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英语教育构建小学英语课外活动新模式一、材料来源本文主要通过对二语习得等理论的研究和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现状的分析,从中获得构建小学英语课外活动新模式的理论依据、启示和思考。笔者通过各种英语教学的书籍、期刊、杂志、报纸、网络,并仔细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手头的文献资料进行仔细地分析对比提取,来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探讨。比如克拉申(1981)编著的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学习和王蔷(2003)主编的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等著作,董玲(2010)的英语课外活动学习者的主动建构、邓道萱(2005)的新课程下的英语课外活动、黄源深(2007)的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课外和王正胜、王正良(2009)的如何
2、创设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等期刊文献。二、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1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课外活动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组织指导的不同。校内活动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组织指导的活动;校外活动是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虽然都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
3、前者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等又不同于后者,因此它又具备了以下的特点内容上的伸缩性、形式上的灵活性和方式上的自主性。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能够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2英语课外活动21国外外语课外活动的研究国外的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PROJECTBASEDLANGUAGELEARNINGANDINSTRUCTION,以下简称PBLI一直都
4、是倍受关注的,它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施一系列项目活动从而进行语言技能的整合训练的一种教学思路。国外30年的实践展示了PBLI在二语/外语教学中的潜力和优势。依托项目的学习也称项目作业PROJECTWORK、专题研习和课题式学习,是20世纪西方体验式学习、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如DEWEYDEWEY,1926KILPATRICK,1918的重要部分。不过张文忠(2010)提到了二语/外语PBLI总体上处于试验阶段;PBLI理论研究处于理念探讨和模式构建阶段;PBLI实证研究则处于基于个案分析的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阶段,存在对PBLI过程及影响因素关注不够等问题。依托项目的二语/外语学习的其
5、中一个特征便是一定的时间跨度内的课内外系列活动,如项目构想、田野调查、信息整理和展示。由此可见,PBLI也是课堂内外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活动,它的有效开展也离不开课外活动。美国教育界和外语界制订、发表的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FORFLLINTHE21STCENTURY明确指出外语课堂教学除语言和文化知识外,还包括交际策略、学习策略、其他学科知识、思维能力和现代科技等。在教学实践中,美国外语教师把言语交际作为其教学的出发点,以教会学生有目的地、创造性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为己任,创设交际化的教学过程。目前美国许多学校都积极创造各种机会,为学生到国外学习、旅行提供帮助,鼓励学生与操本族语的人
6、进行交流,接触地地道道的语言,了解外国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美国外语教育发展非常重视外语学习的终身意义。在教学中,强调教学内容的真实、自然,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自然的言语交际情境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大大增强。而课外活动则是提供的最好时机。22国内英语课外活动的研究关于课外活动,在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这一教育形式。学记中记载“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所谓“正业”就是指的课堂教学,“居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即是说,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安礼”、“乐学”从而实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
7、道”,“虽离师辅而不反”的目的。就英语课外活动的研究而言,我国大概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了这方面的研究,如(吴逸尘1992;李清艳1997;郭曦1999等)。进入21世纪后,学术界上关于英语课外活动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2001年在教育部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规定从小学起逐步按地区统一开设外语课之后,关于英语教学的研究便层出不穷,而英语课外活动方面的研究也随之增多。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模式正在发生内在的变革。教育部200L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突出了英语
8、学科的实践性,建议教师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开展英语课外活动从一种教学方法上升为一条教学基本原则,有助于教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们从主要从理论上研究英语课外活动如张璆晔(2000)通过分析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限制、学生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必要性;邓道萱(2005)从语言学习的层面上研究了英语课外活动对英语教学的作用和意义;王正胜、王正良(2009)从二语习得理论、外语教学理论以及中国英语教学现状三个方面讨论了课外学习活动的内涵及原则;傅小平(2009)从理论上探讨了小学英语课外活动开展的艺术;董玲(2010)从克拉申的“监
9、察理论”出发阐述了英语课外活动的理论依据、内涵和途径等;经笔者总结,现将结论总结如下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展,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最好辅助形式之一,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与密度的有效途径。小学英语课外活动课在设计方面应遵循教育性与趣味性兼顾等原则;在组织方面应遵循学生主体性和教师指导性兼顾等原则;在评价方面应遵循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原则;做到规范性与灵活性、开放性,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英语课外活动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建构的重要途径,英语课外活动的有效性研究应成为改变英语
10、教学现状的重中之重。三、理论支持1二语习得理论习得/学得假说克拉申对习得和学习了的知识做了区分“习得”是调动人脑中的语言学习能力,像儿童习得母语那样,在交际的过程中理解话语的意思,无意识地学会使用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通过学习语言的形式去获取语言知识。只有“习得”的语言知识才有助于语言的运用,“学习”到的语言知识无助于语言运用,只能帮助人们有意识地监察说出来的话语是否正确。而且“学习”只适用于那些能够理解语言规则的学习者,比如超过一定年龄的学习者,克拉申认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无法完全表达习得者真正希望表达的内容。基于以上理论,英语课外活动就是一个能让学习者习得英语的一个真实环境,课堂上所创设的
11、情境根本比不上课外活动的真实,所以教师应该无限地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2二语习得理论输入假说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如果习得者现有水平为“I”,能促进他习得就是“I1”的输入。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按照输入假设,说话的流利程度是随时间的流逝自然而然地达到。克拉申的理想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COMPREHEN
