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姜波克国际金融学知识要点前 言一、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国际金融学是专门研究国际金融活动的经济科学,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与规律性,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的问题的一门学科。国际金融学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由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发展而成的,其理论性,业务性较强,宏观、微观并重,研究范围广,交叉学科多,并需要一定计算技术的综合学科。 二、本课程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国际金融学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掌握分析和研究国际金融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相辅相成,成为本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2、程之一。作为经济学中新兴的一门学科,国际金融学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学中一些常见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现象和政策问题,即通过开放经济下对外帐户的构成及不平衡所导致的内外部均衡的相互冲突的分析,学习其解决冲突的理论方法;掌握汇率变动的影响及均衡汇率的决定以及汇率的管制和干预方法;了解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汇率、货币危机的产生及防范措施;强调内外均衡的国际协调的重要性及其对策。毫无疑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而且使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1、了解国际金融基本知识,如:国际收支、外汇的概念、汇率的种类及计算、金融衍生工具、国际货币体系的
3、演变、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储备等。 2、掌握国际金融相关动态,如,欧洲货币体系的形成及特点、国际金融体系内部存在的问题、货币危机的防范及对策、汇率政策的选择等。 四、总学时、学分54 学时(每周 3 学时)、3 学分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多媒体讲授为主,采取辩论一次、撰写论文一次、课堂讨论一次、学生自主讲课一次、课堂小考若干次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上课要求 1、上课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提问、讨论、辩 论、小考、写小论文、检查作业、学生讲课比赛等。2、出勤要求。3、课堂纪律与卫生要求。4、考核办法:平时成绩占 30%(包括出勤、提问、讨论
4、、辩论、小考、论文);期末闭卷考试占 70%。2目录第一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3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7第三章 外汇和 汇率 .13第四章 汇率政策及相 关政策 .19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 .28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32第七章 国际货币体系 .37第八章 国际金融机构 .40序号 章 讲授 实验(训) 合计1 第一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3 0 32 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6 0 63 第三章 外汇和汇率 9 0 94 第四章 汇率政策及相关政策 12 0 125 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 6 0 66 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6 0 6
5、7 第七章 国际货币体系 3 0 38 第八章 国际金融机构 3 0 3合计 48 0 483第一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重点内容:掌握国际收支相关概念,熟练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难 点: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及宏观经济含义.学 时:3 学时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的含义1、概念的产生:国际间的经济交易必然会产生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支付问题,由此引起了国际收支统计和对国际收支进行分析的问题。2、概念:根据 IMF 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度、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二、有关国际收支概念的几点说明 1、经济交易:
6、IMF 所给出的国际收支概念包含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是以交易为基础。2、居民和非居民:居民和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而居民则是一个经济概念。 IMF 作了如下规定:自然人居民,指那些在本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个人,但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等一律是所在国的非居民;法人居民,指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政府机构、非盈利团体和企业。3、国际收支和国际借贷:国际借贷:即国际投资状况,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两者的区别: 国际收支是流量而国际借贷是存量;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一样,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赠予、侨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无偿交易”,都属于不发生国际借贷关系的交
7、易,因而不包括在国际借贷中,但却包括在国际收支中。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 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科目和帐户,并按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2、IMF 规定各会员国必须定期报送其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汇总后定期发表在国际金融统计上。IMF 出版了国际收支手册,制订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格式。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类 1、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2、资本与金融项目:资本帐户(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如专利、商标、版权、经销权等)+金融帐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间接投
8、资)+储备资产)3、错误和遗漏: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一)复式计帐法: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复式簿记的记帐方法编制41、贷方(Credit/Plus Items) (1)对外实际资产的减少;(2) 对外金融资产的减少;(3)对外负债的增加;2、借方(Debit/Minus Items)(1)对外实际资产的增加;(2)对外金融资产的增加;(3)对外负债的减少;3、贷方(Credit/Plus Items):出口(货物和劳务);资本流入,包括:对外金融资产的减少,本国对外负债的增加。4、借方(Debit/Minus Items):进口(货物和劳务);资本流出,包括:对外金融资产的增加,本国对外
