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228257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代序-关于黄昱宁,随便说说潘向黎在我的印象中,黄昱宁一向是个稳当的女孩子,不会有什么让人跌破眼镜的举动。但是她这回让我有点惊奇。不是因为她要出第一本书,而是因为她居然让我给她作序。我怎么也不明白自己如何有资格做这样德高望重的事情,况且我和她的交情也只是淡如水,要介绍她有的是比我合适的人。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看重我,肯定是她难得一见的情绪化的错误吧。但她也算我的作者,又经常收到她送的翻译小说,这个时候出来喝一声彩也是应该的,也就不推托了。黄昱宁写的东西,我在各处看了不少。端的是满腹经纶的样子,不象她的同龄人,一般多是靠感觉,莺燕桃李一大片,好看是好看,缺点只有一个:不

2、看也不会损失什么。有的还无端有一种“代”的优越感,目空一切,有一股子戾气。黄昱宁不但书读得多,而且中西合璧。在她心里,黑塞、伍尔夫和苏东坡一样亲近;在她笔下,西方的前卫妖冶和东方的古典中庸亲密无间地熔为一炉。正如她用宋词“当年拼却醉颜红”来写梦露亏她想得出来。这个味道写来不易,难为她小小年纪怎么就有这个悟性和道行。其实这两者之间本来是有一堵墙的,有的人是在墙上跳来跳去,自己觉得学贯中西,旁人看着只觉得累,可是黄昱宁虽然不能说推倒了墙,但是穿越自如,好像没有墙。这个小女子,功力不能小看。我的正职是在报社上班,第一次发表她的随笔的时候,给她打了电话,说她写得很好,叫她多写。这话她记到了今天,她可能

3、以为我在提携她,其实是她这样有生气的文字给我们暮气沉沉的版面带来了清新。遇到这样的作者,对编辑苦恼的生涯是一种安慰。我真恨不得天天有人让我打这样的电话,说这样的话,但是啊但是,这样的人不是那么容易遇上的。其实我当时对她的评价是背着她说的:黄昱宁的内功扎实,招招都是少林武当,不管是写哪一路,她都可以一直写下去。许多只会剑走偏锋的人,玩感觉玩到头了,就玩完了,可是黄昱宁可以不紧不慢地写下去,后劲足。有时候猜测黄昱宁是个怎样的人。好像是个清醒的人,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如何去做到,不紧不慢,有板有眼。她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书也翻译了那么多本,当编辑也编了那么多好书,好像单位里还有个官职,随笔也写了那么

4、多,作为这个年龄的人,她应该算很主流很丰收了。甚至连结婚、生孩子这样的事,她都是在最应该做的年龄完成,不像有的人,写一点劳什子东西,就觉得是多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一定要牺牲常人正常的生活,那般糊涂油蒙了心让文字荼毒了人,黄昱宁是不会的。自恋或者颓废,好像也不属于她。她似乎早早看透了生活的真相,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胸怀。我相信她是个冰雪聪明的人,因为聪明,所以不太做白日梦;因为聪明,所以和生活握手言欢。黄昱宁是自信的,因为她通过书本、电影里的人,已经活了好几辈子。在她的作品中,你会觉得她如此富有人生经验,如此洞察世态人心,简直老辣,又不失分寸感。只在偶尔的字里行间,你会发现女孩子精致的淘气,灵光一

5、闪。那个时候,让人忍不住微微一笑。二三年十一月-作者简介-黄昱宁,一九七五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专业。现任职于上海译文出版社。已发表译著近百万字,其中包括小说庭院中的女人 、 撞上门的女人和传记狂恋大提琴等。杂文、随笔刊于万象 、 文汇报笔会 、 联合文学等。Email: -遭遇巧克力的诱惑(1)-朱莉娅比诺什那张曾经在布拉格之恋 、 蓝 、 英国病人里冷得慑人的脸浮在情迷巧克力的电影海报上脸还是一样的脸,表情却经过了新的铺排:发梢微挑,眉头稍扬,嘴角略展,一束高光聚在伊的眸子里,如是,竟塑成了一个别样的比诺什。我先想起英文词 vivacious,再踌躇着斟酌它的译法妩媚,明妍,

6、鲜活,灵动,都有些意思了,却又都像是少了点什么。左侧是约翰尼戴普的半张脸。比剪刀手爱德华那会儿,是不可救药地见老了,但棱角里散逸的柔情依然似水般糯软。男女主角的视线被比诺什手里的宝贝牵引在一起,款款地打了个结那是一枚巧克力,带乳色的螺旋纹,多半还嵌着榛仁葡萄干什么的,看得人舌尖一阵酥麻。电影海报上这一刻的灿烂也给搬到了原小说的封面上,腰封上的广告语说,这是一本能读能尝更能回味的好书。这话真的不算夸张。翻开书页,触目皆是这些足以全方位调动我感官的句子:“上唇碰到硬硬的巧克力海贝的外壳,里面包着软软的脱肥每一层的风味都不同,如同香味纯正的葡萄酒,有点苦涩,又有点研磨咖啡的馥郁;口腔的温度又令香味复

