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莱镇中心小学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方案根据石莱镇教育办公室会议精神,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近年来课程建设的情况,制订本方案。本方案包括:校情分析、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六个方面。一、校情分析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学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确保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我们做到了开全、开足国家课程,丰富地方、校本课程,拓展校外实践活动课程,紧紧围绕着“办幸福教育,享幸福人生”这一办学理念,求真求实,传承并且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
2、,学校课程为主线,“名师”为榜样,课堂教学为抓手,教育科研为先导, “德、教、体、科、艺”相融合的一系列的新型课程模式,构建满足个性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课程理念课程建设理念: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位师生快乐健康、智慧成长。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学校为这一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实施平台,学校的每一位师生都在分享这一种文化,同时也是这一特色文化的传播者。学校是师生智慧的乐园,学校理所当然应该带给师生课程文化的快乐体验,使其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的修养;创造传播课程文化的机遇,使其互助共进,智慧成长;培养传播文化的优良品质,使其内涵发展,和谐相处。这一课程理念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点。 这一课程理念的具体内涵是
3、:1、课程即文化。对教师来说,课程意味着自我文化积淀的传播和智慧分享的超越;对学生来说,课程意味着一种或多种文化的获得。2、课程即成长。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双重智慧成长。在课程文化的传播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徜徉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海洋,每个人都能有自我发展的空间,轻松学习,培养个性,全面发展,智慧成长。 3、课程即分享。课程是分享的过程,文化的承续,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发展,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将在经验分享、互助共进、智慧碰撞、心灵相遇中得到和谐统一。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够将师生的智慧进行有效地融合,分享智慧成果。 三、课程目标建设“统筹,特色,绿色”的学校课程体
4、系,努力使石莱镇中心小学的课程“有特色,求品质,谋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1、统一国家课程开设。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新课程设置 ,学校出台了石莱镇中心小学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方案 ,开足开齐了国家课程,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严格遵守上级部门规定的作息时间。 2、严格落实、开发丰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设置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一、二年级 4 课时;三至六年级 3 课时。体现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课程从多方面介绍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校本课程设安全教育课,扎实地进行教学。成为校本课程的有力补充。此外,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并培养学
5、生的应变能力。针对当下学生的阅读面只限于课本和教学辅导材料,阅读量小,视野狭窄,学生的语文基础单薄与阅读的功利性太强的现象,学校构建 “以人为本”、开放、自然、本色、注重情智生态平衡的“绿色文化阅读”课程。让“晨诵、午读” ,成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的方式。 为了丰富学生生活,提高活动的时效性。在课外活动组织校本活动课程。低年级学生主要踢毽球、跳绳,高年级学生在课外活动足球、排球、飞盘等;周一五下午组织全校学生练习书法。 四、课程建设的内容依据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及本校实际,我校将国家课程和发展性课程分以下模块来进行建设实施。1、基础性课程即学科课程。指统整并开足开齐开好的国家课程,以“有效、快乐”为目
6、标,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课程文化的熏陶。 2、主题课程,指学校开设的学生主题活动。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为目标,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主题,以学生生活中的经验为主题,以社会中的热门话题为主题,以“主题节”为契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开展“经典诵读”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众多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展现自我的风采,传播课程文化的魅力。 3、活动课程,指通过科学训练,启智强能,张扬个性,展现才艺的学校特色课程,以“发展兴趣,培养品质”为目标,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自主发展,展现才艺,实现学生素质发展目标。如:每天的写字、经典诵读、大课间等。五、课程管理与实施开展以“统筹 特色 绿色
