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docx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207784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发布日期:2012-10-22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甘井子区辛寨子中心小学 李德郁一、预习的界定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这里强调预习要达到初步理解,和做好知识准备,而不只是一种形式。预习可以分为:学期预习(新材料预习)(大预习);阶段预习(章预习)(中预习)课前预习(节预习)(小预习)。数学预习不同于语文预习,有些课是不必要预习的,比如探索规律的内容,像“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就不适合学生预习。因为这类知识预习后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剩

2、下的内容都可以进行预习。另外由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少,我们建议以三年级为起点,先由教师主导、指导预习,逐步过渡为五六年级的学生独立预习。二、进行预习指导的缘由1、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作为课堂教学前一种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思维方法和技能。2、从学情出发现在的学生不知道预习,不会预习,这也是导致他们成绩不理想的一方面,急需指导。另外有一些教师也经常布置预习作业:“今晚的作业是预习下一课第 32 至 33页。”一句话下去,学生随便地打开书看一看,走马观花,预习完毕。这样的预习对学

3、习新课没有多少用处。所以教师必须学会预习指导,才能让学生学会预习方法,形成预习习惯。3、教材特点现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跟以前的教材相比,注重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倡导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数学活动,结论性的东西越来越少,启发性的语言越来越多,留给学生的空间越来越大,留给教师课堂的时间似乎越来越少,这些现象都在提醒我们要做好预习的指导。三、 如何开展和落实预习指导1、精心设计预习提纲。预习提纲是学生自学时的基本“凭借”,特别对于刚接触预习的学生,到高年级学生就可以自己拟定预习提纲。预习提纲设计得当是取得良好预习效果的关键。所以提纲设计要具备“三性”。(1)操作性:问题不易过大,可以

4、分解为若干小问题。(2)量力性:提纲中的问题学生有能力自主解决,超过学生能力范围的是教师讲解的部分。(3)启发性:提纲设计对学生理解新知有启发性,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举个例子:三上年、月、日提纲(一):一年有多少个月?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哪个月是特殊的月份?每个月有多少天?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些月的天数?提纲(二):一年有多少个月?这些月份可以怎么分类?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分的?两个提纲在操作性和量力性上都可以,但可以明显看出提纲二的启发性更高,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2、用心提炼预习步骤和内容预习提纲其实是一种任务落实法,其实预习方法还有有很多,比如笔记预习法、温故知新法、尝试练习法、动

5、手操作法、合作预习法等。但如果一味的跟学生讲这些预习方法,他们既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记忆,更不利于应用。所以我们通过具体、简明、合理的预习步骤和要求,将方法化解在其中。下面简单的呈现一下新授课预习步骤。这是我校提炼出的三年级数学新授课预习步骤,有三步:第一步:读。是指初读课本,知道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并结合情境图,解决老师提出的预习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课本中哪些地方隐藏着预习提纲中问题的答案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本中找出答案。比如每课的课题,人物的对话内容等这些都是重点要读的内容。第二步:思。思是指要想一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做上标记。班级可以统一要求,比如用波浪线等,自己不能

6、解决困难的问题试着解决,可以和同伴讨论,请教家长、查找资料等。解决不了的也可以作为问题在课堂中提出。思和问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还说过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然思这一步骤也是学生比较难做到的,因为只有深入预习才会思考,所以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第三步:做。做则是做课后的练习题来看看自己预习的怎么样。对于三年级的学生预习步骤不必太多,预习深度也不需太深。当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预习能力提高后,预习内容和预习深度也要逐渐增加。比如我校提炼出的六年级数学新授课预习五步法:读、思、讲、举、做。步骤、方法增多了,内容和深

7、度也加大了。具体为:一读。读有三,一读大体了解;二读,仔细圈画,重点、难点、问题;三读,找知识点。教师要交给孩子书中单元标题,课题,即每课小刺猬旁、还有书中的小知识点等。二思。思是指思考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前后知识有什么联系,还有哪些做法,自己还有什么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还说过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实思和问往往在一起。这一步学生很难做到,只有真正深入预习才能思考和提问。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善于思考和提问的习惯。三讲。讲是讲讲概念、讲讲题、讲讲推导过程。四举。举则是举例子来帮助理解概念,可以模仿例题举例子,也可以举生

8、活中的例子。五做。做是自主文成书中“填一填,算一算”,还有需要动手实践的地方,让孩子先经历过程。还有课后练习来检验自己的预习情况。 既然有预习就要有所反馈,所以我们的课堂结构大体定位:下面是这个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一下,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一课:上课伊始教师进行预习反馈,学生汇报预习内容,然后提出预习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本课的重点或是难点,教师对学生的预习给予肯定后,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教学。从上面的这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出预习反馈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让教学立于一个更高的层次,提高课堂效率。3、多种形式进行预习指导。我们的采用的预习指导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 式 方 法

