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关培兰笔记.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223144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8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关培兰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组织行为学关培兰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组织行为学关培兰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组织行为学关培兰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组织行为学关培兰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组织行为学概览1.1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识记)概念: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意义:多学科为综合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涉及三个重要方面即个体、群体、组织;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做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了解他人,理解他人,激励他人。1.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识记)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行为科学,它在众多行为科学分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对它有主要贡献的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1)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对人和其他动物的行为进行测量和解释,有时还包括对行为进行改变的科学,它关心的

2、是研究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2)社会学 心理学家关注的是个体,社会学家主要研究的是个体在其中扮演某种角色的社会系统。也就是说,社会学研究的是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人。 (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领域,但它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4)人类学 人类学是社会认识人类及其活动的研究。它包括人类的生理特性、进化史、地理分布、群体关系、文化历史和实践。 (5)政治学 政治学尽管常常受到忽视,但政治学家对于理解组织行为的贡献是至关重要的。政治学研究在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其具体的研究课题包括:冲突的结构、权力的分配和人们如何为了个人利益而操纵权力。理论基础

3、:心理分析技术(美国心理学家芒斯特伯格,1912 年著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群体动态分析方法(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该方法叫“场”理论)社会测量方法(维也纳的莫雷诺,创造“心理剧”的治疗方法)1.3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 (识记) 组织的竞争必然依赖于组织的成员,其竞争力也就与其成员的总体素质直接相关(整体的组织的素质)1.4 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 (理解)积极组织行为学:以工作领域中的绩效改进为目标,结合以往研究中严重的消极倾向,是对积极导向的且能够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提高绩效目标。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一种信念。希望:个体相信自己能够设置目标,想出实现目标的途径

4、,并激励自己去实现目标的一种信念。乐观:一种倾向于做积极结果预期和积极因果归因的认知特性。主观幸福感:人们关于自己生活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评价。恢复力: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第一, 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第二, 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第三, 组织行为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第四, 组织行为学研究除秉承强调生产率的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1.5 组织行为学的学习研究方法(理解) 观察法: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调查法(谈话、问卷)心理测验法定性与定量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系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行动实验法)其中,行

5、动实验法是通过短期的、紧张的团体奋斗来压缩时空,促使哪些谈论多年但一直未能实施的急进改革方案付诸实践。2.组织行为学及其特点2.1组织行为(识记)组织及其性质: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按一定规则建立起来,具有正式关系的人群集合体。组织是通过群体努力完成特定目标的社会创造物,它要求人而不是物的和谐。组织的特点:由个人和群体组成;有明确的目标;拥有资源;通过专业分工和协作实现目标。组织的三个层次:个体、群体、组织。1.对行为的预测:组织行为的规律性使我们能够对这一行为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某些预测,如预测组织内部或外部某些人或某一群体的行为。2.对行为的解释:研究组织成员之间在工作产量、满意程度、辞职倾向等方

6、面出现差异性的主要原因。3.对行为的控制: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对组织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将研究组织行为所得的到的知识运用于对组织行为的控制,有助于个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4.分析和行动(引导):对组织内外出现的行为进行细致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以保障组织运行的高效稳定。人是组织发展的目的人活动的目的,实现的利润,最终只能是满足人的自由、信服、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需要。以利润为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利润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以崇高的信念、人的价值、理想为最高目标,却取得了卓越的绩效。财富的创造靠人的创造力的自由发挥,最适合人性的管理才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组织

7、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地方组织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组织目标的实现靠组织成员的努力组织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施展舞台组织与个人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双方互惠互利2.2 人文技能是管理者的关键技能 (识记)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1. 管理者的职能20 世纪初,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发挥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今天这些职能简化为四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1)计划计划活动就是要设定或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或方案。(2)组织 为了实现计划活动所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活动制定的行

8、动方案。(3)领导管理者就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去影响组织的成员,努力营造起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氛围,以便使管理的领导职能得到更大的发挥。(4)控制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组织的管理者从头到尾地对组织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或预见问题后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2.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对 5 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 10 种不同的但又互相关联的角色。这 10 种角色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以及决策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指所有的管理

9、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角色。(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信息角色是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亨利明茨伯格界定的 10 种管理角色如表 1.1 所示。表 1.1 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角色角色 描述 范例人际角色头面人物象征性的首脑,需要完成法律性或社交性的例行工作庆祝大会;状况查询;签署法律文件领导者 负责激励和指导下属 针对下属管理的所有活动联络人 维持与外部保持联系的社交网络,以获得好处和信息感谢信,外部董事工作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作为组织内外信息的神经中枢处理各种信件与接触,

