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简答题1. 简述精神病学的概念以及它的分支学科情况?1. 答: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由于精神疾病本身的特点和复杂性,往往涉及到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社会文化(社会精神病学,即从社会学、文化差异研究精神疾病、行为问题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司法问题(司法精神病学,研究精神病人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评价或鉴定精神病人违法行为的责任能力与安置问题的一门学科);特殊人群(如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 近年来精神药物层出不穷,大大改善了精神病人的治疗与预后,精神药理学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和特色;精神病
2、理学是精神病学的一个传统分支,它以心理学为基础,主要是对思维、异常情感体验、行为等进行描述、命名、归类等,并研究精神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深层心理活动等的关系;而从生物学角度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预后又成了精神病学的另一主要分支生物精神病学。2. 简述精神疾病的原因?2. 答: 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精神健康或精神疾病的主要生物学因素大致可以分为遗传、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虽然生物学因素是必要因素,但它仍不足以说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全部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病中也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应激性
3、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既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纵观上述对精神疾病病因学探讨,生物学因素(内在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外在因素)在精神障碍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实际上,生物学因素与环境因素不能截然分开,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人类行为。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方法学问题,我们很难确定导致常见精神障碍的确切病因,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对精神健康及精神障碍领域的理解远远不够完善。如何将
4、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机地整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来探讨精神疾病的原因,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3简述精神病学的四次革新运动?3答:第一次:十八世纪末,精神病人开始进入医院接受照顾和治疗,被人道的对待;第二次:二十世纪初,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突破了精神疾病器质性病因学的瓶颈,使精神医学进入“心因性病因论”的研究范畴;第三次:是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开展,使精神疾病患者更多的回归社会;第四次是精神药物的问世与生物精神病学的发展。(三) 简答题1.如何理解感觉、知觉及感知综合障碍?1答:感觉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形状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某一事物的不同属性在脑
5、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所形成的总的整体印象。如果感觉或知觉体验与外界客观事物或事实不相符,则分别称为感觉障碍或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是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正确感知,如知道是某个人或某种动物等,但对该客体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颜色、形状、距离、位置等,却产生错误的感知。2.何谓幻觉?常见的幻听分为哪几类?2答: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之一。幻听既有言语性幻听,也有非言语性幻听,临床上常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具有诊断意义。依据幻听内容,常可分为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及命令性幻听。幻听常可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3.正常人
6、思维具有哪些特征?3答:思维是指人们将感知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然后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整个心理过程。正常人思维具有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及实践性。4.如何理解妄想?4答: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妄想具有以下特征:病理性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妄想内容以患者为中心,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患者的个人利害有关;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5.如何理解注意及注意障碍?5答:注意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
