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答案.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2228544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运动生理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运动生理学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运动生理学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运动生理学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运动生理学 习题集(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运动生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体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2.新陈代谢:生物体是在不断地更新自我,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建新的结构。是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二.填空题1.生命体的生命现象表现五个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2、 运动生理学中,对人体常用的实验测定方法有_运动现场测_法,实验研究法。3、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 _物质代谢_和能量代谢_,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4、观察赛跑时血压的变化属_器官、系统水平研究。5、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 合成 代谢,又

2、有 分解 代谢。6. 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生物节律。三.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B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2. 人体在一次练习、一次体育课或训练课所出现的暂时性功能变化称为(B )。A. 应激 B. 反应 C. 适应 D. 兴奋3.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C)。A. 反射 B. 反应 C. 适应 D. 应答4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 D)。A. 运动训练引起的形态变化 B. 运动训练引起的结构变化 C. 运动训练引起的生物化学的变化 D. 运动训练引起的机能变化及其调节5运动时

3、人体的血压升高是机体对运动的(B)。A适应 B。反应 C。反射6体育锻炼能导致人体血管硬化的速度减慢是机体对运动的(B)。A适应 B。反应 C。反射四.判断题21、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而只能通过对人体实验测定,获得运动时人体各种功能发展变化的规律。()2、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3、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4、运动训练导致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诸方面的变化,是人体对运动训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5、长期的运动训练可引起人体机能的良好变化,这种适应与运动项目无关。()6、生理学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

4、,其中人体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五.简答题1、体育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时,或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功能产生反应与适应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首先可以掌握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发展的影响和规律,使其有目的地通过相应手段来发展与提高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能力。其次,可掌握不同年龄、性别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便根据其不同的特点,科学地组织锻炼。第三,可学习并掌握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或手段,使之客观地评价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价值与效果。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它对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

5、,或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章 骨骼肌的功能一.名词解释:1.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2.肌小节:两条 Z 线之间的结构,是组成肌纤维最基本的机构和功能单位。3.运动单位:一个 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二.填空题1正常状态下细胞内 K 浓度_高于细胞外,细胞外 Na 浓度_高于_细胞内。2. 单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特点表现为_全或无 _和_不减衰传导_。3. 衡量组织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则表示兴奋性_越低_。34. 骨骼肌进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肌小节_。当骨骼肌细

6、胞收缩时,暗带长度不变,明带长度_缩短_,H 带_缩短_。5. 横桥与_肌动蛋白_结合是引起肌丝滑行的必要条件。6.人体内的肌肉组织包括 骨骼肌 、 心肌 和平滑肌,其中 骨骼肌 是人体最多的组织,约占体重的 40%。7.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有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_等动收缩_。8.骨骼肌的物理特性有 伸展性、 弹性 和粘滞性,生理特性包括 兴奋性 和 收缩性 。三、判断题1.钠泵的作用是逆电化学梯度将 Na 运出细胞,并将 K 运入细胞。 ( ) 2. 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因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

7、)3. 阈下刺激可引起可兴奋细胞生产局部反应,局部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 )4. 局部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可以叠加而增大,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则产生扩布性兴奋。( )5如果适当改变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就有可能改变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幅度。()6. 适当增加神经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可增高。()7.骨骼肌的收缩过程需要消耗 ATP,而舒张过程是一种弹性复原,无需消耗ATP。 ( )8.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过程中,横桥与 Ca2 结合,牵动细肌丝向 M 线滑行。 ( )9.肌肉不完全强直收缩的特点是,每次新收缩的收缩期都出现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过程中。 ( )10.骨骼肌收

8、缩时,长度可以不缩短,而仅发生肌张力的变化。 ( )四.选择题1.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A.细胞内高 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B.细胞内高 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 有通透性C.细胞外高 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D.细胞内高 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 有通透性2.细胞膜在静息情况时,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 A )A.K B.Na C.Ca2 D.Cl-3. 骨骼肌的收缩蛋白是指 (B ) 。4A 肌球蛋白;B 原肌球蛋白;C 肌动蛋白;D 肌钙蛋白4.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 C )A.阈电位 B

9、.时值 C.阈强度 D.强度-时间变化率5、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 B )A.不发生叠加 B.发生叠加 C.幅值变大 D.幅值变小6、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B ) 。A.明带缩短,H 带不变 B.明带缩短,H 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 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 带不变 7、一般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B ) 。A 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 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 负荷改变,速度改变;D 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8、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C )。A 只做等长收缩; B 只做等动收缩; C 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D 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9、与慢肌纤维相比

10、,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C ) 。A 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 肌纤维直径粗,线立体数目多;C 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 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C )。A 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 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C 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 收缩力量小,不持久11、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C ) 。A 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B 对肌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C 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 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五.简答题1、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应具备哪些条件?答: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需具备三个条件,即对于可兴奋的组织的刺激,