10、其主要目的在于收集信息传播者 把从外部或下属那里获得的信息传递给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处于信息交流的目的,把信件转发给组织;涉及向下属传递信息的各种言语交流发言人 向外界发布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和结果的信息,以组织所属行业专家的身份出现董事会议;向外界发布信息决策角色创业者从组织和环境中寻找机会,推动能够带来变革的方案制定战略,组织推动或设计改进方案的研讨会混乱处理者 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混乱时,负责采取正确的行动针对混乱和危机制定战略和召开研讨会资源分配者 做出或批准组织中的重大决策 制定提成,寻求权威,做出预算,安排下属的工作谈判者 在主要的谈判当中代表组织行使责任合同谈判3. 管理者的技

11、能 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文技能和概念技能。(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指为了完成或理解一个组织的特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也就是业务方面的技能。(2)人文技能人际技能,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后来国外学者又补充了(4)诊断技能 诊断技能,即针对特定的情景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4. 有效的管理活动与成功的管理活动 (1)有效的管理活动 其是根据管理者的工作绩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的。对于有效的管理者,沟通时间所占比例最大,社交时间所占

12、比例最小。(2)成功的管理活动其是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来衡量的。对于成功的管理者,社交时间所占比例最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时间所占比例最小。 5. 有关管理者工作的总结 贯穿于管理者的职能、角色、技能和活动中有一条共同的主线:这些观点都认识到对人的管理的极端重要性。不管它被称为“领导职能”、“人际交往的角色”、“人际技能”,还是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及社交活动”,显而易见,管理者要想在工作中有效而且成功,就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管理的新特点:A. 新旧结合融入大环境B. 女性在管理和消费领域作用凸显C. 合伙人制是大势所趋D. 人性化、公平化是企业进步的标志2.3 组织行为学没有

13、绝对真理 (应用) 组织行为学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但不要寄希望于发现许多简单而直接的因果关系。组织行为学理论反映了它所研究的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人是错综复杂的,所以,用以解释其活动的理论也应该是复杂的。权变管理几乎没有简单而普适的原理能够解释组织行为。人类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他们各不相同,这使得很难总结出简单准确而且广泛适用的定律。同样情境中两个人的表现常常大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行为也会发生变化。总之,权变观念实质上就是主张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找出合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所以,权变理论要求依照工作的性质和人员的特殊要求,来确定组织的模式,使任务、人员和组织彼此相适应。组织文化

14、多元组织中的行为因文化而改变,如日本、美国、德国、中国公司的员工会表现出与本国文化密切相关的和行为方式,并渗透到日常事务中,表现出不同的经营管理特点。文化是企业中人员态度与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行为因文化不同表现出差异,但组织结构却越来越相似。同一管理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会有不同的行为特点。文化差异管理能促进组织的有效性。劳动力多元劳动力多元化意味着组织在性别、种族、国籍方面的构成上越来越多样化。一个多元化管理的组织所具有的特征,即:任务和价值观;目标和公平的程序;熟练的劳动力;主动的适应性;个性的关注;授权与参与文化。最重要的是,多元化管理保证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他的技能和潜能,

15、而不论他属于哪一个群体。同时,多元化管理的实施也能为组织带来以下诸多的好处:节约成本。如降低流动率、缺勤率和避免不利的法律诉讼。劳动力多元化对管理活动有着重要意义:(1)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在组织中面对不同面孔的人时自己的困难。(2)管理者必须扮演一个起动者角色以培养和强调多元化的工作氛围。(3)管理者需要改变他们的经营哲学,从对员工一视同仁转变为承认他们之间的差异,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以保证员工的稳定性和生产率的提高。(4)管理者不要有任何歧视,要提供多元化的培训和修改福利方案以符合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总之,如果管理得当,劳动力多元化会提高组织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并通过对同一问题提供不同的观

16、点来改善决策质量。如果管理不当,就可能出现流动率高、沟通更为困难、人际冲突更多等问题。3.个体行为规律3.1 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理解)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抛弃了心理学中认知、情感、意志对人行为的影响)1.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受客观刺激的影响,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一定的反应。公式:S_R(刺激 反应)简单刺激带来简单反应,复杂刺激带来复杂反应二、新华生主义主流内容:人的行为因时、因地以及环境与个体的身心情况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代表人物: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公式:SOR 中间增加思维加工系统意即:输入刺激,在人脑中进行思维加工系统处理,输出的是行为。三、勒温的观点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德

17、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现实生活空间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他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函数:B=f(PE) ,B-人的行为;P-个体特征;E- 环境特征3.2 个体行为规律 (识记)人的行为模式(刺激反应机理)刺激个体心理特征对刺激的个人理解行为反应只有在有明确的标准并了解组织的期望与要求时,我们才能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能否产生有效的个体绩效。个体行为特征目的性、社会性、自主性、连续性、持久性、可塑性个体心理对行为的影响感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中产生只属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特征、差别、组织结构)知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

