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概念解释.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40277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概念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微观经济学概念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微观经济学概念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微观经济学概念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微观经济学概念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微观经济学概念解释第一章 绪论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团体从事生产、交换以及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种社会科学,它研究怎样最佳使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2宏观经济学:把整个经济总体(通常是一个国家)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产生出许多经济理论。首先,它研究诸如国民生产总值(GN) 、国民收入、一国的货币供给等这些具有总量性质的经济变量。另外,整个经济活动有许多是由无数个体活动组成的,比如一个国家有许多私人和企业及政府单位从事投资活动,每个人都要消费,多数人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储蓄。宏观经济学并不研究上述个别经济行为,而是根据它们不同的属性从总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即总

2、投资活动、总消费和总储蓄活动等。再次,宏观经济学还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重要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社会失业、经济危机周期等。3微观经济学: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产生的许多经济理论。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大体上可归为三类:一是个体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例如某个消费者用他的收入购买什么样的消费品;二是厂商的经济行为,例如在不同条件下究竟生产多少产品,对该产品定什么价;三是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例如劳动的供给,从而产生出工资理论。4实证经济学: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它要说明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它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5规范经济学

3、: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概念解释1需求表:根据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中按某种商品不同价格所愿意并能够购买的量所列成的表。2需求量的变化:当购买商品的数量因价格的变动而朝相反方向变动。3需求的变化:当其他条件发生变化时,使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数量发生的变化。4供给表:根据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中按某种商品不同价格所愿意并能够供给的量所列成的表。5市场均衡:在某段时间内,某市场中商品需求量正好和相同时间内商品供给量相等。 6均衡量:市场均衡时的商品数量。 7均衡价格:市场

4、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的价格。8均衡点:供求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点。9稳定均衡:一旦价格偏离均衡点,最终都会回到原来的均衡点上。10不稳定均衡:一旦价格偏离原来的均衡点,则越偏越远。第三章 弹性理论概念解释1弹性: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同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之间的比例关系。 22弹性系数 e:弹性系数;x:自变量;y:因变量 3需求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4弧弹性: 指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 例如:需求价格弧弹性的计算机算公式是:5点弹性: 指在某一价格水平点上,当价格波动很微小的一点,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6需求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

5、感程度。7需求交叉弹性:在两种不同的商品之间,当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另外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因此而发生变化的敏感程度。其计算公式为8供给弹性:反映供给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概念解释1效用:就是人们通过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满足程度。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主观评价,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2总效用:就是通过消费一定量商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总满足程度。 3边际效用:指增加的一单位物品和服务给人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量。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服务,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不断

6、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的增量不断减少。 5边际效用价值论:物品越少,边际效用必越大,其价值也越大;反之,物品越多,边际效用必越小,其价值也越小。 6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根据其边际效用大小而愿意付出的价格总和同实际付出的价格总和之间的差额。7基数效用:把各种不同的商品以效用为统一计数单位,来衡量不同商品效用的大小。 8序数效用:是指按消费者个人偏好程度排列出大小或先后顺序,并不涉及满足程度的单位有多少。 9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的商品的满足程度是没有差别的。 10无差异图:无差异曲线可以有许多条,每一条曲线上各点的总效用都一

7、样,但各条曲线之间总效用则不一样。位置高的总效用大,位置低的总效用小。许多不同的无差异曲线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无差异图” 。11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即人们为不断获得一单位的某种商品而愿意牺牲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这被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2预算线: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消费者一定的收入所能够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 13收入消费曲线:消费者在每个收入水平上都可按消费者均衡的原理找出均衡组合点,连结所有的均衡点所形成的曲线,就是“收入消费曲线” 。14恩格尔曲线:反映收入变化和商品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15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

8、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一个国家越穷,国民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将会下降。一个国家越富,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小。 16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就是在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时,消费者均3衡点因此而移动的轨迹。 第五章 厂商理论(一)生产理论概念解释1生产: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2生产函数:就是表示生产要素的某种组合同它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

9、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所得到的产量的增量是递减的。4 “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前提是“ 稀缺性” ,生产活动首先面临的就是在稀缺性规律下的选择问题。要增加某种商品生产,就必须以放弃或减少别种商品生产为代价。由此便得出了生产可能性的概念,用图形表示这一概念就是“ 生产可能性边界”或“ 生产可能性曲线” 。5总产量:指生产要素投入后的最大产量。6平均产量:指单位可变投入要素的总产量。7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量。8等产量曲线:所有能生产一定产量的资本劳动的集合。 (假定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生产。 )9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指在产量不

