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检验.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24919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2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分析仪检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血液分析仪检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血液分析仪检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血液分析仪检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血液分析仪检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血液分析仪检验,自动血液分析仪(AHA)血细胞计数仪(blood cell counter) ,是临床检验最常用的筛检仪器之一 。 传统的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或分类方法: 速度慢、误差大、影响因素多,且难以满足临床大量标本检测需求。 AHA可进行: 全血细胞计数及其相关参数的计算。白细胞分类。血细胞计数和分类的扩展功能,包括:有核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及其相关参数检测;幼稚粒细胞、未成熟粒细胞、造血干细胞计数;未成熟血小板比率;淋巴细胞亚型计数;细胞免疫表型检测等。,第一节 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现代血液分析仪综合应用了电学和光(化)学两大原理,用以测定血液有形成分(细胞)和细胞内容物(血红蛋

2、白)。 电学检测原理包括电阻抗法和射频电导法; 光(化)学检测原理包括激光散射法和分光光度法。 激光散射法检测的对象有2类:染色的和非染色的细胞核、胞质颗粒等成分。,一、电学检测原理 1电阻抗法 即库尔特原理(图3-1)。电阻抗法是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的核心技术,可准确测出细胞(或类似颗粒)的大小和数量。,电阻抗法还与其他检测原理组合应用于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中。,图3-1 电阻抗法细胞计数原理,为提高计数准确性,部分仪器还采用3次计数、扫流和拟合曲线等技术进行血小板计数(图3-3)。电阻抗法还可用于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三分群分析。,例如,电阻抗法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是在相应通道内进行计数,并根据二者

3、体积不同,采用浮动界标法进行区分(图3-2)。,图3-2电阻抗法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图3-3 电阻抗法正常血小板 计数和拟合曲线直方图,2射频电导法 高频电流能通过细胞膜,用高频电磁探针渗入细胞膜脂质层,测定细胞的导电性,提供细胞内部化学成分、胞核和胞质(如比例)、颗粒成分(如大小和密度)等特征性信息。,电导性特别有助于鉴别体积相同、但内部结构 不同的细胞(或相似体积的颗粒。,图3-4 射频电流检测原理,(二)光(化)学检测原理 1激光散射法 将稀释、染色(化学染色或核酸荧光染色)、球形化的细胞悬液注入鞘液流中央,单个细胞沿着悬液和鞘液流,两股液流整齐排列,以恒定流速定向通过石英毛细管,即流体动

4、力学聚焦技术(图3-5) 。,图3-5 鞘流技术,当细胞(或颗粒)通过激光束被照射时,因其本身的特性(如体积、染色程度、细胞内容物大小及含量、细胞核密度等),可阻挡或改变激光束的方向,产生与其特征相应的各种角度的散射光(表3-1)。放置在石英毛细管周围不同角度的信号检测器(光电倍增管)可接收特征各异的散射光(图3-6) 。,图3-6 流式细胞术检测通道和光路系统,用于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光散射分析理论是采用Mie同质性球体光散射理论。,例如,红细胞/血小板经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戊二醛固定呈球形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激光散射法进行红细胞数量和相关参数的分析,其散点图见图3-7和图3-8。,图3-7 线性化红

5、细胞体积/ 血红蛋白浓度(V/HC)散点图,图3-8 光散射法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计数散点图,用于血液分析仪检测的染料分为荧光染料和非荧光染料。 荧光染料有:碱性槐黄、噻唑橙、噁嗪、聚亚甲基蓝和碘化丙啶等,主要用于核酸染色,被激光照射后产生荧光和散射光,如采用荧光染料和激光散射法原理进行的网织红细胞计数(图3-9) 。,图3-9 噻唑橙荧光染色网织红细胞检测散点图,非荧光染料有: 亚甲基蓝(用于核酸染色) 氯唑黑E(用于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颗粒和白细胞的膜结构染色) 过氧化物酶试剂。 经过染色的细胞随鞘液流经激光检测区时,被染色部分可发生光吸收现象,使光检测器接收到的散射光强度发生