18、人脑中产生对事物各种属性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应。(选择性、需要、成见、思想方法的错误)(1)第一印象效应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印象能够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人们再一次发生的知觉。如果在对一个人的知觉过程中,某人给我们留下了比较美好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就将影响到我们以后对他的知觉。反之亦然。即使我们感知的某人表现已经变化了,第一印象形成的影响,也将是缓慢地、滞后地改变的。这种效应的启示:在看待别人时,一定要避免受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看人不能先人为主,要有发展的眼光,以第一印象为先导,连续观察感知,反复深入甄别,防止对人错误判断和错误结论。另一方面,凡是领导者、

19、公关人员、供销人员、做群众工作的管理人员等,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的工作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又确实是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2)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晕轮效应是对别人认知的一种偏差倾向,实质上是“以点代面”的思想方法,只见一点,不及其余。晕轮效应的启示:首先,对人、对事要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产生“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者是“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的不良效应,避免晕轮效应的这种遮掩性和弥撒性。其次,要注意防止把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避免以己度人的“投射倾向”。要启发别人理解自己的意向,“引而不发”,潜

20、移默化地在知觉别人中感应别人。这些对组织中的领导者尤为重要。(3)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它和首因效应正好相反。一般来说,在知觉熟悉的人时,近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在知觉陌生人时,首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结合起来会得到有益的启示:首先,要预防两种效应的消极影响,既不能“先人为主”,也不能既往不咎,只看现在。而应该以联系发展的态度感知事物,把对人、对事的每一次感知,都当作认知事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其次,要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两种效应的积极作用,讲话、办事、接触人、做具体工作,都要善始善终,不能

21、使人感觉“无头无尾”、“虎头蛇尾”、“蛇头龙尾”。(4)定型效应定型效应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的感知某类对象,因而对该类对象逐渐地形成了固定化的映像。 在组织行为学中,要注意利用定势效应的积极方面,克服定势效应的消极方面。例如:对于工作程序、教学程序、日常事务性工作等,都要培养起人们的定势型效应,使工作有序进行;而对于认识上的偏见、交往中的误解,体制上的弊端造成的定型效应,如过去落后的人,现在一定落后;三十几岁的人当不了县长等定势心态,要实事求是地纠正。动机与行为行为由动机支配,动机由需要引起

22、。行为导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它驱动人们从事某种行为,规定行为的方向。个体行为疏导行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是一种外在的对象,行为的诱因。目标导向行为:为谋求实现某种目标而做准备的行为,即寻求目标的过程。通俗讲是为干某种事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目标行为是直接满足目标实现需要的行动,或者叫从事目标本身的行为。引导个体行为,要从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入手,通过改变个体心理,从而改变个体行为:首先,要引导个体知觉;其次,要充分发挥和创造个性;再次,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态度;最后,培养和塑造组织的价值观。个体行为之间的协调。个体行为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差

23、异性,该差异造成组织内部个体行为之间的不协调甚至冲突,因此必须对个体行为进行调节,主要方式有:1) 信息沟通方式2) 文化娱乐方式3) 思想教育方式个体与群体、组织之间的协调。方法有二,其一是在组织或群体内部建立起崇高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观,其二是鼓励和弘扬正确行为。3.3 个体行为规律举例 (理解)a) 送礼要从不太昂贵中选择昂贵的;b) 送礼比给员工奖金好c) 工资公开不如不公开d) 小奖不如不奖e) 小罚不如不罚f) 慢奖不如快奖g) 不给选择比给选择好h) 晚说不如早说i) 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j) 能用的不如不能用的4.个体差异及管理4.1 需要与动机 (识记)需要及特点:需要是人对事

24、物的欲望和要求。特点:指向性;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社会制约性。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亦即推动人们去行动的内动力或内驱力。直接原因4.2 气质 (应用)气质:指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征(速度、强度、指向性),是个体感情与行为中的重要表现。它是人的一种独特而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根据希波克拉底的观点,气质可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1)胆汁质(急躁型):表现为精力充沛,动作迅猛,直率热情,但自制力差,性急而粗心。(2)多血质(活泼型):表现为机敏灵活,善于交际,兴趣广泛,但注意力易转移,缺乏耐性。(3)抑郁型(神经质):表现为内心感情体验丰富,但孤僻胆怯,优柔寡断,具有刻板性。难以承受强烈刺激。(4)黏液质(怡静型):稳重细心,行为持久,自制力强,但思维反映慢,固执而拘谨维反映慢,固执而拘谨。4.3 情绪 (识记)定义:人对喜、怒、哀、乐、惧等心理体验态度的一种反映,被称为情绪或情感。情绪和情感具有肯定和否定的性质,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类别:1.原始的基本情绪。2.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3.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4.与别人有关的情绪。5.与欣赏有关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