白其中具体的含义。同时,因为没有细分蒙学中的精华与糟粕,结果君君臣臣,因果报应,命运天定等封建文化也渗透到了学生的思想中,使得蒙学教育并未起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及效果。(二)选题的意义1、从理论角度蒙学教育中“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小学低段的道德教育,肯定了古代蒙学的价值,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2、从实践角度对蒙学经典以及蒙学教育现状的研究,为蒙学在小学低段3德育中的渗透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参考,使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对蒙学有了正确的认识,充分利用蒙学教材这个载
6、体,挖掘蒙学教材的教育价值,形成若干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蒙学教育指导策略。3、从学生角度通过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及认识,有利于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并且渗透蒙学的道德智慧,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研究的背景111蒙学以及蒙学读本112蒙学教育理念113蒙学研究现状12研究的意义2相关概念的界定21蒙学蒙,取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注云“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这是最早的蒙学论述,也是蒙学概念提出的依据。蒙学“启蒙之学,犹今之小学。”
7、(辞源)“蒙”犹幼稚。暗昧之意,幼童于事多暗昧。因此称之为童蒙,启蒙童稚,消除暗昧称之为启蒙。我国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养成教育的统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小学,它既包括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也包括非制度化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亦称“童蒙教育”或“蒙养教育”。蒙学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的养成教育的启蒙教育,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小学。22蒙学教材蒙学教材是中国古代社会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科书。许多经典的蒙学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兼备文化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双重功能。并且在体裁、文字方面体现出中国古汉语独特的文化魅力。直4到今天,这些蒙书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8、23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3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现状调查与研究31了解蒙学在宁波部分小学的低段年级德育中的渗透现状。32对宁波部分小学一线语文教师进行有关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的访谈。33分析与评价蒙学在小学低段德
9、育中渗透时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4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如何更好地渗透的有效措施41寻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蒙学德育思想的有效措施。42寻求在课堂外德育教育中渗透蒙学思想的有效措施。(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分析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现状及原因。2、明确蒙学及蒙学教材的内涵及其德育价值,推广蒙学教育及对经典蒙学教材的选择。3、通过对经典蒙学教材的研究,形成若干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蒙学教育指导策略。把蒙学教育落到实处,提高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作用。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搜集大量有关古代蒙学教育、蒙学教材特点分析、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古代蒙学教育对当代小学低段德育教育的意
10、义等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为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的研究提供材料,奠定基础。2、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座谈等形式,全面、具体地了解蒙学思想在小学低段德5育中的渗透,了解小学阶段蒙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及有效性,以便探索出蒙学教材推广及蒙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3、行为研究法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蒙学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探索出指导小学低段蒙学德育教育的多种教学方式及策略。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研究准备阶段(2010620109)11确定研究对象。12确定实验班。13准备好对从教小学语文的教师的采访问题,作好采访准备。14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任务书。2调查研究阶段(2010
11、9201011)21对蒙学思想在小学低段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情况进行了解,总结归纳蒙学德育教育的现状。22对从教语文的教师进行采访,进行采访记录,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总结出现阶段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现状。23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文献综述。3研究方案整合实验阶段(20101120112)31根据调查的数据和查阅的相关文献,分析思考,围绕蒙学德育教育的现状,总结并探索出如何更好地在小学低段德育中渗透蒙学思想的有效措施。32对这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措施进行整合、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分析和搜集反馈消息。4总结提高阶段(2011220114)41根据实验阶段的记录、观察和分析,完善探究