7、活了。它灌满了我整个鼻腔。这位味觉的女妖让我哭泣呻吟”仿佛有某种狂欢的节奏和旋律于静谧处奏响,倏然间,我听见了自己的味蕾徐徐舒展开的声音。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中叶的法国,一座时间似乎凝止在中世纪的闭塞小镇。在这个人口只有二百多的地方,民风淳朴到呆滞,秩序井然到压抑,生活的调色板上是一味恬淡而空洞的灰。没有生趣的灰。二月里夹杂着热烘烘油腻腻香味的风带来了维亚纳一个眼里的神采和背后的故事都让人捉摸不透的未婚妈妈。她把可可豆的浓褐,杏仁的浅黄,牛奶的纯白,糖霜、果脯的斑斓五彩,统统堆砌在新开的“美味糖衣杏仁巧克力铺”的橱窗里。整个小镇为之晕眩。人们半是猜疑半是兴奋地想,多半是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要发生了。

8、对于巧克力铺对面教堂里的雷诺神父而言,维亚纳的到来又岂止是让他晕眩?瞧她都干了些什么:鼓励约瑟芬背弃无爱的婚姻,离家出走;怂恿恶疾缠身的阿尔芒德不再苦苦节食,以放弃治疗来换取生命中最后的享乐;与那个不修边幅的吉卜赛人鲁互通款曲,居然打算在复活节办什么“巧克力节”上帝啊,这不是在向教会的权威挑战吗?如果她不是一个淫邪的女巫,又怎能洞悉每个顾客的烦恼,像变戏法一样拿出最合乎他们口味的巧克力糖来“对症下药” ,一步步诱导无知的羔羊们滑入纵欲的泥淖?雷诺神父一天比一天焦躁、惶惑,继而愤怒、癫狂。在巧克力节的前夜,他潜入维亚纳的铺子,想把橱窗里陈列的美味一一摧毁,然而,然而巧克力的香味虽在意料之中,依然

9、令人震惊。有那么一会儿工夫,那股香味成了黑暗本身,犹如一层浓郁的褐色粉末,窒息了神父的思维。好歹尝一块吧,他想,就一块。欲望之门一经开启,便再也没有了关上的可能。一切恍然如梦:雷诺神父疯狂地大快朵颐,在巧克力中忘乎所以地打滚,他想像着自己置身于巧克力的田野里,躺在巧克力的海滩上,摊手摊脚地晒太阳。我想,每个看过电影情迷巧克力的人都不可能忘却这一幕,画面的戏剧感和冲击力强烈得让你震颤。不过回过头来再读小说,却发现文字所能延伸的空间自有影像所无法企及的深度。文字一行行映入眼帘,分明是静默的,但耳边却有鼓点响起来,是那种特别简单特别强劲的节奏: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快乐它没有什么道理。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10、的东西想起儿时,巧克力何尝不是每个孩子最简单最直接的快乐源泉?包在银纸里的香草巧克力,分成那么小的长方格子,总是小心翼翼地盘算好一天吃一块的,临到睡前又忍不住蹑手蹑脚地起来,给齿颊和味蕾预支了明天的份额,这才带着满嘴淡淡的苦味入梦去。恋恋不舍地吃完一盒动物巧克力,舌尖上来不及褪去的喜悦又从心底里升起因为留下的那个铁皮盒子是可以搁文具的。从此,课堂上又多了一个打发寂寞的办法借着拿一支铅笔取一块橡皮,便可以在想象中重温芬芳之旅。那种妙不可言的乐趣,是别人分享不来的呀。长大了喜欢看费列罗金莎巧克力的广告:就那么一张淡金色的包装纸,如同一片不甘坠落的秋叶,伴着女中音飘飘渺渺的解说词,缓缓飞过整个房间。

11、诱惑就沿着滑行的轨迹朝你扑面而来。但是彼时的快乐已不复孩童样的单纯。与巧克力的芬芳一同闯入脑海的是卡路里对照表上触目惊心的数字,是磅秤上令人沮丧的指针。最要命的是,我们都有类似雷诺神父的那种可怕的体验只要吃上一块巧克力,就会忍不住吃第二块,然后是第三块、第四块最后的最后,便是一波接一波“才下舌头,又上心头”的负罪感。-遭遇巧克力的诱惑(2)-所以美国的出版家周刊会把情迷巧克力看成是一个“有关内疚的故事” 。说来有趣,人类是一种最容易为自己的快乐内疚的动物。你总忍不住要担心快乐背后藏着温柔的陷阱,当蓬蓬勃勃的生命力从某个地方喷薄而出的时候,第一个被吓倒的,往往是我们自己。于是就有了压抑与反压抑周

