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创设一定教学情景,拉开一堂课的序幕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学语文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节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讲究它的导入技巧。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受教,让小学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2、极大限度地提高 40 分钟的教学质量。悬念导入: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妙术,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且听下回分解” 。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如讲草船借箭一文时,我在课堂初始扮演说书人,来了一段说书:话说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三足鼎立。当时,曹操刚刚把刘备打败,又要进攻孙权。这时的孙权、刘备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惟恐曹操一下子吃掉自己,于是这两家就商议联合起来对付曹操,先下手为强。刘备就派遣
3、自己的军师诸葛亮到孙权那协助作战。孙权的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字叫周瑜。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于是,他就暗地里盘算,企图整治和加害诸葛亮。他假借商议军事为名,叫诸葛亮三天之内必须造十万支箭。在这仅仅三天的时间里,周瑜又设置了种种障碍,不但不给诸葛亮造箭所用的材料,而且还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如果三天之内造不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就会被就地正法。欲知诸葛亮如何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他的“高招”如何,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读课文草船借箭 。导游解说:小学语文课文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从内容上看,风土人情,山川村舍,花草虫鱼,无所不及,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
4、染,先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人的角色,身临其境,促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威尼斯的小艇导入。首先出示课件,威尼斯文字资料:威尼斯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威尼斯有 401 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 117 条水道上,连接着 118 个小岛。因此,有“水城” 、 “百岛城” 、 “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师以导游的形式简介了威尼斯概况。教师设置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飞机穿越时空隧道,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音乐、歌曲导入: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能抒发人的
5、情感。讲课文之前,播放一段乐曲,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草原一文,上课铃一响,一首悠扬的牧羊曲立即将学生带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教月光曲一文,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它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舒缓缠绵,令学生陶醉,此时,老师再说这优美动听的乐曲便是月光曲 。影视导入: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多媒体教学的日趋完善,现代的课堂趋向于“声情并茂” 。在课堂导入时教师根据需要结合声、色、图,甚至是影视片段来辅助我们的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感性,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创设一个让学生积极思考的氛
6、围,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达到语言所难以企及的效果。 长征是毛泽东的一篇不朽的名篇,那磅礴的气势,昂扬的斗志,博大的胸襟,惊险的画面,深刻的内涵,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教学中,首先利用影视课件导入,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把学生引进课文的情景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心中自然激起对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藐视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崇敬,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诗的热情。质疑导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而“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 “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巧妙的导语如果蕴藏着丰富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处于欲答而难以言表的着急之态。只有通过学习之后才能弄
7、清问题。如迷人的张家界的导入: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张家界在哪里吗?课文是哪几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读了课文你一定被张家界的自然风光迷住。揭题导入: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与文章的立意有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从解题入手,自然导入,一定能帮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理解。这种方法一般在成语故事、童话、寓言故事一类的课文运用。如狐狸和乌鸦的导入。同学们,狐狸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有一天,它看见树上一只乌鸦嘴里叼有一块肉,于是直流口水,很想得到这块肉,就哄骗乌鸦。狐狸是如何骗乌鸦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故事。新旧知识导入:带着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再通过自己比较,体会而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这是一种行之有
8、效的方法。 刻舟求剑导入语: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一个学期以来同学们一定读了不少的成语故事。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成语故事?(旧知识导入法)生:(学生说成语故事的名字,或找一个学生说一个成语故事(讲故事导入法)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非常好,有机会我们开一个成语故事会,好不好?生:好!师:每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成语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再学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 (板书课题)看看刻舟求剑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还有演说导入、直接导入、联想导入法、作者简介导入、游戏导入、谜语导入、绘画导入等等。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