12、出如何在小学低段德育中更好地渗透蒙学思想的有效策略。42将前几个阶段得到的数据、资料、经验教训进行分析,上升到理论的认识,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43反复修改论文初稿,并最终完成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内容。五、主要参考文献1郭庆华等译易经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5)2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商务印书馆,1980,6(1)3陶有宏蒙学教材不该被遗忘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J2008,(11)4张静从古代蒙学教材的演变看当代启蒙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J2007,105周彦作,卢清论三字经对当今儿童读物及教材编写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颜亚名论千
13、字文的道德教育渗透特征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107王殿卿三字经当代学校德育智慧之源M2008,68浦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9钱加清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特点简析J语文学刊,2001,410胡晓明读经启蒙还是蒙昧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11张静从朱熹的“小学”教育思想看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07,312王黎芳中国古代蒙学对当代儿童品德教育的启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宿教育学院学报2007,213徐梓,王雪梅蒙学要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14王应麟等编撰,黄秉泽校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M济南齐鲁书社,200215AMAHBTMOHDTAIB
14、,SIATANAHMAD,SOLEHANBINREMOT,ABUBAKARNORDINMORALEDUCATIONINMALAYSIAMEVALUATIONINEDUCATION,VOLUME6,ISSUE1,198210913616PAMELALEPAGE,HANIFEAKAR,YELIZTEMLI,DERYAEN,NEILHASSER,ILENEIVINSCOMPARINGTEACHERSVIEWSONMORALITYANDMORALEDUCATION,ACOMPARATIVESTUDYINTURKEYANDTHEUNITEDSTATESJ7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教育浅谈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
15、的渗透一、材料来源情况中国素有重视“蒙养之学”的传统。中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和传播了儒家伦理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标准,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深入发掘和研究中国古代蒙学伦理思想中的优秀道德智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当代中国全体国民,尤其是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在未成年人的德育中应注重早期的教育。蒙养教育是人生的最初教育,是培养公民品德的“雏形”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否受到正确道德观的教育、熏陶,对奠定我们社会所要求的公民道德素质基础极为
16、必要。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在研究蒙学教育的问题。蒙学虽然并不是一件新事物,但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不熟悉的概念。人们虽然知道它有很多好处,也期望它能发挥更好的教育辐射作用,但却没能更好地去开启它的价值,实现它的功能。部分小学教师虽对蒙学教育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受课程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如何更好地落实蒙学教育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面对现状,本课题以如何在小学低段德育中更好地渗透蒙学为切入点进行了研究。为此,笔者通过运用网络、图书馆等大众媒介搜索并查找相关书籍、杂志、报刊等文献资料。在研究中,充分利用蒙学这个载体,挖掘蒙学的德育价值,探索并形成数条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渗透了蒙学思想
17、的德育指导措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对蒙学的热爱,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二、课题研究历史及研究现状蒙,取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注云“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1这是最早的蒙学论述,也是蒙学概念提出的依据。辞源2中指出蒙学“启蒙之学,犹今之小学。”。“蒙”犹幼稚。暗昧之意,幼童于事多暗昧。因此称之为童蒙,启蒙童稚,消除暗昧称之为启蒙。8我国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养成教育的统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小学,它既包括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也包括非制度化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亦称“童蒙教育”或“蒙养教育”。陶有宏在蒙学教材不该被遗忘3中提出如果说“四书”“五经”是中国经学教材典范的
18、话,那么我国古代也不乏以识字为主的蒙学教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则莫过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习称三、百、千)。中国蒙学教材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尤其是“三、百、千”在我国古代语文启蒙教育中曾赢得巨大成功。现在,这些蒙学教材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选编特点对今天的语文课改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蒙学教材不该被遗忘。张静在从古代蒙学教材的演变看当代启蒙教育4中提出中国古代蒙学蒙书,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对儿童传授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所谓“蒙以养正”,使儿童树立一种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从而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宗法
19、制度。蒙学蒙书伴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不断批判扬弃,总结提高,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其中有不少蒙书包含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和思想内容,已远远超出了童蒙教育的樊篱,因此说古代蒙书不仅是儿童的教科书、是促进儿童成长与进步的一块知识田园,也是更多人丰富知识、修身励志、完善自我的重要传统读物。周彦作、卢清论三字经对当今儿童读物及教材编写的启示5中指出在国内的学前教育界早已掀起一股学习三字经的热潮;在海外,它作为中文和历史的入门书广为流传,国外一些大学还把它列为东方语言汉语言专业的初级读物,现在三字经已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这部蒙学读物在旧时可谓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它文
