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英语教育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学习环境建构探究一、材料来源笔者通过各种英语教学的书籍、核心期刊、网络,收集并仔细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探讨。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参考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文化教学、论语言教学环境等书籍,以及“外国教育资料”等期刊来进行研究探讨。二、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1、多元文化理论11文化“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在文化研究的历史中,有很多关于文化的不同定义。其中,“人类学之父”泰勒伍DTYLOR关于文化的定义被广为引用。他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一复合整体,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
2、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泰勒之后,对文化的定义做出重要贡献的有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帐LUCKHOHN。克拉克洪在对150多种文化的定义做出比较与分析之后提出,所谓文化是指“历史上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性式又包含隐性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特定部分所共享”。参考以上的对文化的理解,归纳下来文化是指某一社会的某一群体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体现为知识、行为、信仰、艺术、风俗习惯等等方面。12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这一术语,在西方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它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引起人们的关注,还是20世纪
3、五六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当时“多元文化”最初指的是两种文化现象一是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社会的文化。在这种社会中,既存在着殖民国家的统治文化,也存在原居民的种族或民文化,即两种差异悬殊的文化并存。二是指不同的民族文化。它指具有不同社会和文化来源的民族虽共同生存着,但各民族之间以及各民族群体之的文化特性有着较大的差异。尽管全球化的势头越来越激烈,但是更个民族的文化还是具有自己的特色。这里我们将“多元文化”的概念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全球的视野审视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域文化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性给我们带来的利弊。多元文化教育就是这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多元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进入文化多样化世
4、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建构起一个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消除异文化之间的隔离与歧视,让所有学生学会面对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对所有族群包括非主流文化族群优秀传统的了解与尊重,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族群所具有的差异。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尊重差异的泛文化学习的教育,让每一个人消除偏见和歧视,学会理解和包容,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社会关系的平等建设。2、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21学习环境的概念教师教学环境的建构就是学生学习环境的建构。把教学视为一种环境强调了学习发生的“地点”和“空间”。在最低程度上,一个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者、学习者行动(实用工具、收集和解释信息,与他人交互作用等
5、)的环境或空间。有效的教学要求学生的积极性和选择,因此学生在其中可以探索、确定目标和学习环境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这和传统的更多强调控制和指导的教学环境是不同的。因此,现在更倾向用学习环境来代替教学环境。可以说,学习环境就是“学习被刺激和支持的地点”(BRENTGWILSON,1995。22学习环境的要素普金斯PERKINS,1991认为,所有的学习环境,包括传统的教师,都由以下五要素组成。信息银行(INFORMATIONBANKS)。信息银行指信息的来源或者仓库,包括教科书、教师、百科全书、录像带、光盘等。符号簿(SYMBOLPADS)。他们指建构和处理符号与语言的表面,包括学生的笔记本、索引
6、卡片、文字处理器、信息库程序等。变现场所(PHENOMENARIA)、表现场所指表现、观察和控制事件的地方(水族馆、模拟真实世界的城市、物理微观世界等)。它主要指的是教学的模拟环境。建构工具包(CONSTRUCTIONKITS)。在真实世界中没有明确的对应物、例子包括,数学控制软件、学习记录薄等。任务管理者(TASKMANAGERS)。任务管理者指环境中确定任务,提供指导、反馈和方向改变的那些成分,任务管理者经常被视为教师的职责,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主要由学生自己承担这一职责。学生和教师应该写上任务管理的细节,并逐渐使学生具有更多任务管理的独立性。教师成为辅导者、建议者以支持学生的活动。
7、23学习环境的类型普金斯PERKINS,1991认为通过这些学习环境的要素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学习环境“低程度”(MINIMALIST)的学习环境和“丰富”(RICH)学习环境。“低程度”(MINIMALIST)的学习环境强调信息银行、符号簿和任务管理者。传统的教室是一种“贫乏”的学习环境。很少有处理和观察内容的工具,这种学习环境使探索和解决问题变得极为困难。而“丰富的”(RICH)学习环境则包括更多的建构工具包和表现场所,并强调学习者自己更多的控制。学生通常进行多重的活动以追求多重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其中起辅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这种“丰富的”学习环境可能更易于称之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而同时,“低程
8、度的”的学习环境可能被视为传统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努力的将“低程度的”学习环境向“丰富的”学习环境转化。24学习环境的特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学习同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环境则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场所。因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被定义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BRENTGWILSON,1995。德里斯克(DYISCOLL,1994,P365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提供
9、并入真实活动的复杂的学习环境;2)提供社会协商作为学习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通过小组协商过程获得别的方式不能获得的理解;3)并置教学内容,包括随机访取的多重表征模式以使学习者从多重的角度来探究学习材料;4)培养反思能力或对自己的思维与学习过程的意识;5强调学生中心的教学,其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决定他们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实现这些需要的方式。三、理论支持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室、学习同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的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关键价值是A学习者在确定意义中的中心地位,B情境化的真实的背景的重要性,C个人思想和多种观点的
10、协商和解释,D在意义建构中学习者先前经验的重要性,E运用技术来支撑高级的心智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关键价值下产生的。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较好地发现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说明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概念是如何建构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因素。下面简单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是一种意义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关。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单元时,不是通过都是的传授而获得知识,而是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成了自己怕内部表述。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外部世界的知识既可以同化到原来的认知结构中