12、而复始的较量,如同弹簧般将人性的张扬舒展到最高点。美食如是,爱情亦如是。当然有爱情。在芬芳四溢的巧克力词典里,这永远是一个核心字眼。据说,巧克力的主要成分之一苯基胺能引起人体荷尔蒙的某些微妙的变化,能让人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就像一场仲夏的热恋。巧克力的魔法也击中了维亚纳和鲁。食物烘烤器上余烬未熄,混着薰衣草和百里香的芬芳覆盖着他们。花园里,他的头顶上,天空呈紫黑色,犹如他那双眼睛。能看见宽阔的银河犹如一条道路,环绕着全世界。她知道,这可能是唯一属于他们俩的时间,可这个念头只不过隐约让她沮丧。正相反,一种逐渐强烈起来的对现实、对完美的感受充实了她的内心,压倒了她心里的孤独。这算不算“不求天长地久,

13、只求曾经拥有”的最完满的注解?维亚纳还是走了。依旧唱着那支神秘的歌谣,被二月里的风卷携而去。她的腹中孕育着新的生命,那是鲁带给她的爱的礼物;身后,她留下的巧克力店自然会有人再开下去至少,如今充塞着镇上每一个角落的欢乐是再也没有什么人、什么势力能夺走了。其实没有人逼她走。雷诺神父早已全线溃败,他身上那个处处完美却僵死的神终于蜕变成了缺陷重重但鲜活的人。还有鲁,只要想一想他那忧郁而留恋的眼神可是苦苦地逼着维亚纳离去的人正是她自己啊!她生来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短暂的停留只是下一次出走的前奏。在她的血管里,奔涌着善良、激情、聪慧,而更多的,是自由。我依稀看到了卡门的影子,还有萨拉,那个古怪的法国中尉的

14、女人。曾经,这样的小说让我莫名惶惑,胸口总是被怅然若失的情绪塞得满满的,不晓得该怎么解脱。现在我明白了,其实每个女人心里都藏着出走的梦,挣脱羁绊的念头是那样强烈又那样执拗地与内疚同在问题是,又有几个女人坦诚勇敢如维亚纳,会义无返顾地直面它,一次次地把流浪之梦化为现实?据说情迷巧克力的灵感来自作者乔安哈瑞斯本人的家,她自己就出生在一个糖果店里。她的曾祖母曾被当地人视为女巫,会用巫术治病,像维亚纳一样,看透世人深深浅浅的隐衷。我想,这个故事一定在哈瑞斯心里藏了很久。她让岁月打磨它,凭梦想感悟它终于有一天,这故事的空间变得很大很大,她心里怎么也装不下了,便从笔尖汩汩地流淌出来。阿甘说,生活就像一盒巧

15、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维亚纳说,幸福,要么像一杯巧克力那么简单,要么像人心那么曲折,那么苦涩,那么甘甜,那么鲜活。所以,为了读懂生活,参透幸福,让我们好歹给自己留一点甜蜜的特权,尝尝巧克力吧。-当年拼却醉颜红(1)-梦露拾遗题解:语出宋人晏几道一阕鹧鸪天 ,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爱其辞藻缠绵而不失犀利,然既无切肤之感,其意终不甚解。近日遵嘱草成此文,惟欠提神醒目之题眼。恰闲读床头常备之宋词小札 ,乃重温佳句,始悟其道尽人世玄机、红颜沧桑,遂窃之以冠拙文,竟甚合。是为之记。被拍卖的梦露时间:1999 年 10 月 27 日至 28 日地点:纽约,Christie(

16、有译作“佳士德”的)拍卖行,洛克菲勒中心事由:玛丽莲梦露私人物品现场拍卖会,批号 9216当日的盛况据说空前绝后,有目击者妙笔生花, “大堂内华灯熠熠,室外亦为之生辉,仿佛从大门里溢出来的,是白昼橱窗内,透明的人体模型上,大大小小的银盒子里,都能觅到玛丽莲梦露的芳踪遗迹”看了这样的报道,眼里顿时目迷无色,耳边则是一片环佩玎当之声,煞是热闹。美国最重要的电影频道 AMC,拿到了拍卖会的独家直播权,领衔主播的是台里挂头牌的主持人约翰伯克。Christie 的官方网站上也有全程直播,点一点鼠标便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梦露曾拥有过的一切。在此之前,415 页、售价 85 美元的拍卖目录先行出版,短短一个月就

