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小学教育(侧文)生活体验与品德养成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实效性探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选题背景1国外背景德育,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奠基定向的作用。德育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个“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不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的时代,重视德育,尤其是中小学德育,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形成了众多研究德育思想的学派。20世纪50年代,以柯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结构主义学派和以拉思、西蒙等为代表的价值澄清学派兴起。认知结构主义学派在明确区分道德与非道德、确立道德冲突在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来研究,提出了道德认知发
2、展阶段论及其教育模式。价值澄清学派是西方新的较有影响的流派,他们则认为儿童行为问题源于价值观,价值观又是源于社会经验,因此必须反对公式化、说教灌输,主张在道德冲突中澄清价值观并提出了价值澄清的过程与方法。由于价值澄清可以减少价值混乱,从而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及判断选择能力。20世纪60年代,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论派兴起,该学派认为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强化等因素对道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其基本观点是儿童道德行为通过社会学习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获得与改变。前苏联学派,马卡连柯提出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等原则,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远比惩罚有效。另一代表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道德在全面发展中
3、的决定性主导作用,重视道德信念,认为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标志,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道德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世纪美国盛行着杜威的教育思想风。美国著名思想家克伯屈曾说“就杜威在哲学史上的相应地位来说,我把他放在仅次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位置2上。至于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的地位,依我看,他是世界上还未曾有过的最伟大人物。说到他对当代教育的影响,我把他同詹姆士、帕克、桑代克放在一起,他们已最有效地帮助了我们现在的美国教育思想的形成。”可见杜威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卓越贡献和重要地位。杜威的教育观集中体现于他的“教育即自然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教育即生长,杜威发展了卢梭
4、的天赋“自然生长”理论,扩充了“生长”概念的内涵;二、教育即改造;三、教育即生活。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是指经验的生长、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是指在生活过程中使经验得到自然增长。简言之,教育即经验的自然发展,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教育与人的生活,与人生经验之间具有同质性,教育就是在生活之中促成人的“生长”,而生长就是人生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因此,保持与更新人的生活和人生经验(包括个体和种族的全部经验),是连接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就是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也是针对教育
5、没能融入儿童的生活的弊端提出的。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为小学开设的专门德育学科课程,以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基本任务,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如美国的公民的品德课,新加坡的好公民课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近20年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全球范围道德或公民教育课程实施形式开始了不同的改革,努力建构开放性、活动型,融自然、人文、科技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比如美国,其在各州的课程标准中主要有“科学技术社会”,英国小学开设“社会参与性学习的综合课程”,日本则是在小学低年级设置”生活“和“综合学习”等,虽然各国的课程改革重点和方向不同,课程称谓有所差异,但实质上各国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相同,即结合本国国情,学生认
6、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对道德和公民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也进行了分析研究,开设的课程内容都是以主题探究、社会实践学习和生活学习等形式开展的,力图消除各自课程的积弊,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建立一套能够经受未来社会挑战的课程体系。2国内背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素以礼仪之邦著称,重视德育是一贯的传统。我国古代的德育思想体系比较完整,内容丰富。3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皆重视德育,尤以孔子为甚。他把“仁”视为最高道德,提出了仁学的道德理论,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传统的道德学说。他将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作为德育的内容,提出了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的德育原则和方法。老子、庄子为代表
7、的道家学派提出了“无为”道德学说”,认为“道”与“德”的本质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同时还提出“行不言之教”。近代,出现了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他们学习西方先进器物,对德育方面提出了富有其阶级色彩的理论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小学曾开设政治课。1981年3月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指出思想品德课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自始,小学各年级普遍设立思想品德课。1982年5月10日又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此后至20世纪末,国家先后颁发了四个教学指导性文件,它们分别是1986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1993年版的九年义务