12、SIBILITY);既有趣,又有关联(INTERESTINGANDRELEVANT);非语法程序安排(NOTGRAMMATICALLYSEQUENCED)和要有足够的量(I1)。可理解性,是指理解输入的语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学习者无用,只是一种噪音。对初学者来说,输入那些不理解的语言等于浪费时间既有趣又有关联,指的是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有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习得语言非语法程序安排,指的是语言习得重要的是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是不足的也是不必要的要有足够的输入量,指的是克拉申提出的I1原理
13、。因此英语课外活动的设计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由于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不同,所以英语课外活动的设计可分成几个等级,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3二语习得理论“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认为仅有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因为可理解输入可能会由于某种“大脑阻塞”而无法到达语言习得装置。面对同质同量的语言输入,不同的学习者其学习速度和效率不同,最终的语言水平差异也甚大。克拉申称可理解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克拉申认为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有过滤的作用,如果“情感过滤”高,语言输入就会受到阻碍;反之,如果“情感过滤”低,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获得的输入就多。克拉申认为导致学习者障碍的情感
14、因素主要有三种动机(MOTIVATION);自信心(SELFCONFIDENCE);焦虑(ANXIETY)。由于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学习者在参与活动时目标肯定会很明确,其动机比较强,另外学习者比较兴奋地参加活动,自然不会有焦虑这个情感因素的障碍,“情感过滤”低了,学习者获得的输入自然就多,语言学习的效率也就会比较高。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是建构主义最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人的主体能动性,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
15、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自身的知识框架,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并对所学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而课外活动就是一个学生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让学生在环境中建构英语知识四、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在课题的研究中,笔者主要通过对二语习得等理论的研究和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现状的分析,从中获得构建小学英语课外活动新模式的理论依据、启示和思考。笔者运用访谈、问卷以及查阅各种文献等方法来获知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现状,然后就当前小学英语课外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结合众学者的研究理论,最后构建出小学英语课外活动新模式,以供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参考。从理论上
16、看,关于英语课外活动的研究有很多,但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入手来研究英语课外活动对英语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更多地探讨英语课外活动的类型、开展的艺术以及在具体理论下的功能呈现,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到模式构建方面,但更多关注的是中学和成人英语课外活动。所以,本论文的一大亮点在于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入手,探究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的新模式构建,为各小学的英语课外活动提供一个基本新模式。此课题绝对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上关于英语课外活动的研究逐渐增多。在教育部(2001)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英语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之后,各小学纷纷组织设计英语课外活动,可其效果却非常不显著。究其原因,
17、得知虽然每个学校都有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但其活动形式、方法以及内容随意性比较普遍,临时拼凑无目标的开展也经常。这种课外活动的有效性低下,因此根本也无成效可言。在2010年11月的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6次学术年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在发言中提到,2010修订本(送审修订稿)的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些内容注重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整体设计目标和优化评价方式等。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人文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总而言之,现在英语新课程理念方面越来越重视外语的价值、外语教育的意义
18、,所以在英语教学方面也更关注学生渐进、持续的语言习得,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分析,小学英语课外活动是小学生习得英语的最佳环境,而目前大部分小学的课外活动有效性比较低,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的有效性将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而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小学英语课外活动新模式,为提高其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五、主要参考文献1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2傅小平小学英语课外活动开展的艺术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41443邓道萱新课程下的英语课外活动J基础英语教育,2005,50524扬春霞克拉申输入理论与二语教学J国外职业教育,2009(2),785丁朝鹏新课
19、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郝建平英语教学与评价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63,64657黄源深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课外J外语界,20076,12148董玲英语课外活动学习者的主动建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63659辛丽华谈中学英语课外活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7),464810薛洪波英语课外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教学研究,2003(11),303111张璆晔有效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12杨若红小学英语课外活动之我见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6),30230313陈彦捷课堂内外结合推动英语教学J人文社科,2006(
20、1),8014高颖英语课外活动实探J教研论坛,2009(8),915杨变华关于成人英语教学中英语课外活动现状与对策的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8),16416816STEPHENDKRASHE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M,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198117STEPHENDKRASHENSOMEISSUESRELATINGTOTHEMONITORMODELM,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197718RODELLIS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