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为指针,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践行教育新理念,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探索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本学期,要着眼于根基教育,利用语文学科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兴趣,教会学生科学的生活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新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 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推广潍坊市教科院研究倡导的理想高效课堂基本教学流程为抓手,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重点
2、,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注重当堂达标,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大胆创新,探索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 语交际、教学评 价、 习惯培养等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 选择自己的突破点,注重实践与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二、教学遵循的基本理念(一)坚持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课程标 准所说的“ 语文素养”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 语文能力
3、( 识字、写字、 阅读、习作、口语 交际)为核心,是 语文能力、语文知 识、 语文积 累、文化底 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 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2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二)注重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不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应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把语文课程规定的各个学习领域全部落实,不能厚此薄彼,避重就轻。(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的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师
4、生平等对话,不能变相引导学生达到教师自己的目的,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即分析是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一理念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自主” 是合作和探究的基础。它既要求学生主动 地学习,又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
5、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要求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 给学生独立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更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效应。三、教学基本要求(一)确立三维教学目标3一是知识与能力。作为三维 目标之首,也就是要求我们始终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突出 语文工具性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要继续夯实这一基础,否则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变成“ 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二是过程与方法。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现出
6、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树立三种意识一是主体教育的意识。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生命主体,尊重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因势利 导发展他们的个性。二是“ 大语文”意识,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与现代社会和环境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与自身生活结合起来,使之认识到处处有语文,处处可学语文,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三是 质量意识,要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摒弃一切不利于
7、学生素质发展的做法,落实好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三)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从发展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角度出发,进行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评 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以学定教原则。教师要坚持从学生学习实际与经验出发,确定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三是学语习文原则。 阅读 教学要排除“ 泛语文”和“ 非语文” 的干扰,强化“本体论”,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突出学语习文的教学原则,坚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四、教学内容及建议(一)学习习惯4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小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各年级在习惯培养方面,都要落实
8、以下三个环节:(1)从小处抓起,注意示范,抓住关键,加 强指导 。(2)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并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 3)运用示范、比赛、表演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兴趣。(二)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兴趣;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高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如语文素养展示、读书汇报会等;要从我们教师自身出发,努力提高的授课水平,增强授课生动性;要通过讲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欲;要通过推荐作品,刺激学生的阅读欲;要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要通过评选学习标兵,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要从我们教师自身
9、出发,努力提高的授课水平,增强授 课生动性。(三)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归纳,不能只靠教师讲授,教师应在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个学习方法之后,先提示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根据学生归纳的情况,教师进行整理,最后再用这个方法学习一项同类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对方法的认识进而增强运用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掌握的方法就丰富了。(四)识字写字的教学1.要落实课标提出的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的思想。在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师 指导、学生认写等方面予以保证,特别是在阅读课上,要防止只抓课文的阅读、理解、蜻蜓点水式地处理识字、写字的情况出现。2.要严格落
10、实课程标准“认写分开” 的要求,努力做到当堂 认记,并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重复出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5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努力做到当堂认记,及时巩固,在教材中认识,挪个地方还认识,不要拔高要求,也不能完不成这一任务目标。要求会写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了解字 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要按照写字教学的要求达到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要求。3.高度重视写字教学。首先,要保证课堂写字时间,2011 版语文课标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 10分钟,在教 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因此,在课堂上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
11、生动手写字。低年级每节课都应安排写字内容,由写字渐渐过渡到写词,每节课可安排写字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一、二年级铅笔字,三至六年级钢笔字的练习务必落到实处,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毛笔字练习。要抓好每一节语文课中的写字环节。其次,要明确学习写字的顺序:先描红,再仿影,然后临摹;描红做到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三是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从抓坐姿入手,强调练字先练姿,做到:身正、肩平、臂开、足安。每次写字一定要提醒执笔姿势,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四是要认真读帖,正确掌握字的笔顺、笔画、结构,低年级要抓好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每写一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
