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251192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负数认识负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过一学期“生本对话”课题研究,全班已基本形成课前自学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本学期提高了对预习的要求(不仅要完成课后“做一做” ,而且要尝试提出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 ,也想逐步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的问题带动全课的教学推进。今天,学生在例 1 环节只提出了教材中的一个问题“16和16的意义相同吗” ,并追问了“为什么” ,再无其它疑问。对于“为什么”也回答得很清晰,看来生活积淀为负数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我补充了认识温度计上的温度这一知识点。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为第二课时数轴上表示正负数做准备;二是联系生活实际,提升

2、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所绘制的温度计是以 5为一个单位长度,在练习中发现部分学生读或指温度时有错误,主要是16与14易混淆。在此引导学生辨析,并教给他们方法。在例 2 中学生质疑的问题明显增加。有(1) “正数、负数的意义是什么” ;(2) “正数、负数的区别是什么” ;(3) “为什么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算式中的会有负数吗?如果有,它和减号如何区分?”其中前三个问题是本节课内容,后一个问题涉及到初中的代数知识。学生们答疑的水平较高。如第一问,回答问题的学生不是像教材那样用举例子的方式来描述正、负数的意义,而是用抽象概括的语言总结其含义。 “大于 0 的数是正数,小于

3、0 的数是负数” ,多棒呀,看来学生的能力不可小瞧!第三个问题是由我解释,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其原因。最后一个问题为帮助学生更好实现中小衔接,我也进行了补充介绍,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学生的此次质疑还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对读法较忽视。为此,我补充提问了“+”号可以省略吗?省略后怎样读?它还是正数吗?“”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怎样读?强调读法及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最后,根据本班学情,我补充了下列练习,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下面记录的是 3 位学生的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以他们的平均成绩为标准,把平均分记为 0 分,超过平均分记为正、不足的分数为负,在表格中用正、负数表示他们的分数。第二课时 负数(二)第二课教

4、学反思:2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例 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 3 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 0 的左右两端,渗透+1.5 和1.5 绝对值相等。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 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 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2、渗

5、透负数加减法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 1 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 1 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 ,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 ;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例 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 和负数、负数和负数)例 4 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 ,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

6、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了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哪种比较方法,最终都可回归到“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即使有学生在比较8 和6 大小时是用“86,所以86”来阐述其原因,其实也与数轴相关。因为当绝对值越大时,表示离原点的距离越远,那么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也就在原点左边越远,数也就越小。所以,抓住精髓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此,我还补充了3/7 和2/5 比较大小的练习,提升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单元3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

7、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1、圆柱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反思1、一个调整根据学情,我灵活调整了教学内容,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提早到第一课时完成。其实,由探索圆柱侧面的特征,到推导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可谓顺水推舟,轻而易举,学生理解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这样的改动可以降低第二课时“圆柱表面积”的难度,给学生在“表面积的计算”一课中更多的练习时间。2、一次讨论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以往知识,在课前阅读时对于圆柱的特征就已能基本

8、掌握,通过课堂教学来看,仅在圆柱有多少条高时发生争议。有的学生认为圆柱只有 1 条高,也有的学生认为圆柱的高只能在其侧面表示。针对这一现状,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圆柱高的概念展开讨论,从而明确了什么是“两个底面之间距离”的含义。3、一处拓展在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长方形纸片旋转后是一个圆柱后,我通过设问对教材进行了拓展。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旋转后所形成的圆柱体之间有什么联系?”当学生回答长是圆柱底面直径时,我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正确结论。然后,我又举一反三,请学生思考“如果将这个长方形换一个方向粘贴在木棒上,那么它和圆柱体又有怎样的联系?”通过拓展,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第二课时圆柱

9、的表面积第二课教学反思无论是已知圆柱底面半径和高,或是已知底面直径、周长和高求表面积都必须经过七步计算(注:平方也算为一步) 。这么烦琐的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且在列式中,还必须正确选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因此解答圆柱体的表面积其实是对学生综合应用所学面积公式的一大考验。为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我在学生初次接触圆柱体表面积一课时,将教学目标仅定位于能够掌握公式,并能正确求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而不涉及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即不教学例 4) ,整节课重在夯实基础。从列式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不错,可一到计算,问题还是频频凸显。即使我建议学生们制作了 1100 的派表,可练习六第 1 题需要

10、用到 192 派,第2 题需要用到 6.25 派,这些结果从派表中都无法查找到结果,必须计算。三位数乘三位数学生平时练习较少,所以极易计算出错。在此,只有适当加大计算指导力度及练习密度,提升作业正确率。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第三课时教学反思学生有上一节课扎实的表面积教学作基础,这节课例 4 的学习显得十分轻松。在这一环节,学生共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求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也就是求哪几部分的面积总和?” “结果 2072.4 按四舍五入法保留整十数应该约等于 2070,可为什么教材中应是约等于 2080?”我在此环节,将教学重点放在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所求问题到底是求什么,即