17、卖掉了 28,000 册;而梦露的遗物在堆上拍卖台之前,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洛杉矶、伦敦、巴黎、旧金山、芝加哥和纽约转了一大圈,参观人数超过 75,000。Christie 一向是以推介高档美术作品著称于世的,此番拿出了对付达芬奇、毕加索的排场来作梦露的秀,一样沸反盈天,捧场客络绎不绝。27 日当晚,主会场里坐了 1,000 位阔佬,另有 500 名 auction-goer(这个词不太好译,大略是“拍卖会常客”的意思)挤在分会场里。场内开通了 100 多条电话线平日的两倍接受热线投标。Christie 主管市场推广的副总裁、本次拍卖会的主办人南希瓦伦蒂诺踌躇满志, “我们很激动,因为通过拍卖

18、梦露的私人物品,可以向公众及拥趸展示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果真如此吗?拍卖会上最弹眼落睛的,还是那些珠光宝气的货色。一款大鞋商塞尔瓦托弗拉戈莫制作、表面镶有莱茵石的红缎鞋,估价 4,0006,000 美元,喊到 48,300 元才落槌。买走这双鞋的,居然是塞尔瓦托的儿子马西莫,想来他是要重祭老子的金字招牌,借着梦露的一缕香魂,作镇店之宝了。无独有偶,设计师托米希尔费格也一掷千金,买下了梦露在没有弯道的河流中穿过的三条牛仔裤(42,550)和她在最后一部电影不合时宜的人 (与克拉克盖博合作)里穿过的皮质牛仔靴(85,000) 。据称,他将把这些戏服用镜框包装起来,悬挂在寓所里。一件棕色几何图案

19、、腰间配带的手织羊毛衫梦露在 1962 年曾穿着它在加州圣莫尼克海滩留下一套玉照,摄影师是大名鼎鼎的乔治巴里斯以 52,900 美元成交(是估价的 10 倍!) ;至于当年梦露在电影让我们相爱中身上的那款三角背心系带(原文是halter-neck,很形象、很简洁,只可惜译过来就没这个味道了)礼服,即便穿在冷冰冰的人体模型身上,依然能摇曳出万种风情来,价格一路飚升到 167,500 美元。略知一些背景的,或许会想到这部片子是梦露与法国小生伊夫蒙当唯一的合作结晶。据说梦露的第三任丈夫阿瑟米勒一看到两人四目相对的神情,便心知不妙,干脆扬长而去,眼不见为净。这段情当年也算是如火如荼。烈焰燃尽,米勒与梦

20、露黯然分手,蒙当却回到了西蒙西涅莱的身边西涅莱是拿过奥斯卡的大明星,面对咄咄逼人的梦露,始终不疾不徐,一派大家风度。 “如果梦露爱上我丈夫,那说明她有很好的鉴赏力”在梦露“鉴赏”的名单上,自然还有她的第二任丈夫、棒球明星乔迪马乔。他们的婚姻只维持了 9 个月,留下的唯一证物或许就是那枚嵌了三十五颗钻石的白金婚戒。拍卖现场,婚戒最终归属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买家虽则花了 772,500 美元,到底可以换来跟梦露“再续鸳梦”的机缘,即便只是假想,也不无满足感了。也有很煽情的段落。21 号拍品是一架白色的钢琴,尺寸很小,是梦露儿时母亲送给她的礼物。钢琴一度转卖他人,直到梦露成名后有了闲钱,花了好一番

21、心思,才用高价辗转买回来。而今,钢琴,加上琴凳,连同一个忧伤的故事,换来了 772,500 美元,买家同样没留下姓名。梦露的几本藏书静静地躺在花团锦簇中:包法利夫人 、 太阳照常升起 、 秋日 ,甚至还有乔伊斯的都柏林人 。你完全有理由怀疑这纯粹是“性感尤物”附庸风雅的道具。就像当年王子和歌女(男主角是劳伦斯奥立弗)的首映式上,梦露嗲声嗲气地宣称自己最想演的是卡拉玛佐夫兄弟里的格鲁申卡,话音刚落,马上就有记者接口,请她把“格鲁申卡”拼写出来。梦露不需要、不应该也不可能有头脑这几乎已经成了一条真理。或者可以这样说,世人给了她空前绝后的鼓噪着激情与欲望的掌声,她便没有权利再指望得到尊重尽管她嫁给了

22、写推销员之死的阿瑟米勒,尽管与她演对手戏的是演惯了莎剧的劳伦斯奥立弗,尽管她拿过一届金球奖的“最受欢迎女演员” ,尽管她去听过契诃夫的侄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同事迈克尔契诃夫讲课,尽管她或许真的能看懂都柏林人 ,照样于事无补。人们只记得那个赤身裸体躺在天鹅绒上拍月历招片的梦露;那个宣称自己睡觉时只穿“香奈尔五号”的梦露(事实上,不管穿什么,患有严重失眠症的梦露一向很难入梦,即便服双倍剂量的安眠药也无济于事) ;那个在招待会上细肩带断开(据说断得恰到好处,timing 掌握得炉火纯青)的梦露;或者是那个拍七年之痒时在曼哈顿东六十一街的地铁通气口上、让铁栅盖下的特大鼓风机吹起白色长裙的梦露。-当年