7、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保持性的特点;注意的集中性使注意的对象鲜明而清晰。注意可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主动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指对现实目标的主动指向及集中的精神活动,与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及既往体验有关。被动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由于外界或内在的刺激而引起的被动的指向及集中,没有自觉的目标,不需任何努力就能实现。注意障碍可分为:注意强度方面的障碍:注意增强及注意减弱;注意范围方面的障碍:注意狭窄及随境转移;注意稳定性方面的障碍:注意涣散及注意固定。6.简述遗忘的常见分型及其临床表现?6答:遗忘是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常可分为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及界限性遗忘。顺行性遗忘是指紧接着疾病
8、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常常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所致,如脑震荡及脑挫伤患者。逆行性遗忘是指不能回忆紧接着疾病发生前一段时间的经历,也常见于脑外伤及急性脑血管疾病。上述两种遗忘阶段的长短及预后与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界限性遗忘,又称为心因性遗忘,是指把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遗忘的发生常与强烈的精神刺激及情绪的波动有关,遗忘的内容具有高度选择性,常与强烈的恐惧、愤怒及羞辱的情景及场面有关,多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病。7.如何理解定向力?7答:定向力是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前者称为周围环境的定向力
9、,后者称为自我定向力。时间定向包括对当时所处时间的认识及年、月、日的认识;地点定向是指对所处地点的认识,包括街道、楼层及毗邻关系等;人物定向是指辨别周围环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与患者的关系;自我定向包括对自己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状况的认识。定向障碍多见于症状性精神病或脑器质性精神病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痴呆时。此外,精神病人尚可出现双重定向,即对周围环境的时间、地点、人物出现双重体验,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而另外一种体验与妄想有关,是妄想性判断或解释。8.如何理解情绪、情感、激情及心境?8答:情感(affect)及情绪(emotion)在精神医学中常作为同义词,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的
10、相应的内心体验,情感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原始的、低级的情感逐渐发展成为复杂、高级的情感,原始情感常与本能欲望有关,而高级情感是人类特有的。激情是指突然产生的、猛烈而爆发的情感,如愤怒、狂喜、绝望等。心境(mood)是指一种较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它是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通常所说的情感障碍就是指心境障碍。9.试述焦虑与恐惧的异同点?9答:焦虑(anxiety)是指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在缺乏相应客观因素或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患者感到顾虑重重,紧张不安,来回走动,搓手顿脚,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可出现
11、濒死感、失控感、呼吸困难等,常见于焦虑症、恐惧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等疾病。恐惧(phobia)是指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病态的恐惧是一类不以人意志愿望为转移的恐惧情绪,病人会对一些本身不具有威胁性的物品、环境或活动产生一种极度紧张恐惧的心情,虽然患者能意识到这种恐惧感是没有必要的,但无法摆脱,并出现明显的回避行为,常见于恐惧症,也可见于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恐惧症患者常有明显的焦虑,且焦虑程度较重,脱离恐惧对象后,焦虑情绪会减轻。10.简述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的鉴别要点?10答: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的患者均可表现为言语动作的减少、兴趣减退、意志减退及人际关系的疏远,但两者的本质
12、不同。情感低落是负性情感增强的表现,患者外部表情愁苦,双眉紧锁,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内心深感痛苦,悲观绝望,觉得一无是处,甚至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常伴有明显的思维迟缓,言语动作的减少,以及食欲减退、早醒等生物学症状,常见于抑郁症,也可见于反应性抑郁及更年期抑郁。情感淡漠是情感反应的减弱或缺乏,患者外部表情冷淡呆板,内心对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自身前途及周围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熟视无睹,与周围环境失去情感上的联系,它是精神分裂症晚期常见的症状,也可见于痴呆病人。11.何为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有哪些类型?11答: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思维、情感及行为的多种形式的兴奋,通常可分为协调性及非协调
