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目:我眼中的中国教育姓名:班级:学号:我眼中的中国教育本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于国家大事、外交政策、军事战略并不部分了解,唯一能有切身感受的要属“教育”了。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可见教育重要性。但是,提到“中国教育” ,我只能很委婉的认为中国的教育还有很多的不足。中国教育的现状:从对教育的 GDP 投入方面来看,中国作为国际上的人口大国,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2007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 332,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GDP 投入是4.77.4,如果中国低于美国、日本都
2、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要低于印度(71) ,低于韩国,这就说不过去了。2003 年中国委托联合国调查,我国教育经费占 GDP2%,古巴为 11%,人均教育经费连穷国乌干达都比不上,比古巴更差。 中国人口基数大,原本不足的教育经费分摊下来,所以人均教育经费更是远低于其他国家。我们的总教育经费当中政府负担 65左右,但大多数国家,包括印度,总教育经费当中政府负担达 75以上,甚至接近 80。这说明,我国教育投入的水平远远无法满足教育的基本需求。而且过多地依靠家庭的投入,使得家庭没有更多的能力去进行其他消费,甚至经济出现一定的压力。这将抑制消费,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生均公
3、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美国为 1:3:2。目前,中国的公共教育经费 92%花在了高教上。用 8%的资金去保证义务教育。在目前国家教育经费尚不充足的情况下,国家投入理应侧重于义务教育,正常的状态应该是:首先保证义务教育的需要,尽量做到免费教育,减少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家投入比例。从近几年实际看,国家投入的政策正在朝这个方向转变,但经费的分配依然很不合理,大学的国家投入比例依然很高,义务教育的个人投入非但未减,反而越来越高。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仅仅停留在口号而已,这口号是喊来听的,并没有付诸于行动。从教育的投入来看,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少得可怜,人均教育经费不足
4、,教育如果没有投入,又哪来科教,怎能兴国?从我国教育经费对各级教育的分配比例来看,,对各级教育的分配极不合理,各发达国家重初等教育,轻高等教育,而我国则反其道而行之,重高教轻低教,变为“头重脚轻根基浅” 。作为一个学生来说,还没有打好牢固的知识基础,就要去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怎么能有好的效果呢?中国的大学教育又太过注重教学设施的建设,造成了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所谓的扩招,也只是增加了大学生的数量,为社会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压力,实质上并没有给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化人才。教育上存在的弊端:第一 教育发展不公平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存在极大差异,不论是师资,还是基础设施,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这就造
5、成了城乡之间教育上越来越大的落差。在公共教育经费不足、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又无法承受义务教育之重的困境中,农家子女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出局(我们村就有好多人) ,从而使 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造成农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对此我感到万分庆幸) 。大部分的学生被排斥在进一步教育之外,广大的乡村及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可人口素质却不高,取得的成果也与我们这个庞大的人口数量不相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执行中却大打折扣,社会公平严重缺失,少数人享受到了特殊照顾,大多数人却无法享受到,公平的严重缺
6、失导致了效率的严重低下。第二 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在北京能上清华的分数,在一些地方上不了重点大学;在北京能上重点的,在一些省则无学可上。地区之间高考分数的不均,导致很多人的命运由此发生了改变,这对于落后地区的一部分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对此我感到万分气氛) 。高考招生向学校所在地倾斜,造成高等学校偏少的西部落后地区及人口大省的高考升学率偏低、录取分数线偏高,使学生升入高等学校就读的机会不均等。城市中考不对农民工子弟开放,使农民工子弟不能在其父母工作的城市就读高中和大学。再就是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重知识轻能力、重科技轻人文、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和评价,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和人口质量的提高
7、。现行招生制度造成的机会不均等,考试评价制度的错误指引,既影响了教育公平,更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我国的招生考试制度亟待改革。第三 教育垄断化我国的教育水平不够高,从体制上的原因来说就是官办教育处于垄断地位,以及教育的计划经济成分过重。看看我国的本三院校,政府又给予多大的支持,它们的发展前景真是令人堪忧啊。这种情况使得教育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教育不是向学生负责,也不是向市场负责,而是向上级负责。在这种情况下,花了十多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出现求职难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第四 教育理念的偏差现在中国的授课方式大多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为主,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很不活跃,也不利于学生开发自我
8、想象力,进行自我思考创新。在课程设置上,多是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设计性课程设置过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偏重于强调记忆的扎实牢靠和解题方法的精妙,却对逻辑思维不够重视,这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程与实践脱节,这会让很多人对呆板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丧失学习的兴趣。想想我们中国,从头到尾出了几个诺贝尔奖,再看看美国(无语了。 。 。 )我们倡导的学习模式应该是轻松、愉悦的自主学习的模式,而现在的学习模式慢慢的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使他们的思维慢慢的固定化,缺乏创新精神。 中国教育现在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多是知识的灌输,而很少有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我们在对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了基本要求以后,真正走到实践中去时,其实更看重的是这个人自身的能力、素质和创新的思维。当然,我国的教育问题还有很多的不足,造成其问题的根源,也不仅仅是上述那么简单。中国的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改变中求索更好的改变。它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优质的人才,同时,不可置疑的是,当今,中国的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果再固步自封,不有所改革的话,中国的教育将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