8、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1997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一个个教学指导文件不仅体现出国家对此德育途径的重视,纵览更能看出对思想品德课研究的步步深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极大改变和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现今全社会追求的已是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原有的课程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同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结构”部分首次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9、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关于课程改革的研究论述,国内相关权威专家也有许多。石鸥在课程改革在过程中体验指出课程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对经验世界的建构,它有自己的“时间”,需要知识和生活作为构建的基础。对个人而言,有意义的课程知识是一个不断确信(或不断怀疑)的过程。课程的意义在于过程,是一个生活过程,一个知4识过程,是知识与生活共建的过程。课程是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体验,是学生的不断创造、释义,在这种创造与释义的过程中,内容不断异变,意义不断生成,个性不断发展。任何课程的意义都需要通过学生真实地学习或生活过(学习就是知识生活),才可能感悟到、体验到。朱小
10、曼教授把教育中的体验与人的生命意义联系在一起,认为教育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一切生命感官,使生命的意义与语言的符号相结合,在教符号时让学生能够联想起他的生活经验,与他的经验融在一起。教育家张楚廷提出人的良好素质是一种内在之物,他的形成有一个内化过程,既有认知心理也有非认知心理在起作用,必须经过体验才能到达人的心灵的最深处,经过体验才真正谈得上素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特殊的认知、感受和体验过程,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体验到。教育部新课改专家组长钟启泉从“整体教育”的层面指出体验能使学习者增长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体验,促进健全的、自然的成长。教育必
11、须向学习者提供“生命”世界所渗透的经验,必须把教育同社会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学习者能够借助实际体验同充满奇妙的世界进行沟通。(二)选题意义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学生知识的来源,经验的获得,观念的确立将更多地来自于社会生活。社会上各种群体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的是与非、大众传播内容的善恶、美丑,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互联网也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选择性大大增强。在互联网上,不同的政治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都有充分的表现。如果品德与社会课脱离现实世界和学生生活,忽视现代社会对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呼唤,那品德与社会课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课和道德行为
12、的训练课,品德与社会课就变成了读条条,背条条。久而久之,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产生逆反心理,也不会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杜威曾指出“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也许能使人产生某种行动但这种知识不能培养个人的主动性和使他忠于他人的信念。”因此,根据现代生活教育理论,教师只有直面各种社会信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生活天地为活教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在生活中发展个性和能力。5然而现在,虽然新课程改革已实行数年,但在整个教育界中“教育脱离现实生活”仍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问题。长期以来,在学校内部,由于灌输式的“分科教育”及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和以考试为目的,导致了
13、学生与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的分离。目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现状,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教学实效进行调查分析,会发现在当前教学中,教育脱离生活的现象同样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缺乏,没有专业性的教师,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甚至有时会被其他语文、数学等主课取而代之;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教学模式偏于传统,教学思路陈旧,一问一答式,讲授式,填鸭式等旧的、固定模式上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束缚学生思维,也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单调,过于僵化,教学实效性低;教学评价手段简单、机械,教学结论难于真实反映学生实际
14、品行的综合素养;重视学生的“认知”环节,忽视了“践行”环节,忽视学生体验,知行不统一,学生的认知只停留在理论基础上,但在真正的生活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实行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特征没有切实贯彻,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低。除此,家长对思品课的重视度不高,不在意自己孩子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所学内容,而且现今社会,多数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因此对孩子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孩子的自我独立能力比较弱,对一些品德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不利影响。创建生活化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改变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势在必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15、和手段等方面出发,立足社会生活,使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当前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教育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基本内容6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现状分析的研究背景111国内背景和国外背景112新课标的理念阐述12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现状分析的研究意义2、概念的界定21
16、体验的含义体验,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它包含了经历、情感、认识三层意思,活动和结果二者辩证统一。作为一种活动,即主题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22相关学科对体验范畴的研究。221哲学上从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角度来描述体验范畴222心理学从情感理论中有关体验的部分、瓦西留克对体验活动的探讨和马斯洛对高峰体验的研究这三类对体验展开研究。223美学对体验的描述23生活体验的含义生活体验是在生活中了解,在真实生活情境中亲身参与、感受、体味、领悟和发现生活,在生活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学会生活,进而创造美好的生活,获得生活的真谛。24生活体验的
17、理论基础24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它体现了立足于中国实际,“去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7手脑并