13、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可见于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躁狂性兴奋:指行为动作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与环境密切联系,行为具有目的性、可理解性,可引起共鸣,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一致的,给人以感染力,多见于躁狂症。青春性兴奋:指行为动作与其他精神活动之间的同一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行为动作无明显目的及指向性,以致杂乱无章,不可理解,本能意向可能增强,严重时出现意向倒错,整个行为动作显得愚蠢幼稚、荒谬离奇,不能引起共鸣,属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紧张性兴奋:常与紧张性木僵交替出现,兴奋常突然发作,强烈而粗暴,具有冲动性,往往无端攻击他人或毁物,既无明确原因
14、,也无明确的目的和指向,使人无法捉摸,难以预防,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属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器质性兴奋:行为动作杂乱,带有冲动性,甚至可出现攻击性行为,日常活动常常缺乏目的性,这类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思维活动迟缓,情感脆弱不稳,易激惹,可出现欣快,也属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于脑器质性疾病患者。12.何为木僵状态?常见有哪些类型?12答:木僵是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者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可维持很长时间。轻度木僵称为亚木僵状态,表现为问之不答、
15、唤之不动、表情呆滞,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自解大小便。木僵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类:紧张性木僵:是紧张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类运动性抑制表现,木僵程度不一,轻时言语、动作及行为显著减少,呈亚木僵状态,严重时运动完全抑制,呈典型木僵状态,僵住不动。在木僵基础上,有些患者肢体可任人摆布,即使一个极不舒服的姿势也可保持很久不动,这种现象称为蜡样屈曲。如将患者头部抬高似枕着枕头姿势,患者也可维持很长时间不动,称为空气枕头。患者意识一般清晰,对外界仍能感知,事后能回忆发作过程。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心因性木僵:是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作用下出现的普遍抑制状态,病人的活动显著减少,呆滞、缄默、拒食,甚至呈现僵住
16、状态,躯体方面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面色潮红或苍白、出汗及瞳孔的变化,可有轻度意识障碍,一般当环境改变或外因消除后,木僵症状就可消失,事后患者常不能完全回忆。抑郁性木僵:常由急性严重抑郁引起,患者反应极端迟钝,经常呆坐不动或卧床不起,且缄默不语,在反复劝导或追问下,有时对外界刺激尚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如点头或摇头,在木僵之前、之中及之后尚有抑郁情绪表现,有时有消极观念或行为,病人的表情或姿势与其内心体验是一致的,常见于抑郁症。器质性木僵:常见于脑炎、脑肿瘤、癫痫、脑外伤或中毒的患者,病人可呈木僵或亚木僵表现,此外,患者尚有相应的器质性疾病的病史或体征。13.试述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
17、13答:意识是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况的认识和反应能力,大脑皮质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兴奋性对维持意识起重要作用。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清晰度下降、迟钝,感觉阈值升高;注意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出现遗忘或部分遗忘;思维迟钝、不连贯;理解困难,判断能力减低;情感反应迟钝、茫然;动作行为迟钝,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定向障碍,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不能辨别,严重时自我定向如姓名、年龄、职业也不能辨认,定向力障碍是意识障碍的重要标志。意识障碍包括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及自我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可分为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以意识范围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及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自我意识
18、障碍可分为人格解体、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及人格转换。4.如何理解自知力?14答: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态并愿意接受治疗称为“有自知力” ;否认自己的病态并拒绝接受治疗称为“无自知力” ;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有部分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全” 。重性精神病患者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失,他们常常否认有病并拒绝治疗,随着精神症状的消失,患者的自知力会逐渐恢复,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神经症患者常有自知力并主动求治。(三)简答题1简述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与意义?1答:弗洛伊德认为人在遇到挫折时产生的焦虑会引发潜意识的防御