20、字简洁,概括性强,在短短千余字的篇幅中,包容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他无论在语言形式、教学内容、教材特色等方面仍有许多的精华值得我们去汲取。颜亚名在论的道德教育渗透特征6中指出千字文的道德教育渗透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它的内容上,即分析它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如何将道德教育融合在教材中,使严肃的“道德教育”变得简洁通俗,对学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二是从它的形式上,即分析它采用韵语、9讲究对仗、用典叙事,使严肃的“道德教育”在优美的旋律中完成,这种寓教于“乐”的德育渗透方式。王殿卿在当代学校德育智慧之源7中提到中国文化、中国道德、中国人的人格,这三者是内在统一的。中国人通过掌握中国文化,修
21、炼中国道德形成中国人的人格。如果不会说中国话、不认识中国字、不懂中国历史,又不讲中国道德,这种人就难以成为中国人,更何谈中国人的人格当今,中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尤其是中华美德教育有困难,就在于从教师到学生都对中国文化缺乏学习与训练,而没有一定程度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就难以认同与接受中国传统美德。学校,不是政治实体,也不是经济实体,而应当是文化实体。这是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文化,教育与文化是共生共存的,教育事业就是文化事业。“经典”与“蒙学”属于优质的文化产品,学校德育应当认真开发、现代转化和积极利用,并传授给新一代,推动中华文化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众多学者在蒙学,蒙学的德育思想,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
22、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为我们之后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蒙学的德育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三、笔者的观点及主张(一)课题研究现状所存在的问题现阶段从整体角度对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的研究大同小异,对蒙学这一概念的定义和选择也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而如何将蒙学渗透到小学低段德育中的策略研究却还不够完善首先,研究的领域不够广泛,多数已研究的小学低段蒙学德育策略大同小异,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指导体系。其次,在已研究的具体小学低段蒙学德育教育策略的实施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部分老师只是让学生通过单调的背诵进而学习蒙学,还有部分教师照搬照抄国内外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
23、教学形式太花哨,德育作用不明显,教学形式与实质内涵相疏离。甚至有部分教师受课程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没有重视蒙学教材的价值,而是马马虎虎,比较随意。(二)笔者的建议及主张笔者认为每周应抽出两到三天的时间,利用早读,午自修等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学教材,选择性地背诵,强化语言积累,并且讲究气韵和声调,注重形成10读诗背诗的氛围;在课堂内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较难理解的部分进行讲解,进而让学生对蒙学中的德育故事有一个较为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少讲、精讲或不讲,偏重于儿童个人的感悟和体会这三个方面探讨一些具体的蒙学如何在小学低段德育中进行渗透的措施。在课外拓展方面,可以发展更多更新的形式,例如利用编故事、开蒙学
24、知识交流会、班队课等各种形式开展关于蒙学的活动;也可以选择将蒙学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学习。未来,小学低段德育理念会更加完善,而蒙学的德育作用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策略也会更加多样化、综合化、个性化。但是如何渗透蒙学在小学低段中的德育作用新策略的道路势必艰险,对传统形式在继承、反思上的推陈出新需要一批又一批人的努力,新形策略的探索永远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本人对该论题作了深入的研究,这个选题的内涵有着广阔的空间,本研究只是试图从蒙学教育的策略上继承发展出一些方式方法,仍存在很多的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参考文献1郭庆华等译易经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5)2广
25、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商务印书馆,1980,(1)3陶有宏蒙学教材不该被遗忘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J2008,(11)4张静从古代蒙学教材的演变看当代启蒙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J2007,105周彦作,卢清论三字经对当今儿童读物及教材编写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颜亚名论千字文的道德教育渗透特征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107王殿卿三字经当代学校德育智慧之源M2008,68浦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9钱加清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特点简析J语文学刊,2001,410胡晓明读经启蒙还是蒙昧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1111张
26、静从朱熹的“小学”教育思想看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07,312王黎芳中国古代蒙学对当代儿童品德教育的启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宿教育学院学报2007,213徐梓,王雪梅蒙学要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14王应麟等编撰,黄秉泽校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M济南齐鲁书社,200215AMAHBTMOHDTAIB,SIATANAHMAD,SOLEHANBINREMOT,ABUBAKARNORDINMORALEDUCATIONINMALAYSIAMEVALUATIONINEDUCATION,VOLUME6,ISSUE1,198210913616PAMELALEPAGE,HANIFEAKA
27、R,YELIZTEMLI,DERYAEN,NEILHASSER,ILENEIVINSCOMPARINGTEACHERSVIEWSONMORALITYANDMORALEDUCATION,ACOMPARATIVESTUDYINTURKEYANDTHEUNITEDSTATESJ12本科毕业论文(20届)浅谈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13摘要【摘要】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及核心,而蒙学中的德育思想对当代中国全体国民,尤其是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更是启示我们在德育中应注重早期的教育。本论文旨在分析与评价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渗透时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通过对经典蒙
