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启动对注意偏向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
《情绪启动对注意偏向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启动对注意偏向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20届)情绪启动对注意偏向的影响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应用心理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I摘要【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情绪启动对正常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借助经典情绪启动范式和情绪STROOP范式,采用232的混合实验设计,记录40名大学生颜色判断任务中的反应时和准确性,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1阈上情绪启动较阈下情绪启动对正常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更显著;2正常个体存在“负性注意偏向”;3正常个体积极或消极情绪启动后,不会产生注意偏向。【关键词】情绪;启动;注意偏向ABSTRACT【ABSTRACT】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INVESTIGA
2、TETHEEMOTIONALPRIMINGSEFFECTSOFATTENTIONALBIASINNORMALINDIVIDUALS,WITHTHECLASSICALPRIMINGPARADIGMANDEMOTIONALSTROOPPARADIGM,USING232MIXEDEXPERIMENTALDESIGN,RECORDED40STUDENTSREACTIONTIMEANDVERACITYINTHECOLORJUDGMENTTASK,THERESULTSOBTAINEDTHROUGHSTATISTICALANALYSISSHOWEDTHAT1NORMALINDIVIDUALSATTENTIO
3、NBIASINSUPRALIMINALPRIMINGISMOREOBVIOUSTHANINNORMALSUBLIMINALPRIMING2NORMALINDIVIDUALSOWN“NEGATIVEATTENTIONBIAS“3POSITIVEORNEGATIVEEMOTIONSPRIMED,THERESNOATTENTIONBIASINNORMALINDIVIDUALS【KEYWORDS】EMOTION;PRIMING;ATTENTIONALBIASII目录摘要IABSTRACTI目录II1研究背景111注意偏向的研究1111注意偏向的概念1112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112情绪启动的研究3121
4、情绪启动的概念3122情绪启动的实证研究313情绪启动影响注意偏向的研究4131信息易获得性导致注意偏向4132心境影响情绪信息的选择注意414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次研究思想5141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5142实验思想52研究方法621实验目的622实验被试723实验材料724实验设计725实验程序726数据处理83实验结果831实验总效应832情绪启动与目标词类别的交互作用分析1033意识水平主效应分析104讨论1041正常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1142阈下情绪启动对个体完成与情绪无关注意任务的影响不大1143启动的不一致性和相反效价情绪相互抑制可能导致注意偏向无法产生1244认知加工模式的不同导致
5、正常个体STROOP任务中不存在注意偏向1345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135结论14参考文献15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1811研究背景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注意决定着注入认知过程的信息原料。在这些原料面前,注意是选择者、放大器,是认知活动的指南针和认知资源的分配者。但是人类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无法同时加工处理多种不同信息,如果一定要求同时完成多个认知任务,那就会导致每项认知活动效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同时接收到许多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信息。这时,个体就会无意识地对某些刺激特别关注,进而直接将注意力集中其上,或者干扰当前正在进行的任务。这种对特定刺激的关注就是认知心理学中提
