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施工骨干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基本情况该专业是我校的骨干示范专业,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在兴安盟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13 年被评为“自治区骨干专业”是 2014 年我校晋级高级技工学校四个高级工专业之一。该专业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专业教师 9 人,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双师型”教师 5 人,一级建造师 2 人,二级建造师 2 人,其余 5 名教师也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都是“德才兼备,品质优良”的优秀教师,为我校的建筑专业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行全日制在校学习。学制 3 年,在校理论学习 2 年,顶岗实习 1 年,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
2、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测量、建筑预算、建筑电气、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制图。实训课程有:建筑工程测量实训、CAD建筑制图实训、建筑构造实训、建筑施工技术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等。在教学中, 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并能够掌握 1-2 门技术,实现“走出校门有人用,到了岗位就能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安排符合行业岗位标准,任课教师经常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企业对接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考取工程测量工技能等级证和建筑行业七大员岗位证中任何 2个证。顶岗实习主要采取校企联合方式。近年来主要的合作企业有 科右前旗
3、鹏达建筑公司、乌兰浩特市宏图建筑公司、内蒙古点石体育安装有限公司等等。学生们毕业后大都在盟内外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或工程建设与房地产公司。在单位中担任资料管理员、工程预算员、安全管理员、质量检测员、工程测量员等。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得到了建筑单位的高度评价,社会反响很好。有些学生由于在单位表现突出已晋升到单位高级管理层。我校现有的实习实训场地有建筑计算机辅助绘图室、木工实训室、砌筑工实训工位和抹灰工实训工位等。近年来我校陆续投资 600 万资金购置了建筑施工专业相关实习实训机械、设备、器材及软件,有施工机械:装载机、塔式起重机,施工设备:滚筒式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
4、机,测量器材:RTK、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电子水准仪、光学水准仪,建筑绘图软件:中望(CAD)软件等等;另外,我校正在筹划建设约 15000m2的实习实训场地,其中其中建筑实训室约占 2500m2将设置建筑材料实训室、建筑力学实验室、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构造展示室、建筑管理软件综合实训室、CAD绘图实训室。现在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即将开工,预计明年将交付使用。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我校是自治区住建厅指定的兴安盟地区建设行业定点培训机构,每年要承担全盟建筑行业十大员培训及建筑行业工人培训任务。2011 年以来向社会培养约 12000 多名中高级技术人才,主要是建筑七大员培训 5
5、719 人和建筑工人技术等级培训 6345 人。另外,我们学校还承担建筑工人各种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和考评工作。该专业在盟内同类学校中专业历史悠久,实力较强,是本行业的龙头老大。培训工作得到建设局和人力社会保障部门的好评。2、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产业、行业、区域背景建筑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筑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成为拉动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同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给建筑业带来工程建设的空间,还为建筑业及其相关
6、产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区建筑业企业规模等级大幅提升,业务不断拓宽,目前全区建筑业企业已达3000余家。据了解,这些企业中,内蒙古兴泰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已晋升为施工特级企业和建筑行业设计甲级,实现了我区特级企业零的突破。交通、水利等专业企业明显增加,企业资质结构更趋合理,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大幅增长,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我国建筑市场正处在发展迅速、十分活跃的时期。但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建筑队伍技术含量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建筑行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象逐渐凸现。据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目前,仅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人才缺口达 2.4 万人,明显制约了我市建筑
7、业的发展。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增加建筑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迫切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有力拉动了建筑产业的优化升级,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迅速发展,大批高素质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我区建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校作为中职建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发展优势明显,学生就业前景广阔。这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重点项目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2)专业建设基础1、专业建设的现状与优势(1)科学进行专业的设置与开发初步形成了以建筑施工为核
8、心的专业群,中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2008 年,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把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分成建筑工程施工和建筑装饰两个专门化方向进行教学。 (2)充分利用行业优势贴紧市场需求增强了人才培养的企业适应性。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以实现学历教育与行业接轨,本专业办学层次有中职、对口升学、成人短期培训等类型。其中以初中毕业生的学历教育为主同时把学历教育与短期社会培训相结合,承担了建设系统的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标准员以及十大员继续教育等短期培训,以及对外农民工各工种培训,为建筑行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大量实用性人才,受到盟市建设部门、建筑企业和学员的肯定,
9、为兴安盟的经济建设和职教富民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学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保证学历教育与行业接轨提供了平台(3)校企合作,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建立了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他们下企业担任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一方面锻炼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加工程实践阅历,同时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近些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正常开展人员互兼互聘。我校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及能工巧匠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还从多家建筑企业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担任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也为我系专业建设提出了发展性的
10、建议。(4)融入双证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我们根据施工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能力标准以及建筑行业市场准人制的要求,在学分制试行过程中。建立了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测量技术,钢筋技术等专业课程采用劳动部颁发的各类工种中级工考核,通过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以社会考证代替课程考试。我们要求学生在两年的学习期间必须取得测量工中级工证选考钢筋工证、装饰工证,鼓励他们在顶岗实习期间选考建设系统及行业组织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证书。 2、专业建设问题与改进(1)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还需加强,截止目前 ,我校基本没有符合要求的双师型教师,二
