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读书笔记-5000字.docx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210936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记读书笔记-5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记读书笔记-5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记读书笔记-5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记读书笔记-5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记读后感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 ),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 ) 。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 学记中有这么一句话:“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它包含了这样三种思想:一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比较容易;三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发展智能。“和易以思“,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明确了作为一个教师真正的角色,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而非给予者,灌输匠。教学的真谛是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和接受知识。其实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大家或多或少都学过一些学记里的经典句子的,只是我们并不知道那些经典句子是出自于学记 。就比如这些句子吧,想必我们大家都是很熟知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3、不知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也。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作为战国时代的教育论著,总结了夏、商、周官学和春秋战国时代私学的教育经验,从儒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观点。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 用较

4、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 ) ,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 ) 。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 学记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

5、作品,只有千余字,却能以微言写大义,言简意赅,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感。字里行间,如行云流水,简约精炼,字字珠玑,深深影响了 2000 多年来的中国教育。特别是学记中关于教育目的的阐述,包括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大问题,每一点都令人深思,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政策。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 学记中有这么一句话:“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它包含了这样三种思想:一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

6、;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比较容易;三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发展智能。“和易以思“,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明确了作为一个教师真正的角色,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而非给予者,灌输匠。教学的真谛是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和接受知识。 学记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总结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经验。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阐述。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篇,是我国古代教育

7、学的雏形,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专著。下面就学记中阐述的几个教学原则谈谈我的理解:一、教学相长原则 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教师应当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可见学记不仅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原则,而且还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精辟的论述了这个原则:从教师方面讲: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师通过教学感到困难,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学习提高。从学生方面讲: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学习是

8、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好处,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启发诱导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现在通称启发性原则。可以说它是学记中最基本的一个教学原则。 “君子之教,喻也” ,说明教学要注重启发。 学记认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特点是要善于启发诱导,并进一步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只有善于多方启发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可见把启发性原则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观而弗语、开而弗达” 。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常要加以检查指点,启发诱导,但不要灌输,更不要包办代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如何启发诱导?学记提出了三条要求: 一是“道而弗牵

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二是“强而弗抑” ,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三是“开而弗达” ,指点学生而不要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这三条就是对启发诱导原则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就要善于指引,善于鼓舞,善于启发学生。所以教学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多阶段的分析综合活动,使其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藏息相辅原则 “藏息相辅”原则,就是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 学记认为课内是在规定的时间传授正课, “时教必有正业” ;课外应有休息、游戏和作业, “退息

10、必有居学” 。正课固然重要,课外活动也是不可少的。因为课外各种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成为辅助正课的一种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学生对正课的兴趣,加深对正课的理解。所以学记指出“不兴其艺,不能乐?”如果不提倡课外的技艺,学生就会学不好正课。因此,善于学的人,学习的时候,就努力学习;休息的时侯,就尽兴地搞课外活动。“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这样使学生能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 四、循序渐进原则 “学不躐等也” , 学记要求教学要有系统性,教材要有一定的连贯顺序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新知继旧知,以旧引新,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教学要“不凌节而施” 。要从学生的年龄和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现在,有的

11、学校搞突击、搞竞赛、搞题海战术,片面追求升学率,其实都是违反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想也是不会取得较好效果的。即使偶尔见效,也决不会持之久远,不少学生通过突击升入大学后,功课跟不上,就是例证。殊不知“多则惑,欲速则不达” 。 五、学习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 。 学记认为学友间要互相交往,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所以视学的时候要考查“论学取友”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只要善于“择其善者而从之” ,就可以得到长进。相反的情况,便是“独学而无友” 。一个人冥思苦想,有问题无处可商量,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孤陋而寡闻”的井底之蛙。 六、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对长善救失原则的论述,是积极的

12、辩证的。它认为由于学生“心性”不同, “心之莫同也” ,在学习上表现出四种不同类型的缺点:“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这段话说明两层意思:一方面,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学习的情况也不相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 “知其心,尽其材” ,然后才能“救其失” 。另一面,对学生的缺点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坏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因素。好与坏,得与失是辩证的统一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要有“两点论” 。这样,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

13、,根据他们“至学”的“难易” ,资质的“美恶” ,培养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依靠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这就是“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求改变过去教育教学中强制灌输知识点,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关系紧张,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弊端。真正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全人教育的思想,让教育回归到它的本质和远点,那就是培养人,培养各方面素质和谐、健康、全面、综合发展的人,一方面服务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培养人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要想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要借助学记“和易以思“ 的观点,在平时的教育教

14、学中真正遵循和贯彻这样一种教育教学原则,有助于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第一、实施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做到学记中所说的“善喻“。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个性健全,素质全面,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贯彻启发性原则,以启发式教学方法思想为指导,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和调动学生,教育教学就能朝着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接近。 第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5、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组合而成的,只强调教师的教,就会使教师处于绝对领导的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造成师生关系的极度紧张。新课程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包括了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和个性的健全发展。因此,教育教学中要强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 学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建立这种和谐关系的方法,那就是“道而弗牵 “。 第三、摆正教师的角色地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到底应该居于怎样一种角色?有着怎样一种地位?这也是影响教育教学行为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和易以思“这一观点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既不能牵着学生鼻子往前走,

16、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和接受教师所希望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又不能代替学生,直接帮助学生获取问题的答案。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角色,他是一名启发者,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他是一名引路人,引导学生科学、快捷地认识生活、认识世界;他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促进学生素质综合、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还有一句,那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提到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其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才会发展得如此强盛。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如果不学习,我

17、们就很难了解到当今世界的动态,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很多未知的东西,正因为有了学习,我们的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因此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你的言行有可能会完全改变一个学生的未来命运。如何扮演好教师的角色,这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正如学记里讲的, “教学相长” ,它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他教导别人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学习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学记中的许多教育理论为我们后人所借鉴和采用,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