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章 动 机动机理论 本能论首先,本能论由詹姆斯和麦独孤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本能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所有的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种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支持该理论的还有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的生本能与死本能。“生的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例如,饥饿的本能、生殖本能、害怕危险的本能等。“死的本能”:当死的本能向外表现时,它就成为一种破坏、损害、征服的动力;它是愤恨的动机,侵犯的倾向,它在仇恨和侵犯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2、。当对外界有所破坏的时候,死的本能没有必要来毁伤自我。但是,当向外侵犯受到挫折时,死的本能往往退回到自我内部,成为一种自杀倾向。人的每一种动机都是无意识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混合物。还有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型,认为人类行为是由生来就有的自我实现的潜能所决定的。劳伦兹印刻效应可以很好的解释本能论,所谓印刻效应指的是: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 驱力减少理论该理论由赫尔提出。其主要内容为:(1)赫尔假定个体生存就会有需要,需要会产生一定的驱力,给有机体提供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所以寻求驱力降低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动机。(2)赫尔认为,人类行
3、为主要是由从经验中习得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即是由习惯来支配的。因此,他强调经验、学习,认为学习对个体成功适应环境是至关重要的。(3)赫尔认为,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驱力可以来自内部刺激,称为原始驱力;也可以来自外部刺激,通过学习得到,称为获得性驱力。(4)赫尔认为,驱力(D) 、习惯强度( H)共同决定了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P=D*H。 唤醒理论该理论主要是由赫布和柏林提出的。该理论认为:(1)唤醒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一般来说,人们喜欢中等程度的刺激,它能带来最佳的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太低或太高,个体都会不舒服。(2)该
4、理论认为,个体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3)该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原理: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简化原理,即重复刺激将会降低唤醒水平;个体经验对偏好有影响,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刺激。2 诱因理论该理论是由赫尔提出的。主要内容为:首先,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针对这种缺陷,赫尔提出了诱因理论:(1)首先,诱因是指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刺激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2)其次,诱因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物称为消极诱因。(3)赫尔在考虑到诱因这一变量后,并把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
5、修改后的公式为:P=D*H*K。(4)诱因与驱力是分不开的,它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其称为个体内在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 动机的认知理论1、期望价值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托尔曼,主要内容为:该理论是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他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或者反映与刺激的联系,例如,看见闪电,就期待雷声,这是由刺激引起的期待,再如,平时努力学习,期待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是由反应所引起的期待。期待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个体获得目标。2、动机的归因理论该理论是由:海德&韦纳提出的。主要内容为:(1
6、)首先,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2)海德指出,当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中体验到成果或者失败时,就会寻找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人们一般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所谓内部原因是指,个体本身的一些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等,而外部原因主要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的难度、运气等。(3)海德还提出了“控制点” ,把人们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种。内控型的人,认为陈宫或失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外控型的人则认为,成败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4)韦纳系统的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他在成就归因划分
7、为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的基础上,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将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5)韦纳把成败的原因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内归因和外归因:努力、能力、个性等原因都是内源性的,是内归因;任务的难度、运气、家庭条件等原因则是外源性的,是外归因。第二个维度是稳定的归因和不稳定的归因,任务的难度、能力、家庭条件等原因是稳定的归因;努力、运气、心境等原因是不稳定的归因。第三是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努力等原因是可以受个人控制的归因;运气等原因则是不能被个人意志控制的归因。3、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是由:德西提出来的。主要内容为:该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
8、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动机。自我决定是人的一种选择能力。人们的行为因素是自我决定,而不是强化序列、驱力或其他任何力量。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类行为区分为两大类: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前者指基于对人们需要的认识,3其特点是设计和选择行为。这种行为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后者指行为没有真正的选择。它受外在刺激的控制,因而是无动机的。4、自我功效理论由班杜拉提出。主要内容:(1)班杜拉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2)结果期待
9、是对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自我效能感,它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3)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5、成就目标理论代表人物:尼克尔斯德韦克等人,主要内容:(1)该理论对于如何评价成功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原则,主要分为三个:任务标准:主要看个体是否达到了活动的要求;自我标准:主要看个体现在是否比自己以前做的好;他人标准:主要看个体是否比群体中的其他人做的好。(2)成就目标理论把成就目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掌握目标,个体的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了上述目标就是成功。个体对自己
10、的评价往往依据任务标准和自我标准;另一种是成绩目标,个体的目标定位在好名次与好成绩上,认为只有赢了才算成功。这种目标常常表现在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并且根据一般标准来评价自身的表现。(3)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具有掌握目标的个体,往往会采取主动、积极的行为;具有成绩目标的个体往往有较高的焦虑水平,有时不敢接受挑战性的任务,遇到困难有时容易退缩。(4)近年来,艾略特及其同事将趋近-回避这两个古老的成就动机概念引入到成就目标理论中,把成绩目标进一步区分为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前者旨在获得积极的活动结果,是一种趋近的目标状态,后者旨在避免消极的活动结果,是一种回避的目标状态
11、。平崔克将趋近-回避状态引入到掌握目标中,将掌握目标区分为趋近和回避两种状态,进而把成就目标分为四种,即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并提出了这些目标的一些特性。需要 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不平衡,表现在有机体对外部生活条件或内部环境的一种稳定的要求。需要得到满足后,这种不平衡状态会暂时得到消除,但出现新的不平衡状态时,新的需要又会产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人类有 5 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生理的需要: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在人类各种基本需要
12、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也是最有力量的。它具有自我保存和种族保存的意义。包括食物、空气、水分、温度、睡眠和性等的需要,4其中最重要的是饥和渴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生理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出现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指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障,也包括工作岗位稳定、有一定数量的储蓄、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等(身体、经济和心理) 。安全需要首先要求减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3)归属和爱的需要:前两种需要满足后,个体就会受归属与爱的需要所支配。归属就是参加或依附于一定的组织、融入一个集体、与他人建立感情、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的爱,因此也是一种归属需要。(4)尊重的需要:尊重需要