11、 是教材建设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三是实训基地建设跟不上课程建设的要求,没有构建一套与设备、师资相匹配的满足岗位技能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四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2)改进一要稳定规模、调整结构。即稳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生数,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创新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宣传工作 。二要建梯形教师队伍,提高 “双师型”教师比例,打造“三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师资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我们要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教师的职教理念,丰富他们的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严格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制度。提高年轻教师的技能水平及专业能力,同时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学生的就 业、职业指导师。三
12、要 提高质量,加强管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以施工实践系统为依据,创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施工一线的从业技能为依据,构建“七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构建 “产学研一体化 ”模式,增强行 业对本专业学生的吸纳力。 3、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1、专业建设思路坚持实用性、特色性、协同性原则,结合区域实际,融入建筑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等要素,高起点制定专业建设目标,高水平规划建设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师资水平和实训水平,强调理论基础与技能实训的协调发展,引进先进工程技术,彰显专业办学特色,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注重知识结构与学科之
13、间的兼容、关联和互补,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专业建设目标通过该项目实施,针对区域建筑业发展需求,以建筑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新建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培养理论扎实、能力突出、专兼结合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为建筑产业培养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等具有较高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积极创建区级骨干示范专业。4、专业建设内容(1)制度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1.学校每年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和市场调研,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来校任教,并成立了由企业行业专家、学校专业建设负责人、学科
14、带头人及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2.每年年初召开专业教学会议,探讨本专业建设情况, 对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调整,落实进度目标。3.按要求提前进行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依据国家建筑专业的指导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制定可实施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专业建设更加贴近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4.根据市场需求,采取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培养。 采取根据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培养5.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组合构建以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工作,教学内容更加灵活,使输出
15、的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更加贴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7.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促进专业良性发展。8.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丰富教师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教师教材开发和课程体系构建能力。(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1、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人才需求,制定建筑施工专业培养目标细则。一是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确保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书。二是探索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方案,真正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互通、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积极推行“滚动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四是通
16、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着力培养学生高水平专业技能。五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培养过程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2、课程体系建设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切入点,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的课程编排方式,以企业中实际工作任务为单位,将所学知识点重新编排、融合,融入到一个个的工作任务中去,形成适应职业群的一个个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在建筑专业领域内,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形成与建筑产业联系密切、实际实用的新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课程体系分为基础学习模块、专业学习模块和拓
17、展学习模块。基础学习模块主要开设文化基础理论、职业基础理论和职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学习模块主要针对就业岗位开设工学结合的课程,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学习模块,本着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强化专业技能,重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对前后课程内容重叠、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专业课进行重构;拓展学习模块主要为毕业生在相近岗位(群)就业和以后的就业岗位能力的发展而开设的课程,可作为选修由学生选择。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3、教学资源库建设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着力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信息化水平,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实训仿真教学软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仿真技术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18、,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真实性,带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一是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收录本专业所有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等资源,建设技能鉴定、技能大赛(比武)、常规考试试题库。同时,引进中职教育先进地区的优质课件资源,供教师们学习交流和使用。二是利用 IMOOC(慕课)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实现网络课件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两年建设期内,构筑起多媒体教学信息库(BIM 教学资源)。(三)、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与管理。优秀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领域的