19、机制,这些心理防御机制的无意识的运用,可使个体不知不觉之间的解除烦恼,减轻内心的不安和痛苦,保持精神活动的平衡与稳定。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内射、合理化、转移、升华、幽默等。2行为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其理论核心是什么?2答:行为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巴浦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等。最重要的理论核心就是人的行为主要是由后天环境的影响决定的。3简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要点?3答:罗杰斯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本性是向上的,是诚实、善良、可信赖的,是实现自己理想的自我实现者,其主要观点有:提倡从人的主观意识出发
20、,重视个体的经验,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人生下来就有一种发展的潜能。每个人都尽可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人都有一种力争超过自己现有水平的基本需要,这就是自我实现。当自我理想和自我实现愈加接近时,才会愈感愉快;人都是希望自己自由的,有意识和有责任心的,由自己的意识决定自己的行为,计划自己的命运,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人本主义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当人们的期望过高,所追求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达不到自我实现时,就会有失落和挫折感,出现焦虑、委屈,有的人则出现颓废、消极和抑郁。从而引起整个人格的瓦解而导致精神疾病。4简述奥瑞姆自护理论的五个重要概念?4答:(1)自护:是个体为维持自身的结构完整和
21、功能正常、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过程,所采取的一系列自发的调节行为.(2)自护能力:是人进行自护活动的能力,即从事自我照顾的能力。自护能力又包括:重视和警惕危害因素的能力;控制和利用体能的能力;控制体位的能力;认识疾病和预防复发的能力;动机;对健康问题的判断能力;学习和运用与疾病治疗和康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的能力;安排和自我照顾的能力;从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各方面寻求支持和帮助的能力。(3)自护体:是指完成自护活动的人。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自护体是其自身,但儿童、老年、病人或残疾人等的自护体部分是自己、部分是健康服务者或照顾者.(4)治疗性自护需要:是指在特定时期,自护活
22、动的总称,即是指以有效的方式进行一系列相关的行为以满足自护需要,一般的需要、成长需要和健康不佳时的自护需要。(5)自护需要:是为了满足自护需要而采取的所有活动,包括一般的需要、成长需要和健康不佳时的自护需要。5简述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程序?5答: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程序包括 6 个步骤,即一级评估、二级评估、诊断、制定目标、干预和评价。一级评估是对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四个方面有关输出行为的评估;二级评估着重于对影响行为的三种刺激因素(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的评估;护理诊断主要是根据评估列出护理问题及相关刺激因素;制定目标是根据护理问题提出护理干预后病人最后应到达的行为结果
23、;干预是制定并实施控制刺激的护理计划;评价则是将干预后病人的最终行为与目标期望到达的行为进行比较。(3)简答题1简述对精神病人病情观察的主要内容?1 答:1) 一般观察:包括意识状态、仪表、神态、生活自理能力等。2) 精神活动的观察:包括认识活动、情感状态、意志行为活动。3)躯体情况:生命体征、有无躯体合并症。4)心理问题及需要,心理治疗效果的观察。5)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的观察,以及其他特殊检查治疗的观察。2精神科的观察内容与方法有哪些?2 答:观察内容1)一般情况 2)精神症状 3)心理状态 4)躯体情况 5)治疗情况6)参加工娱活动的情况 7)社会功能观察方法: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3治
24、疗性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特征有哪些?3答:概念:治疗性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为了治疗的共同目标而发生的互动关系。特征:1)提供治疗性环境 2)真诚的态度 3)同理性(同感心)4)尊重护理对象 5)持续性和一致性 6)自我了解4治疗性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工作期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答:1)接纳护理对象,尊重他们在推动治疗性关系上所扮演的积极角色。2)较广较深入地开展会谈,进一步了解病情制定出护理计划。3)协助护理对象调适不良情绪。4)协助护理对象行使“建设性行为” 。5)帮助护理对象克服抗阻作用。6)不断评估,达到预期的目的。5治疗性沟通概念及影响因素有哪些?5答:概念:治疗性沟通是护士利用沟通的
25、过程,来达到收集资料,确定问题;予以情绪支持或提供咨询。借此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并进行护理处置。影响因素:1)护理人员未事先计划 2)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技巧3)注意力不集中 4)情绪的影响 5)疾病的影响6简述精神科约束带使用的护理措施?6答:1) 约束带的结不宜过紧或过松,以能放进两指为宜。过紧容易损失皮肤,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同时病人解脱后易发生危险。2)密切观察,每 23 小时松解约束带一次,适度活动肢体。保持床铺干净整齐,随时观察病人的皮肤有无擦伤、受压症状(水肿、青紫等)如病人已安静,可在密切注意下解除约束。3)约束病人应住监护室,由专人看护,防止受到其他病人