6、改变,从而区分细胞的种类。,2分光光度法 主要用于血红蛋白测定。用于血红蛋白测定的溶血剂有2大类: 改良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血剂: 测定波长为540nm,稀释液含氰化物成分。 非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血剂:即稀释液不含氰化物成分。如SLS-Hb法,测定波长为555nm。经HiCN法校准后,既可达到与HiCN法相当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又可避免HiCN法的试剂对检验人员的潜在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三)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的综合应用 1VCS技术 在白细胞检测通道,红细胞被溶解,白细胞接近自然状态。应用VCS技术检测白细胞大小、结构特点等(表3-2),并形成三维散点图(图3-10,图3-11) 。 VCS技

7、术检测病理性异常细胞的散点图位置见图3-12。,图3-10 体积(V)、电导(C)和光散射(S)法,图3-11 VCS细胞检测立体散点图,图3-12 VCS异常细胞检测平面散点图位置,目前,该技术也可用于网织红细胞计数(图3-13)和有核红细胞的计数。如网织红细胞计数时,采用,“透明剂”使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溢出形成“影细胞”,再用新亚甲蓝对网织红细胞RNA进行染色,采用VCS技术测定和分析网织红细胞。,图3-13 VCS原理新亚甲蓝染色网织红细胞散点图,2电阻抗、射频、流式细胞术和核酸荧光染色方法 (1)4DIFF通道:利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核酸荧光染色技术,采用溶血剂完全溶解红细胞和血小板

8、,白细胞膜仅部分溶解。聚亚甲基蓝核酸荧光染料进入白细胞内,,使DNA、RNA和细胞器着色。因为荧光强度与细胞内核酸含量成比例,所以未成熟粒细胞、异常细胞荧光染色深,成熟白细胞荧光染色浅,从而得到4DIFF白细胞散点图(图3-14)。,图3-14 白细胞分类4DIFF散点图,(2)WBC/BASO通道:在碱性溶血剂作用下,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其他所有细胞均被溶解或萎缩,经流式细胞术计数,可得到WBC/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及WBC/BASO散点图(图3-15)。,图3-15 白细胞分类WBC/BASO散点图,(3)未成熟髓细胞信息通道:采用射频、电阻抗和特殊试剂结合法。在细胞悬液中加硫化氨基酸

9、,幼稚细胞膜脂质含量高,结合硫化氨基酸的量多于较成熟的细胞,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加入溶血剂后,成熟细胞被溶解,只留下幼稚细胞和异型/异常淋巴细胞(图3-16),报告百分率和绝对值,并提示核左移。,图3-16未成熟粒细胞信息通道散点图,3钨光源散射与细胞化学方法 (1)过氧化物酶染色通道:在白细胞通道加入溶血剂和POX染色剂,可计算MPXI,得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的相对POX活性。形成以POX分布强度为X轴、以细胞体积为Y轴的散点图(图3-17),进行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图3-17 白细胞(N、L、M、E)POX染色散点图,(2)嗜碱性粒细胞/核分叶性通道:苯二酸完全破坏红细

10、胞和血小板;除嗜碱性粒细胞外,其他白细胞膜溶解,胞质溢出,仅剩裸核。完整的嗜碱性粒细胞呈高角度,散射,位于散点图上部;裸核则位于下部,可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根据不同细胞的裸核结构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图3-18)。,图3-18 嗜碱性粒细胞核分叶性散点图,根据多分叶核(PMN)和单个核(MN)的比例,可计算出核左移指数(LI)。LI越高,说明核左移程度越大。目前该技术也可用于有核红细胞的计数(图3-19)。,图3-19 嗜碱性粒细胞染色/分叶核细胞通道有核红细胞散点图,(3)未染色大细胞计数(LUC)检测:在POX通道,可检测到无POX活性、体积大于正常淋巴细胞体积平均值2个标准差