18、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现实出强烈的时代气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民族教育理论宝库中十分可贵的遗产。242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论243现代教学论244马克思认识论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31对目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32对目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整理归纳3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现状成因分析4、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对策探究41以学校为基地,培养教师,创造良好校园环境42以教师为主导,构建生活化的课堂43以家庭为支撑,体现家
19、长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44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45以社会为阵地,改善社会风气,树立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再学习环境(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进一步明确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生活体验与品德养成”的关系;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了解现状,分析其与新课标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3、遵循相关教育理论,结合实际,提出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三)突破点和创新点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明确新课标理念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调查实践,结合目前的现状,希望能够寻找出有效的实现策略,为当前课程改革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帮助。三、研究的方
20、法与技术路线首先了解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再对课题进行实际性的研究,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接着根据分析所得数据材料撰写调研报告,最后针对调研报告中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主要为以下3点81、观察法利用录像等设备或者听课的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表现进行记录,然后对摄像内容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获得第一手资料。2、调查访谈法在教育实习期间通过调查、访谈的方式对衢州市某学校的学生及家长关于思品课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并对部分小学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以访谈形式了解一线教师、小学教育理论工作者在这方面问题的看法与具体的行动,以便更好
21、地提出建议,完成本论题。3、文献研究法广泛阅读相关文献,获取国内外大量研究材料。为小学思品课课堂教学中生活体验教学提供材料,奠定基础。4、行动研究法通过案例的分析及优秀案例的实践,深化课题的研究意义。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一)研究准备阶段(2010620109)1、确定研究对象。2、确定论文题目并进行开题报告。3、拟订小学思品课教学现状情况调查表及。4、与指导老师签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5、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文献综述初稿。(二)调查研究阶段(20109201010)1、对学生、家长进行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实施情况认知的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总结分析品德与生活(社
22、会)课生活体验教学实施现状2、对负责学校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进行采访并记录,通过整理和分析,从中总结出现阶段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实施现状,归纳出已有的并被广泛采用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实施途径。3、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任务书和文献综述。(三)研究结果整合阶段(20101020112)1、完成文献综述。2、根据调查所得结论及现有研究成果,撰写完成论文初稿。(四)总结提高阶段(2011320115)91、修改论文,完成外文翻译两篇,准备答辩报告。2、毕业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梅桃源,冯长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教师解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方晓波,陈光
23、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师解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陈佑清,李丽个人知识与体验性课程A湖北大学教育学院,20034李英,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A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教育学刊,20017石鸥,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A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8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北京商务出版社,1991年9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赵勇体验教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1巴班斯基著,吴文侃等译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马斯洛关于高峰体验的几点体会济
24、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13瓦西留克体验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0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教育生活体验与品德养成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实效性探究一、综述导言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都在进行相应的改革。这些改革的效果能否有效、能达到什么程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在于课程的实施。教学是课程
25、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自然成为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想像,没有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充其量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教学本应关注人的生命状态,为了人的生命发展。但现实的教学恰恰忽视了人,忽视了人的生命特征,遗忘了教学本应具有的生命发展意义。教学中的人成了单纯的认知者而非完整的生命,教学过程成了单纯的认识过程而非满足生命需要、完善生命世界、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基于此,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改革现行课堂教学形式,研究和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教学形式是当务之急。生活体验教学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在课程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学习,在感悟中成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选择。