23、拼却醉颜红(2)-那场戏是在 1955 年的某个清晨拍的,当时街上站的旁观者竟有千人之众。当年盛景,简直就是一场集体意淫。以小人之心揣度,时隔 45 年以后的这次拍卖会,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场集体意淫,只不过规模更庞大、名目更堂皇罢了。意淫的高潮,是 55 号拍品的登场:一俟宣告,主会场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中,紧接着,柔和的灯光徐徐亮起,勾勒出一件缀满宝石的紧身礼服,耳边同时回荡起梦露唱的生日歌(平均唱一句歌词,大约喘气三次) ,室内掌声如潮。1962 年,梦露确实曾穿着它在麦迪逊广场花园里唱过生日歌“HappybirthdaytoJohnKenndy (约翰肯尼迪) ”。拍下这件礼服的,

24、是一家名叫“莱普利之信不信由你 ”(RipleysBelieveitorNot )的纪念品商店。信不信由你,老板花了 1,267,500 美元买下这件旧衣服,依然笑得合不拢嘴,一迭连声地夸耀这是一桩好买卖。这个天价同时创下了世界女装拍卖史的新高峰在此之前,最高记录是由戴安娜的一款蓝色天鹅绒礼服保持的,成交价 222,500 英镑。拍卖会最终以筹得 13,405,785 美元圆满收场。面对此景,拍卖会的座上客、当年与梦露合演过电影的托尼科蒂斯好不感慨,站起身说, “梦露如果身临其境,一定会激动万分,因为至今还有那么多人热爱着她。 ”说这话的时候,他一定已经忘记,当年他曾以怎样不屑的口气,说过一句

25、更惊世骇俗的话“吻梦露的感觉,就像吻希特勒!”对此,梦露当时的反应是:“问题一定出在他身上。 ”在总共 576 件拍品中,也有那么一些琐碎到几乎不值一提的东西:塑料杯,蜡烛,普列克斯玻璃制成的卷筒纸盖,就连宠物狗的标牌和执照(狗是名歌星弗兰克辛纳特拉送的) ,最后也以 63,000 美元成交。而其中最不起眼也最触目惊心的,或许是那张小纸片,上面有梦露用铅笔草草写下的几个字:他不爱我。原来, “至今还有那么多人热爱”的梦露也会为了“他不爱我”而耿耿于怀。或者,这就是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被写”的梦露这样的题目很日本化,让人联想起三浦友和的回忆录被写体 (卖点当然是百惠) 。梦露没有山口百惠的

26、好福气,有生之年未曾读到过别人(哪怕是爱人)厚道、公正的评价,香消玉殒以后倒是不断地“被写” ,成了出版商取之不竭的财源。可以很确凿地说,至少在娱乐行业里,关于梦露的传记,其数量之众,无人能出其右。单单是用英语写的,就有七百余种,而且这个数字还以每年十几种的速度递增。即便要在这七百多种里选择某种标准大体分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年,剧作家本海切曾以梦露自述的口吻,写过一本题为我的故事的回忆录,用哀婉得略嫌过火的姿态,把梦露还原成了诺玛琼(原名) 。琼的童年没有父亲,那个与她母亲格拉迪丝私通的莫坦逊驾机器脚踏车丧生的时候,梦露还没从娘胎里出来。琼甚至一度住过孤儿院,据说她在那里就曾表现出歇斯底

27、里的早期症状,大叫“我不是孤儿!”身为电影剪接员的女儿,大银幕寄托了琼所有的梦想,她喜欢琴逑罗杰斯的歌舞片,也迷恋克劳黛考尔白在罗宫春色中泡的牛奶浴。当然, 我的故事里也提到了那架白色的钢琴。此类相对比较善意的传记,还包括专栏作家西德尼斯可尔斯基和诗人诺曼罗斯特恩的作品,他们都是梦露生前的好朋友。凑这份热闹的,自然也少不了她的亲人。梦露同母异父的妹妹柏妮丝写过我的姐姐玛丽莲 ,而她的第一任丈夫更是当仁不让,他写的回忆录,标题就值得玩味:玛丽莲梦露的私密的快乐 。何谓“私密的快乐”?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不好妄作评断。关于梦露的第一段婚姻,向来就有很多版本。一说类似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梦露的少女时

