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小学英语教育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研究背景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一些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就以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从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特征入手,建立了一些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比较有影响的是互动理论。互动理论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以及以语言互动为中介的学习作用。国外关于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以弗兰德斯NEDFLANDERS的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INTERACTIONANALYSISSYSTEM,简称FIAS最为细致成熟。从20世纪8
2、0年代至今,课堂互动一直是国外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者从互动的各个层面(包括互动模式、互动效果、互动的影响因素等)对课堂互动展开了深入研究。而长期以来,国内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的研究并没有以独立的分支进行研究,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得到广大教师和研究者的重视。12选题意义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产生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表明互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习得环境,即语言环境、认知环境和情感环境。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教学活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以往课堂教学情境下,师生之间的言语互动主要表现为“提问回答”这一自上而下的、自师而生的单向流动,而不是双向或多
3、向互动。要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真正的互动性课堂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环。13研究目的首先在互动理论的框架下,描述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一些基本要素。其次通过调查客观真实地描述目前宁波地区英语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的一2般特点并试图找出存在的不利于语言习得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探讨并证明师生言语互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有利的语言环境,认知环境和情感环境,从而作用于他们的内部机制,帮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外语学习。最后本文探讨改进和提高课堂师生言语互动例如教师提问及教师反馈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引言11研究背景12选题意义13研究目的2文献综述21国
4、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的研究方法22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的研究对象23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的研究内容3研究架构31相关概念界定311语言与语言教学312师生言语互动目标312师生言语互动类型313英语互动教学模式314互动的影响因素32研究设计本研究以师生言语互动研究理论为指导,以宁波市实验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真实的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实证研究,真实地描述目前宁波地区英语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的一般特点并试图找出存在的不利于语言习得的具体问题。33研究方法4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41言语互动的测量因素411课堂互动中话语权的分配3412教师的话语特征413学生外语水平差异414任务难度415主题熟悉度416小
5、组人数417教师角色42言语互动的结果分析421宁波地区师生言语互动的一般特点422宁波地区师生言语互动的不利因素5反思与启示通过调查客观真实地描述了目前宁波地区英语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教师提问)的一般特点并试图找出存在的不利于语言习得的具体问题,探讨改进和提高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教师提问及教师反馈的技巧和方法。6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致谢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文献,获取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2课堂观察法在教育实习期间记录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言语交互行为;3统计法统计整理和呈现小学课堂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的实况;4综合分析法将回收的问卷调查、听课录及访谈所收集的资料与
6、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技术路线首先使用观察法记录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言语互动行为,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整理和呈现小学课堂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的实况,结合数学统计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具体课堂情境下师生言语行为的特征最后,对课堂教学师4生言语行为互动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620109选题确定、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制定提纲;2、20109201011结合教育实习,收集、查阅文献资料,展开调查研究,形成阶段性成果;3、201011进一步搜集资料,完成文献综述、提交任务书及两篇外文文献;4、20101220112完成论文初稿;5、201132011
7、4整理、修改、完成论文定稿;6、20115/6毕业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徐锦芬,曹忠凯国内外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外语界,2010(3)2沈小涛试论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3黄辉谈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湖南教育,2008(4)4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1(4)5邢琴琴,孙德玉课堂互动中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4)6曲晓利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几个问题吉林教育综合,2010(2)7黄芳,韩戈玲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互动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9(11)8王健,王晓林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