9、渗透指导 教师见缝插针,随时渗透。讲授指导 开设预习指导课,向学生直接讲授预习方法。交流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点拨指导 学生在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示范指导 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效仿。4、通过“三强化”落实预习指导那么这些预习指导又是如何落实下去的呢?我们通过“三强化”来进行落实。“三强化”是指在备课中强化预习指导(课前);在课堂中强化预习指导(课上);在活动强化预习指导(课后)。(1)在备课中强化预习指导 预习反馈 新授 随堂练习、检测每学期还未开学,教师们就要坐在一起共同备出一周的课来,这周课的内容不是教材内

10、容,而是各组要在开学对学生进行的预习指导的内容。每周三下午的两小时时间是我校的集备时间,我们集备采用的是“三二式”备课。在三次备课和两次反思的过程中要有对于预习指导的具体设计。(2)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预习指导 每学期开学的前一周我们要求各学科先不要进行教材的内容,大家都要进行同样一个内容,那就是要针对本学科向学生进行预习指导,指导要做到细、实。其次校领导每天随机看课,雷打不动。聘请专家走进课堂,引领预习指导。通过“桃李杯”教学平台落实预习指导。通过课堂开放活动促进预习指导。在校本课中落实预习指导。3、在活动中强化预习指导学校可以搭建各种活动平台,比如评选预习小榜样等来强化预习指导,巩固学生的预习

11、习惯。最后我想说,预习的方法和内容要灵活,预习步骤根据需要调整顺序,根据需要进行取舍,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预习后的课堂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预习步骤看似繁琐,学生掌握熟练之后,会觉得很简单,因为就是按照教材的顺序,至于学困生要降低预习难度,允许不同水平学生达到不同预习水平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方法之探讨摘要:课前预习是常规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新课的补充与延伸。课前预习是新课改,新教材的需要;课前预习在现行课堂中有着许多的困惑:教师的思想认识和预习指导行为不够一致;千篇一律的预习案不能“应付” 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给学生充分质疑问难的时间,激励和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

12、精神需求;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使得学生课前预习与教师课堂预设和谐共存;教师针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检测。教 师指导小学数学的典型预习方法及培养数学预习能力的步骤。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 “渔”,这个道理是 显而易见的。但每天短暂的 40 分钟教学时间,使得许多教师不得不抱着“ 鱼” ,弃之“渔”。怎 样让一个 40 分钟能拥有 N 个 40 分钟的几何倍效果 ,一直是我们 每个教师渴望的目标;怎样透过每日短暂的 40 分钟,让学生从学数学,到用数学,到爱数学,则是每个数学教师的最大追求。从教近二十几年,我充分意识到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常规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新课的补充与延伸。我

13、们的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 习”, 而学好数学 ,养成良好的 预习习惯。课前预习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 渔”。做好课前 预习,既可以明确新课 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且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课前预习是新课改,新教材的需要;新课标下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会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联系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

14、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获取识的一种重要途径。预习的过程是自己摸索、自己动手、自己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地讲:预习包括内容预习,习题预习,疑难解决等方面。从这个观念上讲课前预习可谓是极其重要。但是新课改后教材中涉及了很多的探究性的知识和学生综合实践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如果让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就会缺乏激情,对于所得到的结论已经成竹在握,缺乏课堂的思考以及新知识的形成。对于这种观点,我认为我们现行教材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困惑。现行的数学教材不会给学生展示出现成的结论,而是给出一系列思考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材

15、的使用中,我们应该教会让学生正确的进行课前预习,这种预习不单单是知识的预习,更多的是一种思维过程的预习,因此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顾虑了。在预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点,而找出难点是预习真正要达到的目的,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前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决定着成绩的高低和孩子的思维发展。因此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至关重要。我认为教师应当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才不至于流于形式,以此达到课前预习的真正目的。二、课前预习在现行课堂中的困惑和策略;我们经常听老师们反映,课前预习效率很低,还有的教师说:“预习

16、跟不预习一样,会的不预习也会,不会的预习了也不会。”为什么预习效果不佳?有的老师认为:“ 学生 懒惰、 贪玩,不想花时间预习 ;学生马虎、粗心, 预习时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有的老 师认为:“ 课本中有的问题思 维难度太高”,等等。从问卷结果、访谈和录像察看情况结合来看,我们得出影响预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是教师的“ 简单行为” 和“形式化行为” 造成的。教师的思想认识和预习指导行为不够一致。有部分教师布置学生预习,只有内容,没有方法的指导,没有既定的要求,这样的预习是空洞的,无疑于一句废话。则学生认为预习是最简单的最容易应付的家庭作业,看与不看老师也察觉不到,简单浏览一遍就算完