11、的细胞,如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毛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和原始细胞。,4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方法 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MAPSS)应用(氦氖)激光流式细胞术,分4个角度(图3-20)检测细胞(表3-3-1、图3-21、图3-22、图3-23)。嗜酸性粒细胞颗粒丰富,可消除偏振光,以此中性粒细胞相鉴别。,图3-20 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模式图,图3-21 0前向散射光,7侧向散射光,图3-22 90垂直角度散射光(偏振光),图3-23 90垂直角度消偏振散射光(去偏振光),90垂直角度散射光(偏振光),鞘液中的DNA染料碘化丙啶可破坏有核红细胞膜,只留下裸核而将其染色。染料对有活性的白细胞只有极小渗透性或

12、无渗透性,故其细胞核不染色。,通过多散点图分析(MSA),可鉴别有核红细胞、无活性白细胞和脆性白细胞,计算活性白细胞比率和计数有核红细胞(图3-24)。,图3-24碘化丙啶荧光染色有核红细胞散点图,5双流体(双鞘流)技术和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1)嗜碱性粒细胞通道:专用染液染色,嗜碱性粒细胞具有抗酸性,染色后保持原有形态与结构,而其他细胞的胞质溢出,成为裸核。,采用电阻抗法检测,所得结果与白细胞/血红蛋白通道的白细胞(鞘流阻抗法)结果进行比较(图3-25)。,图3-25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直方图,(2)其他白细胞分类通道:检测除嗜碱性粒细胞以外的各类白细胞。结合了钨光源流式细胞光吸收、化学染色和电

13、阻抗法(图3-26)。,DHSS采用2个鞘流装置分析细胞内部结构(图3-27)。双矩阵LIC散点图可将幼稚细胞分为3个亚群(图3-28)。,图3-26 白细胞分类计数散点图,图3-27 双鞘流图,图3-28 双矩阵巨大未成熟细胞(LIC)散点图(IMG:未成熟粒细胞,IMM:未成熟单核细胞,IML:未成熟淋巴细胞),四、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及原理 不同类型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的原理不尽相同。高档仪器应用2种或2种以上检测原理,组合电学、光学、细胞化学等技术,在独特检测通道测定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系列的数量、亚类及相关参数(表3-4、表3-5)。,第二节 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和结果显示一、血液分析仪

14、检测参数 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包括:临床报告参数、异常报警或研究参数、仪器内部监测参数3类。血液分析仪检测的总体目标有2个:一是筛检和直接报告正常检验结果,二是在出现异常结果时,直接向检验人员报警。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循证检验医学证据的建立,目前用于报警和研究的参数,有可能转为能应用于临床检测的新参数。,二、血液分析仪结果显示 血液分析仪检测标本后,结果显示通常有3种形式:数据、图形和报警。 (一)数据 凡可向临床报告的检测参数,一般均以检验报告单的形式显示,可按原样和特殊格式打印,并向临床发出或传送结果。 当检测结果超出参考区间时,仪器会给予符号标记(表示增高,表示降低),或用特定颜色(

15、如红色表示增高,蓝色表示降低)加以提示。 对于无法直接报告的结果,也有相应的符号提示。有报警或结果异常的参数,经检验人员复查、确定后,方可发出报告。,(二)图形 血液分析仪常用的图形有2种:直方图和散点图。 1直方图 (1)白细胞直方图: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在35450fl范围内将白细胞分为3群。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图3-29) 。出现异常直方图时,常伴随相应部位的报警信号,并有相应的图形改变(图3-30图3-34)。,图3-29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及异常时曲线形态改变主要位置(R1R4),图3-30 原始、幼稚白细胞增多直方图,图3-31 淋巴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直方图,图3-32 淋巴细胞