12、的高矮宽窄,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五是教师要板书示范。写字指导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之后让学生先读帖再描后临,发现问题,在评议中指导,教 师不能用 课件演示代替板书。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写字作业。写字的训练,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五)阅读教学1.阅读技能训练要加强要加强朗读、默读和诵读的训练。朗读训练的初期,要把重点放在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上。在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中,要体6现这样的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在学生有了一些朗读的基础之后,就要加强默读训练,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
13、想,要在逐渐提高默读速度的同时,指导学生逐惭学会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把 读和思,把阅读和获得个人感受、提出疑问结合起来。诵读,特 别适用于古诗文的理解,要读出语感、情趣和韵味。2.阅读方法指导要到位在阅读方法上,既要重视精读,又要重视略读和浏览。精读,要坚决摒弃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注重整体把握,重对文章的总体感受和文章精髓的把握,对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无论年级高低,课 文长短、深浅,都要重 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重 视个人阅读后感受、体验的交流。要结合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逐渐发现 、习得一些 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全文,抓住少量
14、重点、 难点、精彩的句段,引 导学生理解、揣摩、内化、吸收,在学习语 言的同时,不断提高分析概括和品积累的能力。重视引 导借鉴,从读学写。由 词句到语段到篇章,不仅要抓理解,还要抓表达。要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闪光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迁移、运用。4.教学内容要精语文课程资源的主体是课本。课本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要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做到“该教 该学的就教就学,不该教不该学的不教不学”。要摒弃什么都要教、什么都要学的 陈旧的教学思想,在确保抓实单元训练重点的前提下,该放弃的放弃,反对面面俱到,封杀 逐段逐句讲
15、解。75.备课要体现理想高效课堂。备课要体现教学模式的要求,根据各年级的课时安排,穿插设计课本和丛书的教案或学案。学案设计要体现教材单元特点,不要千篇一律的搞什么“ 初读”“浏览”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电子备课,解放教师过于繁重的劳动。但电子备课的利用要注意三点:一是既要参考通用学案,又要精心设计个性化学案;二是教师省出的时间要认真研究教材,认真批改作业;三是要充分利用教本空白处进行勾划,这将是今后的检查重点。6.教学环节要简要下决心改变繁琐的、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文本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无论教哪个
16、年段的阅读课,无论教哪篇课文,都离不开学生自学,教师引导, 师生交流。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 读”,朗读、默读(要有一定速度),不是只言片语地读,也不是少数人的读,是大面积地落实到每个同学的潜心地读。问题要少提,要整合;书要多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通过课上的反复练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略读课: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了解大意;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 获 (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也可以运用学
17、案导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以学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为增加学生的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大量让学生诵读古典名著,今年要充分利用市教科院编写的爱经典系列丛书,结8合我县要求,将诵读内容分配到各学期中,将作为质量检测内容之一。(六)作业布置1.作业布置要贯穿教学始终。语文教学要加强课前预习、深化课堂练习、注重 课后延伸。因此,教 师要根据学段特点和教学内容,用心布置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潜心研究课后拓展作业,实现教学的增值。2.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要求学生规范书写,不准乱涂乱画,按时完成;教师认真批改作业,普遍
18、性问题及时讲解纠正,对不及时完成作业和作业潦草的学生做到热心教育、耐心帮助。(七)作文教学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就小学阶段来说,12 年级为写话,36 年级为习作,旨在培养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12 年级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34 年级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56 年级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习作教学要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指导观察。训练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
19、成留心周围事情的习惯。这样,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二是引导阅读。训练学生多读书、善读书 、重 视积累 语言。 这样,习作就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三是指导构思。想明白表达什么、按什么顺序表达、怎样表达出真情实感。学生如果有了作文材料,有了语言材料,学会根据作文需要,用恰当的9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习作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乐事,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习作要写实、写虚并重。写记事作文,一定要说真话、吐真情,不能说假话、空 话、套 话 ;写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想甚至幻想,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创造思维。此外,还要重视常见应用文的写作,如日记、 书信、随笔、读
20、后感,要让 学生不仅会写,而且常 练,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八)口语交际的教学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这 是现代公民必具的。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口语 交际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培养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交流,作文教学中的评议、修改)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三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
21、动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九)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探究、合作、综合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较之课堂教学,能更好地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和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1.根据学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找学生关心的“ 热点”,低年级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10见闻和想法;中高年级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写成记叙文或其他文体。2.中年级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
22、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要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3.高年级要倡导实施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学习或社会生活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调查,实验,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小学高年级就可以确定研究专题,学习的主题不宜太大或太小,要有研究和实践的价值。学习的方式应当多种多样, 综合运用。学习成果的呈现应当不拘一格,如调查报告、记叙文、建议书 、手抄 报 。(十)评价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
23、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发展水平的评价,建立过程、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尝试从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阅读的量、口语交际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参加各种语文活动的情况等多种角度,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发展水平。1.平时考察工作,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1)平常观察:无意观察与有意观察结合,认真分析、及时反馈,注重资料积累;(2)课堂对话:面向全体、有的放矢、机智幽默、鼓励为主;(3)作业检查:突出面批、分析到位,使学生一练一得;(4)阶段检测:命题科学、强调习惯,分 层评价。对一类学生可以简评或让其自评,对二类学生评价要兼顾成绩与不足,对三类学生评价要放大其优点、促其进步。2.注重面试,重视听话、说话、朗 读、写字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