9、艺术。好的导入犹如优美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如同序幕预示着剧情的发展、高潮和结局,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次艺术享受。导入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导之有法,导无定法,贵在得法。 ”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具体应用中不应占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重要的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依据教材特点,根据自身的习惯、爱好、特长,选择适合自己、适应学生的导入方法,才能在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中做到游刃有余。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我
10、们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综合运用多种导入方法,才能从容、简洁、有味地导入新课文。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传统的方法1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法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它是教者直接点出课题,点明学习目的的方法。它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如:小学语文第六册菩萨兵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可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菩萨兵 ,这篇文章记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在藏民同胞居住地区的事情。同学们知道菩萨兵指的是谁吗?他们为藏民做了哪些事?现在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 ”又如:小学语文第三册青蛙看海一文,教师一上讲台
11、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这篇课文就是青蛙看海 ,它主要讲的是青蛙去看海的经历。同学们想知道青蛙为什么要去看海吗?它在途中遇到哪些动物呢?现在就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学习这篇课文吧。看看青蛙看海这篇课文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样的导入语直奔主题,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本课的学习目的,很快就会进入到对课文中心的探求,教学效果很好。2插图导入法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四册识字 6 ,当学生打开课本时,一幅有各种动物的图像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图上有猴子、狮子、孔雀等等,我们都知道,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动物的,看着这幅图画学生就产生了兴趣。这
12、时教师板书课题识字 6 ,图画揭示了所要学习的动物名称,为新课的导入创造了美好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如:小学语文第三册美丽的丹顶鹤一文,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先让学生打开课本 124 页,一幅美丽的画面就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画上是美丽的丹顶鹤在水中嬉戏,学生看着图片,这时教师就说:“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想不想认识它们呢?”利用这样的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故事引路法“学生都爱听故事,在上新课之前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如:小学语文第四册木兰从军一文,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老师给你们
13、讲个故事。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叫花木兰,她代父从军,在战场上立下了许多战功。那么同学们知道花木兰为什么要代父从军吗?在军中有没有人发现她是女扮男装的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木兰从军这篇课文。 ”又如:小学语文第三册狼和小羊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就说:“有一只狼在小溪边喝水,有一只小羊也在那儿喝水,当狼遇到羊的时候,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带者好奇的心情来学习狼和小羊这个小故事吧。”运用了讲故事的方法,从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迅速进入“乐学”境界。4释题导入法释题导入是教师从分析课题入手导入新课的方法。释题导入能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明
14、确学习重点。如:小学语文第五册卧薪尝胆一文,教师先板书课题,再问学生“卧”是什么意思?“薪”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最后教师板书“卧薪尝胆”的意思,即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然后教师又问:“了解了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呢?为什么要尝苦胆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又如:小学语文第三册狐假虎威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就先板书“假”字,问学生是什么意思?知道“假”的意思是“不是真的”之后,教师在“假”字的前面板书“狐” ,在“假”的后面板书“虎威” ,板书完之后教师就问:“同学们知道了假字原来的意思,那同学们知道在这个题
15、目里假是什么意思吗?题目又是什么意思?”明白题目里的“假”字是借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之后,引导学生进入这篇文章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使学生既了解了题目的意思,同时对课文的学习目的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5复习导入法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从而导入与新课有关的知识。如:学习小学语文第七册七色鹿这篇课文,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同学们,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上节课刚学完的珍珠鸟一文,它说明了什么道理?再看看这篇课文与我们今天所要学的七色鹿所说的道理一样吗?这两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又如:小学语文第七册九寨沟一文,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九寨沟 ,在学习新课之前,
16、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刚学完的泉城一文,泉城是哪个城市的别称啊?里面主要说了哪几个泉?有什么特点?”复习完这些旧知识之后,接着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九寨沟这篇课文,看看九寨沟在哪里?它又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样的导入语可以引发学生对疑惑问题的注意,从而使学生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探求新知识中去,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旧知识,又调动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二、创新的导入方法1音乐导入法“ 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 ”在上新课之前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有利于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