6、到的注意偏向。11注意偏向的研究111注意偏向的概念个体对特定刺激的选择性注意称为注意偏向(ATTENTIONALBIAS。根据认知心理学观点,注意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个体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多样化刺激,难以对每个刺激均实现心理表征,而必须有选择地加工其中部分信息。因此,注意选择性成为人类认知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机制。FRANK指出,注意选择性是个体记录突发性刺激的机制,可自动定向积极或消极线索,带有个体独特的价值判断性,并对这些具有特定意义的刺激形成趋近或者回避的反应准备12。112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AMIR,HOPE和MAIDENBER等都在注意研究中发现完成STROOP任务
7、时,社交恐惧的病人只在社交威胁性词上有反应时的延长,对于躯体威胁性词则不存在这一效应。对于其他焦虑病人的研究中也发现,不同类型的焦虑病人在完成STROOP任务中,延迟最长的是那些与他们的症状相关最密切的词。如对于广泛性焦虑病人GAD是对那类和身体疾病相关的词如“癌症”;强迫症OCD病人对与其关注的强迫性有关的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病人对那些和原发创伤事件有关的词表现出注意偏向。国内研究者钱铭怡等人3、4、5通过对社交焦虑个体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些结果均支持了之前一些研究者们提出的威胁特异性,即认为只有某些特殊的威胁信息会引起社交焦虑/恐惧病人的注意偏向。并且钱铭怡等通过研究对解释
8、此种注意偏向的回避假说有了初步支持,回避假说6是CLARK和WELLS提出的很有影响力的社交恐怖症认知模型,用来说明社交恐怖症患者在社交情景中的信息加工过程。该模型指出社交恐怖症患者具有自我聚焦SELFFOCUS的倾向,患者依靠自身的内在信息如焦虑的情绪体验和扭曲了的自我形象来推测外界的评价,而对社交环境中真实存在的评价性信息采取回避的策略。HARTMAN和HOPE等提出的社交焦虑的认知模型也强调社交焦虑个体的自我聚焦倾向以及对现实评价性信息的回避。柳春香,黄希庭7通过对具有焦虑特质的大学生进行点探测实验,发现高焦虑个体对威胁性信2息有注意偏向。由此证实了MATHEWS和MACLEOD的观点8
9、在人类的认知加工系统中可能存在一个威胁性评估系统。这个系统评估信息的威胁性具有一个阈限,如果威胁程度在此阈限以内,系统就会选择忽略;要是超过了这个阈限,个体就会优先加工这个信息。而高焦虑个体的威胁性评估系统的阈限值可能更低,使得高焦虑个体比低焦虑个体更容易注意那些与威胁性有关的信息。经过高鹏程9等研究者进一步探索则发现,高焦虑个体的注意特点是一旦选择了威胁信息之后,就会锁定其中,难以转移。对此的解释是,处于较高紧张状态的焦虑个体,他们的前注意调控系统在调控后注意反应系统时,容易出现障碍,导致锁定难以解除,产生明显的注意偏向。国内研究者在国外研究基础上对抑郁个体进行的较多实验探索,进一步证明了抑
10、郁情绪状态可能会导致个体认知控制能力的下降,影响对正性情绪信息的加工10。另外又通过线索目标提示范式证明11,抑郁患者对于负性相关信息的兴奋加工处理更迅速,使得对其的注意加工更容易,同时由于无法抑制对负性刺激的加工,造成不能把注意力从负性刺激转向正性刺激。易化机制和抑制机制两者相互协调执行选择性注意,从而表现出注意偏向。还有陈少华12和戴琴13、14等人均通过研究发现低神经质个体易受到阈下呈现的正性刺激的干扰,高神经质个体易受到阈上呈现的负性刺激的干扰。对此,研究者们的解释是对于阈下呈现的刺激,由于高神经质个体并未完全意识到,因而加工较浅,干扰效应小;而对于阈上呈现的刺激则加工深,因此对于负性
11、刺激给予了更多注意,这符合心境一致性假设。低神经质个体由于对阈下呈现的刺激有注意警觉,因而干扰效应明显,尤其是正性刺激,低神经质个体一旦意识到这是正性刺激,便开始自动加工,导致干扰效应突出;而对于阈上呈现的刺激,则被个体加工为常规刺激,因而并没有给予过多注意,从而表现出干扰效应不明显。对于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是情绪障碍个体独有的还是也存在于正常个体中的,至今并无明确定论。有些研究虽然证明了负性情绪刺激在正常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至少在注意、评价及反应准备这几个阶段具有某种优先权,并且对注意资源不足具有某种补偿作用15。但是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在资源相对充足时负性刺激在加工上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而在资
12、源相对缺乏时,负性刺激则获得较多的心理资源,得到充分的分析评价,从而指导机体做出恰当的反应16。不过过去的研究还是较多集中于特殊群体。近几十年来,情绪与注意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的关注重点,他们发现情绪与注意是互相影响的。研究者们通过各类型的注意实验发现,与不带情绪色彩的刺激相比,具有情绪含义的刺激更能吸引注意或占用注意资源,引起注意偏向。但究竟是个体的情绪感受影响了注意功能,还是个体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引发了不同的情绪感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不过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多集中于情绪对注意的影响,研究者们对此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引起个体的注意功能3的变化。12情绪启动的研究121情绪启