16、增多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直方图,图3-33 中间细胞(单个核细胞)群增多直方图,图3-34 单个核细胞绝对增多直方图,(2)红细胞直方图: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图3-2)是一条近似正态分布的单峰曲线,通常位于36360fl范围内,横坐标表示红细胞体积,纵坐标表示不同体积红细胞出现的频率。异常直方图见图3-35图-37。,图3-2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图3-35 小红细胞且大小不均直方图,图3-36 巨红细胞且大小不均直方图,图3-37 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有效直方图(呈双峰),(3)血小板直方图:正常血小板直方图是一个偏态分布的单峰光滑曲线,通常在230fl范围内,主要集中在215fl。当血标本中存在大血小

17、板、血小板聚集、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时,可出现异常血小板直方图(图3-38)。,图3-38大血小板增多直方图,2散点图 不同型号血液分析仪由于应用光散射原理不同,即使是正常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的散点图表达形式也有明显区别。通常,平面散点图只显示二维(X、Y轴)图像,而三维(X、Y、Z轴)图像则显示立体图像。 在二维坐标系中,横坐标(X轴)和纵坐标(Y轴)分别表示一种检测原理或检测角度的细胞信息,位于坐标象限中的任何一个散点反映的就是X轴和Y轴的综合信息。,(三)报警 1报警的概念 血液分析仪的功能主要有3项: 筛检和报告正常检测结果,此时,一般不出现任何报警。 技术条件已成熟,被FDA批准、

18、并在仪器或实验室设定的检测项目规则内作出报告时,也可无报警。但在多数情况下仍出现报警,以提醒检验人员密切注意已经出现的异常。 标本不能满足实验室预先设定的各项规则时,仪器必然出现报警,必须复查。检测结果出现报警,意味着仪器直接向临床报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已经明显降低,在没有复查确认或有效解释之前,不能直接向临床签发检测结果报告。,2报警来源 主要包括检测结果超出实验室设定的检测项目参考区间、处于要求复查的状态、临床病理标本、标本异常干扰和人群变异。应高度重视标本异常干扰引起的报警(表3-6)。,3报警形式 有图形、符号和文字3种。仪器根据预先设定的检测数据、大小分布和图形等作出全面分析和判断,对

19、可疑结果用文字或图示形式给出解释性、易于理解的报警信息。如用红色表示阳性,绿色表示阴性。出现“阳性”或“错误”提示,可能的确是由于标本异常所致,需要进一步复查。,4报警内容 报警内容是厂商和用户作出的定义,涉及检测对象的年龄、性别、参考区间、危急值、红细胞计数值、血小板计数值、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值、细胞形态或可疑的各种异常信息。各类血液分析仪常见报警内容见表3-7。,第三节 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微镜复查规则 2005年,国际实验室血液学学会(ISLH)提出了显微镜复查的41条建议性标准(表3-8、表 3-9、表3-10、表3-11)。近年来,又有一些血液学检验专家针对不同类型的血液分析仪制定了各

20、自的显微镜复查规则,但其临床实用性尚处于实践检验中。,一、血液分析仪检验质量保证 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要贯穿于临床医生的申请,护士或检验人员采集标本、运输人员转运标本,检验人员接收标本、检测、复查确认、打印结果、发出报告,以及临床满意的全过程。,第四节 血液分析仪检验的质量保证、 仪器校准和性能评价,(一)检测前质量保证 1合格的检验人员 上岗前接受规范的培训。掌握采用参考方法校正仪器检测参数的原则。参加能力测试。 2合适的检测环境 3合格的血液分析仪 4配套试剂 5合格的检测标本 合格的检测标本的要求见表3-12。,(二)检测中质量保证 1仪器启动 按照SOP的规定,在各种设备连接

21、完好的基础上,才能开启仪器。 2室内质控 3标本检测 吸样前必须采用混匀器法或人工法多次充分混匀标本。 4仪器清洁 应随时清洁被血液标本污染的部位。特别注意在关闭仪器后,清洁检测部件(如吸样针孔)和仪器外部,确保其通畅、洁净,并处理检测废液。,(三)检测后质量保证 1实验室内结果分析 按ISLH的复查标准,并根据本实验室设定的规则,复查检测结果。 (1)分析有密切关联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如在RBC、HCT与HGB之间掌握“3规则”。 即:3RBCHb;3Hb HCT。临床允许误差为3%。 (2)确定是否需要显微镜复查: 复查的重点: 一是检查血细胞形态,并注意可能存在的异常细胞和血液寄生虫。 二

