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第二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本章将讨论有关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分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着重讨论企业适度规模理论,多元化与范围经济的关系。第一节 若干概念本节主要讨论规模内部经济与规模外部经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的层次和范围经济等基本概念。一、规模内部经济与规模外部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1 在产业经济理论中,规模经济有规模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之分,规模内部经济中的“规模”是指工厂和企业在一定条件
2、下的生产能力或产量,规模内部经济就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规模外部经济是指实现规模内部经济性所需的外部条件,如市场规模扩大、资源供给充足、运输和融资方便等。但通常意义上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指规模内部经济,因此,在本书中我们把规模经济等同于规模内部经济,而把规模外部经济视作规模经济的实现条件,作为企业的宏观环境来讨论。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一般以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和平均成本(average cost)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 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
3、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我们可用图 2-1 说明。1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9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参见 Stephen Martin, Industrial Economics:Economic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pp.23-24.26MC AC MC AC规模报酬不变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Q1 Q2 Q图 2-1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在图 2-1 中,当产出量小于 Q1 时,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这意味着增加一个单位产出量所
4、发生的成本小于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从而,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单位产品成本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性。而当产出量大于 Q2 时,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所发生的成本大于平均成本,从而导致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上方上升,这意味着存在生产的规模不经济性。当产出量大于 Q1 但小于 Q2 时,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这时,平均成本正好等于边际成本。据此,我们也可以用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判定系数(function coefficient,简记为 FC)来描述规模经济性,这一判定系数可表示为:FC=
5、MCA当 FC1 时,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下降;当 FC1 时,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上升;如果 FC=1,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规模收益不变,在产出量的一定范围内,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三、规模经济的层次规模经济还可分为产品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这三个主要层次。产品规模经济是指产品生产专业化的经济性,由于产品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可以提高每个生产者操作效率,减少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它27是最基本的规模经济形态。工厂规模经济是由生产技术,特别是由关键设备和关键生产线
6、的规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规模经济则是指若干个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或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不同层次的若干工厂通过水平或垂直联合成一个企业,产生比分散经营更高的经济效益。显然,这三个层次的规模经济存在从属关系,产品规模经济是“细胞” ,而工厂规模是企业规模的最低限,一定规模的企业是实现工厂规模经济的组织保证。由于多工厂企业是现代企业组织的一个普遍特征。因此,研究企业规模经济更具有综合性,也更贴近现实经济。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书中的规模经济即指企业规模经济。此外,有的学者认为, 1 产业规模经济,它是由于产业规模的扩大而引起产业内分工协作关系的加强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率,产生较大的
7、经济效益。由于本书将企业规模经济作为研究重点,因此,我们将产业规模经济视作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外部条件,即规模外部经济。四、范围经济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相联系。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如前所述,如果企业增加产量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规模经济通常按照不断下降的平均成本函数来定义的,而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
8、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 3 令 TC(Q x,Q 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 Qx 单位的产品 X 和 Qy 单位的产品 Y 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用下式表示:TC(Qx,Qy) TC(Q x , 0)+TC(0,Q y )即由一个企业同时生产产品 X 和产品 Y 比一个企业生产产品 X,另一个企业生产产品 Y 所花的成本较小。就古典经济学中经常提到的羊毛和羊肉联合生产的例子而言,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同一群绵羊同时生产羊毛和羊肉的成本,往往低于用一群羊只生产羊毛而用另一群羊只生产羊肉的成本之和。1 参见夏大慰主编:产业经济学 ,131-133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2
9、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9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 David J .Teece, “Economies of Scope and the Scope of the Enterpris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 1980. pp.223-247.28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了解这些成因是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前提。一、规模经济的成因了解规模经济的成因,才能自觉利用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
10、企业规模的扩大,为企业内部发展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提供了条件。许多经济学家对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曾有精辟论述,如亚当斯密关于扣针制造业通过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的著名例子,一直为后来者广为引用。在这个例子中,在分工协作生产前,每人每天制针的数量至多 20 枚,而实行分工协作后,平均每人每天能制针 4800 枚,生产效率至少提高了 240 倍。 1 斯密还分析了通过分工协作而提高效率的经济原因:“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