17、成了任务。还有的老师们虽然认为课前预习是必要和重要的环节,可在具体的操作中却不够十分的到位。这 部分教师没有真正地把“预习案” 用起来,有的老 师只是把“预习案”随便地发给学生,对预习目标并未作具体的强调和要求;有的老师把“预习案” 当作练习发给学生,让学生当作一次作业去完成,教师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去应用和延伸,使得预习与课堂相脱离。这样的预习是形式的,教师对预习案的轻视,使得学生对预习不敢兴趣,是一个影响预习效果的重要而又关键的因素。(二)千篇一律的预习案不能“应付”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入学,我们就可以有意识的渗透数学预习的方法,在小学低段由于是图画情景较为丰富,可以采取“看图讲故事 ”

18、“提数学问题” 等方式进行预习;小学中高段语言文字较为丰富,再加上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预习也由教师引导式预习 向完全 自主式 预习过渡。教师 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先读一读,再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问一问等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通过了解预习完成得好的同学的方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预习。这是我们常常看到的预习案,它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吗?很显然,是不行的。千篇一律的预习案不能“ 应付” 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也要注意预习案因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不同,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这样的预习案才真正做到了课堂的补充和延伸。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第 8 册

19、)毫升的认识一节时,我给学生们提出了如下预习要求:1、收集各种饮料瓶,观察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2、了解一下,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3、通过观察和了解,你能描述一下,1 毫升的容量有多少吗?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教师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掌握预习方法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简单而又基本的预习方法。又如教学24 时计时法时,如果教师只是根据教材内容布置预习任务,有的学生能在家长的指导下,理解 24 时计时法,部分学生根本达不到预习要求。如果教师让学生调查电视、广播、邮电等部门是如何表示时间的。这样,学生不但有能力做到,而且在调查的过程中,

20、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激发。小学数学预习卡预习例题:做一做:我的困惑:我的感想:(三)、教师给学生充分质疑问难的时间,激励和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学生喜欢交流和展示预习的情况,同时也希望知道在预习中出现疑难和学生难在哪里,出现错误的学生错在哪儿。学生喜欢老师在预习之前给同学们讲清预习的内容、要求和预习的目标,但不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过多的讲授,而是希望老师多安排些时间让学生来展示和交流预习的情况和效果。因为老师的过多讲授,让学生失去了自我展示和倾听同伴发言的机会。另外,

21、学生不希望老师批评在预习中出现错误的同学,这样,会让学生丧失预习的冲动和勇气,渐渐地,学生就会对预习失去了热情,失去了信心。(四)、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使得学生课前预习与教师课堂预设和谐共存;预习是教师“教” 与学生 “学”之间的一座桥 梁。教师要鼓励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时,多提出问题,既可以是预习过程中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其他的想法或要求。作为教师要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功能,以便进一步的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 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课堂变成师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教师对于学生完全懂的坚决不讲,学生基本懂的稍加点拨,学生完全不懂或大多数不懂的作重点专题突破,以使优

22、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让学生尝试完成课后的“练一练” ,收上来的作业发现大部分同学掌握了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的方法,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会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在计算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同学 52 算成了 10,或是将 52 写成了 52,在 课堂上就重点讲讲 52 表示什么意思,怎么算。我们要认识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各种“未解决的问题”和“ 深层次的体 验与感悟 ”,而这些都在无形之中 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可贵的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时我们应该去敏锐捕捉和把握这些有效的资源开展教学。不要因为怕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成为在教学时 精

23、心创设的一些问题情境和探索情境的羁绊而不愿预习。而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随时地对教学预设作出调整,灵活地进行课堂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学生与教材。对学生:应及时掌握预习后的学生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的困难?又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分歧?因学情的变化,调整原先的教学预设。对教材:教材的思路与想法不再新鲜,教师必须考虑重新组合教材,拓展教材。同时教师要考虑怎样的应对策略,如何突破预习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怎样展示各种创新想法,在课堂学习中如何生成新的想法,得到新的收获,从而让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总之,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去进行一种探究型的预习,用动态生成的眼光看待(五)、教师针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检测。1、

24、老师考查。在课上用二三分钟检测一下学生的预习效果,或是将学生的预习作业收上来改,对学生的预习作业及时给予激励与评价,也可评选出较为优秀的预习作业。2、学生交流。课前让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交流,共同探讨预习时出现的问题,遇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共同探讨出正确的方法,学生互相帮助。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就是他们中最进步的孩子,有时发现他们的讲解并不逊色于老师,让他们互相督促。三、小学数学的典型预习方法指导及培养数学预习能力的步骤;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教给同学下面几种预习方法:1“导学单”落实预习 法2阅读理解尝试练习式3动手操作实验总结式4系统归纳温故知新式5材料准备式