26、的伤害或其他病人任意将约束带解开。必要时向其他病人说明约束的必要性,以取得合作,避免其他病友会同情被约束者擅自为其解除约束而造成不良后果。4)供给充分的水分和营养,并做记录,做好基础护理。7简述精神病人的睡眠护理措施?7答: 1)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制度。2)晚上睡前用温水泡脚,不看刺激性书报或电视,不剧烈运动,不饮可引起兴奋的饮料。3)护士应为病人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如病室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4)对因环境陌生而情绪紧张者,要多安慰,帮助其稳定情绪。5)对心因因素而失眠者,应加强心理护理,诱导病人入睡。6)对有躯体不适者,要及时查明原因,对症处理。7)对严重失眠者,可给药物辅助入睡,并密切观
27、察给药后的效果及反应。8)对兴奋躁动者,在病人集体入睡前,给予适当药物处理,以免干扰他人。9)夜间巡回要有重点,对辗转反侧,蒙头睡觉者要多加注意,以免发生意外。10)护士要熟悉常用催眠药种类及药理知识,避免病人在短时间内多次服用安眠药物。8试述精神科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8答:1) 病房设备的安全管理:病房的防护设备要符合精神科的特点,以不给病人造成伤害事故及逃跑的条件为原则,另外,医院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安全保障。2)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1)病人使用刀、剪、针线,要在护士的监督下使用。(2)医疗器械带入病房使用,要注意保护,用完后要清点数目,放回原处。(3)病房的钥匙、安全带等物品要放在固定
28、地方进行交接。3)安全检查要经常化,至少每周一次。4)患者的安全管理:(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2)定时巡回观察,每 15-20 分钟巡回一次,包括病房、厕所、角落等。(3)患者外出检查、治疗、活动时,要有护士陪伴,随时观察其行为、情绪。(4)护理操作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物品使用之后放回原处。(三)简答题1兴奋躁动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1正确答案:1)安置在色彩柔和、宽敞安静的环境内。2)针对不同的护理对象要正面耐心劝导,安定情绪。3)鼓励积极参加某些适当的工娱活动或户外活动。4)有伤人毁物行为的病人,应安置在重症病室内,避免一切激惹的因素。必要时用约束带暂行约束。5)对极度兴奋
29、躁动的病人,应安置在重症室内以于予约束带保护。6)夜间及时做好安睡处理,必要时延长睡眠时间。2简述精神病人出走行为的预防和处理?2答:1)预防出走护理人员应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加强安全管理。丰富住院病人的生活。加强与病人家属或单位的联系,减少其社会隔离感。对于精神发育迟滞、痴呆者以及处于谵妄状态的病人,应加强监护。2)出走的处理发现病人出走,应立即通知其他人员,分析与判断病人出走的时间、方式、去向,并立即组织人员追踪。对有自杀企图的病人,应注意病人是否攀高或徘徊在河边、海边。如果病人因逃避治疗或不想住院而回家,医护人员应与家属一起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其返院,继续治疗。3如
30、何对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进行评估?3 答:1) 行为评估:一些早期的兴奋行为如踱步、握拳、面部肌肉紧张等,以及一些语言的暗示可能预示暴力行为的发生。 2)情感评估:在评估时,还应注意与逐步升级的兴奋行为相伴随的情感表现。如愤怒、不适宜的欣快、激动等。3)意识状态评估:意识状态的改变也可能提示着暴力行为的即将发生。4请说出精神病人自杀的预防措施?4答:1) 将有自杀危险的病人通知其他医护人员2) 保证环境安全:将有自杀意念的病人置于安全环境中。3) 密切观察:根据病情进行持续性观察(一对一的监护)或间隔性观察(1015 分钟巡视一次) 。 4) 与病人建立治疗性关系:接纳、理解、尊重、支持病人。5
31、) 倾听病人诉说:护理人员的倾听显示了对病人的安慰及支持,在帮助病人渡过自杀危机中具有重要作用。6) 安全契约:与病人签定不伤害或不自杀契约。7) 给病人提供希望:想自杀的人都将生命看作毫无希望,没有改善的可能性。8) 提高病人自尊:企图自杀者一般自尊都较低,护理人员应将其看作值得关注的人来对待。9) 参加有益活动: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可帮助释放紧张和愤怒的情绪,如洗衣服、打扫卫生、修理家具等。10) 动员家庭、社会支持:自杀行为常常反映了内在与外在资源的缺乏。5试述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预防和处理?5答:1)暴力行为的预防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建立适宜环境;减少诱发因素;提高病人的自控能力;及时控制精神症
32、状。2)暴力行为发生时的处理寻求帮助,集体行动;控制场面,解除武装;隔离病人,身体保护;药物治疗。3)暴力行为发生后的处理心理认知治疗重建个体的价值系统行为重建(是目前采取较多的方式)6案例分析题 有一位病人近几天来,常独处一偶,明显表现出言语减少,愁面苦脸闷闷不乐,唉声叹气,有时说活在世上无意义,生不如死,食欲锐减,入睡困难。问题:你将采取哪些护理措施?1)将病人安置在安全、光线明亮等环境中或安置在重症室内 24 小时监护,或请家属陪护。2)与病人接触要做到和蔼可亲,诚恳热情,满怀同情心。3)开展个别或集体心理护理。4)鼓励病人积极参加适宜的工娱及体育活动。5)要做到对消极病人心中有数,要重
33、点巡视,密切观察。6)对症状“突然好转”的消极病人,更密切观察动态。7)发药、量体温、户外活动及洗澡时重点看护,以防意外。8)病室环境设施做到完好无损。9)夜间护理时,要特别关心睡眠情况,及做好饮食护理。10)一旦发生自伤、自杀行为,应及时进行应急处理,并立即通知医生。11)对自杀未遂的病人应作妥善的事后处理,耐心劝尉,千万不能批评、责难、讽刺,严防再次自杀。7案例分析题 2某病房有一位病人,卧床不起,不言不动,不饮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对刺激缺乏反应,大小便潴留,今已第三天。问题:你将采取哪些护理措施?1)将病人安置在光线暗淡的单人隔离室内。2)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尤其是言语刺激,并重视做好心理