11、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2 事实上,分工和协作是规模经济的基础。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企业规模大,就能得益于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因为任何生产设备在加工对象达到相当数量时才有可能进行,不能想象几千立方米容积的高炉仅为生产几吨钢铁而开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进行大批量运作的结果无疑会降低平均成本。一个浅显的例子是,石油的储藏成本大体上与建造储油罐使用的钢材成本相关,由几何学可知,钢材用量度的增加幅度总是小于储油罐体积的增加幅度。这种经济性在石油、化工、钢铁、水泥等装置型产业表现得特别明显。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大规模企业所采用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有利于实行标准化
12、和简单化操作,从而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同时,这也使企业采用大型、专用机械设备和高效率的流水作业方式成为可能。这些都能提高经济效率。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上卷) ,6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上卷) ,8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9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企业一次性大批量购进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要素,可以比多次小批量进货节省交易费用,还可以享受较大的批量折扣;而大规模的产品销售则有利于提高广告等促销活动的经济效益,降低单位产品的促销费用;同时,只有大规模的产品销售,才可能在各地设立企业的销售服
13、务中心,以提高产品销售效率,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企业的市场范围扩大,有利于降低单位运输成本,若设 R 为企业的市场半径,R 2 这一圆形区域就是企业的市场范围,圆心到圆周的运输距离为 R,则在市场范围扩大 4 倍时,运输距离只扩大 2 倍。此外,大批量运输还有利于取得整车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企业规模的扩大,为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专业化创造了条件,他们通过合理分工,各司其职,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有利于使用现代办公自动化设备,增强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在以上分析的规模经济成因中,既有生产
14、技术方面的因素(前三条) ,它们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交易方面的因素(后三条) ,它们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可见,规模经济利用的结果是从生产和交易两条途径降低企业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二、范围经济的成因上述规模经济的一些成因,如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和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也是范围经济的成因。此外,产生范围经济的主要原因还包括:1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向标准化、通用化发展的趋势,这些具有通用性的生产技术设备,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从而提高生产技术设备的利用率。2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许多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
15、性能,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因而可30以增加零部件或中间产品的生产批量,取得因规模经济而引起的范围经济。3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企业一项研究开发技术的成果往往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从而有利于扩散研究开发成果,大大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研究开发成本。4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在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时同样可以使用,不会增加多少额外费用。又如,由于企业的声誉能转化为产品的声誉,企业良好的声誉能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本节将在讨论企业规模与效率的关系,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基础上,探讨企业适度规模及其确定方法。一、企业规模与效率从规模经济的
16、成因分析中,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即企业规模是否越大越经济,效率越高?对此,施蒂格勒认为:“规模收益会由于大企业管理困难而出现减少。企业越大,为了给中央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执行这些决策所必需的批准手续,它的行政机构就必定越大越正规。庞大的机构必定较不灵活政策不能经常变化,还要细心加以控制。 ”1 更具体地说,如果企业规模过大,就会因管理层次的增加和管理幅度的拉大而使信息在纵向、横向传递过程中发生“过滤”现象,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从而导致决策失误;企业规模过大也可能使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复杂化,扩大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摩擦,从而降低工作效率。法国管理专家 格兰丘纳斯认为:随着企业领导的下属人数和单
17、位的增加,企业内部交互关系数量会更快增长,他甚至提出了一个用以计算交互关系数量的公式: 2n(2n/2+n-1)或 n(2 n-1+n-1)在上式中,n 为下属人数或单位数,该公式表明,下属人数和单位数的增加,会引起上下级和平级之间的交互关系数量非线性增大。例如,当 n=2 时,交互关系数为 6;当 n=4 时,交互关系数为 44;当 n=10 时,相应的交互关系数则为 5210。这些交互关系具体表现为上下级之间的指令与请示以及平级之间的产品或服务的转移,1 乔治J施蒂格勒:价格理论 ,153-15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 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管理学 ,330 页,贵州,
18、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31即企业内部的交易活动。这些交易活动的非线性增长意味着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也随着下属人数或单位数的增加而非线性地快速增长。可见,企业规模扩大会增加有效管理的难度,增加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此,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收益是有限度的。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由“经济”变为“不经济” 。这就产生了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问题。二、企业适度规模的衡量器平均成本曲线在有关规模经济和企业适度规模的论著中,一般以平均成本曲线描述规模经济,并通常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因而,与此相应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曲线之分。其中,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能力不变时,平均成本(即单位
19、产品成本)的变化规律,如图 2-2 所示:图 2-2 平均成本曲线 (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在图 2-2 中,SAC 1、SAC 2、和 SAC3 分别表示不同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超过一定限度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反映生产能力扩大过程中平均成本的变化规律,它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曲线向下倾斜表明规模经济,在图 2-2 中,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到 B 点为止,在 BC 之间处于最低水平,C 点以上则上升,因此,BC 可称之为“最佳规模区间” ,B 点所在规模称为“最小最佳规模”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C 点所