26、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而获得教学成功的思想由来已久。如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从中可见孔子教学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还强调通过亲身来到生活中去实践来学习,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杜威提倡活动课程他特别强调游戏、活动作业、各种手工等课程,也特别注重在学校里设置实验室、商店、菜园,并充分利用化妆、表演等活动形式组成儿童学习的情境与内容,从而进行教学。他认为通过这些活动使儿童在校内与校外的生活相关,减少它们之间的隔阂。他的“教11育即自然发展”理论包含的三个内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教育即生活,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构建,注重道德知识和能
27、力的整合,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整合,注重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整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去建立积极而富于个性化的生活理念,掌握生活常识,学会生活技能,也是强调体验的重要性。罗杰斯的情意主义教学过程论他主张情意教学,和谐师生感情,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他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活动。由于注重情意因素,他强调“教师的精力集中在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和提供各种手段上。”在他们的思想中均折射出生活体验式教学的思想和做法,并使其日益显现出不可忽视的效能。近年来,我国教育学者也日益重视学生的体验,十分强调体验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如“教育过程是一种体验”;“教
28、学活动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体验应成为课程论和课程改革新的价值取向”等观点。但教育学对生活体验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如对促进学生生活体验,促成品德养成的教学策略的实际贯彻落实的研究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聚集到教育学中,注重体验的思想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得到体现。2001年,国家下发了针对着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新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应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提倡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注重知行意的统一,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关注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并积极引导孩子不仅在课堂中学会知识而且在儿童自身的生活中通过生活体验从而更好的形成良
29、好的品德。然而新课程改革已实行数年,但在整个教育界中“教育脱离现实生活”仍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问题。笔者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并实际观察,对小学思品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教学实效进行分析,发现在当前的教学中,教育脱离生活的现象同样十分严重,如课堂仍是抽象性、空洞化的说教式教学,知行不统一,教育与生活脱离的现象非常严重等等,因而以学生为本,注重生活化、体验性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落实到实处,所以笔者尝试着把新课标理念下的“生活体验教学与品德养成关系”进一步明确,并试图将生活体验这一理念真正地运用到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以求获得一些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实效的途径和方法。12二、小
30、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研究现状对于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现状的研究分析,基于国内外学者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笔者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一)体验的概念界定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体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现象相当普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而不信,知而不行”,这直接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体验成为当下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聚焦的话题。关于体验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观点。1、哲学中的体验范畴有认识论和本体论之分。在认识论中,体验是一种认识方式,它包括三种情况一、主体把自身当作客
31、体,从而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二、主体不经过任何中介而直接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认识客体,即通过亲身经历来认识客体,此种体验即直接经验;三、直觉,如齐美尔认为,体验实际上是心灵把握生命的活动,体验只能是直觉的,不可能从别的形式中论出来;柏格森认为,直觉就是当下的内心体验,是一下子置身于具体绵延历程中的那种努力,总是有机地把握事物而不分割它们。在本体论中,体验有两种涵义情感或人把握世界与人生的方式。第二种涵义实际上是把作为一种认识方式的体验本体化了。在另外一些哲学家那里,却是把作为一种认识方式的体验,或者说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体验本体化了。如哲学人类学的创立人舍勒认为“人借助理性、直观、体验、意志、情
32、感以及价值能力来与周围世界发生关系”,这里的“体验”无疑是一种认识论上的体验;他又说“(精神)作为一种思想着、期望着、意欲着、领悟着、体验着、爱恋着的意向性活动构成人的本质”。如此看来,作为一种认识方式的体验,又具有了本体论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被本体化了。2、心理学对体验的研究,可划分为三类情感理论中有关体验的部分、瓦西留克对体验活动的探讨和马斯洛对高峰体验的研究。情感理论中的体验有三种涵义体验是情感的本质或同义词。如心理学中通用的情感定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或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13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这里的体验即取第一种涵义。体验是情感的成分之一,是对情感状态的自我感
33、受(喜怒哀乐)等,或者说就是情感状态。如一般认为情感“包括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及生理唤醒等内容”。其中,主观体验指“一个人对情绪或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体验是对情感的觉察和认知,包括对他人情感的觉察和认知(移情性的)、对自己以前情感的觉察和认知(反思性的)、对自己现在情感的觉察和认知(自我监控和反思性的)。这种涵义在心理学中很不明确,但实际上众人往往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着这种涵义的体验概念。前苏联心理学家瓦西留克从心理学的活动理论的视角来透视体验,提出了与情感理论不同的体验概念“我们所用的体验这个术语并不是心理学中所熟悉的那个意思,即指主体的意识内容的直接的、经常是情绪的