10、变的条件下,一种投入要素能够用来替代另一种要素的比率。10等成本线:表示相等的成本可购买的各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11生产者均衡:指生产者使用一定的经费而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指生产者在一定的产量中寻求最小的投入成本。12生产扩展线: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者均衡点 ( 即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的切点 ) 的移动的轨迹。第六章 厂商理论(二)成本理论概念解释1机会成本:生产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能够生产除此之外最大可获收益的产品的代价。2私人成本:从个别厂商的角度来考虑进行生产的代价。3外露成本:厂商对投入要素的全部货币支出。4内隐成本:本应计算为成本却未作货币支出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

11、酬。5外在成本:私人成本常常引起不为厂商考虑的、引起外在社会成本增加的代价。6沉淀成本:沉淀成本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成本。7固定成本:在某一时期内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费用。8可变成本:在某一时期内厂商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的成本,它随生产量的多少而变化。9边际成本:短期生产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时,总成本所增加的数量。10长期平均成本:是指所有生产投入要素都可以变动时单位产品的最低成本。11规模经济:指规模收益递增或成本递减。12范围经济:指同时生产几种产品的成本要比分别生产它们更少。第七章 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概念解释1总收益:供给者的收入总量。以 TR 代表总收益,P 代表产品价

12、格,q 代表个别厂商的产品销售量,则TRPq 42平均收益:每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得,即产品的价格。3边际收益: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所获得的收入,亦为产品的价格。以 MR 代表边际收益,则 MRP。其数学求法非常简单:TR(q)Pq,MR(q)dTR/dqP 4总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是将厂商的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得出总利润,根据总利润最大来确定哪一种生产量水平最合适。5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就是将厂商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比较的一种方法。边际成本是每变动一个单位的生产量而使成本变动的数量,边际收益是每变动一个单位的生产量而使收益变动的数量。当呈上升趋势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厂商的利润

13、达到最大化。6零利润均衡:整个行业的净利润为零。7成本不变的行业:当许多新厂商进入行业,必然要购买更多的生产要素,如果这些生产要素并不因购买量的增加而变化,仍保持在原价格水平上,这种产业就称为成本不变的行业。 8成本递增的行业:新厂商进入的同时,因为供给增加,产品的价格回落,但价格不会回到原先的价格水平,因为平均成本已经上升,已超过原先的价格水平。随新厂商进入而下落的价格,落到新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时,新厂商的进入便会停止,整个行业处于新的均衡状态。 9成本递减的行业:假如在市场需求增加,行业中原厂商扩大生产规模,新厂商进入该行业时,生产要素的价格下跌。下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14、增加,促进了生产要素供给的专业化,效率提高,因而生产要素的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反而下降,这种行业称为成本递减的行业。 10发散型摆动:蛛网定理的一种,指市场价格和产量越来越远地偏离均衡点的价格和产量。 11收敛型摆动:这种蛛网形态,循环的最终结果是达到一种稳定均衡。 12循环型摆动:蛛网离开均衡点的远近,根据市场波动的大小而定。第八章 市场理论(二)完全垄断市场的理论概念解释1完全垄断:指市场被某一个厂商独家控制的状况。2完全垄断,纯垄断:1市场被某一个厂商独家控制;2.垄断者对目前和将来市场的价格和成本等具有充分的信息和知识,就叫作“完全垄断” 。没有2这一条就叫做“纯垄断” 。 3自然垄断:

15、指某些产业的生产,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使一般厂商无法在生产成本上与之竞争。4总量分析法:找出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剩下最大利润的产量点.5价格管制:政府采取行政性手段,强行规定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不得超过某一个水平之上。该政府规定的价格水平称为“最高限价” 。 6定额税:在一定的时间内政府对厂商征收的一定数量的税.7定率税:也称“单位税” ,就是对每一个单位的产量或单位价格所征收的税。 8差别取价:指完全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或对同一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分别以不同的价格销售。 9第一级价格差别:所谓第一级价格差别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在销售其产品时,每个产品均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最大可

16、能性收入。 10第二级价格差别:所谓第二级价格差别,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将其垄断产品分批定价出售,以获得较大5的收益。 11第三级价格差别:所谓第三级价格差别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取不同的价格。第十章 市场理论(四)寡头市场的理论1寡头:所谓“寡头”垄断市场,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里,一种产品只有少数几家厂商经销,而这几家厂商中任何一家的竞争行动,都会影响其他几家的生产量和利润。2贝特兰模型:贝特兰认为,古尔诺假设寡头厂商的双方从对方会维持一定的销售量来决定自己的销售量,这是不切实际的。他提出,寡头的双方,均从对方会维持原来的价格不变出发,而在价格上采取行动,以追求最大