34、护理。3)做好口腔护理。4)根据不同病情做好饮食护理。5)注意观察大小便情况,必要时给以灌肠或导尿。6)做好生活护理及预防褥疮护理。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作好记录与交班。第六章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1.简述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1答: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阻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的 D2受体,从而出现抗精神病作用。其抗幻觉妄想作用突出,同时有非特异性镇静作用和预防复发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控制躁狂发作,也可用于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2.简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2答:非典型抗精神
35、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 5-HT2A和 D2受体阻断作用,一般认为其不仅具有抗幻觉妄想作用,还因有激活作用而能改善阴性症状。临床应用中锥体外系副作用等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在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中,目前认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有取代传统(典型)药物的趋势。3.简述药物维持治疗在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中的意义和疗程?3答: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资料表明,持续 2 年的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可以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降至 40%,而 2 年的安慰剂对照治疗却有 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对于首发的、缓慢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时间至少需要 23
36、年。急性发作、缓解迅速彻底的病人,维持治疗时间可以较短。反复发作、经常波动或缓解不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终身治疗。4.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效应特点?4答:三环类抗抑郁药阻断了 NE 能和 5-HT 能神经末梢对 NE 和 5-HT 的再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单胺类递质的浓度,临床上表现为抑郁症状改善。抗抑郁药物对递质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是立即发生的,而长期用药后则可以降低受体的敏感性(下调作用) ,这与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效应滞后即用药 23 周后才起效密切相关。5.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5答:超量服用或误服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危及生命,死亡率高。临床
37、表现为昏迷、癫痫发作、心律失常三联征。还可有高热、低血压、肠麻痹、瞳孔扩大、呼吸抑制、心脏骤停。处理:试用毒扁豆碱缓解抗胆碱能作用,每 0.51 小时重复给药 1mg2mg。及时洗胃、输液,积极处理心律不齐、控制癫痫发作。由于三环类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使胃内容物排空延迟,即使过量服入后数小时,仍应采取洗胃措施。6.简述锂中毒的原因和中毒的早期表现?6答:引起锂中毒的原因有肾锂廓清率下降、肾脏疾病的影响、钠摄入减少、患者自服过量、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的不当等。中毒先兆表现为呕吐、腹泻、粗大震颤、抽动、呆滞、困倦、眩晕、构音不清和意识障碍等。此时,应立即检测血锂浓度,如血锂超过 1.4mmol/
38、L 时应减量。如临床症状严重则应立即停止锂盐治疗。血锂浓度越高,脑电图改变越明显,因而监测脑电图有一定价值。7.简述苯二氮卓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7答:苯二氮卓类既是抗焦虑药也是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神经症、各种失眠以及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也可用于各类伴焦虑、紧张、恐惧、失眠的精神病以及激越性抑郁、轻性抑郁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癫痫治疗和急性酒依赖患者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药瘾、妊娠头 3 月、青光眼、重症肌无力、酒精及中枢抑制剂使用时应慎用或禁用。8.电抽搐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8答:常见的并发症有头痛
39、、恶心、呕吐、焦虑、可逆性的记忆减退、全身肌肉酸痛,这些症状无需处理。由于肌肉的突然剧烈收缩,关节脱位和骨折也是较常见的并发症。脱位以下颌关节脱位为多,发生后应立即复位。骨折以 48 胸椎压缩性骨折为多,应立即做相应处理。年龄大、治疗期间应用具有抗胆碱能作用药物的病人,较易出现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受损,此时,应停用电抽搐治疗。死亡极为罕见,多与潜在躯体疾病有关。第八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1遗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1答:突出的近事记忆障碍,远事记忆相对保存。有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障碍,常以虚构填充遗忘的内容。患者对自己的记忆障碍常不能觉察,无自知力。2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综合征包括哪些?2答:1)急性脑病综合征 2)慢性脑病综合征 3)脑衰弱综合征4)精神病性综合征 5)情感综合征 3谵妄的临床表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