11、要求学生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完例题后,运用一组选择题,提升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目如下:做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圆柱形水池的占地面积做无盖的圆柱形水桶需要多少铁皮做圆柱形油桶需要多少铁皮卫生纸中间硬纸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求水池底部和四周贴瓷砖的面积压路机滚筒滚动一周的面积5(1)求侧面积;(2)求 1 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3)求底面积;(4)求 2 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指导练习内容较多,难以在一课时完成,所以准备再补充一节练习课。两个惊喜1、没想到班上有一名同学(数学科代表袁文杰)通过比的知识发现了底面积与侧面积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利用这一关系提高求表面积的速度。因为

12、底面积=r2,而圆柱体的侧面积=2rh,所以 S 底:S 侧=(rr):(2rh)=r:2h,2S 底:S 侧=r:h。当已知圆柱体底面半径和高求表面积时,如果先求出圆柱体侧面积,就可用侧面积hr 快速求出两个底面的面积,从而提高计算速度。2、没想到班上居然有一名同学(数学科代表江赐阳)会用课前我查找资料中所介绍的转化方法来推导圆柱体的表面积。在他的带领下,同学们推导得出新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底面半径) 。正因为了解到这种方法,在练习中计算已知底面周长 3.14 米,高 5 米,求表面积时,全班前 30 名同学完成的同学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种方法,体现出这种方法

13、对于已知周长和高求表面积的简便之处。第四课时 圆柱的体积通过批阅作业,发现圆柱体的表面积正确率极低,主要有几方面原因:1、计算错误;2 审题不认真,单位不统一;3、灵活解决问题时,没能正确判断所求面积到底包含哪几部分。为提升正确率,所以今天补充了一节是练习课,主要是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在此,想谈谈练习二的第 11、19 题。第 11 题教材只要求学生根据切面形状进行连线,其实这题应该充分利用挖掘,不仅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还可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补充了如下练习:(1 将一根高 5 分米的圆柱形木料沿底面直径垂直切成两部分, (如 11 题第 2 幅图) ,这时表

14、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40 平方分米。这根圆柱形木料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12.56 分米,求这个圆柱体的表积。第 19 题解决起来很繁琐,虽然课堂上我给予了学生十分充足的独立尝试练习时间,但在未给予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全班仅 4 人全对,另有 4 人结果计算正确,但却未换算单位,正确率仅为 7.4%。所以下次再教时,此题应加大指导力度。建议:先在小组内讨论“求涂油漆6的面积也就是求什么?”然后强调单位换算,并复习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10000) ,最后再让学生分步列式解答。第 2 问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元”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应主动对计

15、算结果取近似值。第四课时教学反思开放的设问结硕果因为临时换课,所以今天是本学期开学以来第一次在学生未预习的情况下教学新课。没有预习,给学生的自主探索以更广阔的空间。当学生提出可以将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我请学生们观察并思考“转化后的长方体与圆柱体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他们除了发现教材中所提到的体积不变、底面积不变、高不变外,还有不少新发现。如“长方体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的一半” , “长方体的宽是圆柱体底面半径” , “圆柱体的侧面积是长方体前后两个面的面积总和” (魏勉) 。当学生的发现由底面积涉及到侧面积时,我根据本班学情适时进行了拓展性提问, “

16、将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表面积有变化吗?如果有,有怎样的变化?”由此将圆柱体与长方体转化的探究由体积的变化引向了新的层面表面积。我将根据学情在练习课中补充相关练习:把一个高 15 厘米的圆柱体分割成若干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 90 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今天的作业正确率明显提升,但全班有 4 名学生将圆柱体侧面积与体积公式混淆,列式全错,因此要加强辨析指导。自从让学生“创造”圆柱体表面积的另类推导方法及公式以来,孩子们探索并“创造”新公式的热情不断高涨。虽然,今天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给学生上课,但他们仍旧将自己的新发现用纸条记录了下来送到我的手中。创新(一)圆柱体侧面

17、积:圆柱体的体积=(2rh) :(rrh)=2:r。(发现者:沈洪鑫)创新(二)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侧面积2r(发现者:兰晟)根据这一发现,能够有效提高已知半径和侧面积求体积或已知体积求侧面积的习题。如:一根圆柱形木头的侧面积是 37.68 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 3 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如果按常规做法为:首先求圆柱体的高 37.68(3.1423)=2(分米);然后再求圆柱体的体积 3.14322=56.52 平方分米),共需要 6 步。如果根据上述发现,解答此题就只需要将 37.6823 即可求了正确结果,大大提高速度。第五课时 圆柱的体积练习课7第五课时教学反思特别关注练习三第 4

18、 题,在教学中必须应该特别关注。关注理由:1、有多余条件,是培养学生收集有用信息的契机。这道题中出现两个圆柱体的高,分别是花坛的高 0.8 米和花坛里面填土的高 0 .5 米。学生该如何合理做出选择呢,关键要通过问题来思考。因为问题是求“花坛中共需要填土多少方” ,所以应该选用“填土的高度是 0.5 米”这条数学信息。在课堂中,我还要求学生思考,如果要用上“0.8 米”这个条件下,可以怎么改变问题。有的学生说“可以问花坛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还有的同学说“可以求花坛中空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有容易忽

