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对比阅读.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214956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愚公移山对比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对比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对比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对比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对比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愚公移山练习原文: 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

2、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一)阅读甲乙两个有关“人物对话”的文言文段,做 810 题。(8 分)(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

3、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乙)原文第二段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分)(1)何苦而不平( )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立有间 ( ) (4)臣是以无请也 ( )(5)达于汉阴 ( )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

4、井游记)D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3、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子。(分)甲: 4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5、(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分)答: (2)乙文刻画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2 分)答: 6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 (2 分)7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 分)8.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3 分)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5、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二:阅读原文 2、3 段,完成下列问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 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

6、题目,不少于 2 个。(1) (2) 5、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3 题。甲愚公移山乙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鄙:边境。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

7、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瓶:水瓶。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顾:难道,反而。1、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 ,没有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亡:灭亡B、何苦而不平。 苦:愁,担心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苦:使痛苦C、帝感其诚。 诚:诚实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实在D、其如土石何。 其:语气词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其,代词,他们的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4 分)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汝之不惠 惠: 帝感其诚 感: 越明年 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8、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4、下列句子编成四组,全部表现愚公移山决心的一组是(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吾与汝毕力平险。 (3)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帝感其诚。A、 (1) (3) (4) (5) B、 (1) (2) (4) (6) C、 (2) (3) (5) (6) D、 (2) (4) (5) (6)5翻译下面句子。 (3 分)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译文: 6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愚公之妻“献疑” ,智叟“笑而止之” ,这

9、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 ,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7.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 分)(四)愚公移山铁杵磨针比较阅读【甲】愚公移山【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 ) (3)始一反焉(

10、 ) (4)媪自言姓武 ( ) 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 C 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B 惧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D 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3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_(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_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1 分)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 分)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 分)【人物】 【事例】 【人物】 【事例】 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_ ”,移山的目的是“ _ ”(用原文回答,2 分)8.

11、【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 分)(五)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比较阅读【甲】愚公移山【乙】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 分) (1) 固不可彻( ) (2) 寒暑易节( ) 杂然相许( )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2.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甚矣,汝之不惠! 夸父与日逐走。3.夸父和愚公都是我国神话寓言中塑造的英雄人物,请说说他们感人的精神品质。(3 分) 参考答案一、 (1)愁 (2)通“无” (3)有一会儿

12、(4)不问,不再说话(5)汉水南岸(6)用箕畚运 2. B(两个“而”均表转折关系)3、()扁鹊远远地看到蔡醒公就转身跑了()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4、参考: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稍长的三人挑着担,拿着镐上了山,凿岩石,挖泥土,挥汗如雨,号声震天,再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迹成了山脊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加入描绘语句的给 2 分,只翻译的给1 分。5 、()“讳疾忌医”的人(掩饰错误,顽固坚持、不愿改正错误的人);要点: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要点:正视困难,战胜困难6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1 分) 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1 分) 。7愚公移山体现了坚

13、韧不拔的精神(1 分) ,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1分) 。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 分) 。8共 3 分,分三个得分点。(1)意思上的相同点,1 分:都是对愚公移山这件事的怀疑(质疑、产生疑问、不相信、置疑) 。 (2)情感上的不同点,2 分,愚公妻、智叟的情感各 1 分。愚公妻是关心(担心,关爱,担忧,忧心,忧虑) (1 分) ,但是写出“关怀” , “爱护”不给分。智叟是轻蔑(挖苦,蔑视,轻视,讽刺,嘲讽,嘲笑,看不起,笑话) (1 分) 。二、1、 (1)苦于 (2)顽固 2、略。意思表达符合原意,能准确表达言者的语气即可。3、嘲讽、怀疑 语言、动作 4、示例

14、: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等5、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认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三、1、C(帝感其诚的诚是“诚心”的意思) 2用箕畚 通“慧” ,聪明 被感动 到、及 3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把因 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4、D(第 1 句交代移山的原因,第 3 句交代放置的地点) 5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汉” “阴” “陇” “断”译错一处扣 1 分,扣完 3 分为止。 )6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7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 (1 分)甲文以神话结尾, (1 分)乙文以议论结尾。四.1.(

15、2分) (1)将近 (2)正在 (3)同“返” ,往返(4)说 (各0.5分)2.(2分)D3.(2分) (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 (1分) (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1分) (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 ,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4.(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5.(2分) 【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 (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6.(2分) 【示例】匡衡凿壁偷光 / 孙康 映 雪照读 / 车胤 囊萤读书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7.(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各1分)8 (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五.1.(1)通,变通 (2) 改变、变换 (3) 答应 、赞同 (4)穷尽2.(1)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2分) (2)夸父和(跟)太阳竞胞。(2分) 3.(1)他们具有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坚强意志和毅力。(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