8、础及课堂互动模型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9滕芳,任艳,唐晓岩英语教学课堂互动探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11)10沈碧莹引导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率金色年华,2010611徐飞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国外外语教学,2005(2)12薛桂琴,钱蓓蕾论社会学视角下的课堂互动及策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3王开建,孔飞燕外语课堂教学互动策略探讨交通高教研究,2003614吕爱军,崔颖简论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11)15吴春艳课堂互动与二语学习英语教学,200985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英语教育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研究一、材料来源本研究选取的文
9、献来自于各种教育教学类书籍、期刊杂志和网络资料。例如徐锦芬和曹忠凯的国内外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沈小涛的试论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亢晓梅的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黄芳和韩戈玲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互动研究、王健和王晓林的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课堂互动模型等等。通过系统检索和仔细阅读,笔者并某些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分析,以期更准确地描述外语/二语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的现状。二、课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1基本概况有关课堂互动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外,但之后的很多年里,语言学界一直热忠于教学法的研究比较,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佳教学法”,但多年的研究显示,每一种教学
10、法都存在着自身的优缺点,“最佳教学法”其实并不存在。于是人们又将目光投向于课堂的互动并对课堂互动的各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课堂互动研究一直是国外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主要从宏观上关注理论和方法层面;20世纪末至今,研究则更加注重通过微观的观察来验证已有的假设或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互动理论和方法(SANDRA2006)。而国内的课堂互动研究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得到广大外语教师和学者的重视。近二十年来刊登在主要语言类期刊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的文章情况为19891995年0篇;19962000年3篇;20012005年66篇;20062010年415篇
11、。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从21世纪初起,国内的课堂互动研究开始有较大的增长,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这是因为自21世纪以来,在外语/二语课堂内展开课堂互动的理念受到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外语/二语教师开始在课堂内组织结对、分组等互动活动,于是也涌现出了6许多汇报型的相关研究成果。但随后又发现,课堂互动也不是有一条绝对原则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外语/二语教学界开始发现和探讨课堂互动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课堂互动设计及策略探讨(周洁2009),英语课堂上教师行为区域的研究(缪梅青2007),浅谈课堂互动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刘迎会2009)等等。2研究内容21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原则课堂互
12、动原则是进行课堂互动所需遵循的条件和衡量的因素,沈小涛(2004)提出了英语课堂互动的五个教学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主体,在课堂互动过程中,要尊重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之中。2多向性原则。应该把教学看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注重给班上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3创造性原则。活动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应鼓励学生在消化、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去完成难度适中或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4成功性原则。选择和设计那些学生极可能成功的活动。多次的成功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成就感,而且还能鼓励他们主动
13、探寻,纵深发展。5综合性原则。外语素质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一定的情景,有目的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五个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学活动应该是多边作用,设计具有创造性、综合性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以获得成功感。22师生言语互动的组织形式课堂互动是在课堂这个环境中的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有多种不同的形式,黄辉(2008)从主体角度把课堂互动分成三种类型1师个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个体的师生互动。这种类型较明确地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偏爱或偏见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2师班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学生群体的师生互动。这种互动常
14、见于组织教学、课堂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评价等过程中。3师组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小组的互动,是教师针对学生小组群体而进行的讲解、辅导、评价等。目前我们师生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师个互动和师班互动,而师组互动整个互动构成中仅占有很少比例。7但是部分学者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会对师生互动产生一定影响,并最终影响课堂互动的整体效果。因此在今后的课堂互动中,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功能小组,增加师组互动的比例。沈小涛(2004)补充说明了生生互动的形式。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指在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传统教学
15、常常低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生生互动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23师生言语互动的类型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分类方法各不相同,亢晓梅(2001)对国内外典型的师生言语互动分类做了详细全面的概括,其中国外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首先是艾雪黎等人根据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社会体系的观点提出的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知识中心式三种。教师中心式是指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目标是把社会文化价值与规范灌输在所有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