13、动的概念已有文献中,情绪启动至少已包括如下三种含义171、个体对于在情绪效价上与启动刺激相似的靶刺激更为敏感;2、个体先行加工具有一定情绪效价的刺激后,使得后继加工也易于蒙上相应的情绪色彩;3、视个体的情绪状态即为一种准备状态启动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启动状态将对个体的认知活动产生影响,即情绪启动。122情绪启动的实证研究启动刺激是否真的启动了情绪最早进行情绪启动实证研究的FAZIO等人发现当启动刺激与靶刺激效价一致时所需反应时比效价不一致时更短,并以此作为态度可以被自动激活的证据17、18、19。ROTTEVEEL等则在进行情绪启动实验时应用生理技术(如记录表情肌肌电)证实了情绪刺激确实启动了情
14、绪20。后来郑希付又以表现出愉快、悲伤和愤怒情绪的人物图片为启动刺激,通过简化后的情绪启动范式,要求被试在接受启动刺激后采用10点评定法评定自己的情绪,证实了情绪图片的启动效应21。这些实证研究证实了个体情绪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被启动,但更多的研究关注的是情绪对后续活动的影响。怎样的启动刺激才会具有情绪启动效应郑希付通过比较图片和文字两种类型刺激的情绪启动效果,发现可能由于图片包含的信息多而且生动致使作为启动刺激,图片比文字的启动效果更明显22。而不同意识水平下启动刺激的呈现则被证实都是会产生启动效应的。例如程九清和高湘萍23通过对高中生播放具有褒义贬义的中文语句和法语语句发现,低响度的先行中文
15、语句会使被试对随后呈现的正常响度的法语语句评价受到影响;周萍等24则利用主观情绪自我评定量表和投射问卷检验情绪启动效应则发现阈下积极启动对个体投射行为的启动效应明显,而阈上启动则是对个体的主观消极情绪明显;还有研究者25采用阈下呈现启动图片的方式进一步证实了阈下情绪启动效应,同时还观测到了情绪启动中的“负性偏向”。许多研究表明,实验任务、刺激的呈现方式以及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的SOA(不同步呈现时间,即启动刺激呈现与目标刺激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因素均会影响情感启动效应的发生,其中SOA是情绪启动实验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有学者采用多个SOA水平进行情绪启动研究,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如KLAUER等
16、26采用了6个SOA水平(100MS,0MS,100MS,200MS,600MS,1200MS),结果发现,只有在0和100MS两个水平出现了启动效应;HERMANS等27考察的是5个SOA水平(150MS,0MS,150MS,300MS,450MS)下是否存在启动效应,结果发现只有0MS和150MS两个SOA存在启动效应;而DEHOUWER等人28则发现情绪启动效应只存在于300MS水平,不存在于1000MS的SOA水平。国内研究者蚁金瑶等29在实验中发现,SOA为200MS或300MS时均可观测到情绪启动效应,而500MS则不存在情4绪启动,这与DEHOUWER等的结果相似,支持了情绪启动
17、效应的自动加工本质,即情绪启动效应并不依赖于对启动刺激的有意感知。13情绪启动影响注意偏向的研究人们通过注意来选择要加工的信息,不同情绪对注意的影响和对于带有情绪色彩信息的注意偏向性会对进一步的认知产生直接影响,这个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目前主要观点认为个体在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性编码的时候,倾向于选择同当前情绪状态相匹配的信息。131信息易获得性导致注意偏向NKYLESMITH30认为,环境中存在着各种正性或负性的事件,正负性事件的比例在不同的环境中是不同的,而且这些事件对个体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个体会基于环境中正性,负性事件的强度以及自身受其影响程度而作出适应性的反应,这是个体进化
18、的结果。SMITH用正性/负性模式来解释个体的这种适应性反应,也就是说,如果负性模式在个体的情绪体验中占主导,就表明环境中存在着危险,这时个体就会对负性事件表现出注意偏向;反之,要是正性模式占主导地位,个体就不会过度关注负性信息。这种模式是个体表明环境中危险性事件程度的指示器。提高环境中某一类别刺激可获得性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情绪启动。NEELY通过启动模式表明人们会优先关注可获得性程度更大的刺激。这种可获得性是指个体头脑中能够提取某一类刺激的相对容易的程度。为此NKYLESMITH通过启动范式操纵正性/负性模式的可获得性,表明在负启动条件下,由于负性模式占主导,负性刺激的可获得性程度要远远大于
19、正性刺激的可获得性,因此个体在情绪STROOP任务中表现出对负性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而在正性启动条件下,由于正性模式占主导,个体对负性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消失了。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易获得性态度能够引导个体对相关客体的注意偏向。还有证据表明增加某一类刺激中某一成员的易获得性启动操作,能引发个体对其他类别成员的注意偏向,而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并没有语义相关,之所以表现出这种注意偏向,就是为启动操作引发了个体正性/负性模式的可获得性31。132心境影响情绪信息的选择注意在关于人们如何加工情绪信息的大量研究中,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观点是个体优先处理与当前情绪状态相关的情感刺激。很多此类研究都是基于“心境