28、代,因其母长期患病住院,一直住在保护人格丽丝家。格丽丝的丈夫心怀不轨,被太太察觉,于是格丽丝痛下决心,托人介绍了邻居家的儿子,草草地把祸水泼将出去;另一种说法要浪漫得多,说梦露读中学时结识了一个大学生,一见倾心,喜结良缘。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梦露第一次做新娘,年仅十六岁,新郎名叫詹姆斯多尔蒂,大体还算得上是良材美质。四年以后,梦露开始当模特,两人的分歧愈来愈不可调和,结局自然是劳燕分飞。彼时的梦露,无论是披上婚纱,还是脱下婚戒,都只是她自己的事没有人费心去数她的戒指上究竟有没有嵌过钻石,或者嵌了几颗钻石;彼时的梦露,未必想过会有一夕成名、艳惊四座的际遇拼却红颜,赢得的是无双的荣华,输

29、掉的却是“私密的快乐” 。及至与乔迪马乔联姻,梦露就再也无权享受第一次结婚时的那份清静了。英国出版社 ThamesandHudson 在 97 年 11 月出版了一本完整的玛丽莲 梦露 ,用词条的形式把有关梦露的信息、资料重新整合,事无巨细,洋洋大观。其中就能找到一个名为“梦露与乔的蜜月”的条目:新人先在加州帕索罗布尔斯的一家名为“克利夫顿”的汽车旅馆里共度良宵(期间曾在温泉旅馆的餐厅里用餐,也有人说他们这顿饭是在“克利夫顿”吃的) 。翌日,乔携同梦露,驾着他那辆深蓝色凯迪拉克直奔棕榈泉附近的一座山间小屋小屋是梦露的律师洛埃德莱特借给他们的。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两周的光阴,对他们而言,实在不啻为

30、一种uncommonluxury(不同寻常的奢侈) 。-当年拼却醉颜红(3)-本来是挖空了心思要躲开公众视线的,一不留神,到底还是成了玻璃缸里的两条金鱼,让不相干的人看了个明明白白即便时隔 46 年,依然被一丝不苟地列成了词条,供人玩味。可见当年的狗仔队,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绝不输于今日。为梦露作传的,除了亲友,还有很大一个门类是曾经替她工作过的身边人。管家尤妮丝、清洁工列娜都是为此而拿过版税的受益者。一位曾在洛杉矶一家饭店里替梦露作过保镖的仁兄,也写过一本书据看过此书的好事者说,书里纯粹是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更有甚者,有那么几个声称跟梦露上过床(或者是想跟她上床)的人,也鸡犬升天,打着悲香悼玉

31、的旗号,成了畅销书作者。还有个名叫罗伯特斯拉策的,干脆宣称他与梦露有过三天的婚姻,缘份如朝露,转瞬即逝,却永志难忘,云云。另有一类书,专以梦露之死为突破口。也难怪,伊人那样不明不白的死法,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好题材。大多数作者都纠缠在肯尼迪兄弟和梦露之间的艳事上喋喋不休,他们指控兄弟俩纠缠、强奸、诱其染上毒瘾并最终杀害了梦露。帮凶当然是无所不能的黑手党,亦或是工人兄弟会、古巴人的地下组织、 “鼠会” (梦露生前经常相与玩乐的小团体,包括弗兰克辛纳特拉、彼得劳福以及肯尼迪) ,名目繁多,不一而足。而在另一些想象力丰富(也可以说是贫乏)的作者笔下,1962 年的那个夏天,全美国的每个情报机关似乎只剩下

32、几件事可干:跟踪梦露,烧毁她的电话记录,最终神不知、鬼不觉地请她见上帝。也有大作家的手笔。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阿瑟米勒。只可惜在他的回忆录时移世变中,梦露从头至尾都只是个无药可救、也不愿意获救的糊涂蛋加可怜虫梦露虽然嫁给了米勒,却愣是不明白眼前的便是救世主:不跟着他改邪归正,当然就只有香消玉殒的份了。至于诺曼梅勒的玛丽莲梦露传 ,虽则在文学性上或许是鹤立鸡群,然而,你很难说他笔下的那个年轻而风流的女人,与真实的梦露究竟有什么关系。阿瑟米勒一向对这本书不屑一顾,说梅勒写的梦露“是作家本人男扮女装的形象,反映了他自己那种向往声誉、向往无拘无束的性关系和权力的好莱坞式幻想, ”至于目的, “只是想拚命挣

33、钱,好向每位离了婚的老婆付清赡养费罢了。 ”然而,梅勒书里有一句话还是颇耐人寻味的:玛丽莲是每个男人与“美国”之间的风流韵事(MarilynwaseverymansloveaffairwithAmerica ) 。具体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梦露被如此抽象浓缩,提升到与“美国”比肩的高度,从而成为某种无法磨灭的象征这或许是梦露一生中最大的悲剧。对于梅勒这句半通不通的话,我猜想,梦露泉下有知,或许会像临死前最后一次接受生活杂志采访时那样,恹恹地回答, “我不理解什么叫性感象征 。如果世人非要那样坚持,我宁可摆脱象征的身份,只负责性感”-与阿波罗打网球(1)-儿时读希腊神话,总是被那些又长又怪、带什