34、形式。在这里,它是指人在度过这样或那样(通常是艰难的)的生活事件、情况时,恢复失去的精神平衡,一句话,应付有威胁性情境时的一种特殊的内部活动、内部工作。”马斯洛的高峰体验也不同于情感理论的体验,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状态,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其中既有情感,还包括认知的成分。对其中的存在认知马斯洛有大量描述。3、美学一向把体验视为与人生和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加以探究,20世纪以来,对审美主体及其心理体验的关注和思考,更是成为其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首先,体验是一种活动,是作者亲自参与和感受生活实践,以搜集创作素材包括对欲表现的对象的感性认识和作者所获的生理和心理的丰富的感受CHARACTERMORA
35、LDEVELOPMENTSTRATEGY19目录1引言202问题的提出212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现状分析的研究背景21211国外关于德育的研究概况21212国内学者对德育的研究概况22213品德课程的发展轨迹22214小学生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阐述233相关概念的阐述2431体验2432生活体验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2532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25322活动课程论25323现代教学论26324马克思认识论2633品德课程264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现状与调查分析2741对目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7411问卷调查28412访谈3342对目前小
36、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整理归纳355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实效性的有效对策探究3751以学校为基地,重视师资培养,发挥监督作用3752以教师为主导,发挥示范、引导、组织、实施作用3853以家庭为依托,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4054以社会为阵地,营造良好的再学习环境406结语41参考文献41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431引言旧事物的消退灭亡,新生事物的诞生,都有其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等背景因素。教育活动是时代精神的缩影,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在经历了十年的改革后,正步入反思和继续前行阶段,作为小学德育实现途径之一的品德与生
37、活(社会)课,其教学活动必须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紧跟时代步伐,要求的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逐步从传统和封闭走向现代和开放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该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实现学生品德的养成。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小学生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基础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相比,课程从类型、目标、基础、内容、呈现形态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特色,更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
38、要求遵循儿童的生活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提倡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注重知情意行的统一,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积极引导孩子不仅在课堂中学会知识而且能从儿童自身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体验生活,用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从而在生活的锻炼中更好地形成良好的品德。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如何突破传统教学观念束缚,真正地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于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实效性笔者在此进行浅显的探讨。2问题的提出2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现状分析的研究背景21世纪是一个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关键在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推
39、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些改革的效果能否有效、能达到什么程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就在于课程的实施。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自然成为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想象,没有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充其量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基于此,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改革现行课堂教学形式,研究和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教学形式是当务之急。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倡导的是“生活体验”,即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在课程中感悟,在体验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此倡导不失为实施素质教育中
40、实现小学生品德养成的理想选择。近十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确有成效,但当我们在探索中走过一段历程后,此时更应该做的是回顾和反思,以期求得更有效的发展。作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也不例外。笔者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在审视中探究、思考。211国外关于德育的研究概况德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进行影响的活动,对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奠基定向的作用。德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学校德育三个方面。重视德育,尤其是学校德育,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形成了众多研究德育思想的学派,如认知结构主义学派、
41、价值澄清学派、社会学习论派和前苏联学派。认知结构主义学派采用“道德两难法”来研究,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其教育模式,而价值澄清学派认为儿童行为问题源于价值观,价值观又是源于社会经验,主张在道德冲突中澄清价值观并提出了价值澄清的过程与方法。后来,社会学习论派兴起,它们认为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强化等因素对道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前苏联学派,马卡连柯提出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等原则,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远比惩罚有效。另一代表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道德在全面发展中的决定性主导作用,重视道德信念,认为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标志,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道德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1近2