11、,又可以通过顺化机制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2)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过程并非是一种机械的接受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极活跃的因素。知识的传递者不仅肩负着“传”的使命,还肩负着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对于学习者的许多开放着的知识结构链,都是要能让其中最适合追加新的知识单元的链活动起来,这样才能确保新的知识单元被建构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一个新的开放的结构。学习的发展是依靠人的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于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暑阴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会不完全一样,从而导致了有的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与真实世界不相吻合。此时,只有通过社会“协商
12、”和时间的磨合才可能达成共识。既然学习者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可以是各异的,教学评价应该侧重于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3)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CONTEXT)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相反,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一些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者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对知识记得很“熟”,却不能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这种学习只做到了单向的内化建构,而忽视了逆向的外化于物,这显然是一种无效的学
13、习。基于以上理论,给我们小学英语课堂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起源于西欧的存在主义哲学,是由存在主义心理学与美国传统的人道主义汇合而成。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凡是有机体都有一种内在倾向,即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有机体的方式发展自身的潜能。这种潜能包括一般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应采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并着重对健康人或自我实现者进行研究。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被宰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
14、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建构当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本身的感受,一人为本,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我们的新课标的要求。3、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与生俱来对世界就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观察的角度。他们活泼好动;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具有强烈的交际欲望;他们对一切充满幻想;他们喜欢模仿;他们富有创造力。20世纪中叶皮亚杰(JPIAGET)提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儿童最初只注意事物的表面现象,以后
15、才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特征。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远胜于抽象思维,他们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基于上述儿童认知理论英语教师首先必须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更加适应英语学习。四、课题的发展动向与趋势通过解决“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多元文化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内涵”以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创建的原则与策略”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建构小学英语课堂环境。今后的英语教学应从沟通定位语言功能、从跨学科视角重塑外语学科内涵、从专业特色挖掘学科资源、从文化视角寻找情景化课程,创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力争英语教学跨上新的台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16、及提出的一些可行性对策,有助于小学英语教师在理论上掌握文化、多元文化、以及建构小学英语学习环境等并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课堂语言并根据上述理论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五、参考文献1BENNETT,CI,COMPREHENSIVEMULTICULTURALEDUCATIONMTHEORYANDPRACTICE,1990,1113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21453陈颖语言的体验性及体验式教学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165DYISCOLLMPPSYCHOLOGYOFLEA
17、RNINGFORINSTRUCTIONJBOSTON19943653666广少奎论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6787917高向斌美国多元教育探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4453578胡文仲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555599哈经雄、藤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57657510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32311黄飞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探微D杭州杭州师范学院20032312黄小红体验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观澜教学教研组2007613JACKCRICHARDSTHECONTEXTOFLA
18、NGUAGETEACHING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411511714克拉克洪著,高佳译文化与个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杜,19867464815李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教师角色转换思考D江苏苏州大学2009516刘会军新时期我国青年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17刘万伦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及其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J安徽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系2005718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91596119PATRICKRMORANTEACHINGCULTUREPERSPECTIVESINPRACTICEMFOREIGNLANGUAGETE
19、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4716316820PERKINSDNTECHNOLOGYMEETSCONSTRUCTIVISMDOTHEYMAKEAMARRIAGEJEDUCATIONALTECHNOLOGY1991182321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11211722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1)646623王文静、伊咏儿童英语学习环境创设J中国电化教育2005224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515225王学凤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0、5353926王彦璇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J四川四川大学20104528王周扬多元视角下的“世界地理”教学研究以上海版六年级教材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55729WILSONBRENTGCONSTRUCTIVISTLEARNINGENVIRONMENTSCASESTUDIESININSTRUCTIONDESIGNJEDUCATIONALTECHNOLOGY19964530ZENGYANANANALYSISOFCONTEXTOFSITUATIONINJUNIORENGLISHTEACHINGD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200952731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3342232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3433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12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