22、是做白细胞分类计数,并估算油镜下细胞分布良好区域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以验证血细胞计数的准确性。,2结合临床情况作相关分析 3定期征求临床对检验结果的评 4记录和报告难以解释的检测结果 对于难以解释的检测结果,必须记录并报告临床,有助于积累实践经验,发现新的临床意义。,二、血液分析仪校准 (一)建立仪器检测参数基准值 基准值是评判血液分析仪检测性能的参考水平。当安装新购仪器或仪器调整、维修后,可因基准值的变化影响血液分析仪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需要建立或确认参数的基准值。,2校准品的来源和性能要求 校准品是用于校准血液分析仪的物质,应具有稳定且可溯源的特点,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通常使用与仪

23、器配套的商品化校准品。对于校准品定值的来源,应由新鲜全血经参考测量系统传递赋值,不应由前批号的校准品或其他厂商的校准品传递,血液分析仪相关检测参数的参考方法见表3-13。,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8年发布、2010年实施的YYT0701-2008号文件,规定“血液分析仪用校准物(品)”的主要指标见表3-14-1,其主要特征见表3-14。,3不精密度检测 4校准操作要求 如果C/R1.0,则当前校准因子必须成比例向下调节;如果C/R1.0,则当前校准因子必须成比例向上调节。将校准品定值的可信限与分析仪测得每项参数的可信限结合,可得到校准值的95%可信限。 5验证特殊检测项目 如白细胞分类计

24、数和网织红细胞计数,见表3-13。,(二)室内质量控制目的和方法 质控目标就是要监测仪器检测的准确性或精密度(或两者)是否失控 1用稳定化全血质控品进行质控 (1)质控品测定频率 (2)结果解释 2用病人全血标本进行质控 (1)配对比较法 (2)加权浮动均值法 (3)监测参考区间法 (4)监测白细胞分类计数法 3室间质量评估 是评价实验室检测准确性的独立方法,三、血液分析仪性能评价 1994年,ICSH公布了血液分析仪评价指南,2010年CLSI又对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修订,其主要包括总体评价、性能评价等。 (一)总体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仪器基本情况、仪器手册、方法学、评价步骤。技术

25、评价计划包括:校准、校准品和质控品、试剂、标本及处理、常用细胞计数参数评估标本的浓度分布范围(表3-15)、记录原始结果、预评价和性能评价(表3-16)。,(二)性能评价 性能评价是评价血液分析仪的主体内容,包括厂商确认和用户验证。2010年CLSI规定的用户验证指标如下。 1空白检测限 空白检测限(LoB)又称为本底,是指空白试剂和电子噪音的作用,是导致仪器检测结果假性增高的原因。LoB与准确的定量检测低限是不同的。,2携带污染 是指所检测的前一个标本对下一个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通常用携带污染率(%)表示。 用于评价携带污染的高值、低值标本通常取自临床,具体标本浓度分布范围见表3-17。,3

26、精密度(重复性) 精密度评价包括批内、批间精密度和总精密度评价。理论上,批内或批间精密度研究范围应覆盖整个生理和病理范围,不同批次的标本应包括高、中、低值。在同一批内,所有标本应有相似结果。,4检测下限与定量检测下限 (1)检测下限(LLoD):是指一定概率下标本可被检出的最低浓度。在血液分析仪上,是指可与本底区分开的最低血细胞浓度值。CLSI EP17文件规定:LLoDLoB的均值+ LoB标准差(SD)的1个常数倍数(正态资料常数1.645)。 (2)定量检测下限(LLoQ):是指标本中能被准确定量的最低浓度值,且定量结果在可接受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范围内。,5分析测量区间(AMI) 分析测量