42、0年来,绝大多数国家对全球范围道德或公民教育课程实施形式开始了不同的改革,努力建构开放性、活动型,融自然、人文、科技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比如美国,其在各州的课程标准中主要有“科学技术社会”,英国小学开设“社会参与性学习的综合课程”,日本则是在小学低年级设置“生活”和“综合学习”等。虽然各国的课程改革重点和方向不同,课程称谓有所差异,但实质上各国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结合本国国情,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结合对道德和公民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也进行了的分析研究,开设的课程内容都是以主题探究、社会实践学习和生活学习等形式开展的,力图消除各自课程的积弊,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建立一套能够经受未
43、来社会挑战的课程体系。2212国内学者对德育的研究概况作为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的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重视德育是一贯的传统。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关于品德教育的课程,也进行了多次变革,并且一些当代教育研究者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生活化,建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堂的教育理念。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对经验世界的建构,它的意义在于过程,强调课程是一个生活的过程,一个知识的过程,是生活与知识共建的过程,注重学生在教育情境下的体验,尤其是生活化的体验,主张通过真实地学习或生活感悟课程意义,将知识内化。3有的学者则强调体验在人生命成长的意义,特别是情感教育。主张从人的情感发展入
44、手研究德育如何改善,素质教育如何落实的问题,把教育中的体验与人的生命意义联系在一起,认为教育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一切生命感官,使生命的意义与语言的符号相结合,在教符号时让学生能够联想起他的生活经验,与他的经验融在一起。4还有学者如教育家张楚廷、钟启泉等人,他们在各自的教育理念中提出教育需要关注人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过程,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内化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成长的过程,等等。这些都在理论上强调了生活体验的重要性。213品德课程的发展轨迹教学实践中,相关的德育课程也紧跟时代,正经历着不断的变革。新中国成立后,在中1赵勇体验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方晓波,陈光全品德与生活
45、课程标准教师解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石鸥课程改革在过程中体验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小学德育中以创建政治作为一种途径。1981年3月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指出思想品德课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从那时起,小学各年级普遍设立思想品德课。1982年5月10日又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至20世纪后期,国家先后颁发了四个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在1986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1993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1997
46、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每个教学指导文件的内容都体现出重视德育的做法,更体现出对思想品德课研究的步步深化。5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同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结构”部分首次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这与以往的思品课程存在着许多差异,因而必须对此有清晰的认识。214小学生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阐述“理念”是指人们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
47、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面向的是每一位学生,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它的具体表现总结为四点(1)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而,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将书面材料转向儿童生活中的问题,要联系和贴近儿童的生活。(2)关注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特征。小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因而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引导儿童学习做人,学会主动参与社会,要从生存能力方面打好基础,引导儿童健康的发展,使学生能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
48、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3)树立全面的学生观,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宰,儿童在学习中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把儿童身上失落的种种权利还给儿童,让儿童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课程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且教师应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享受愉快的生活。(4)建构生活化与体验性的课程,做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5刘刚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2识技能的内在统一。德国杰出的思想家胡塞尔指出“只有感性的、
49、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发展的需要。”要求课程教育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学生只有置身在生活世界中,获得真实的认识、体验、感受、感悟,才能建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63相关概念的阐述31体验关于体验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观点。哲学中的体验范畴有认识论和本体论之分。在认识论中,体验是一种认识方式,它包括直觉经验、直觉和主体把自身当作客体,从而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这三种情况。在本体论中,体验则有情感或人把握世界与人生的方式和把作为一种认识方式的体验本体化两种含义。心理学对体验的研究,可划分为三类情感理论中有关体验的部分、瓦西留克对体验活动的探讨和马斯洛对高峰体验的研究。美学一向把体验视为与人生和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加以探究,20世纪以来,对审美主体及其心理体验的关注和思考,更是成为其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首先,体验是一种活动,是作者亲自参与和感受生活实践,以搜集创作素材包括对欲表现的对象的感性认识和作者所获的生理和心理的丰富的感受的活动。其次,体验是一种结果,是作者从其“体验”活动中所得来的创作素材即丰富的、活跃的、深刻的内心感受,包括印象、感情、感觉、经验等。接着,体验是读者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地感受和进入作者及其作品中人物心理状态的内心活动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