25、6小组合作式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指导预习要遵循一定的模式。预习和课堂学习一样,有着一般的步骤和方法,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预习的操作步骤,以便学生有模可循。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以下四步:1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2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即在学生对预习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教给学生“消化 ”这些知识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1)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抽象概念具体化;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学生通过收集商品的价格,不仅形成了对小数的初步印象,而且这些小数是学生自己收集的,学生感到亲切,有了一些成就

26、感,这种成功感促使他们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对学习与自己便有了信心,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小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如:我在布置学生预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四年级数学第八册)时,教给学生如下的预习方法:1、动手实践:在纸上任意画出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量一量,它们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2、学会比较:再把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看看各是多少度。3、总结归纳: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在学生有了预习的兴趣、掌握预习方法之后,学生对预习应该有了自己的认识,他 们会认识到,

27、预习可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上老师将要教学的内容和任务,同时,只有自己认真地预习,才能在课堂上与同伴们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火花和光亮,久而久之,让学生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3)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4)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在预习过程中要适当做学习笔记,可以把重点字词、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疑难处分别做上标记,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主要包括看书时对问题的理解和心得体会等。如教学平年和闰年时,学生在预习时知道

28、了二月有 28 天的那一年是平年,二月份是 29 天的那一年是闰年。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 28 天或 29 天的月份要在二月。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4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在预习时,一定要把课本中的例题动手做一做,因为每课时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而且课本中的“想想做做 ”、“练一练”安排的都是与例 题同步的模仿练习,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做练习,通过试做,可以检查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内化新知,然后回顾整个预习过程,归纳出新知识的重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难题、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听课时重点解决。引导学生领会预

29、习要求。每一次新课之前,教师都应该及时地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要求和任务,让他们有事可做、有章可循,预习的任务和目标要具体、要求要明确。实践证明,课前进行很好的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预习,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应赋予新的生命。它作为课堂教学前一种学习者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数学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认真踏实地抓好课前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

30、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方法之探讨摘要:课前预习是常规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新课的补充与延伸。课前预习是新课改,新教材的需要;课前预习在现行课堂中有着许多的困惑:教师的思想认识和预习指导行为不够一致;千篇一律的预习案不能“应付” 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给学生充分质疑问难的时间,激励和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需求;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使得学生课前预习与教师课堂预设和谐共存;教师针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检测。教 师指导小学数学的典型预习方法及培养数学预习能力的步骤。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 “渔”,这个道理是 显而易见的。但每天短暂的 40 分钟教学时间,使得许多教师

31、不得不抱着“ 鱼” ,弃之“渔”。怎 样让一个 40 分钟能拥有 N 个 40 分钟的几何倍效果 ,一直是我们 每个教师渴望的目标;怎样透过每日短暂的 40 分钟,让学生从学数学,到用数学,到爱数学,则是每个数学教师的最大追求。从教近二十几年,我充分意识到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常规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新课的补充与延伸。我们的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 习”, 而学好数学 ,养成良好的 预习习惯。课前预习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 渔”。做好课前 预习,既可以明确新课 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自己

32、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且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课前预习是新课改,新教材的需要;新课标下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会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联系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获取识的一种重要途径。预习的过程是自己摸索、自己动手、自己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地讲:预习包括内容预习,习题预习,疑难解决等方面。从这个观念上讲课前预习可谓是极其重要。但是新课改后教材中涉及

33、了很多的探究性的知识和学生综合实践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如果让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就会缺乏激情,对于所得到的结论已经成竹在握,缺乏课堂的思考以及新知识的形成。对于这种观点,我认为我们现行教材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困惑。现行的数学教材不会给学生展示出现成的结论,而是给出一系列思考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材的使用中,我们应该教会让学生正确的进行课前预习,这种预习不单单是知识的预习,更多的是一种思维过程的预习,因此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顾虑了。在预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点,而找出难点是预习真正要达到的目的,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去,从而取得

34、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前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决定着成绩的高低和孩子的思维发展。因此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至关重要。我认为教师应当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才不至于流于形式,以此达到课前预习的真正目的。二、课前预习在现行课堂中的困惑和策略;我们经常听老师们反映,课前预习效率很低,还有的教师说:“预习跟不预习一样,会的不预习也会,不会的预习了也不会。”为什么预习效果不佳?有的老师认为:“ 学生 懒惰、 贪玩,不想花时间预习 ;学生马虎、粗心, 预习时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有的老 师认为:“ 课本中有的问题思 维难度太高”,等等。从问卷结果、访谈和录像察看情况结合来看,我们得出影响预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是教师的“ 简单行为” 和“形式化行为” 造成的。教师的思想认识和预习指导行为不够一致。有部分教师布置学生预习,只有内容,没有方法的指导,没有既定的要求,这样的预习是空洞的,无疑于一句废话。则学生认为预习是最简单的最容易应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