20、一致性”假说进行的,该假说认为个体当前心境状态会影响其学习或记忆,具有积极心境的人总是对正性刺激的感知觉、注意、解释和情绪信息判断产生偏向,并且能够从记忆中提出更多令人高兴的材料,具有消极心境的个体则正好相反。对于情绪障碍个体的实验研究证实了消极心境的一致性假说,个体自身持久的消极心境导致了他们在注意过程中无法用意识控制的选择性偏向,而对于负性信息的关注有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消极情绪体验,使得此类个体的消极心境形成了一个自我维护的循环状态,难以抑制。对于正常个体的研究则发现,实验室认为诱发情境下的心境会比自然情境下的强度更大,更容易5出现心境一致性效应32。朱诗敏33利用视听结合的短影片启动被试
21、情绪后也发现了心境一致性效应,同时还发现了在情绪启动状态下人们倾向于注意和当时情绪状态一致的词语,在积极情绪注意积极词语较多,在消极情绪注意消极词语较多。14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次研究思想141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通过阅读已有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尽管已有的实验范式证明了不同意识水平下情绪刺激的呈现都具有启动效应,但是也有研究发现阈上和阈下知觉启动会导致个体在注意过程中对刺激进行不同水平的加工反应,例如周仁来和杨莹34通过STROOP效应证实阈下知觉启动中被试的反应时自动、无意识的,而阈上启动时则更多是主动、有意识的(出现了反转的STROOP效应)。情绪启动会对后继的认知判断产生情绪染色效应,根据生物
22、进化理论以及对情绪障碍个体的研究,我们有理由推测负性情绪启动情况下正常个体的注意偏向效应可能会比无启动情况下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对此,尚未有明确的研究探讨。对于正常个体情绪启动条件下的负性偏向研究结果也不完全一致按照SMITH的信息易获得性,积极状态下个体的负性偏向会削弱甚至消失,而根据“心境一致性”假说,积极启动下的个体不仅不会出现负性偏向,更会对情绪相关刺激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142实验思想LEAFVANBOVEN等人35通过研究证明了当前产生的即时情绪由于其直接性和鲜明性,会比过往情绪体验更突出和容易获得,使得个体可以轻易地集中和保持注意力。并且由于研究者认为当前情绪刺激可能会使个体暂
23、时遗忘以往情绪,致使人们觉得自己的即时情绪十分强烈,尽管事实并不一定是这样。据此,再联系FAZIO等人最早采用的经典情绪启动范式词词配对(一致,不一致、中性),和图片启动效应优于文字的研究结论,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图片刺激启动个体情绪,并将即时启动的情绪投射到对后续任务中去,以考察情绪启动对注意偏向的影响。已有的研究或采用情绪图片,或以外文情绪单词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各种范式进行注意偏向的研究,由于汉语是象形文字,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很容易让人进行联想,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也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注意资源。因此在实验中采用正性、负性双语词,考察个体是否能够在情绪STROOP范式中产生注意偏向。在以
24、往关于体注意偏向的研究中,研究者多采用不同情绪启动类型为组间变量,如高神经质和低神经质个体、内外向型个体、高焦虑群体、抑郁患者或实验室条件下积极情绪启动组被试和消极情绪启动组被试等,个体均主动或被动地保持一种稳定的情绪状态。但实际情况中,人们出于各种刺激同时存在的环境中,无法选择何种刺激以何种方式在何时呈现,因此,为了提高本研究的生态6化意义,同时考察不同启动水平对注意偏向的影响,采用阈上和阈下随机呈现启动刺激。2研究方法21实验目的71探索不同意识水平启动情况下,正常个体的注意偏向是否会有显著差异。2探索正常个体负性情绪启动条件下,是否会出现不同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注意偏向。3验证探索情绪启动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文钱
下载 | 加入VIP,畅享折扣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情绪 启动 注意 偏向 影响 研究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wenke99.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2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