17、小学语文第四册快乐的节日一文时,在上课之前利用录音机或手机播放“快乐的节日”这一首歌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作家为什么要写这首动听的歌曲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接着教师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 。又如:小学语文第五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唱首歌好不好?”引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就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用愉快的歌声感染学生。唱完后教师就问:“同学们,老师唱的这首歌好听吗?同学们想不想学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这首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等学完了老师再教你们怎么唱。 ”利用音乐导入新课,
18、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自然而又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2设问导入法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巧妙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他们急于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如:小学语文第四册会走路的树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先板书课题“会走路的树” ,然后就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会走路的树吗?课文中会走路的树又是一颗怎样的树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又如:小学语文第四册“黑板”跑了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就板书课题“黑板”跑了 ,转过身来问:“同学们,我们都见过不会跑的黑板,那你们见过会跑的黑板吗?课文中这块会跑的黑板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吧!”这样的导
19、入,教师提出这样有趣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很想知道,就自然会急于带着问题到文中去寻找答案,激发了学生学习此文的积极性。3激情导入法对于一些激情澎湃或感情蕴含深沉的课文,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使学生对作者抒发的感情有更深的理解,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情绪,产生内心的共鸣。如:小学语文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教师可以先介绍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在介绍总理一生丰功伟绩之后动情朗诵:1876 年 1 月 8 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全中国在哭泣,全世界在哭泣1 月 11 日,总理的遗体将要送往八宝山火化
20、,首都亿万人民自发从四面八方云集在北京长安街两旁,不顾一月的严寒,不顾四人帮的迫害,在泪水和哀痛中向总理的灵车告别。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当时那撕心裂肺的送别情景的这样,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当年那种催人泪下的场景之中。这段导语,把整个课堂气氛渲染得深沉哀痛,不但为学生确定了感情的基调,而且为学生感情的发展与升华做了极好的铺垫,对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也大有益处。4猜谜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猜谜都有浓厚的兴趣,用猜谜语的方式揭题,是学生所喜欢的,而教师以谜语导入新课既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愉悦的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21、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一文,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然后拿出已写有谜语的小黑板让学生读,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让学生读完后就猜,知道谜底是荷花后,就引出所要学习的课文荷花 。又如:小学语文第四册雨后一文,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听好啦,这个谜语是这样的: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让学生猜谜,猜出谜底是“雨”之后,教师接着说:“同学们喜欢下雨吗?下过雨之后好玩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雨后 ,看看雨后有哪些好玩的事?”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
22、且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气氛中。5电教多媒体导入法“电教多媒体导入法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以现代教育最优化的方式和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如:小学语文第七册泉城一文,在上新课之前,利用幻灯片或者电脑播放一些有关泉城各个泉的图片,同时放阿炳的“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再来就是用多媒体放一段有关济南泉城的宣传片。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着泉城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探究以及学习之趣,同时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大自然之美。又如: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一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海底的视
23、频,让学生看看海底生长有些什么东西,看完后就对学生说:“同学们,海底漂亮吗?生长有什么鱼跟植物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吧,一起到海底去探险。 ”利用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总之,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一环。它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要根据教学实际,紧扣教学目的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去进行,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新课成功的导入,要富有魅力,要一下予就扣动学生的心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新
24、课的导入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教师的自身素质灵活多样的加以运用,才能获得最佳的导入效果。现根据教学实践介绍几种有效的小学语文导入新课的方法: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法。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是教者直接点出课题,点明学习目的的方法。它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教者可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狼牙山五壮士 ,文章记叙了 1941 年秋,面对日寇大举进攻,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事迹。同学们是否想知道这五位壮士是谁,他们又是怎样以其壮心、壮言和壮行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吗?现在就让我们