28、学教材的研究,提出若干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蒙学教育指导策略,以期把蒙学教育落到实处,发挥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作用。【关键词】蒙学;小学;德育;渗透。ABSTRACT【ABSTRACT】MORALEDUCATIONISTHESOULANDCORE,ANDPRIVATESCHOOLSOFTHOUGHTONMORALEDUCATIONINCONTEMPORARYCHINAOFALLCITIZENS,ESPECIALLYTHEMORALEDUCATIONOFCHILDRENISSIGNIFICANTANDONEOF“MONTEFOSTER,MORALEDUCATIONFIRST“PHILOSOPHYO
29、FEDUCATIONTEACHESUSTHATWESHOULDPAYMOREATTENTIONINTHEEARLYMORALEDUCATIONTHISPAPERPROVIDESANANALYSISANDEVALUATIONOFPRIVATESCHOOLSINTHELOWERPRIMARYSECTIONINTOMORALPROBLEMSANDWHENTHEREASONSANDTEXTBOOKSONCLASSICALSTUDIES,ANDFORMANUMBEROFEFFECTIVEOPERATIONALSTRATEGIESFORPRIVATESCHOOLSEDUCATIONGUIDETOEXPEC
30、TTHEPRIVATESCHOOLSEDUCATIONCOULDBEACHIEVED,ANDIMPROVETHEROLEOFPRIVATESCHOOLSINLOWERPRIMARYSECTIONINMORALEDUCATION【KEYWORDS】PRIVATESCHOOLS;PRIMARYSCHOOL;MORALEDUCATION;OSMOSIS。14目录1中国古代蒙学概述1611基本概念1612蒙学读本1121蒙学读本的发展16122蒙学读本的内容12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理念221蒙以养正,德教为先222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183小学低段德育中渗透蒙学思想的重要性331国内学者的关注332渗
31、透的意义3321理论角度19322实践角度44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渗透的现状调查441渗透现状概述4411各地区小学蒙学教育案例20412宁波小学蒙学德育的渗透情况542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5421蒙学教材内容,选择不够谨慎5422追求表面形式,缺乏内涵理解21423学习形式单调,学生缺乏兴趣6424教师蒙学素养,普遍有待提高65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渗透的有效措施751合理选择蒙学伦理道德思想157511取其精华7512去其糟粕852教化与践行合一8521训练身边日常行为,形成道德习惯错误未定义书签。522强化身边日常习惯,形成道德品质953采取恰当的形式9531课堂内渗透的有效措施9532课堂
32、外渗透的有效措施1054创造良好的蒙学德育环境54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542教师提高蒙学素养543学校营造良好氛围11参考文献12致谢13附录14161中国古代蒙学概述11基本概念中国素有重视“蒙养之学”的传统。而“蒙养之学”则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教育养成的统称,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简称“蒙学”或“蒙养教育”。它不仅包括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还包括非制度化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想要知道如何将蒙学思想更好地渗透到小学低段德育之中,则必须先了解什么是蒙学。蒙,出自于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注云“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这就是关于蒙学的最早论述,也是蒙学概念提出的依据。
33、蒙学的概念也出现在辞源之中“启蒙之学,犹今之小学。”“蒙”即幼稚、暗昧之意。幼年的孩童面对事情大多都是懵懂的,因此,启蒙童稚,消除懵懂便称为启蒙。而蒙学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的养成教育的启蒙教育,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小学,所以,也称为“童蒙教育”或“蒙养教育”。12蒙学读本蒙学读本是专为学龄儿童编写或选编的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千家诗等,凝结了各个朝代众多学者的心血,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121蒙学读本的发展蒙学教材是中国古代社会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科书。许多经典的蒙学教材,都兼备文化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双重功能。中国古代蒙学,上起周秦两汉,下
34、至民国初年,实施时间长达数千年之久。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周秦至汉唐多为综合性读物,以识字为主,同时进行品德教育,并包含各方面知识。例如,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爱历篇、周兴嗣的千字文等;二,宋至清中叶由综合性读物向分类专写的方向发展,并且在以识字为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三,清中叶民国初年原有的蒙学教材不能满足需要,出现了扩充的现象。例如,三千字文、万字文、千家姓等。在这漫长的时间中,蒙学读物不断地发展演变,使其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蕴含的思想越来越深刻,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经典教材。直至今日,
35、这些蒙学读物仍然广为流传,被教育界所重视。17122蒙学读本的内容中国古代蒙学读本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第一,以识字教育为主。古代蒙学教学的首要目的便是为了识字,因此,在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代表的古代蒙学识字的基本教材中,就有两千七百二十字,去掉重复的字,也有两千个左右的单字,这对于识字教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一直以来就是蒙学读本的核心内容。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伦理类蒙学读本,至今仍在各小学被广泛阅读及应用。第三,以历史知识教育为主。无论是元初的三字经还是宋代的小学等蒙学读本,都通过短小的历史故事,浅显的文字表达,将历史重新展现在孩童面前
36、,让他们熟悉历史。第四,以诗歌教育为主。神童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都是这类蒙学读物的代表之作。其特点是不但能够培养儿童的文学才能,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高尚志节,尤其是感受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儿童今后对诗歌的学习以及创作。第五,以名物教育为主。此类蒙学读本以宋代方逢辰的名物蒙求和由明代学者萧亮有编纂、清代学者杨臣诤补充订正的龙文鞭影最为流行。这些读本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了日常生活、天文地理、人文风俗、典章制度等知识,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蒙学百科全书。2中国古代蒙学德育理念中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儒家伦理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标准,体