16、需要的人才教师在课堂互动过程中的角色被认为是社会文化的代表。学生中心式是指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目标是充分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学生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平等的主体身份与教师互动。教学过程主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中心式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是建立在强调系统知识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有效地传授和获得知识、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取得更高资格、将来从事理想工作而做准备为目标,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仅仅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其次是利比特与怀特等人提出的三种类型权威式、民主式和放任式。由于互动行为的依赖性特征,相对于教师行为的不同,学生的行为也表现出差异性,由此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教
17、师命令式。教师常以命令控制行为与学生的顺从顺应行为进行互动,但是往往会与具有侵犯性的学生发生冲突。师生协商式。教师用较多的时间与课堂里的成员联系沟通建立起班级成员之间学生一学生、教师一学生良好的互动模式,鼓励学生对教学目标和方法、8对课堂行为规范的制定等发表个人意见。师生互不干涉式。课堂上教师根据事先的讲稿、教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说明,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不参与指导他们的学习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国内则选用了吴康宁等人从师生行为属性角度划分的三个类型控制服从型。师生行为的主要属性首先是控制与服从。控制反控制型。在教师控制的情况下,部分学生会不服从学生的控制,这时便成为“控制”
18、与“反控制”。当学生的控制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师生互动行为的主要属性就会发展成为相互对抗。相互磋商型。在教师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免受不必要的惩罚双重压力下,相互对抗可能转化为相互磋商,或既相互对抗又相互磋商。24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近几年里的课堂互动研究成果中,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的研究十分丰富。专家学者从课堂互动的理论依据发现课堂互动的策略,而广大一线教师则从教学经验中提取直接的课堂互动策略。沈小涛(2004)根据课堂互动类型和互动原则提出了英语教学的三个课堂互动策略1角色互换策略。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互换,教师当学生,学生当教师。角色互换策略使学生提高自己在大众面前的表达
19、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使教师更直接、更真实地感受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并以此为根据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2小组互动策略。小组互动能使学习者个体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使用目的语。活动参与者通过交际完成某种任务,交际时就是一种互动的状态,通过意义共建增进语言习得。小组互动可分为组内互动和组际互动。3个人自学策略。个人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英语课堂内主动地获取、应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自学有别于学生课后的自学,课堂内的自学为教师最直接指导学生学习,参与学生学习过程,即实现课堂内的师生互动提供了条件。25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自21世纪以
20、来,在外语/二语课堂内展开课堂互动的理念受到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外语/二语教师开始在课堂内组织结对、分组等互动活动,因此也出现了各种各种的问题。邢琴琴和孙德玉(2006)以社会学的角度总结了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1)师生课堂互动教育机会不均等。例如通常女生与教师交往的机9会多于男生;而在在理科课程中教师与男生的互动机会多于女生;而且教师更愿意与成绩好的学生交往。(2)互动内容差异带来的机会不均等。例如在提问时,教师向他所喜欢的学生提出的多半是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向不喜欢的学生提出的多属于简单的事实性问题,对思维发展作用不大。(3)互动时空差异造成的机会不均等。教师与“优生
21、”和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的言语互动持续时间较长。(4)互动性质差异导致的机会不均等,如“优生”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对他们赞许的比率要显著高于“差生”答对问题时,在答错问题的情况下,“错生”受到教师斥责的机会又显著多于“优生”。曲晓利(2010)则总结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典型性问题1互动形式单调,多师生问互动,少生生问互动。而生生互动是教学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2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课堂教学中,多见封闭型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有许多雷同与重复。3互动作用失衡,多“控
22、制一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的成员型互动。素质教育的课堂需要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不单单是教师活动,更是整个群体的集体活动。三、理论支持3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互动行为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在20世纪初期逐渐得到重视,其基本观点是主张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把个体的学习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反应”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这一理论着重强调外在环境刺激所导致的学习者的行为改变,
23、强调教师安排和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来促使学生实现预期的行为改变和学习效果。根据这种观点,在教学中必然会采用“单向单一的教师中心的讲座式教学方法”,课堂互动也都会依据“刺激反应”原理进行。3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互动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成为教育、学10习的理论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内部因素驱使,也不仅由外部刺激自动塑造和控制,人类的行为还可以在由行为、环境以及个人因素三者互动的模式中得以解释如图1所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三种因素都是相互作用,通过多种途径相互影响的。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人们不再把学习看作
24、是对外部刺激被动地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认为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做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主义学派认为教师仍然是信息输入的管理者,但是学习者比在行为主义环境中更加积极地计划和执行自我学习,教学不是学生学习现成的知识,而是学习者通过其内部大脑活动获取信息。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互动建构主义观点最早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它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