25、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 ”这样一下子就使学生了解了本课的学习目的,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接下去的学习,良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二、释题导入法。释题导入是教师从分析课题入手导入新课的方式。释题导入能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明确学习重点。如:小学语文第十册蛇与庄稼一文,教者先板书“蛇” ,转身问学生:“你们见过它吗?谁了解它? ”学生回答后,教者接着板书 “庄稼” ,问:“谁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庄稼? ”学生回答后教者总结。最后教者板书“与”字,教者语:“读到这个题目时你会想到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这样使学生既了解了题目的意思,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三、激情
26、导入法。思想感情比较强烈的文章,可以在课前铺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感 情,调动学生的情绪,把学生带入文中。如:小学语文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教者可先介绍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在介绍完总理一生的半功伟绩之后动情朗诵:1976 年 1 月 8 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全中国在哭泣,全世界在哭泣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降半旗致哀。 (讲明在何种情况下联合国总部会降半旗致哀。)1 月 11 日,总理的遗体将要送往八宝山火化,首都亿万人民自发地从四面八方云集在北京长安街两旁,不顾一月的严寒,不顾四人帮的迫害,在泪水和哀痛中向总理的灵车告别。今天我
27、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当时那撕心裂肺的送别情景的。这样,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当年那种催人泪下的场景之中。这段导语,把整个课堂气氛渲染得深沉哀痛,不但为学生学习全文确定了感情的基调,而且为学生感情的发展与升华做了极好的铺垫,对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也大有益处。四、设计问题导入法。有些新课,教者可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问题,用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调动他们急于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如:小学语文第十册飞夺泸定桥一文,教者可根据课题及课文内容设计问题:谁飞夺泸定桥?他们为什么要夺泸定桥? 夺泸定桥为什么要“飞夺”?他们是怎样飞、怎样夺的? 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很想知道,就自然会急于带着问题到
28、文中去寻根问底,激发了学生学习此文的积极性。五、故事导入法。讲一些精而短的,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导入新课,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如:小学语文第九册心愿一文,教者可这样设计导入语:同学们,现在让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在一个假日里,一位赴法国讲学的中国人在巴黎一个美丽的街道公园里,遇见了一位法国小姑娘维勒尼克以及他的爸爸、妈妈,他们一家予都是中国迷。这住赴法国讲学的中国人同他们进行了一番有趣的谈话。在谈话中讲到了各自的心愿,还讲出了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他们谈了些什么?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什么呢? 要想知道这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心愿这一篇课文。这样从一开始就能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
29、堂气氛,诱使学生迅速进入“乐学”境界。六、介绍背景导入法。凡是时代背景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课文,可以考虑用简介背景的方导入新课,使学生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体会到文章所表现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学语文第九册再见了,亲人一文,教者可先设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结成的深厚情谊的文章,题目为再见了,亲人 。可能有些同学要问:为什么说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听完老师的介绍你就明白了。接着介绍课文的背景:1950 年,美帝国主义纠集 15 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入侵朝鲜,并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轰炸了中国安东等地,企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
30、中国人民响应毛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经过八年的坚苦战斗,取得了胜利。 再见了,亲人此文写的是在胜利后,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朝鲜回国时,与朝鲜人民在车站告别时令人难忘的情景。这是一篇用志愿军向朝鲜人民话别口气写成的文章,着重写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厚情谊。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文。这样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抗美援朝的那一时代,一下子把学生带入那中朝人民分别的场景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极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新课导入作为上新课的第一步骤,对整篇课文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我们要重视对新课导入方法的研究,以便在语文教学方面打好扎实的地基。小
31、学语文课有何好的导入方法?具体而言常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情境型 指教师根据文本的意境,创设一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想象优美的意境, 体验美好的情感。简言之,通过导入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写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并引导学生进入教材所描绘的情境,无疑对优化课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要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中受到感染,教师就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 ,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在阅读课的导入中时常是通过营造出一种气氛,或再现一个场面,从而把课文描绘的意境再现出来,把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和追求美的情趣激发出来,使学
32、生在耳濡目染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顺利进入到课文学习中去。 1、看图导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色彩鲜艳的情景图,配有教学挂图,通过网络资料还可查阅到更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它们作为直观教材,比形象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的印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鲜明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导入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2、 借助媒体导入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多媒体教学的日趋完善,现代的课堂趋向于“声情并茂” 。在课堂导入时教师根据需要结合声、色、图,甚至