37、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发掘和研究中国古代蒙学伦理思想中的优秀道德智慧,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当代中国全体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同时,中国古代的蒙学教材虽然内容不同,各有侧重,有的强调识字,有的强调伦理道德,有的强调综合知识,还有的强调诗歌韵文等,但是,德育思想却是贯穿于所有的蒙学读本。例如,三字经的开篇就提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重视蒙养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的传统蒙学教育中,无论是语录体、家训体、格言诗,还是其他体裁的蒙学读本,都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思想修养方面的教育。古代
38、蒙养教育的德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821蒙以养正,德教为先“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在未成年人的德育中应注重早期的教育。蒙养之学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最先接受的教育,对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否受到正确道德观的教育、熏陶,对奠定我们社会所要求的公民道德素质基础极为必要。中国的教育家一直以来都认为,在儿童蒙昧之时,便加以启蒙教育,使其学习知识,养成正道,这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就是周易蒙卦所提出的“蒙以养正,圣之功也”。而德教为先的教育思想,则启示着我们,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因为,人在孩童时期,心智未全,极易受到外界的熏染,染於黑则黑,染於
39、白泽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培养公民品德的“雏形”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接受正确道德观的教育和熏陶,便可为今后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以及成为圣贤之人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在孩子知识、性情都还未定的时候,就要及早地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才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为心成”的效果。22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国的传统蒙学教育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而伦理道德教育又是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主,并且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反复实践。传统蒙学强调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许多蒙学读物中,对于蒙童的行为习惯规定得十分详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例如,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中,便对蒙童
40、的生活起居、言谈举止、孝悌之义、人际交往等方面,叙述了详尽的道德行为准则,要求他们从最为基本的日常行为做起,逐渐养成习惯,并最终形成品质,达到积土成山、积善成德的目的。3小学低段德育中渗透蒙学思想的重要性31国内学者的关注经典蒙学教材中有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伦理道德文化,值得我们继承、发展,并且进一步学习。因此,蒙学在现当代的小学教育教学中依旧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状态下,蒙学的地位更加凸显,研究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的学者及专家也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张静在从古代蒙学教材的演变看当代启蒙教育中提出,古代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19对儿童传授文化知
41、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所谓的“蒙以养正”,使儿童树立一种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周彦作、卢清在论三字经对方当今儿童读物及教材编写的启示中指出,在国内的学前教育界早已掀起了一股学习三字经的热潮,而在国外,三字经已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证实了蒙学思想在低龄儿童德育中的重要意义;颜亚名的论的道德教育渗透特征和王殿卿的当代学校德育智慧之源等国内学者的著作,都指出了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理念对中国现当代小学低段德育的适用性以及重要性,为我们在小学低段德育中渗透蒙学伦理道德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32渗透的意义蒙学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尤其是蒙学中的德育思想,
42、更是为我国现当代的小学低段德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现从理论以及实践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321理论角度蒙学教育中“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小学低段的道德教育,肯定了古代蒙学的价值,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西方教育家洛克主张“白板说”,认为教育就像是配药,第一次错了,决不能靠之后的几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刷不掉的。虽然这种说法有些极端,但是却也从侧面启示着我们,孩童时期的正确教育有多么得重要。尤其是道德教育,更要趁早。而小学低段的孩子们正是处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最好时期,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灌输正确的教
43、育内容,实施正确并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观。中国古代蒙学的德育理念正符合了这一理论,因此,在小学低段德育中渗透蒙学思想,有利于低年级学生更好地接受道德教育。322实践角度对蒙学经典以及蒙学教育现状的研究,为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使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对蒙学有了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充分利用蒙学教材这个载体,深入挖掘蒙学教材的德育价值,形成若干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蒙学道德教育指导策略;而学生则通过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及认识,有利于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并且学生能够领悟蒙学的道德智慧,以古人的