17、利润。由于假定竞争对手的策略不同,因此形成的模型也就不同。 3埃奇沃思模型:在寡头垄断下的均衡价格是不稳定的,即价格会在完全垄断的均衡价格与每个厂商的最大产量点的价格之间上下波动。 4张伯伦模型:寡头双方虽然在竞争的过程中各自追求最大利润,但是其过程不单单是一种竞争过程。寡头双方在激烈的竞争中还会意识到双方的相互依赖性,单纯的竞争只会导致两败俱伤。因此,双方都会在不达成正式协议或共谋的情况下产生自然的默契和妥协,从而获得较大利润。 5折弯需求曲线:就是寡头垄断的个别厂商所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该曲线在某一价格上存在着折弯现象。 6斯威齐模型:斯威齐模型建立在以下假定前提下,即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上,

18、任何一个寡头垄断者都不敢随意变动其销售量和价格。对每一个寡头厂商来说,降低价格后所面对的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较小。基于这种假设,任何寡头厂商都不敢轻易地提高或降低既定价格,除非在价格与成本相差很大时,否则他们宁可在产品质量、设计、包装和广告宣传等方面加以竞争。 7卡特尔:如果寡头厂商之间达成了正式协议或建立了正式组织,这就是卡特尔。8利润分配卡特尔:利润分配卡特尔就是先求出作为寡头厂商总体的卡特尔的最高利润点,并以最高利润点的价格作为其所有成员的统一价格,然后再将最高利润点的产量分配给每个成员厂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把卡特尔所有成员厂商看成是一个整体,以获得完全垄断情况下的最大利润。所以这种卡特尔

19、形式也称为“集权卡特尔” 。 9市场分配卡特尔:市场分配卡特尔就是卡特尔组织把不同的销售市场分配给成员厂商。 10价格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是一种非正式签订协议的一种寡头市场模型。 11低成本厂商的价格领导:低成本厂商的价格领导是指寡头垄断者为了保持其产品的市场销路,放弃自己的最高利润点的均衡价格,而以低成本厂商的最大利润点的市场价格为自己的销售价格。 12大厂商的价格领导:大厂商的价格领导是指寡头厂商中如果有一家厂商是生产相同产品的规模很大的厂商,则其他小厂商宁愿完全按照大厂商所订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小厂商们不愿自订价格销售,因此他们就象完全竞争者一样,属于价格的接受者,只不过这时的价格是由

20、大厂商决定,而不是由市场均衡所决定。第十一章 分配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的理论概念解释1生产要素的价格:指支付一个生产要素在某段时间内所提供的服务的代价,而不是指购买生产要素本身所需要支付的代价。 2劳动的价格:指雇用期内(一般以单位时间作为计算标准)所支付给劳动力本人的劳务价格。 63资本的价格:是资本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价格。 4所谓派生的需求:指由于人们需要某种产品而间接地产生出对某些生产要素的需要。 5所谓联合的需求:指同时对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 6市场需求曲线:整个产业对某种生产要素的总需求曲线。7外在效应: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下跌对个别厂商需求的影响。8工资:使用劳动所支付的价格。9货币工资

21、:劳动者在单位时间里由于付出劳动而获得的货币收入。10实际工资:劳动者在单位时间里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换取的商品和劳务的实际数量。11土地:西方经济学家把可以人为地进行再生产的物质称为资本,而把那些非人为因素的自然赋予称为土地。 12租金:生产中使用某一特定资源所支付的报酬。13地租:使用土地而支付的报酬,它只是租金的一种。14级差地租的理论: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就是级差地租的理论。他认为由于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交通便利的不同,使生产成本也不同。但产品都按相同的价格出售,净收益就会不同。肥沃程度最低、交通最不方便的土地,生产所获收入仅够成本,故不能支付地租,这叫做“边际土地” ;但肥沃程度高,交通

22、便利的土地,其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其生产所获收入,除支付成本外,尚有剩余,这种剩余就是地租的来源。15准地租:所谓“准地租” ,在西方经济学中是指短期内使用除土地以外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的报酬。准地租有时也译为准租金,这一概念是马歇尔首先采用的。 16生产者剩余:指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按市场价格供给时,超过其预期要求所获得的那一部分收益。即按实际市场价格出售时所获与其本来所希望能够获得的部分之间的差额。 17商业利润:“商业利润”就是指一般的会计利润,即从厂商的总收益中扣除各种生产要素的代价。 18纯利润:“纯利润”也称“经济利润” ,就是从商业利润中还要扣除一部分所剩下的余额,即超额利润。 19创新:能把科学上的创造或发明用在商业上并能获得成功,企业家正是推动这种创新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