34、么“忒”呀“厄”呀的名字弄得一筹莫展,等不及希腊人攻陷特洛伊夺回大美人海伦,我就先败下阵来。所以那少有的几个念起来爽利的名字就占了便宜,比如宙斯赫拉雅典娜美杜莎,都可以过目不忘。当然还有阿波罗。阿波罗又岂止是名字好听?书里说他气宇轩昂,一降生便带来了洒满得罗斯岛的金色阳光,武可驾太阳车射金箭百发百中,文能弹里拉琴携众缪斯酬唱山野。这样的天之骄子身上,不晓得堆满了多少女孩儿家玫瑰色的梦想。然而细读之下,才发觉这个阿波罗,其实真是没有多少女人缘的。他最出名的功绩,不是铲除巨蟒皮同,就是拿胆敢跟他比试箭术和琴艺的倒霉蛋撒气,或射杀或剥皮,冷血得很;他身边倒是不缺缪斯女神相伴,但她们都是他同父(宙斯)

35、异母的妹妹虽然奥林匹斯山众神在乱伦问题上向来百无禁忌(赫拉便是宙斯的亲姐姐) ,但阿波罗终究也没有和哪位缪斯闹出过绯闻来。具有反讽意味的是,阿波罗最广为人知的艳遇,说到底却是丘比特的恶作剧:话说阿波罗以箭术傲视群雄,偶尔瞥见年少的丘比特也敢耍耍他的拙弓劣矢,不免嗤之以鼻。丘比特怀恨在心,一拍翅膀飞上帕尔那索斯山,将一支爱意融融的金箭瞄准阿波罗,把另一支冷冰冰的铅箭射中仙女达弗涅(Daphne) 。结果可想而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达弗涅被阿波罗追得上天入地依然不为所动,临了在河神父亲的帮助下化作一棵月桂树。这样的故事很有看头,却算不得可歌可泣。阿波罗照样还是当他的酷哥,一时的执迷,不过是遭人暗

36、算罢了。而他真正刻骨铭心的情人却是一个同他一样的俊朗的美少年,名唤雅辛托斯(Hyncinthus) 。奥维德的变形记第十篇中记述了雅辛托斯之死:“神与少年脱下衣衫,抹上橄榄油,直到浑身熠熠闪光,然后开始比赛掷铁饼。阿波罗把铁饼掷向空中,雅辛托斯不假思索,箭步向前想等铁饼落地后把它捡起来。不料铁饼从坚硬的地面上反弹起来,结结实实地砸在少年的脸上。顿时,神的脸庞变得与少年一般苍白,他抱起雅辛托斯孱弱的身躯。然而,一切为时已晚”一时兴起居然铸成大错,这是酷爱运动的阿波罗万万没有想到的。据说那个要命的铁饼在空中飞行的时候被西风之神仄费洛斯(Zephyr)改变了方向,后者正是因为觊觎阿波罗与雅辛托斯的柔

37、情蜜意才由妒生恨的。无论祸从何起,总之雅辛托斯在阿波罗的怀里永远地闭上他那双漂亮的眼睛。神也有无力回天的时候,阿波罗的绵绵哀伤在奥维德笔下汩汩流淌:“我到底错在哪里?除非参加一场运动也算错,除非爱你也算错。 ”阿波罗为一种花取名叫雅辛托斯,让它开在爱人喋血的地方, “你仍将以某种方式永生:每当冬去春来,你就粲然绽开在如茵绿草间”“雅辛托斯之死”出现在威尼斯画家提埃坡罗(Tiepolox)的画中时,故事的细节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田径场换成了网球场,垂死的少年身边,赫然摆着球和球拍,他脸上的淤痕,也显然是被比铁饼小得多的器物所伤在提埃坡罗的画布上,杀死雅辛托斯的,竟是一只小小的网球!追根究底,其

38、中的渊源,可以牵扯出一个长长的故事来。“雅辛托斯之死”是提埃坡罗全盛时期的作品。他喜欢画与阿波罗有关的故事,因为太阳神的形象正适合他表现娴熟驾驭光与色的能力。阿波罗一低首的痛楚,雅辛托斯一抬头的绝望,在浓重的背景上交汇出极纯极美的光,分明是要把整个画面烧起来的样子,那火,却是冰一般的冷。然而这却是画家的奉命之作,欲以画寄情的幕后策划者是当时德国一位名叫利佩的伯爵(CountWilhelmzuSchaumberg-Lippe) 。他掌管的小公国 Bckeburg 居民仅有 1600 人,以他的权势和财力,本来未必能把提埃坡罗这样的人物从意大利专程请来作画的。而他之所以能觅得这样的机缘,多半是托了