44、优秀行为及传统美德小故事作为学习的榜样,不断地规范自己的道20德行为,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品质。同时,蒙学在教育中,十分注重从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中选取教育的重点,更是从日常行为着手,规定了童蒙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生活起居、孝义忠信等方面的行为准则,为低年级学生学习正确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列出了实施标准。4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渗透的现状研究41渗透现状概述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蒙学作为国学的一个分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认识到了蒙学对于现当代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伦理道德这一方面,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家长或是学校对于蒙学教育,大多只是
45、停留在表面形式,并没有很好地将蒙学思想渗透到小学低段的德育之中。甚至有的学校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教材,未经过任何指导和分析,只是一股脑地让学生去读去记,导致学生虽然能够熟读成诵,但是却并不明白其中的具体含义,失去了蒙学读本原有的教育意义。同时,因为没有细分蒙学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结果君君臣臣、因果报应、命运天定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也渗透到了学生的思想中,使得蒙学教育并未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及效果。411各地区小学蒙学教育案例案例一郑州市晋唐书画学校校长将自己印刷的10万本弟子规,无偿赠送给市内的各所小学。并且他还在“书墙”前跪下,将书一本本的交到小学生的手中。案例二北京市的多所小学在
46、近几年掀起了学习蒙学经典教材弟子规的热潮。但是,网上也同时出现了一些质疑小学生学习弟子规主要的方法便是背诵,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弟子规的内涵,并起到德育的作用吗412宁波市小学蒙学德育的渗透情况笔者曾在浙江省宁波市江东第二实验小学实习时看到该校学生学习蒙学读物,因此,就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问题,随机采访了几位一线的低段语文教师,并了解到以下情况江东第二实验小学的低段年级学生,部分班级几乎人手都有一本经典的蒙学读物。至于21具体是哪一本,则由各班的班主任各自确定,有的是弟子规,有的是三字经,还有的是千字文等。每个星期抽出两到三个早自修或是午自修,在这段时间中,由语文课代表带领全班朗读蒙学读本二
47、十分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释疑。但是这些关于蒙学教育活动的安排,并不是每次都能够非常按时进行,经常时不时的暂停。甚至有些班级并没有进行蒙学教育活动。同时由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有所差异,每个教师的蒙学修养各自不同,有些教师对蒙学教育较为了解或有所研究,而有些教师则自己也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于学生的疑问并不能完全正确的解答,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诵读蒙学读本。因此,蒙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流于表面形式,并不能很好地渗透到小学低段的德育之中。42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从以上的事例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小学将蒙学纳入学习计划之内,越来越重视蒙学思想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作用,这是一件值得我们高兴的事
48、。但是,与此同时,也不难发现,在这些越来越普及的蒙学教育活动之中,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以及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421蒙学教材内容,选择不够谨慎现阶段,蒙学读本进入小学课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固然,蒙学集合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对儿童的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古代蒙学中的伦理道德理念,对小学低段的德育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蒙学是封建阶级的产物,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了蒙学虽然集合了长久以来古人的智慧,但是某些封建思想却也同时流传了下来,与现在的主流价值观不符。有些教师在选择蒙学教材时,只是大致地浏览一下,便把某本蒙学读物整本交给学生,让他们机械地背诵全文内容,并没有细分该蒙学
49、读本中的精华与糟粕。由于小学低段的学生心智还并不成熟,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较差,结果导致部分封建思想也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之中,使得蒙学教育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及效果,反而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422追求表面形式,缺乏内涵理解有不少学校引入蒙学教育,只是为了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或是亮点,为学校做宣传,以此来吸引优秀的生源,增加学校的影响力。等到蒙学热潮消退后,这些学校便将蒙学搁置一边,重新寻找新的热点。并且有些学校在渗透蒙学的伦理道德思想时,也只是停留在表面。部分教师照搬照抄国内外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不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教学形式过于花哨;或是吹、拉、弹、唱、书、画样样俱全,教育形式非常复杂,结果却是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加重了学习压力,而德育作用并不明显,忽略了蒙学德育思想的真正内涵。22甚至有部分教师受课程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没有重视蒙学教材的价值,只是随便走过场,马马虎虎,并且随意地暂停蒙学课。因此,蒙学常常只是被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附属品,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想要将蒙学思想渗透在小学低段德育之中,就应该注重对蒙学伦理道德思想的理解,让学生真正了解经典蒙学读本所表达的道德思想,挖掘蒙学教材的内涵,让学生记到心里,运用到日常行为之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423学习形式单调,学生缺乏兴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