20、在的规模称为“最大最佳规模” (maximum efficient scale) 。企业规模处于该“区间”内的任何一点都是适度的。显然,在描述长期成本曲线时,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条件,即生产能力扩大和技术进步没有联系。然而,在现实经济中,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SAC1SAC2 SAC3SAC4LACCQAB CDQA QB QC QDO32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能力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因此,这一假设条件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现在,我们若放宽这个假设条件,即承认生产能力扩大和技术进步相伴发生,在一般情况下,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将是不断下降的,只是下降的幅度
21、会因挖掘潜力的难度增加而呈越来越小的趋势。这样,我们应该对图 2-2 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作相应调整,见图 2-3:图 2-3 平均成本曲线(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在图 2-3 中,长期平均成本呈持续下降态势,但到了 C 点后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最小经济规模:先设定一个平均成本下降率判定系数(如 0.5%) ,若到 C 点所在的生产规模后,再增加产量,其平均成本下降率小于判定系数,C 点即为“最小经济规模” (minimum economic scale,简记为 MES) 。此时,显然不存在最小最佳规模或最大最佳规模。企业适度规模的最低限就取决于最小经济规模,而最
22、高限则取决于一定时期内的技术、经济因素。此外,在企业适度规模理论中,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许多有关规模经济的文献中,平均成本实际上最指平均生产成本,因此,其平均成本曲线主要适用于描述生产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绝大比重、而交易成本很小的产品规模经济和工厂规模经济,而产品是工厂的生产内容,工厂又只是企业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多工厂的现代大企业来说,要合理分配各工厂甚至各产品的资源投入和产出比例,要有效地营销企业产品,采购原材料,科学地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等交易活动,必然会发生大量的交易成本。因此,如果说决定工厂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那么,决定企业规模的主要因素应该是由生产成本和交易成
23、本构成的总成本。在西方新制度学派看来,交易成本似乎是企业适度规模的更重要的决定因素,如科斯认为:“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SAC1SAC2SAC3LACQOABCC33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 1也就是说,企业适度规模是由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边际交易成本决定的。可见交易成本对企业规模的决定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适度规模理论中,平均成本应该是由平均生产成本和平均交易成本叠加而成的总平均成本。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规模经济,才能正确界定企业适度规模。因此,我们可以用图 2-4 描述:企业规模平均成本O E
24、*平均交易成本曲线总平均成本曲线平均生产成本曲线图 2-4 企业规模与平均成用在图 2-4 中,我们假定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平均生产成本曲线持续下降,而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协调成本在内的平均交易成本曲线则从原来的下降变为不断上升,意味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生产经营和内部组织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总平均成本曲线是由平均生产成本曲线与平均交易成本曲线叠加而成的,它的最低点是企业规模 E*所对应的位置。因此, E*是企业最为适度的规模,E*附近的一定范围都是属于企业适度规模范围。至于这个“范围”的大小,则具有相当的主观性。三、企业适度规模的两个决定因素技术与市场某个产业的企业规模经济(
25、适度规模)主要取决于技术与市场这两个因素。对此,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通过对美国、英国和德国许多产业、大量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历史考察,得出的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不同的生产技术有不同的规模或范围经济。在某些生产工艺中,相对于产量的成本,其增加和减少的幅度比另一些工艺更大。在诸如石油、钢铁和铝的一些工业中,成本曲线斜率(用经济学家的术语来讲)是陡峭的,以低于最低效率规模进行生产所受的惩罚是严重1 罗纳德哈里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 ,10 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4的。而在其它一些工业,诸如肥皂、谷物和类似的有商标的包装产品中,成本曲线斜率是不大陡峭的,以低于最低效率规模进行
26、生产所受的惩罚是较不严重的。因此,利用范围经济的潜力在各工业之间也很不相同。 ”同时, “在某一工业中,在一给定时间的某一点,能以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工业产品的规模限制的。使用一种现有技术并按最低效率规模标准建立起来的工厂,能生产超过市场可吸收的产量,该厂的单位成本就高于一个其产量更加紧密地按照市场需求测定的较小的工厂的单位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的工厂规模将是小于按照技术的最低效率规模建造的工厂规模。 ”因此, “由于生产和经销技术的差异以及市场规模和地点的差异,造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不同的工业、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的差异。 ”1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斯也似乎
27、持与钱德勒相似的观点:“企业的最有效规模和在行业中的企业数当然是技术和相应的市场规模的函数。 ”2 因为新技术往往要求企业进行巨额投资,这是许多小企业无法承受的,更为重要的是,采用大型技术设备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这在诸如石油、钢铁等装置型产业中十分明显。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则为企业大批量生产和销售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因此,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决定了特定产业中企业的适度规模。即技术创新要求高、技术装备大而复杂,而且拥有广阔市场的产业,其规模经济就十分显著,企业规模就应该较大;反之,对于那些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装备小型且市场范围不大的产业,其企业规模就适
28、宜于小型化。四、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方法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方法有量本利比较法、工程分析法和适者生存法。现对这几种方法作一简要的评价。量本利比较法是一种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规模企业的产量、成本和利润状况,以单位产品的成本和利润的多少为基准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其基本假设是,当企业处于适度规模时,单位产品的成本较低,利润率较高。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和利润率是一种综合性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当1 小艾尔费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9、30-31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 戴维斯、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 ,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278 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