25、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因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情境的创设、资源的提供、问题的探究以及语言和文字的表达等便成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该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以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方式、运用社会权威压服学生达到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发挥、创造更加适合于教学对象的环境要素,使学习者在自主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与环境多
26、媒体网络和协作者教师和学习伙伴全方位互动如图2所示的基础上,达到对当11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的目的。基于建构主义关于知识、关于学习的这些基本观点,在英语教学互动中也有所体现。3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认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中,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经验以促进自身变化,实现自我。罗杰斯的教育目的观远远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他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内心生活”,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探讨的是全人WHOLEPERSON培养,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
27、主体地位。它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与需要,强调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学习,另一类是意义学习。他认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则是意义学习,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意义学习能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判断是意义学习还是无意义学习的依据是学习对于个人来说是否是有意义。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知识和教学生如何学,而在于提供学习的资源,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营造促进学习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获得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使学生知道学习。正如罗杰斯认为的,只有这种学习才是唯一有价值的学习,它
28、影响“广泛而深远”,涉及“人的行为、态度,今后的行动方向甚至整个人格”。四、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产生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表明互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习得环境,即语言环境、认知环境和情感环12境。在互动理论的框架下,研究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一些基本要素,英语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的一般特点并试图找出存在的不利于语言习得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探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有利的语言环境,例如探讨改进和提高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教师提问及教师反馈的技巧和方法等,从而作用于他们的内部机制,帮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外语学习。要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真正的互动性课堂教学是极
29、其重要的一环。五、主要参考文献1徐锦芬,曹忠凯国内外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外语界,2010(3)2沈小涛试论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3黄辉谈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湖南教育,2008(4)4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1(4)5邢琴琴,孙德玉课堂互动中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4)6曲晓利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几个问题吉林教育综合,2010(2)7黄芳,韩戈玲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互动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9(11)8王健,王晓林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课堂互动模型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30、版,2010(1)9滕芳,任艳,唐晓岩英语教学课堂互动探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11)10沈碧莹引导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率金色年华,2010611徐飞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国外外语教学,2005(2)12薛桂琴,钱蓓蕾论社会学视角下的课堂互动及策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3王开建,孔飞燕外语课堂教学互动策略探讨交通高教研究,2003614吕爱军,崔颖简论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11)15吴春艳课堂互动与二语学习英语教学,2009813本科毕业论文(20届)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研究14摘要【摘要】课堂师生言语互动是在课堂这个环境下产生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
31、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互动是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关系着课堂语言教学的成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形式科学、内容多样、富有意义的师生言语互动对学生的语言习得至关重要。首先,本文通过分析师生言语互动原则、类型、组织形式、互动策略等基本要素,形成课堂互动的观察测量因素。其次,研究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客观地描述小学英语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现状,总结出一般特点及不利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建议,以期得到师生言语互动水平的提高。【关键词】课堂互动;言语行为;教师角色。ABSTRACT【ABSTRACT】VERBALINTERACTION
32、INTHECLASSROOMARETHEINTERACTIONANDINFLUENCE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STUDENTSANDSTUDENTSTHESUCCESSOFLANGUAGETEACHINGCLASSROOMDEPENDSONTEACHERSTUDENTVERBALINTERACTION,WHICHISTHEMAINFORMOFCLASSROOMINTERACTIONINPRIMARYSCHOOLSENGLISHCLASS,SCIENTIFICFORM,DIVERSIFIEDCONTENTANDMEANINGFULTEACHERSTUDENTVERB