27、区间(AMI)也可用分析测量范围(AMR)表示。观察仪器在覆盖浓度范围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得到仪器的最佳测试范围,该范围越宽越好。AMI是厂商遵照FDA要求测试并载入仪器手册的一项技术指标,用户无需调整,CLIA88对此也不做要求。,6可比性 是反映仪器检测结果与使用常规程序检测结果达到一致性的能力。所用仪器分为:待测(新系统)血液分析仪(TAA)和比对(原系统)血液分析仪(CAA)。用于评价可比性和准确性的相关参数及参考方法见表3-13。 一般情况下,TAA与CAA比对、TAA与参考(最佳)方法比对,其检测结果的差值应控制在表3-18的范围。 当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出现表3-19的变化时,则

28、需要以显微镜法与TAA检测结果进行比对。,7不同检测模式的比较 对血液分析仪的两种模式(全血模式和稀释血模式)进行评估。 8对异常标本和干扰物的评价 尽可能多检测能代表所有临床检验的预期范围的标本。可对异常标本或已知干扰物质的标本用仪器进行专门研究(表3-6)。 9临床可报告区间 临床可报告区间(CRI)是为直接获取某种方法的分析测量区间,通过采用稀释、浓缩等方法处理标本后,检测到的可作为结果向临床报告的量值范围。,10参考区间 血液分析仪检验指标参考区间(RI)的制定,不同于化学/免疫学等具有方法依赖性的指标,制造商可提供相应信息,但用户必须对其在受检者人群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包括年龄(特别

29、是新生儿)、性别、种族等因素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并考虑个体内及个体间的差异。,(三)白细胞分类计数性能评价 2010年,CLSI发布CLSI-H20A2“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参考方法和仪器评价方法”文件,建议用已知不精密度和偏倚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评价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性能(灵敏度和特异性)。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评价内容见表3-20。CLSI-H20文件也是我国卫生部2005年标准文件WS/T 246-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的主要依据。,第五节 血液分析仪检验的临床应用 目前,被批准用于临床的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如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百分率和绝

30、对值)、网织红细胞计数(百分率和绝对值)等,其临床意义已经明确。随着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和技术的发展,新近开发的多种检测参数,也已经或正在经受临床实践的验证。以下简介新参数的独特临床应用价值。,一、红细胞系列参数 (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即反映红细胞大小不均的客观指标。RDW多采用RDW-CV和RDW-SD表示。,图3-39 红细胞直方图及RDW分类,1RDW-CV RDW-CV是红细胞在体积分布曲线上1SD的分布宽度与MCV的比值(正常RDW-CV11.5%14.5%)。RDW-CV易受MCV大小的影响,小红细胞增多时因为MCV减小,极易

31、放大RDW-CV的改变。相反,大红细胞增多时会平衡掉曲线宽度的变化,从而减小RDW-CV。,2RDW-SD RDW-SD是独立于MCV的RDW表示方法。RDW-SD是以红细胞分布的峰值相当于100%时的20%界限的分布宽度,以fl表示正常RDW-SD(425)fl。,RDW-CV和RDW-SD都是红细胞大小不等(红细胞大小变化)的精确指标。RDW增大提示存在混合细胞群。若存在两种细胞群,无论是小细胞群混合正常细胞,还是大细胞群混合正常细胞,都会使分布曲线增宽而RDW增大。因为RDW-SD测量的是红细胞体积分布曲线的较低部分,所以其对少量大细胞或小细胞的存在更加敏感。,RDW-SD对于Ret数量

32、的增加极度敏感,因为Ret的MCV较大,会使分布曲线的基底增宽。RDW-CV对于小细胞、大细胞和Ret少量细胞群的存在不敏感,但是它可以更好地反映细胞大小分布的总体变化,从而可较好的用于大细胞或小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正常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很小。 作为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定量报告。 慢性疾病、急性失血、再障、镰状红细胞疾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可以正常。 RDW与MCV结合,对贫血分类和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Bessman(1983年)提出了贫血的MCV/RDW分类法(表3-21)。,(二)红细胞平均值 1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CHCM) CHCM是RBC/HC直方图的平均值,参考区间在280410g