7、”为主题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素质的多元发展,为学生开启发展的智慧。(一)基础性课程实施通过基础型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追求减负增效的目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奠定发展的基础。1、规范常规管理,保障教学秩序落实教学五环节,要求每位教师做到:备课除了备文本,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上课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精心设计练习,及时批改订正。探索评价方式,合理评价,并做好有效的质量分析。教导处将对教师的备课、学生的作业进行不同形式的不定期的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完善,要求教师按要求完成各级各类研讨课,完成听课任务,分学科开展随堂课的诊断,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
8、行全面监控,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2、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围绕教学深化教研组的常规建设,积极探讨以教研组为依托的教师合作机制形成的有效途经;积极开展教研组长培训活动,提高教研组长的能力,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广泛听取学科教师的意见,认真落实教研活动,提高活动效率。切实制订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并有效实施和认真总结。教导处成员与教研组长一起深入年级,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并进行教学指导,不断提升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3、加强课题研究,打造教学特色构建课题驱动、骨干领衔、学科教师跟进的校本研修机制,推进研、训、教一体化的师资培养模式,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努力打造特色课程。(二
9、)发展性课程实施与管理1、健全管理体系,为发展性课程的建设提供保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和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方案的编制;与上级课改管理机构保持联系,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承担课程实施的管理、监督和评价工作,把握课程实施的方向;负责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专业支持和经费保障。课程开发研究小组主要负责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各科教师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活动;与第一线参与实践的教师保持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出调整意见;总结经验教训,收集课程实施案例,做好课程实施成果的收集、分
10、析和整理;为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编制课程方案、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提供来自第一线的意见。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做好五个要求、四个结合、三个落实,继续实行“半天无课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每一位老师施展自己的才能,快乐的工作。2、丰富实践途径,为发展性课程的建设夯实基础(1)以多元融合,实施课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秉承“一体化”的思想,落实“八个融合”:民族文化与德教体科艺相融合,基础、发展、特色相融合,学校、家庭、社会相融合,普及、提高、创优相融合,德研、科研、教研相融合,知识、技能、兴趣相融合,课内外活动相融合,传承、发展、创新相融合。(2)以社团为载体,推进课程社团活动课程负责老师作为指导,学生自娱自乐
11、,交流技艺,展示才华。举办各类大型活动,全面展示各社团的实施成果。精心策划和组织每年一届全员参与的“读书节” “校园科普节”和“校园艺术节” ,积极承办各类大型的市、区级展示活动,集聚广大学生、家长、专家、同行的力量,共同推进课程的实施。课程建设体系管理流程图反馈反馈六、课程评价1、对课程实效性评价基础性课程以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为评价标准。发展性课程评价以五个方面进行检测:汇编校本教材、教学实施、资料收集包、成果、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评价。(二)对教师个性化评价学校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五环节对教师进行检测,采用随堂听课、教学常规检查、学科测试、家长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学校对教师每学
12、期全面考核和每学年综合考评。(三)对学生多元激励评价学校以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评价手册为主、以星级评价手册为辅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价中肯定学生的实力,帮助挖掘其潜力,增强学生自信心。校长决策 校课程领导小组组织运转各教研组负责实施(四)对教研组捆绑评价学校注重团队合作,对教研组工作评价采取一是捆绑式考评,常态考查和期末集中评定相结合;二是由行政人员蹲点考评,每学期将相关行政人员安排到所任教年级进行“蹲点” ,全程参与、指导教研组活动,调研学科教学情况。最后由学校分管领导和考核小组进行综合评定,并评出先进教研组。附件学校社团活动表序号 项目名称 时间 地点 指导教师1 乒乓球 周三 乒乓球
13、场 孙中彬2 象棋 周三 科学教室 赵协仿3 绘画 周一 美术教室 马夫梅4 排球 周三 排球场 徐保国5 舞蹈 周三 舞蹈室 马 琳6 少儿电脑 周三 微机室 鲁法彦7 手工 周一、 综合实践活动室 刘文业8 飞盘 周三 田场径 王长菊9 足球(男女) 周三 足球场 张 强10 软笔 周一 四楼书法室 巩仕波11 小游戏 周三 田场径 赵宗华12 科学探究 周三 科学发现室 杨辉萍13 小游戏 周三 田场径 孙立兰14 经典诵读 周一 一、二 孙清君15 经典诵读 周一 二、二 王佩玉16 经典诵读 周一 二、三 刘小青17 经典诵读 周一 一、一 李从华18 声乐 周三 四、一 张清清19
14、 经典诵读 周一 二、一 王乐20 经典诵读 周一 一、三 杨辉萍21 阅读 周三 五、三 赵彬奎22 珠心算 周一 美术教室 邱传水23 经典诵读 周三 四、二 刘传娥24 戏剧 侯燕25 交通安全讲座 左玉良22017 年 9 月校情分析及课程理念很好,生本课程较多,但生本课程的实施部分太空,规划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每门生本课程包括可行性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进度、活动时间、组织方式、责任教师、参加人员、课程评价等内容。适当增加学科类生本课程,还要明确具体哪半天为无课日。另外经典诵读类为各年级必修课程,从方案上看你们只有一二年级安排经典诵读,再就是社团活动是不是生本课程,请再斟酌,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