11、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和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它们是互相影响的,在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刺激的作用时间,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强度也随着发生变化。也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阈强度和刺激时间是作用时间呈反变关系。2、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原理? 答:静息电位是指细胞静息时的膜电位,是一种内负外正的直流电位。其成因是细胞膜两侧 Na+和 K+分布的不均衡和静息时膜对 K+有同透性所致。也称为的5K+平衡电位,便形成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成因首先是刺激对膜的去极化作用。当膜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水平时,膜对 Na+和 K+的通透性会发生一次短促的可逆性变化

12、。即 Na+通道突然打开,使膜对 Na+的通透性迅速增大。膜两侧形成了 Na+的平衡电位,便形成动作电位。3、试述从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答:从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包括三个过程:即兴奋-收缩耦联;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收缩肌肉的舒张。兴奋-收缩耦联:当肌细胞兴奋时,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进入三联管,横管膜去极化使终池大量释放 Ca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肌动蛋白上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暴露出来,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激活横桥上的 ATP 酶的活性,分解放出能量,横桥牵引细丝向粗肌丝中央滑行。收缩肌肉的舒张:当刺激终止后,终池不断地将肌浆中的收回,肌浆浓度下降,与肌钙蛋白

13、结合消除,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恢复到原来构型,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重新掩盖起来,肌丝由于自身的弹性回到原来位置,收缩肌肉产生舒张。第二章 呼吸一、名词解释1.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2. 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心输出量)的比值,称通气血流比值。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再做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其大小反映了呼气的贮备能力。 4.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5.肺泡通气量 :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6、最大通气量: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为最大通气量。 二、选择1、内呼吸是

14、指。(B )A、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D、线粒体膜内外之间的气体交换62、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C )A、呼吸 B、内呼吸 C、肺通气 D、肺换气3、肺通气的动力来自于 。( C )A、肺的舒缩运动 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 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4、中等强度运动时,肺通气量的增加主要依靠(C )A、呼吸深度的增加 B、 呼吸频率的增加C、两者都是,以 A 为主 D、两者都是,以 B 为主5、下列评价肺通气功能最好的指标是。( D )A、功能余气量 B、肺活量 C、补吸气量 D、时间肺活量6

15、、下列对肺活量的错误叙述是。( C )A、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B、深吸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C、等于深吸气量 D、最大吸气后尽力所呼出的气量7、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B )A、肺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最大肺通气量 D、肺活量8、正常人无效腔容量约占潮气量的。( C)A、70% B、10% C、30% D、5%9、呼吸频率从 12 次/分增加到 24 次/分,潮气量 500 毫升减少到 250 毫升,则( D ) 。 A、通气量增加 B、肺泡通气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 D、肺泡通气量减少10、无效腔容量加倍而肺灌血量不变时,通气/血流比值将。(D )A、加倍 B、减半 C、增大

16、但不到加倍 D、减少,但不到减半11、呼吸中枢分布在( D )A、脑干和脊髓 B、间脑 C、大脑皮 D、以上所有部位12、血液中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理化因素是(B )A、缺氧 B、PCO 2的变化 C、H +浓度的变化 D、温度的变化13、缺氧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 ( D )A、延髓呼吸中枢 B、中枢化学感受器 C、长吸中枢 D、外周化学感受器三、填空;1、肺通气是指肺与_外界环境_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72、在进行中小强度运动时,机体一方面通过调节呼吸运动_增大肺通气量,另一面增加心输出量,使_通气血流比值_保持稳定。但当运动强度过大时,心输出量的加大跟不上肺通气量的增加,此值

17、升高 。3、气体交换的动力是_分压差_ ,于是气体就可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_扩散。4、运动中肺通气量变化的规律为:有训练运动员在从事运动强度较低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潮气量的_增加_ ;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才主要依靠_呼吸频率 的增加。5、肺容积由四个互不重叠的部分组成: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和余气量。6、肺活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 _,是最常用的测定_肺通气_机能指标之一。7、肺总容量是指肺所容纳的最大气量,也即_肺活量与余气量_之和。正常成人男性约为_5000_ml,女性约为_3500_ml。8、运动时 O2 和 CO2 的扩散速度取决于当时血液与交换部位之间的 O2

18、和 CO2_分压差_。9、氧通气当量是指每分_通气量_和每分_吸氧量_ 的比值(VEVO2 )。氧通气当量是评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氧通气当量_小_ 说明氧的摄取效率高。10、动脉血流经组织时,由于组织的 PO2 低于动脉血 PO2 ,而 PCO2 高于动脉血,因此,O 2 由血液向组织扩散,而 CO2 则由组织向血液扩散。经组织换气后_动脉 血变成了_静脉 血。11、_肺_ 循环毛细血管的血液不断从肺泡获得 O2 ,放出 CO2 ;而_体 循环毛细血管的血液则不断向组织提供 O2 ,运走 CO2 。四、判断1、呼吸全过程包括:外呼吸、血液在气体的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2、