9、负债的减少。(二)借方和贷方;收入和支出;顺差和逆差(黑字和赤字)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 (一)经常账户 1、商品贸易或有形贸易。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小麦,向欧洲出口纺织品等,是经常帐户中最重要项目 2、服务贸易即劳务进出口。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咨询、广告等商业服务等等,又称为无形贸易 3、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中国人在国外获得的工资,奖金,股票红利,债券利息等作为收益项目贷方,外国人在中国获得工资、奖金、红利、利息等作为收益项目借方 4、经常转移包括政府与民间相互捐赠等等发生的收入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1、资本账户:包括固定资产所有权国际间转移,
10、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债务等资本转移部分;还包括非生产和非金融性的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权的收买或放弃等。 2、金融账户:包含“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与“其它投资(如贸易信贷)”等三个子项目。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技术性调整错误和遗漏 1、由于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有的数据甚至还来自于估算,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如有些数据须保密,不宜公开),平衡表实际上就几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2、基于会计上的需要,一般就人为设置一个项目,以抵消上述统计偏差,即“净错误和遗漏”科目。 3、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净错误和遗漏这一项则放在贷方;反之,如果贷方总额大于借方
11、总额,净错误和遗漏这一项则放在借方。 五、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录经济交易以什么日期为准(一)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签订买卖合同、货物装运、交货和付款等一般都是在不同日期进行的。(二)资本交易还可以根据分析的需要有不同的划分。51、从资本交易的主体(或资本的拥有者)来看,有私人资本和官方资本之分。上述官方储备只是官方资本中的一部分;2、从资本的偿还期来看,有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之分。长期资本是指期限为一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如股票)的资本;短期资本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3、各种划分方法还可以根据需要交叉运用。譬如,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在资本账户下细分私人长期资本和私人短期资本;官方长期资本和官方短期资
12、本。4、需要特别一提的是,随着国际游资的大量积累,在一些资本账户完全放开管制的国家中,私人短期资本近年来的流动额越来越大,对其国际收支的影响非常显著,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其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私人短期资本的分析。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一、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济学分析 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复式薄记原理编制的,其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是相等的。但这只是账面的、会计意义上的平衡,不具有经济学意义。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每个具体账户和科目的借方额和贷方额往往是不相等的,这种差额被称为局部差额如贸易差额、劳务收支差额、经常账户差额等。3、注重某几个科目的交易加总在一起所形成的局部差额二、国际收支的盈
13、余、赤字和平衡 1、线上交易和自主性交易 通常,我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某个位置上划出一条水平线,在这一水平线以上的交易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被称为“线上交易”;而此线以下的交易被称为“线下交易”。当线上交易差额为零时,我们称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当线上交易差额不为零时,我们称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如果线上交易的贷方总额大于其借方总额,称为盈余;如果线上交易的贷方总额小于其借方总额,称为赤字,在赤字前应冠以“”号;很显然,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帐面上是平衡的,当线上交易的贷方总额大于其借方总额时,线下交易的贷方总额必然小于其借方总额;反之依然。2、贸易差额和经常账户差额贸易差额也是衡量一国实际资源
14、转让、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依据。经常账户差额反映了实际资源在该国与它国之间的转让净额,以及该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当经常账户为盈余时,就要通过资本的净流出或官方储备的增加来平衡;当经常账户为赤字时,就要通过资本的净流入或官方储备的减少来平衡。3、基本差额是经常账户交易、长期资本流动的结果,它将短期资本流动和官方储备变动作为线下交易。它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长期趋势。4、官方结算差额是经常账户交易、长期资本流动和私人短期资本流动的结果,它将官方短期资本流动和官方储备变动作为线下交易。65、综合差额所包括的线上交易最为全面,仅仅将官方储备作为线下交易,它衡量一国官方通过变动官方储备来
15、弥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6、国际收支帐户基本关系 经常帐户顺差净资本流入 外汇储备增加0 CA+KA=RE 或:经常帐户顺差净资本流入-外汇储备增加 7、我国国际收支账户 (1)有些教科书把 BPA 定义为涉及外汇交易的记录。 (2)我国 BPA 包含不发生外汇收支的内容。 第一,人民币结算的国际经济活动,如外企利润再投资记入资本项的 FDI 贷方和经常项的利润汇出借方。 第二,外商设备进口,国内没有支付外币,但是记入 CA 进口借方和资本项的 FDI 贷方。 (3)我国外汇管理局编制的“国家外汇结存及银行售汇表”报告外汇收支情况。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民收入账户的关系 1、GDP=C+I+G
16、+(XM); 2、GNP=GDP+国外净要素报酬收入 NFP; 3、经常账户差额 CA 可以近似地(忽略转移收支)表示为: CA=(XM)+NFP从而,GNP=C+I+G+CA,这就是国际收支和 GNP 的关系。 假定 T 为税收,私人部门储蓄为 S=YTC, 上式可整理为:CA =(SI)+(TG),这就是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最基本公式。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均衡 贸易收支 经常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 自主性交易 综合账户差额 错误与遗漏账户 复习思考题: 1.IMF 关于国际收支的定义有何优点? 2.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3.如
17、何测度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 4.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民收入账户的关系。7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重点内容:掌握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及运用 难 点:学习国际收支相关理论 学 时:6 学时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一、国际收支调节目的: 1、 追求国际收支平衡 2、 追求国际收支均衡 3、有必要澄清两个概念:内部均衡:无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合理增长 外部均衡:内部均衡下的国际收支平衡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性质1、临时性不平衡 2、结构性不平衡 3、货币性不平衡 4、周期性不平衡 5、收入性不平衡 三、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分为两类: (一)自动调节机制: 1、国际金本位制度: 黄金输送点价格铸币流动
