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毕业论文】.doc
《浅谈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毕业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20届)浅谈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小学英语教育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I摘要【摘要】小学阶段英语课程最基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良好、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对上虞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发现教师的教育行为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对“动机”、“学习动机”以及小学生动机形成的特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系统和完善的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从而为学生的终身
2、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学习动机;教师教育行为;调查报告;培养策略ABSTRACT【ABSTRACT】THEMOSTBASICPURPOSEOFPRIMARYENGLISHCURRICULUMISTO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ENGLISHAGOOD,CORRECT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CANHELPSTUDENTSFORMSTRONGINTERESTINLEARNENGLISHTHISESSAYWILLTAKEADVANTAGEOFTHEQUESTIONNAIREABOUTENGLISHLEARNINGMOT
3、IVATIONONFOURCLASSESOFFIFTHGRADESTUDENTSOFSHANGYUEXPERIMENTALPRIMARYSCHOOL,CONTEMPLATINGTHATTEACHERSTEACHINGBEHAVIORWILLAFFECT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PUPILS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TOAGREATEXTENTTHISREQUIRESENGLISHTEACHERSTOGAINASCIENTIFICKNOWLEDGEANDUNDERSTANDINGOF“MOTIVATION“,“LEARNINGMOTIVATI
4、ON“ANDTHECHARACTERISTICOFTHEFORMATIONOFSTUDENTSLEARNINGMOTIVATIONBESIDES,STIMULATEANDDEVELOPSTUDENTS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THROUGHSCIENTIFIC,SYSTEMATICANDCONSUMMATETEACHINGINTHEPREMISETHATTEACHERSMUSTIMPROVETHEMSELVESCONSTANTLY,THUSTOLAYAGOODFOUNDATIONOFLIFELONGLEARNINGANDDEVELOPMENTFORSTUDENTS【KE
5、YWORDS】LEARNINGMOTIVATIONTEACHERSTEACHINGBEHAVIORQUESTIONNAIRETRAININGSTRATEGYII目录1引言12研究内容和相关要素界定错误未定义书签。21相关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211学习动机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2111学习动机的种类22112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3212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理论422教师教育行为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的研究与分析53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731调查方式与对象732调查结果与分析833对于调查结果的几点思考104教师培养和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104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142营造积极、
6、创新的教学氛围1143合理运用提问的艺术1错误未定义书签。44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因素1645注重对学生积极的评价165结束语18参考文献19致谢20附录211引言外语教学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外语教学的成败除了学习环境、自身的语言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之外,还涉及学生本身的情感因素。而在学生的情感因素中,学习动机是决定外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推动作用。英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渴求英语学习的
7、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否具有稳定的学习动机,决定外语教学的成败。而小学生向师性、依赖性、可塑性的特点,以及小学生心理发展极不成熟和稳定的特性,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素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而轻视学习的动机系统。这种理论的缺陷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切实地关注学生的动机状态,尤其是内因性动机状态。这样的教学以动机损耗为代价来获得教学效果,令学生越来越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抑制了学生
8、持续的、深入的学习行为的发生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获得。新课改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1鉴于此,小学英语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从基础教育的大教育观出发
9、,把英语教学的基点由片面地注重教学步骤、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的简单三维教学提高到一个由此三维教学加之兴个稳定的学习动机,从而能够全面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层面,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_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研究内容及相关要素界定21相关概念211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都与学习动机有关。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
10、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两者不能等同,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另外,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2111学习动机的种类(一)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具有内部
11、动机的学生,活动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无需外力的作用,如报酬和奖赏,也能产生荣誉感。外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由外部的诱因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二)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判断学习动机高尚和低级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和集体。如果把学习看成是对社会做贡献和尽义务,则是高尚的学习动机;而把学习看成是猎取个人名利的手段,则是低级的学习动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一般还不存在学习动机中的社会意义,所以无所谓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高尚与低级。(三)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作
12、用的时间长短,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的动机,这种动机很具体,但不够稳定,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想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3(四)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在活动中作用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在人的活动中,特别是在复杂的活动中往往存在多种动机,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主
13、要的支配作用,称为主导性学习动机;有的动机起次要作用,叫做辅助性学习动机。(五)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的不同,奥苏泊尔等人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2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一般来说,这种内驱力大多是从好奇倾向中派生出来的。但个体的这些好奇倾向或心理素质最初只是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只是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并获得特定的方向。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
14、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属于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开始,日益显得重要,成为学业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做赢得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属于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机。它具有这样三个条件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第二,学生能从长者的赞许或认可中获得一种派生地位,派生地位不是由他本身的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效法的人不断给予的赞许或认可中引申出来的;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