33、ALINTERACTIONISCRITICALTOLANGUAGEACQUISITIONFORSTUDENTSFIRST,THISPAPERANALYZEDTHEBASICELEMENTSOFTHEINTERACTION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FORINSTANT,THEPRINCIPLESANDTYPESOFINTERACTION,ORGANIZATIONALFORMSANDINTERACTIVESTRATEGIES,WHICHARETHEMEASURINGFACTORSFORCLASSROOMINTERACTIONSECOND,THEPAPERMADETHED
34、ESCRIPTIONOFVERBALINTERACTIONBETWEENTEACHERSBYINVESTIGATINGINAPRIMARYSCHOOL,ANDSUMMEDUPTHEGENERALCHARACTERISTICSANDNEGATIVEFACTORSFINALLY,THISPAPERPROMOTEDTHERECOMMENDATIONSOFVERBALINTERACTIONINORDERTOINCREASETHELEVELOFTEACHERSTUDENTVERBALINTERACTION【KEYWORDS】CLASSROOMINTERACTIONVERBALACTIONTEACHERR
35、OLE15目录摘要14ABSTRACT14目录151引言172相关概念界定1721语言与语言教学的原则17211语言17212语言教学的原则1822互动概念1823互动理论支持18231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说”1823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93相关要素分析1931英语教学的课堂言语行为互动原则2032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的组织形式2033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的类型2034英语教学的课堂言语行为互动策略214研究架构2241言语行为互动的测量因素22411教师提问22412师生协商22413教师反馈2242研究设计2243研究方法225言语行为互动案例分析2351教学案例分析2352表1课堂师生
36、言语互动观察量表296研究结果分析与启示3061言语互动研究的结果分析30611师生言语互动的一般特点30612师生言语互动的存在问题3162促进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建议31621主题贴合实际,回归学生生活31622创设合理情境,拓展互动方式31623任务难易分级,面向全体学生32624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合作精神3216625明确教师地位,扮演正确角色32626提高评价质量,激发学习动机337结束语33参考文献33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171引言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产生于一定的环境中。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得以建立,有关课堂
37、互动的研究第一次出现在了国外,但是在当时以及之后的二十多年里,语言学界却一直热衷于对“最佳教学法”的寻求,各种教学法的研究比较成为了语言学界的主流课题。然而多年的研究显示,每一种教学法都存在着自身的优缺点,“最佳教学法”其实并不存在。于是人们又将目光投向于课堂的互动并对课堂互动的各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课堂互动研究一直是国外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主要从宏观上关注理论和方法层面;20世纪末至今,研究则更加注重通过微观的观察来验证已有的假设或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互动理论和方法(SANDRA2006)。而国内的课堂互动研究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得到广大外语
38、教师和学者的重视,在外语/二语课堂内展开课堂互动的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外语/二语教师开始在课堂内组织结对、分组等互动活动,于是也涌现出了许多汇报型的相关研究成果。但随后又发现,课堂互动也不是有一条绝对原则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外语/二语教学界开始发现和探讨课堂互动中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以及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英语课堂教学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言语互动主要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是自上而下、自师而生的单向流动,不是双向或多向互动,而实现真正的互动性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极其重要。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和认真阅读国内外教
39、育教学类书籍、期刊杂志和网络资料中有关师生言语互动的研究成果,仔细分析外语/二语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的现状,以期在互动理论的框架下,描述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一些基本要素,探讨如何通过提高师生言语互动的质量来为学习者创造更加有利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环境,影响学习者本身的内部机制,帮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外语学习。其次通过调查客观真实地描述目前宁波地区英语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的一般特点并试图找出存在的不利于语言习得的具体问题。最后本文探讨改进和提高课堂师生言语互动例如教师提问及教师反馈的技巧和方法等,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外语学习。2相关概念界定21语言与语言教学的原则211语言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瑞士语言
40、学家索绪尔将语言定义为一种表达观点的符号系统,是包含“能指”和“所指”二者之间关系的两面实体。郭梦秋在语言的本质观与外语教学18一文中汇总各种关于语言本质观的探讨,总结了语言都必须直接包括或暗含下列特征“1语言具有系统。2语言是一种人类活动。3语言是一种社会活动。4语言与文化相关。5语言在变化。”212语言教学的原则语言教学的运行规范即语言教学的原则,语言教学原则是由语言观决定的。郭梦秋对语言的普遍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出语言教学的四个原则1“语法规范性原则”。语言的系统性要求有一种语法规则来维护系统的运行。2“交际性原则”。语言是一种社会活动,人们需要运用语言交流,以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41、目的。因此语言学习者不仅遵守该语言规则,而且还要在一定的场合和情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以达到理解和被理解的目的。3“文化原则”。语言教学就离不开文化,因此语言教学必须结合文化因素,才有利于培养学习者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4“发展的原则”。语言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外语教学也应该用活的方法学习活的语法、语音和词汇等等。22互动概念互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互动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我们在通常情况下所说的互动是指狭义上的互动。徐飞在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一文中将狭义的互动定义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