13、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它导致威望、地位和认可等情感;另一个方面是自尊,它导致胜任、自足和自信等情感。而如果一个人的尊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引起失落感和自卑感,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个性发展理论中的最高理想和目标,是创造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因此也叫做缺失需要,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因此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稍作延迟,所以,高级需要又叫做生长需要。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1)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
14、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有可能来自于个体的周围环境。当人们感受到这些要求,并引起个体某种内在的不平衡状态时,要求就转化为某种需要。需要总是指向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或事件,即追求某种客体,并从客体中得到满足。没有客体或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都是不存在的。(2)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对于这种内部过程,我们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出来。通过任务的选择我么可以判断个体行为动机的方向、对象或目标;通过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我们可
15、以判断个体动机强度的大小。(3)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了人的动机。因此两者是紧密相关的。意志意志对动机具有调控作用。 意志的定义与特性(1)首先,意志是指个体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2)意志的特性有:目的性,坚韧性,随意性。 意志的品质构成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就是意志的品质,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和自制力。5(1)独立性:是指个体不屈服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采取决定、
16、执行决定的品质。与独立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2)果断性:是指个体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实现这些决定的品质。果断性的相反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3)坚定性:也叫顽强性,是指个体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决定的品质,与坚定性相反的品质是动摇性。(4)自制力是指个体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品质。与自制力相反的品质是怯懦和任性。 意志的行动过程一般会将意志的行动分成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1)准备阶段:包括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作出行动的决定。目标越明确、越自觉,社会意义、价值越大,它对行为的支配和调节作用
17、就越大。(2)执行阶段:是指执行采取的决定。意志强弱主要表现在:坚持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好的行为程序;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标的行动冲突。意志行动中动机斗争,是当意志行动中人们有两个以上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而引起的。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观以及与动机的关系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对动机的调控和控制有着直接的影响,价值观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第 11 章 能 力 什么是能力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指能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包括人们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也指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知识
18、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2)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或动作系统。(3)能力是指。 。 。 。 。 。 。(4)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知识、技能的提高;能力的提高又影响知识、技能的提高。6 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含义和特点(1)流体智力:是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是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与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即主要决定于先天的因素,而很少受到后天教育因素的影响。流体智力发展趋势是先提高后降低,一般在 20 岁后
19、达到高峰,30 岁后逐渐降低。(2)晶体智力: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表现为语言、数学知识等能力,它是后天习得的,主要是后天教育和经验决定,是经验的结晶。晶体智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3)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方面,晶体智力的发展依赖于流体智力;另一方面,对于晶体智力的发展,只有流体智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环境的作用。能力的因素说 独立因素说由桑代克提出,主要内容:人的智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的智力和不同的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智力的发展只是单个智力发展。心理学家后期发现,人们完成不同的认知任务时出现成绩相关,这证明智力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二因素说由斯皮尔曼提出,
20、主要内容:该理论认为智力由两种因素组成,即一般智力 G 和特殊智力 S;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要有两种因素共同参加。该理论的有点在于对理解智力有很重要的启发,为研究一般智力和特殊智力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缺点在于强调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区别,把他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多元智力理论由加德纳提出,主要内容:该理论认为,智力是由七中相对立的智力成分组成,分别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和自知智力。该理论还认为,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互相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智力的结构理论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
21、,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产品。(1)智力活动的内容: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2)智力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3)智力活动的产品:是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类别、关系、体系、转换、蕴涵。7由于三个维度和多种形式的存在,人的智力可以理论上区分为 150 种,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模型同时考虑到了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产品,这对推动智力测验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由阜南提出,主要内容为:该理论继承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智力层次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的结构是按照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
22、层次是一般因素 G;第二层次分为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做大因素群;第三层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等;第四层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阜南的能力层次结构理论像生物分类学的分类系统那样来设想能力的结构。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一、智力三元论由斯滕伯格提出,主要内容:斯滕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和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个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