15、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和父母的认可和赞许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进而对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和赞许无疑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2112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在小学阶段,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经国内一项调查研究发展影响小学生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机占43,才能占23,智力占20,其它占14。3可见动机在小学生学习外语中的重大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意志力的提高等
16、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_2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34873JBROPHY激发学习动机D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它还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如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4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的制约。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正向一致负向一致正向不一致负向不一致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在4种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类型中,有2种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另两种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则不
17、一致。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也好,则学习效果好(正向一致);相反,学习动机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行为也不好,则学习效果差(负向一致)。不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不好,学习效果差(负向不一致);相反,学习动机不强,但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可能好(正向不一致)。据此,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把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作为重点来抓。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会保持正向一致和正向不一致,消除负向一致和负向不一致。耶克斯多德
18、森定律表明了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动机水平和行为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212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理论英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渴求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者进行英语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它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性动机。随着小学生年
19、龄和知识经验的不断增长,他们在学习方面(包括英语学习)的动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学习的近景动机向远景目标的初步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以近景动机为主,他们主要吧父母或教师的话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例如按时完成作业,考试取得好成绩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他们不再把学习活动简单地和提高分数等目标相联系了。这时,他们开始把学习活动和社会意义联系起来,也就是远景动机的萌芽开始出5现了。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远景学习动机才能成为鼓舞他们努力学习的真正动力。例如,小学生希望能在班级中成为同伴学习的榜样的动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以外部动机为主,他们把老师或者父
20、母的要求以及同伴的赞扬等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随着年级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也逐渐由外部动机转向内部动机,开始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了兴趣,逐渐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了兴趣,逐渐把学习活动作为自身追求的目标,内部动机开始代替了外部动机。22教师教育行为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的研究与分析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重大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一教师威信。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是明显。小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很多事情上会比较依赖老师。在他们的心
21、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很伟大的。这时,教师也会比较容易在学生中建立教师威信。所谓教师威信,就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它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和教学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直接影响。尤其是英语教学,学习英语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外语,由于英语不同于母语,学生会在心理对英语产生好奇和害怕,要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并喜欢英语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风格及教师威信。动机是有感染力的。大量的观察、调查研究证明教师在学生
22、学习动机形成中是一个十分强有力的因素。首先,教师本人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榜样。如果教师本身治学严谨、学而不厌,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从事他的专业和教学,就会对学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相反,如果教师对他的工作表现出厌烦和冷淡,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学习到的是对某一学科的态度,英语学科更是如此。教师对待直接所任学科的态度(即对这一学科价值、重要意义的理解,在传授学科知识时表现出来的热情,对学科进展新成果的关心等),决定了学生对这一学科的态度。国外一位心理学家曾对28所学校中的1672名学生和43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学科兴趣与动机和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的评价是紧密相关的。也就
23、是说,任课教师态度越积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越积极。4_4熊大成黄日耀教师素质教育论J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34753二教师期望6教师的期望也会对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期望是教师基于对学生已有智力、学业或品德的水平等方面的评价,表现出对学生未来可能达到的水平的估计。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通过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学生,在学生身上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给了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法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
24、ONEFFECT,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EFFECT。这个古希腊神话的典故大致如此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革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而罗森塔尔在1963和1968所作的实验也证明了教师的期待效应。51963年,罗森塔尔和福德告诉学生实验者,用来进行迷津实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系聪明鼠和笨拙鼠。实际上,老鼠来自同一种群。但是,实验结果却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对学生实验者测试老鼠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没发现欺骗或做了其他使结果歪曲的事情。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文钱
下载 | 加入VIP,畅享折扣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教师 小学 英语教学 学生 学习 动机 影响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wenke99.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22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