19、吸过程是呼吸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舒缩活动来实现的。( )3、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4、肺内压,在吸气之末、呼气之末或呼吸暂停、声门开放呼吸道畅通时,均与大气压相等。( )5、胸内负压,对肺泡扩张、肺通气、肺换气和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都有重要意义。( )86、运动时,憋气时间过长,可引起胸内负压过大,从而造成静脉血回心障碍,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昏眩。( )7、潮气量是指每次吸入或呼出气体的量。( )8、通常,补呼气量大于补吸气量。( )9、肺活量是反映肺通气能力的静态指标;而时间肺活量则是反映肺通气能力的动态指标。( )10、每分钟吸入或由肺呼出的气量为每分通气量。(

20、)11、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为生理无效腔。( )12、人在从事中小强度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可分为运动开始后的快速增长期、运动后的慢速增长期和稳定期。( )13、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形相关。( )14、呼吸运动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自动节律性,所以它不受大脑皮质的控制。()15、呼吸运动也可以建立条件反射。( )16、运动开始时,运动肌肉本体感受性反射是引起肺通气量迅速增加的调节机制之一。( )17、剧烈运动时肺总容量可较安静时增加两倍。( )五、简答1.何谓呼吸?呼吸过程由哪几个环节构成?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Respiration) 。呼吸全过程包

21、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2.影响换气的因素?1)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气体扩散速度)2)呼吸膜的通透性和面积3)通气血流比值4)组织局部血流量3、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答: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在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体中,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前的呼吸道内的气体是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空间称为解剖无效

22、腔,70Kg 的男性其容积约为 150ml。因此从气体交9换的角度来考虑,只有进入肺泡的气体量才是有效的通气量,即肺泡通气量。其计算公式如下: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次分)若安静时潮气量为 500ml,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12 次,则肺泡通气量为(500-150)12=4200ml。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对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有不同的影响。当潮气量减半而呼吸频率加倍或呼吸频率减半而潮气量加倍时,每分通气量都是 6000ml,而肺泡通气量则因解剖无效腔的存在将发生很大变化,例如,潮气量为 250ml,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24 次,而肺泡通气量减为2400ml;而潮气量为 1000ml

23、,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6 次,则肺泡通气量增至5100ml。故从提高肺泡气更新率的角度考虑,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有利。第三章 血液一、名词解释 1、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最多的一种,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2.碱储备:由于血浆中的 NaHCO3是缓冲固定酸的主要物质,习惯上称其为碱储备,或碱储。 二、选择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C )A.维持血浆的渗透压 B.使血液有一定的粘滞性C.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D.参与细胞免疫2、每个人的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 C )A.4% B.6% C.8% D.10%3、贫血主要是指血

24、液中的。(D )A.白细胞数减少 B.血小板减少 C.血浆量减少 D.血红蛋白含量减少4、血小板数量减少可导致皮下出血,其主要原因是血小板(D )A.不易聚集成块 B.释放的凝血因子激活物量不足C.使血液的粘滞性降低 D.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三、填空1、血浆是一种含有多种溶质的水溶液,其中水约占_93%,溶质中绝大部分为_血浆蛋白_ ,其余为_小分子有机物 和_无机盐_ 。2、红细胞中含有_血红蛋白 ,它是运输 O2和 CO2的重要载体。103、蹬山运动员和居住高原者,红细胞数量_增多_,主要因为高原空气中氧分压_低 之故。4、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 1. 0501.060,血浆的比

25、重为 1. 0251. 034,红细胞比重约为 1.090。血浆的比重主要取决于_血浆蛋白 的含量,红细胞的比重与其所含的血红蛋白量成 正 比 。5、血液中的 CO2也是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运载的,其中物理溶解约占 5%,而以化学结合形式的运输占 95%。化学结合的 CO2主要有_碳酸氢盐_形式(占 88%)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占 7%)。6、血液的保护和防御功能除了保护机体免遭异物入侵之外,还表现在当机体因损伤而出血时,出血能_自行制止 ,避免_过度失血_。因此,它是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功能,这是由_血小板 实现的。四、判断题1、将血浆和血细胞的总量称为血量。( )2、只要红细胞的

26、比容值增大,血液运输 O2和 CO2的能力就增强,反之则减弱。( )3、血浆蛋白除能维持血浆渗透压外,还具有缓冲血液酸碱度、参与机体免疫、运输和凝血的作用。( )4、血液中的绝大多数无机盐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其功能是维持晶体渗透压,体液的酸碱平衡,组织细胞的兴奋性等。( )5、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体积的比值越大,其可塑性变形能力越小。( )6、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越高,则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就越强。( )7、血小板因无细胞核,故不属血细胞。( )8、成人的各种血细胞起源于骨髓,成熟于骨髓。( )9、在进行任何运动的开始阶段或短时间轻微的体力活动后,以及在赛前状态下,都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的现象。( )10、训练水平较差的运动员,在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时,有可能出现白细胞数量的先增加,而后锐减的不良现象。( )五、简答1、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答: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合称全血。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78%,血浆占全血量的 5055%,血细胞占全血量的 4550%。血细胞又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最多的一种,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数的 99%。功能: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