23、获得成分。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在三种成分中起核心作用,可以支配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的成分。操作成分表现为任务的执行过程,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是用于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负责接受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和储存。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与环境拟合的心理能力,是有目的的适应环境、塑造环境与选择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环境决定着智力的内涵,要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去理解智力。一般来说,个体总要适应环境,力图在个体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
24、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一个具体的行为是不是真正的智力行为,要看此时的任务在个体经验中占什么位置。任务、个体和情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二、智力的 PASS 理论主要内容:PASS 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PASS 模型包含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成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系统最高层次,负责监督、管理、调节其他心理过程。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是智力活动最一般、最普遍的加工过程。三层系统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协调合作保证智力活动的完成。 简述斯滕
25、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1)斯滕伯格认为,成功意味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标,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8力和实践性智力,三者互相联系。(2)分析性智力是一种分析和评价各种思想、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能力,指的是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以发现对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已给定的内容,产生新异有趣思想的能力,它指的是能运用现有的知识、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有价值的产品。实践性智力是一种可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的能力;即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它能较好地预测个体未来工作表现,其中,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实践性智
26、力的核心。 简述情绪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1)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2)情绪智力包括四个主要成分: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能力;理解和分析情感、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简述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并举例说明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发展几乎和年龄等速,以后逐渐呈负加速变化。人的总体智力在 18-25 岁间达到顶峰,但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相同的。成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稳
27、定时期,二十五六岁到四十岁之间,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趋势,但晶体智力一生都在发展。智力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2)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具体展开参考 2000 题中 P147)遗传因素:遗传对于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观和神经系统的特性。环境和教育影响:产前环境、早期经验、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能力最终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总之,智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遗传、环境、主观努力,在智力发展中缺一不可。 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个体差异是
28、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智力的个体差异性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出现早晚的差异性、结构差异性、性别差异性上。9第 12 章 人 格 简述人格的含义、结构和特征(1)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人格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性格(核心成分) 、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气质与性格: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
29、动过程的特征所制约,无好坏之分。性格是指一种与社会关系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到个体生物学因素的影响。自我调控系统: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具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
30、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当一个人对自己作积极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作消极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卑感。*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3)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独特性:不同的遗传、成长及教育环境,形成了人们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稳定性:一时的、偶然的表现不能说是人格的特征。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格的统合性是
31、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社会性:人具有生物性,更具有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的自然特性转变为以社会性为主的个体。人格是社会人特有的,是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不断习得与掌握的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而获得自我的过程。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人格特征理论(1)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2)共同特质是指在同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多数人或群体所共有的特质;个人特质是指某个体所独有的特质。(3)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个体身上所具有的最典型、最概括的人格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那些重要特质属于中心特质。次要特质是个体身上不
32、太重要的特质,只有在特殊10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卡特尔人格特征理论采用因素分析法,把人格分为四层,即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1)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个别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有的特质;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群人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安歇相互联系的特质,它是制约表面特质的基础,是人格的内在因素。两者既可能是个别特征也可能是共同特征,是人格中最重要的一层。(3)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根源特质又可以分为体质特质和
33、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的,而环境特质是由后天的华景因素所决定的。(4)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这是人格的最下层特质,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的情绪反应速度和强度的特质。三者既可能是体质特质,也可能是环境特质。 艾森克三因素模型该理论是是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理论模型。他认为,人格的三因素分别是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其中,外倾性是指内外向的差异;神经质是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是指人格特征正面还是负面。 五因素模型塔佩斯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进行了
34、再分析,探究出最稳定的五个因素,被称为“人格海洋” 。该模型也称为大五人格模型。麦克莱和科斯塔根据大五人格模型,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 。五个因素分别为:开放性: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责任心:胜任、公证、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外倾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宜人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神经质: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主要是用来描述群体间人格差异的。 单一类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类型来确定的。佛兰克法利提出了 T 型人格,这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法利认为,T 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的性质,法利又将 T 型人格分为 T+型和 T-型两种。当冒险行为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