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docx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207676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有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菌和( 或)控制感染的目的。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 1.用药指征明确。及早明确病原菌,然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2.针对性要强 ,最好选用一种药物。3.剂量要足、疗程要够。这样既保证疗效,也可防治病菌产生耐药或病情反复。4.掌握既往用药反应。主要了解以往有无对药物的过敏史。5.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为主,较重者宜肌肉注射给药,严重者可静脉输液。6.按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增量或减量,更不能随便改药或加药。7.有肝肾功能损坏者用药宜慎重。有肾功能损害时要慎用氨基糖苷类、多肽类、万古霉毒等药物。

2、有肝功能损害时应慎用氯霉素、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利福平、两性霉素 B 等药物。8.有下列情况时不宜用抗生素:病毒感染; 发热原因不明 ; 对休克、昏迷、心衰或外科手术前后预防感染。联合使用抗生素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同时使用。正确的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促进康复。但如果联合不当, 不仅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还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2有以下情况时可联合用药: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单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较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能够减少毒性较大药物剂量的。老年人的使用 由于老年人常有以下特点:生理功能减退,组织器

3、官功能降低易患感染;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抵抗力低下易并发感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地防御致病菌的侵入易发生感染。而且,老年人在生理上的特点为:胃黏膜萎缩、胃液分泌减少, 会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活动减少,局部血流量减少会影响注射药物的吸收;全身肌细胞内含水量和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相对增多, 使药物分布发生变化;肝组织缩小,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了药物在肝脏的代谢;肾脏的滤过率降低,加之肾动脉硬化,药物的排泄功能减退。所以,老年人使用抗生素要坚持以下原则: 诊断一经确定, 应及时使用抗生素;选择毒性低且有效的抗生素; 尽量实行剂量个体化; 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老人易接受的剂型和简化的用药方案;

4、用药中,应注意提高老年人的免疫能力,特别注意观察各种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婴幼儿的使用 由于婴幼儿体内酶系统尚未成熟,生理代谢过程随着成长的变化而变化,对抗生素的作用(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用药量需按年龄(月龄、周龄, 甚至日龄) 的不同来调整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同时强调个体化用药, 并谨慎计算和认真核对药物剂量。3家庭中常按年龄折算药物剂量,方法如下: 新生儿用成人量的 1/10;婴儿用成人量的 1/5;幼儿用成人量的 1/4;学龄前儿童用成人量的 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 2/3。 婴幼儿感染时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是:应选用毒性低、抗菌效能强、抗菌谱较广的

5、药物。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除酯化物外)抗生素;慎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抗生素;禁用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四环素及磺胺类、硝基呋喃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使用 正确认识抗菌药物对胎儿及婴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滥用抗生素或认为抗生素对胎儿、婴儿有影响,而忽略疾病的治疗都不利于母婴的健康。一般妊娠期几乎所有摄入药物均可经“胎盘转移”进入胎盘体内,哺乳期用药时多数药物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药物达到胎儿或婴儿体内的浓度及对他们的影响,均受母婴、胎儿或婴儿的吸收、代谢及药物的性质、胎盘功能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慎重选择药物十分必要。要注意避免使用具有细胞毒

6、性或致畸作用的抗生素。供孕妇使用比较安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大环内酯类(除酯化物外)和林可霉素类。妊娠期应避免使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红霉素、红霉素酯化物、氨基糖苷类。妊娠早期应避免使用的抗菌药物有甲硝唑、利福平、TMP、氟胞嘧啶、酮康唑、喹诺酮类等。妊娠后期应避免使用的抗菌药有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生素、氯霉素等。4肝功能减退时抗生素的应用 应避免使用在肝内代谢、经肝胆系统排泄或对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此外,药物的剂量也应进行相应调整。肾功能减退时抗生素的应用 应避免使用经肾脏排泄且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对于主要经肾脏排泄但对肾功能损害不大的药物,宜根据肾功能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来调整该

7、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以防药物过量中毒。此外,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严格掌握适应证 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 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 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 延误治疗。3.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 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

8、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4.皮肤、黏膜局部尽量避免应用抗生素 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他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 G 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黏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5.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 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 5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 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 G 或其他适当的抗生素, 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原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 G 或四环素族

9、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 G 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于门诊)。颅脑术前 1 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6. 围 手 术 期 预 防 使 用 抗 菌 药 物 清洁手术清 洁 手 术 通 常 不 需 要 预 防 使 用 抗 菌 药 物 , 主 要 应 加 强 消 毒 灭 菌 和 无 菌 操 作 。 仅 在 下 列 情 况 时 可 考 虑 预 防 应 用 抗 菌 药 物 :(1 ) 手 术 范 围 大 、 时 间 长

10、 ( 超 过 3小 时 ) 、 污 染 机 会 增 加 。 (2) 手 术 涉 及 重 要 脏 器 , 一 旦 发 生 感 染 会 造 成 严 重 后 果 者 ,如 头 颅 手术 、 心 脏 手 术 、 眼 内 手 术 等 。 (3) 异 物 植 入 手 术 , 如 人 工 心 脏 瓣 膜 植 入 、 永 久 性心 脏 起 搏 器 放 置 、 人 工 关 节 置 换 等 。 (4 ) 年 龄 大 于 70 岁。(5) 糖 尿 病 控 制 不 佳 。(6) 恶 性 肿 瘤 放 、 化 疗 中 。 (7) 免 疫 缺 陷 或 营 养 不 良 。 6此类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比率不超过 30%。 清洁

11、-污 染 手 术 、 污 染 手 术清洁-污 染 手 术 , 可 以 根 据 实 际 情 况 用 药 , 污 染 手 术 需 要 预 防 性 应用 抗 菌 药 物 。 术 前 已 经 存 在 细 菌 性 感 染 的 手 术 术 前 已 经 存 在 细 菌 性 感 染 的 手 术 , 如 腹 腔 脏 器 穿 孔 腹 膜 炎 、 脓 肿 切 开 引 流 术 、 气性 坏 疽 截 肢 术 等 , 属 于 抗 菌 药 物 治 疗 性 应 用 , 不 属 预 防应 用 范 畴 。 使 用 方 法种 类 : 应 选 用 杀 菌 剂 , 不 宜 选 用 抑 菌 剂 。 剂 量 : 应 给 足 剂 量 , 静

12、 脉 快 速 滴 入 ; 药 物 溶 媒 量 1001 50ml(成人 ) 为 宜 ,不 宜 用 大 量 液 体 长 时 间 慢 速 滴 入 。给 药 时 间 : 应 在 切 皮 前 0.5-2 小 时 ( 参 考 抗 菌 药 物 的 达 峰 时 间 和 半 衰 期 ) 给 药 ,剖 宫 产 术 应 在 结 扎 脐 带 后 给 药 。给 药 地 点 : 手 术 室总 的 预 防 性 用 药 时 间 不 超 过 24 小 时 , 个 别 可 延 长 至 48 小 时 。 污 染 手 术 可 根 据患 者 情 况 酌 量 延 长 。7.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秦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进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 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 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7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 补充血容量; 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