39、邻近的维尔茨堡公国君主格莱芬克劳(CarlPhilippvonGreiffenclau)的福。后者为了给自己新建的宫殿增光添彩,以甘辞厚币搬来了提埃坡罗。宫殿面积不少,需要作壁画的地方很多,而画家惟有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才能在新鲜的石膏上开工,工程因此耗时长达三年。天一转凉,提埃坡罗就不那么忙了,要么打打腹稿画画草图,要么就接别家的生意赚点外快。利佩伯爵正是看准了这个空档,只花了区区二百威尼斯金币就搞定了提埃坡罗,借了他善解人意的画笔,把自己的灵性与情感,整个嵌进希腊神话的躯壳里。利佩伯爵其人,也不是个等闲之辈。此人堪称火炮专家,在七年战争(1756-1763)中充当汉诺威炮兵部队司令,后来又在对

40、西班牙战争中担任英葡联军的总司令。他留下的军事专著内容扎实,其核心的军事思想今天看来颇有前瞻性:他认为所有军事战略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可能预防和化解战争。为此,应不遗余力地增强防御力量,从而威吓敌方不敢贸然进攻。这样的言论在当时大多数军官听来都不怎么顺耳,所以利佩伯爵生前压根就没想过发表,权当是自娱自乐。彼时令世人听不得、看不惯的又岂止是利佩伯爵的军事言论?他的种种乖张放浪之举,至少在当时不是一件寻常事。据说,十八岁那年,为了跟别人打赌,利佩不惜触犯军规,倒骑着一匹马从伦敦一路跑到爱丁堡,结果给关了禁闭;还有一回,他装扮成乞丐的摸样招摇过市,纯粹是为了找个乐子;更有甚者,利佩暧昧的性取向在早期的

41、书信里就有迹可寻:二十二岁那年,他把一位年轻的匈牙利男子称为“我心爱的费斯蒂提克斯(Festetics) ”或者“我的另一半” 。到了费斯蒂提克斯张罗婚事的当口,利佩又写信劝诫他“宁死也不要违心地娶一个女人” 。几乎在同时,他父亲的一位女性朋友半真半假地问他,是否“对女人不感兴趣” 。仿佛是存心要让这位好奇的女士跌破眼镜,没过多久,利佩便带着一位芭蕾舞女星私奔到了威尼斯。然而,在那里,与他们同住在一起的还有一位西班牙音乐家,男性。-与阿波罗打网球(2)-此后,三人又一起迁居到了伦敦。利佩的父亲对整个事件好像并不怎么介意,他在给儿子的一封信里甚至把那西班牙人称作“你的朋友阿波罗” ,言语中倒像是

42、有几分赞许。他知道儿子在外面玩够了,终究还是得回来继承他的世袭领地,那个“阿波罗”不过是他锦绣前程上一道轻飘飘的花边,无关大局。那西班牙人甚至已经答应利佩会随他回Bckeburg。岂料此人的造化到底还是拗不过天意1751 年,西班牙人猝死,就像雅辛托斯一样,脆弱而年轻。故事写到这里,线条渐渐明晰起来。利佩请提埃坡罗作画的一番苦心已不言自明。不过在雅辛托斯之死中,利佩更愿意把自己代入阿波罗的角色,这固然是因为他那位爱人同志的早夭正契合雅辛托斯的命运,另一方面也许与利佩在艺术领域的自我定位有关。利佩一生酷爱艺术,虽然本人并没有什么作品传世,却结交、扶持了不少有天分的艺术家。他曾长期雇佣巴赫的儿子(

43、JohannChristophFrederickBach )担任乐师,而且自小热衷于收集法国人卡洛(JacquesCallot)的雕塑作品,长大以后又同雷诺兹(JoshuaReynolds)交上了朋友,让这位以肖像画见长的艺术家把自己画成将军的摸样。在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中,要数阿波罗与音乐、艺术的瓜葛最为深厚,就这一点而言,利佩自然是乐意自诩为阿波罗的。既然如此,利佩就有心要和太阳神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让提埃坡罗笔下的阿波罗多少带点自己的烙印。十八世纪以来,最时髦的贵族运动是打网球。当时德国共有六十座室内网球场(那时候还不时兴在草地上打网球) ,其中有一座就在 Bckeburg,而利佩本人正是场上的头号明星。利佩二十二岁那年,德国皇室中除了皇帝本人恰好缺席外,其他成员都在德雷斯顿的一场比赛中亲眼见识了利佩的球技,赛后当即要求他留下来与皇帝比试比试。然而那时利佩恨不得立马飞回到那个匈牙利人身边去,便一口回绝,只因为“费斯蒂提克斯要比世上哪个皇帝都重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