19、中坚力量,是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军,是学校人才队伍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建立良好的选拔培养优秀教师的机制。一是要选拔出思想政治素质好,教学水平高,在专业领域已做出了一定成绩,并有较好发展前途的教师。二是要“不拘一格”,对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大胆启用,精心培养。三是实行“三个优先”:优先外出学习提高;优先派往企业锻炼;优先安排科研经费。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一是要重视骨干教师带头示范作用。实行一对一帮扶,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二是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着重帮助教师掌握近年来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本专业本学科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有计划、有
20、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学历提高、进修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等方式进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学历结构和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重视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与提高。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障。这是教务部门的工作,也是学校实行人事考核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可采取监控方式来保证教学质量,在课堂与实践教学环节上建立教学质量的三级评价制度,实行校级领导检评、教务科教学检评、学生自由测评,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除此以外,可采取多种形式,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作为一项重要评比内容,要求教师在练好
21、讲课基本功的同时,注重在讲课中运用电子教案、课件、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这对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实践、校本培训等形式,对所有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实操培训、实训指导培训,使他们能胜任专业理论、实训教学任务,具备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指导专业实践的能力;每人至少掌握建筑绘图与识图、工程管理、工程预算、工程测量等 1 项核心技能,熟练程度高,获得预算员、施工员、CAD 绘图员、资料员等多个高级工及技师技能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 80%。(4)、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本地区内外提供
22、高素质建筑行业人才,本校对建筑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人才培养环节实行了岗位技能双指标要求,即建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学习考核拿到建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相关岗位上岗证书,以期就业后再第一时间进入岗位角色。为本专业人才能够达到以上指标及迅速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我校已经配置了建筑专业所需的部分教学用具、学生实操器械、以及为模拟真实岗位场景所需的多种建筑设备及原材料,并且不断补充、完善、更新现有设备材料。基地将人才的定期技能鉴定纳入制度建设体系下,每年在规定的时间通过组织正规的业务培训业务开展本专业人才与本地区企事业单位的建筑行业人才的岗位技能培训,承担鉴定考核工作。从而大大的提升了基地对本地区
23、及行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力的推动了本地区建设行业的人才技能的提升和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学校的教学得到了工学结合的实际效益,也拓展了学校、基地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空间,加深了校企合作的联系,实现了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社会效益的反馈与校企合作的平台,我校发挥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与人才输出的有利条件,结合企业的产业优势打造了校外实训基地,结合本地区的建筑市场布局和企业特点形成了立足全盟,服务全区,面向全国的功能完善、规模多样分布合理的特点。并不断与企业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基地共建的思路与设计,建立了校企人才订单培养、人才工学交替、预就业定岗实习等有效
24、的合作模式,实现了社会、企业、学校、家庭、个人多赢的局面。(五)、开展社会培训服务1.开展社会培训、技术服务依托我校内蒙古自治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建筑行业鉴定站平台,积极开展建筑相关专业培训,服务企业和社会,社会学员通过培训对建筑相关专业有了系统的认识,相关操作技能有了显著提高,通过学习考取了相关执业资格证书。相关专业培训,促进了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开展建筑行业十大员培训两期班,建筑行业十大员继续教育培训一批次。同时开展建筑行业工人培训班一到二批次,培训工种覆盖砌筑工、钢筋工、建筑木工、抹灰工等工种。建筑专业教师,在培训授课过程中,提高了教学技能,拓展了知识面,对于建筑行业
25、社会需求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于学校授课教学改革,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学校教学提供了宝贵的一线资料,知道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学校教学中,改进教学内容,更好的服务社会。2.对外交流我校注重专业师资的培养,对于专业教师定期开展培训。学习最新的建筑专业知识和建筑教学理念。利用寒暑假期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自治区、国内国外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同时,选派多名专业教师深入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学习,利用一至两年时间,开展企业建筑实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力争使教师文能讲解专业知识,武能动手从事一线建筑施工管理,真正做到“双师型”教师。3.辐射作用我校在兴安盟地区作
26、为资深的中职学校,建筑专业毕业生众多,毕业生目前已经是兴安盟地区建筑行业的骨干,从建筑企业总经理到施工一线技术员都有我校毕业生的身影。我校利用此平台,将我校毕业生推向企业,实现了传帮带,更好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我校利用专业优势,与各旗县兄弟单位合作,开展相关专业培训。与扎旗职高合作开展建筑专业农民工培训,在扎赉特旗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五、经费预算1、制度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 5%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20%3、师资队伍建设 30%4、实训基地建设 40%5、社会培训服务 5%6、实施步骤第一年,制定培养方案,初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采购专业基础设施设备,学习相关设
27、备使用,初步构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加强社会服务功能,重点做好校企联合,落实相关资金的投入。第二年,对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相关教师的培训力度,充实专业基础设施设备,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落实课程改革,扩充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继续加强社会服务功能,增大辐射面,强化企业对接,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资金的进一步投入。第三年,对培养方案进行整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人才比例达到预期目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课程改革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达到预期目标。保证专款专用,为专业建设做好保障,期待验收。七、保障措施(1)机构保障成立专业建设工作小组,设置合理的管理层次,明确机构职能和管理职责,全程监督、落实专业建设项目各项内容顺利进行。(2)制度保障制定出台项目规划实施方案,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度、质量监控及信息反馈制度、项目验收评价制度、项目动态管理制度等,协调各部门的职能配合,充分发挥项目参与人员作用,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3)进度保障发挥机构职能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依据各项管理制度了解落实情况,即时反馈问题和不足,积极针对各方面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调整工作方案,尽量保证进度落实。(4)资金保障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施项目资金审计监督制度,加强过程控制,保障项目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