18、机制。 2、纸币流通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货币价格机制: 逆差对外支付增加货币外流增加货币存量减少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 (2)收入机制: 逆差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进口需求下降 贸易收支改善 (3)利率机制: 逆差对外支付增加本国货币存量减少利率上升本国金融资产收益率上升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上升资金外流减少或内留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二)政策调节 1、需求调节:改变总需求或总支出的政策。 (1)支出增减型调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调节总需求改变对外商品、劳务、金融资产之需求调节国际收支 (2)支出转换型调节:总需求和总支出不变,改变支出方向(将国内支出从外
19、国商品和劳务国内商品和劳务) 总需求不变汇率、补贴、关税等改变需求方向调节国际收支 82、供给调节: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改善国际收支 (1)产业政策:鼓励发展一些产业,调整、限制、取消一些产业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调节国际收支 (2) 科技政策: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等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调节国际收支; (3) 制度创新政策:制度缺陷 3、融资政策: (1)使用条件:国际收支由短期、临时性冲击所致;与需求调节政策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 包括以下两种: 官方储备的使用; 国际信贷便利的使用。 (3)逆差融资政策国际收支赤字改善经济的稳定 4、政策组合:以上政策的搭配使用 第
20、二节 内外均衡矛盾和政策搭配调节一、内外部均衡的冲突 (一)内外部均衡的冲突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状况 1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逆差 2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顺差 3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 4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二)内外均衡矛盾产生的根源:经济的开放性 1、封闭经济目标:(1)经济增长;(2)充分就业;(3)价格稳定 2、 开放经济目标:(1)经济增长;(2)充分就业;(3)价格稳定;(4)国际收支 3、开放与封闭相比较: (1) 政策目标的数量增加 (2) 目标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封闭下的主要目标与国际收支的冲突是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4、 内外均衡冲突的原因: (1)
21、 国内经济条件的变化 (2) 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 (3) 国际游资的冲击 (三)内外均衡矛盾政策调节的原理 1、丁伯根原理: 2、 有效市场分类原理 二、政策搭配 (一)支出增减型与支出转移型政策(斯旺模式) (二)支出型政策与融资政策 (三)支出增减型政策与供给型政策 9三、内外均衡的矛盾与政策搭配调节 (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 1、1951 年英国经济学家米德提出。他指出,在汇率固定时,政府主要运用需求管理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2、内外同时达到平衡未必是最优的。 3、现实中很多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以牺牲外部平衡来为本国
22、获得最大的利益。如六七十年代德国、日本的高额顺差便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二)丁伯根原则(关于政策协调) 1、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效的政策工具 2、丁伯根原则假定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供决策当局集中控制,从而通过各种工具紧密配合实现政策目标;丁伯根原则没有明确指出每种工具有无必要在调控中侧重某一目标的实现。这两个特点不尽与实际情况符合。 3、丁伯根原理简评: (1) 经济具有线性结构 (2) 决策当局可以集中控制各种政策工具,从而通过各种工具的紧密配合实现政策目标 (3) 没有明确指出各种工具有无必要在调控中侧重于某一目标(权重) (三)蒙代尔政策搭配(政策指派与有效市
23、场分类原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 1、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 2、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 3、财政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来影响国际收支,分别称为收入效应、利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或称替代效应) 4、逆差:双紧;顺差:双松 (四)斯旺模式: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组合 (五)支出转换政策: 直接管制和汇率贬值同属于支出转换政策,属于全面性控制工具(General Controls)。 1、汇率政策 (1)汇率的升值和贬值、关税、补贴及直接管制 (2)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常帐户或贸易收支上,其效果大小取决于两方
24、面: 第一、名义汇率对实际汇率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第二、进出口弹性是否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或类似条件。 2、直接管制 (1)外汇管制和进口许可证 (2)特点:比较灵活,针对具体不同的进出口项目和资本流动有区别地予以实施。 (3)弱点:变显性赤字为隐性赤字。容易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造成本国产品生产的效率低下,对外竞争力不振,引起官僚作风和贿赂风气的兴起。 3、科技政策: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4、产业政策:核心在于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鼓励发展和扩大一部分产业,另一方面对一些产业部门进行调整、限制、乃至取消。 105、制度创新:主要表现为企业制度改革,包括企业创立时的投资制
25、度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第三节 国际收支理论 一、弹性分析法 1、马歇尔勒纳条件:EX + EM 12、J 曲线效应:1.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在马歇尔-勒纳条件下,贬值后贸易条件不能改善。 2.缺陷: (1)是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法的基础上的,它仅局限于分析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市场的影响。(2)忽视了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二、吸收分析法 (一)公式:B=Y-A(二)政策主张:改变总收入与总支出(吸收)政策 1、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 2、发挥作用的前提:必须有闲置资源存在;边际吸收倾向小于 1(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货币贬值才会改善国际收支) (三)评价 1、缺陷: ()因果的逻辑关系上自相矛盾 ()没有考虑国际间的经济联系(未考虑相对价格在调整中的作用) ()充分就业假定条件下的分析,忽略资源运用效率 ()没有涉及国际资本流动 2、作用: ()指出了弹性论的缺点 ()指出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宏观原因,注意到国际收支失衡的货币因素,为货币论打下了基础三、货币分析法 (一)特点 1、货币论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 2、从货币角度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