42、和影响。”课堂互动则是在课堂这个环境下产生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课堂互动包括言语互动和非言语互动,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互动行为,它是课堂中最主要的互动形式。课堂师生言语互动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师生互动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发生的一种人际互动,教师和学生是互动的主体,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是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二、师生互动是相互影响和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并不是学生对教师或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线性的影响,也不是一次性或间断性的,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交互的影响,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三、师生互动的内容包含师生间的一切相互作用。总的说来,师生互动
43、的本质就是一个以不同程度,发生在多情景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23互动理论支持231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说”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五个假说,即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习得一学习假说THE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MONITOR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说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和自然顺序假说THENATURALORDERHYPOTHESIS。在其专著PRINCIPLESANDPRACTICEOFSECONDLA
44、NGUAGEACQUISITION中,KRASHEN汇总了他的五大假说,在将前三个假说进行重述后又细致地描述和论证了新加入的输入假说和情感假说,并充分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回答了怎样习得语言这一语言学界最关键的问题。KRASHEN认为学习者需要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只有理解输入内容,学习者才能调动本身的机制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内化。KRASHEN提出输入的19“I1”条件,I指学习者目前的语言能力,学习时的语言输入必须高于能力水平I,即“I1”。另外,输入必须在意义上可理解。在语言输入可被理解并且有足够的输入量的条件下,“I1”会
45、自动提供给学习者。由此可见,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是“输入假说”的中心思想。KRASHEN还提出了输入的理想条件1“输入是可理解的”;2“输入是有趣或相关的”;3“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4“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KRASHEN19826373)。其中,第一和第二是四项中的重点,若是输入不被学习者理解,这样的输入便是无效的。若是缺乏趣味性和相关性,学习者容易缺乏动力和积极的态度,这样的输入则是低效的。输入材料的可理解性对于二语习得来说是一个基本的、必需的要求,因此,在理解意义基础上的言语互动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关键。23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观点是学习理论自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
46、步发展,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教师、学习伙伴或其他人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其过程包括“同化”和“顺应”。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言学习强调学习者应积极参与,勇于实践,教师则应学习过程中资源的提供、情境的创设、思维的启发、问题的探究和语言文字的表达。教学的目的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是教师创设更加
47、适合于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习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动机驱使下、在愉悦的学习氛围和适宜的学习环境中与协作者教师和学习伙伴全方位互动如图1所示(黄芳,韩戈玲2009),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真正意义上获得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图13相关要素分析2031英语教学的课堂言语行为互动原则课堂互动原则是进行课堂互动所需遵循的条件和衡量的因素,沈小涛(2004)提出了英语课堂互动的五个教学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之中。2“多向性原则
48、”。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并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3“创造性原则”。活动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鼓励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去完成难度适中或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4“成功性原则”。选择和设计那些学生极可能成功的活动。多次的成功能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自我效能感,还能鼓励他们主动探寻,纵深发展。5“综合性原则”。语言学习不单单是听说读写等几方面的能力相加,而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因此课堂教学中根据或创造一定的情景,有目的地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五个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学活动应该是多边作用,设计具有
49、创造性、综合性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以获得成功感。32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的组织形式课堂互动是在课堂这个环境中的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从主体角度可以把课堂互动分成三种类型1师个互动教师行为指向学生个体的师生互动。这种类型较明确地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偏爱或偏见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2师班互动教师面向全班学生群体的师生互动。这种互动常见于组织教学、课堂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评价等过程中。3师组互动教师针对学生小组群体的互动,包括教师面向学生小组而进行的讲解、辅导、评价等。目前我们师生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师个互动和师班互动,而师组互动整个互动构成中仅占有很少比例。但是部分学者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会对师生互动产生一定影响,并最终影响课堂互动的整体效果。因此在今后的课堂互动中,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功能小组,增加师组互动的比例。沈小涛(2004)补充说明了生生互动的形式。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指在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传统教学常常低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得到进一步开发的宝贵人力资源,是成功的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生生互动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