33、是影视片段来辅助我们的教学, 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感性,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创设一个让学生积极思考的氛围,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达到语言所难以企及的效果。 3、意境导入 也称激情导入,在教学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时,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 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从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名师在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抒情散文时, 常常用一段富有诗情画意的导语,将学生带入课文的那种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良性的情感准备状态。如孙双金老师在教春望一诗时的导入:“同学们,今
34、天孙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课件出示春望全诗 )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 755 年发生了安史之乱 ,叛军攻入长安城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都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在第二年的春天杜甫来到长安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接着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望 。孙老师用短短的几句话作为导语,却震撼了全班学生的心灵,同时在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很快进入诗情诗境。(二) 质疑型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运用提问质疑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质
35、疑激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达到以趣促思的目的。在质疑的同时,适当运用悬念,还能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问题是思维的开端,一个恰当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南宋时的教育家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问号。 ”1、提问导入 它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来进入课堂。教师可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通过设立一个疑点激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迅速进入新课。如邱老师在教海底世界一课时,一走进教室就用兴奋的目光扫视学生,然后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学生说:“喜欢”邱老师兴致勃勃地说:
36、“我也喜欢大海,大海是那样的辽阔美丽,望着这美丽的大海,我忽然产生一个想法:这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子呢?当学生说也想知道时,邱老师相机诱导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海底世界 ,它将向我们介绍海底深处许多新鲜、有趣的事,那么海底究竟什么样呢?让我们来细心读课文吧!”在本案例中,邱老师一进课堂便向学生提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着学生的思维能力,诱导着学生由疑而思。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 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2、悬念导入 俗话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小学生好奇心更强,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悬念激发好奇,吊起学生的胃口, 往往
37、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例中邱老师设置的“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子?海底究竟什么样呢?”激发起学生急于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语文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设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吸引到悬念上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三) 激趣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离不开学生浓厚的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维护学生学习动机,达成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
38、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进课文中, 才能转化成巨大的动力。在教学中,可以用生动活泼的故事、寓言、谜语等,激发学生的兴趣。1、讲故事导入 精彩的故事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对学生而言,则更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倾听欲望,因为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从儿童时期到少年、青年、老年,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人们沉醉其中、乐在其中。小学生更爱听故事,抓住小学生这个心理特征,运用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甚至教师自己根据教材编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容易使学生领
39、悟教材的内容。例如, 太阳一课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寻自然奥秘的愿望。 将相和一文用“和氏璧”的故事导入,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所以,语文老师应该独具慧眼,善于发现课文中的相关故事题材,或与课文题目相关、或与作品的主人公有关、或与课文中介绍的某一山川景物有关的故事,都可以作为“课堂导入”先行讲述,讲述时,在语言上应注意做到形象生动,做到声情并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因此,所讲故事要短小精悍,人物事件要高度集中,而且还要融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于一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故事的魅力。2、谜语( 游戏)导入 猜谜语是小学生特别喜爱的一
40、项游戏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某一知识点编成谜语而导入新课。如袁晓君老师上青蛙一课,先让学生猜青蛙的谜语,当学生猜对时,老师在黑板上画青蛙简笔画并板书课题“26 青蛙” 。这样的导入自然有趣,既可以调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四) 知识型 1、启动原有认知导入(复习导入) 即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导入新课的方式。例如学习新型玻璃这一课可以这样导入:玻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同学们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以及各有什么用处吗?让学生自由回答后揭示课题。启动原有认知导入新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而且可以吸引学
41、生主动去探求新知。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复习、联系旧课或已有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课的开始, 以旧启新、以故引新、温故知新,有时既能巩固旧知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自信百倍地去学习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 2、简介背景、作者导入 对于那些社会背景距现在较远,寓意含蓄,学生不易理解的课文,而了解写作背景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于这类课文,可先直接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者或背景,然后再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加深理解。中国历来有“知人