33、/L。低于280g/L提示低色素红细胞,高于410g/L为高色素红细胞。 2小细胞/低色素细胞比值(M/H) 在流式细胞术激光散射法线性散点图中,M/H表示小红细胞低色素的程度,有助于区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小红细胞高色素可筛检球形红细胞性贫血。欧洲已将其列入贫血和血透病人的诊治指南。,(三)网织红细胞参数 1未成熟网织红细胞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IRF)是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根据网织红细胞内RNA含量不同,引起荧光染色强度的差异,而得出的参数。 在分析骨髓造血状态的血液学参数中,RET优于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而IRF的变化较RET#变化更具重要意义。,2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

34、MI) 是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根据网织红细胞内RNA荧光染色强度而得出的参数,其临床意义与IRF相同。 3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CHr) 可实时评价骨髓红系造血的功能状态,是反映缺铁性贫血的灵敏指标。,4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 RET%、RET#和IRF仅反映了网织红细胞数量变化,而RET-He则反映网织红细胞的质量变化,RET-He低于30.5pg为补充铁的最佳临界值,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与CHr有很好的相关性。RET-He在缺铁性贫血治疗过程中具有更重要意义。,5MSCV和MRV 健康人的MSCV比MCV大,但有些病人则相反。如当MSCVMCV时,诊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

35、症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3.3%,表明MSCV和MCV是高度有效的诊断指标。MRV也是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稳定且较灵敏的指标。,(四)血红蛋白分布宽度 HDW是反映红细胞内HGB含量异质性的参数。HDW和RDW明显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属于小细胞不均一性高色素性贫血。HDW对镰形细胞贫血、-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也有一定诊断意义。,(五)研究参数 血液分析仪的研究参数有: 小红细胞贫血因子(MAF):计算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对小红细胞贫血分类有帮助,血液透析病人MAF与EPO治疗反应呈现良好的关系。 网织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R-s)或网织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

36、数(RDWR-CV):其增高可提示缺铁性贫血,正常或减低可提示杂合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二、白细胞系列参数 1中间细胞群(MID) 是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的指标。由于各种仪器使用的稀释液和溶血剂对白细胞膜作用不同,中间细胞群的确切细胞组成并不明确。因此,出现MID异常或报警,需要特别注意血涂片显微镜复查。 2未成熟粒细胞(IG) IG有助于筛检、监测类白血病反应、炎症、肿瘤、骨髓异常增生性疾病、组织坏死等。IG超过3%,对提示败血症非常特异,有助于微生物检测评价。,3造血祖细胞(HPC) 是反映以CD34阳性为主的造血祖细胞参数。定量检测外周血液HPC的变化,特别适合于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

37、,供体在接受药物动员后,外周血液造血干细胞的变化,以便于选择采集时机。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4平均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 平均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MPXI)用于诊断髓过氧化物酶部分和全部缺乏症、中性粒细胞激活等。,三、血小板系列参数 1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体积(MPV)与血小板数量呈非线性负相关;与血小板功能呈正相关。与PLT、P-LCR和PDW等指标联合应用意义更大(表3-22)。 2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 可反映骨髓增生状态、血小板更新速度和细胞动力学变化。IPF对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IPF也有助于监测血小板疾病的治疗,特别是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IPF增高,治疗有效时则IPF减低。,3血小板分布宽度 ITP时的MPV、P-LCR、PDW高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灵敏度和特异性高。P-LCR 和 PDW对于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非常可靠。 4血小板成分平均浓度(MPC) 反映血小板内的密度,MPC减低表示血小板激活,与反映血小板活化的表面标志CD62P(金标准)定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可反映血小板激活、监测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筛检异常血小板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