42、论世”的传统,并且课文中的许多作者无论是文章还是人品都堪称学生学习的典范,导语以此为切入点,必使学生对作者肃然起敬,从而愿意走进作者, 渴望读他的文章。如春望的导入,孙老师通过诗人、背景的简介,即创设了情境,激起学生学诗的热情,又为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做了铺垫。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背景材料层层铺垫, 相关材料互相渗透,有时学生会很容易理解到文章的精髓,语文课堂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五) 释题型 释题,就是引导学生从分析理解课文题目入手,由题目生发开去,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有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揭示文章的主旨,有的能引起联想,内涵极为丰富,具有统摄
43、全篇的作用。如只有一个地球 草船借箭等课文的课题往往是文章的重点,具有广博的含义。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从探讨题意入手,通过抓住课文题目的关键词语,进行“借题发挥”, 引导学生分析课题,从而导入新课。从课题导入课文,一般能让学生迅速地抓住重点,把握中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六) 直观型 即运用实物实景导入。这种导入方法适合于讲授直观的、能看到差别的教学内容。如蓝树叶 荔枝等课文以实物导入,能吸引学生的视线,可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真实可信。实物还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学习课文前,出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实物,导入自然,便于理解。(七) 直入型 也称开门见山导入,就是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
44、要求,说明新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程序。如教师进入课堂后就板书课题,告诉学生今天上哪篇课文, 请打开教材多少页。这类直白式的导语多用在所上新课与前面的课文联系不紧或受时间限制不宜过多讲解时采用。这种导入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但启发性、趣味性不强。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例谈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头,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得失。成功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它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整堂课的展开定下基调。导入的方法很多, 主要有回顾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
45、入、激疑导入、板书标题“留白”导入、对比导入等。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作为一节课的起点,导入承载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呈现学习目标,实现知识衔接等任务。导入如果设计安排得有艺术性,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巧妙地设计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在此,向大家介绍六种常见的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一、回顾导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回顾是对学习的继续巩固,对
46、旧知识加深印象,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二、情境导入“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的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学生如临其境,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被激发。根据课文特点,情境导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图画再现情境导入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图画来导入。在教学自然之道一课时,这样导入: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看图,提问“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看到了沙滩上有许多幼龟,许多食肉鸟在竞向啄幼龟,还有一些人在来回
47、奔跑救幼龟。教师紧接着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呢?同学们学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音乐渲染情境导入音乐给人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导入新课内容的一种方法。像找春天这篇课文,选用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陶醉其中,随着优美的旋律跟着唱了起来。唱完之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余音缭绕中很快进入课文。(三)语言描述情境导入通过语言的描述,为学生创设情境,唤起其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时,用语言描述:一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
48、歌载舞的藏族同胞。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它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三、故事导入故事人人爱听,它可以缓解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课堂上教师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故事引入,能很快把学生引进正课,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四、激疑导入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去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鼓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的联想、思考后进入课文,一定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中心。如在教学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时,首先出示两组句子:“他 8 岁上
49、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 ”“他是举世闻名的发明家,有人作过统计:他一生约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 ”让学生读句子后猜猜这两句话写的是谁。这个问题紧扣中心,直奔主题,能引领学生很快进入课文。五、板书标题“留白”导入板书标题时,适当“留白” ,师生补白,可以引导学生从高处、大处着眼把握全文。如教学蝙蝠和雷达时,可先板书“蝙蝠” 、 “雷达” ,留白“和”字,然后设疑:“课题这样写可以吗? 为什么 ?”通过对比思考,学生就可以明白,这样写“蝙蝠”和“雷达” ,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电子设备,两者之间毫无联系,根本不能称其为标题。而“蝙蝠和雷达”限定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飞机上装的雷达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留白一个“和”字,为正确把握文章内容奠定了基础。六、对比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