19、视的条件,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契机。一般习题中的数据是用阿拉伯数字呈现,可这道题的问题是求“两个花坛中共需要填土多少方” ,这里隐含着一个极易被学生忽视的数据“两个” 。其实,配套的插图中也明显绘制出了 2 个花坛,但在做题中许多学生仍旧会出错。所以,应抓住此题,培养学生良好审题的习惯。如在做这类习题时,建议首先将单位圈出来,以确保列式时单位统一。还可以将问题划横线,以提醒自己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学生巧解巧求削去部分的体积(江赐阳)今天,全班同学做这样一题:一块长方体木块体积是 20 立方分米,它的底面为正方形,边长为 2 分米。现在,将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求削去的部分是多少立方分

20、米?我因为做得既对又快,最终获得全班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对比,我发现自己的方法比同学们巧妙。同学们的解法是先求长方体的高(即圆柱体的高) ,用 20(22)=5 分米,然后求圆柱体的体积,列式为 3.14(22)25=15.7 立方分米,最后求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2015.7=4.3 平方分米。而我在做这一题时,想起上学期在正方形中画最大的圆,圆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157/200 的结论。因为直柱体的体积都可以写成底面直径乘高,而长方体和削成的圆柱体高相等,所以削成的圆柱体体积也应该是长方体体积的 157/200。所以直接用 20(18157/200)也等于 4.3 立方分米。2、圆锥第六课时 圆

21、锥的认识第六课时教学反思借助圆柱特征的学习方法,学生很快就迁移类推到圆锥的认识上。大家从底面、侧面和高三个角度有序地进行了特征的探究。只是没想到今年调整了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课前用附页 2 制作圆锥后,今天居然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处出现了以往未出现的现象,许多学生认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圆。原来,附页 2 的扇形与半圆大小很接近,所以造成了负迁移。再教建议:如果教材附页中的图仍旧不变,那么下次再教时,我会请班级部分优秀的同学尝试自己画图制作与教材大小不同的圆锥。教材对圆锥的高是这样定义的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袁文杰同学对这一概念提出质疑, “这句话去掉“圆心”表述更简洁。因为从圆

22、锥的顶点到底面的距离,距离要求线段最短,所以一定是从顶点到底面圆心。 ”对于这段话,我给予了肯定,只是解释为了大家更明确高的起点和终点,所以才这样表述。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否正确?拓展:1、介绍了圆锥的母线,并且要求学生对母线和高进行了对比。2、对于新增内容加大教学力度,提问:将直角三角形硬纸板贴在木棒上有几种贴法?哪几种旋转后能成为圆锥?(小结:以任意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后可成为圆锥形) 。旋转后形成的圆锥体与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第七课时圆锥的体积第七课时教学反思课件演示、教师演示 OR 小组实验俗话说“眼见为实” ,所以相对于课件演示而言,教师在全班演示会更直观,结论也更具信服性。俗话又说

2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相对于看教师演示与自己亲自动手实验,亲身经历探究印象会更深刻。课堂如果以 46 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全班至少得有 9 套以上教具。可我校现有教具9数量不够。如果要求学生课前自制教具,他们暂时无法制作出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所以只好改为教师演示,学生观察。仅用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是不严谨的,所以课堂上必须让学生历经多次不同实验后才能得到正确结论。根据学校现有教具,今天我准备了两套不同大小的等底等高圆柱、圆锥作为器材。在实验中,我不仅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将圆锥内的水倒 3 次可以注满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同时,还让他们看到圆柱内的水再反倒回等底等高的圆锥时要倒

24、3 次。不仅自己示范演示,也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最后,我还用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做实验,强调实验结果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因为实验环节落实较好,全班作业正确率高。第八课时教学反思教材中圆锥体积的相对练习较少,但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却常常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以特别增加了一课时练习。教学中的一组填空题,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很有价值。通过练习,学生们明确了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和为 4 个圆锥的体积(或 4/3 个圆柱的体积) ,而它们的体积相差 2 个圆锥的体积(或 2/3 个圆柱的体积)。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如将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求削

25、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就可直接用圆柱的体积乘 2/3(11/3)从而使计算简便。教学中,我也遇到一些阻力就是学生不愿用方程去解答需要逆向思考的问题,可用算术方法列式又常常对“1/3”发憷。为了更好与初中衔接,我在本节课综合应用环节俨然是一位“推销员” ,不断给学生强化方程解法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全班不足五人愿意采纳这种方法。而用算术方法解答,则必须首先明确:若圆柱和圆锥体积和高(或者是底面积)相等,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或高)是圆锥的 3 倍。再教建议针对学生思维习惯,在教学填空第 4 小题时不仅要讲清原因,而且应要举一反三,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掌握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联系。第九课

26、时教学反思一节课内完成相关知识的整理没问题。但无论是求体积还是表面积的计算量都比较大,所以在课内要想完成相应的配套练习与指导练习则明显时间不够。因此,我在课上只能有选择地让学生练习,部分习题则降低要求为只列式,不计算。如第 2 题填表,我只从中挑选了一个圆柱与圆锥要求学生计算出结果,其余的三道小题改为只列式,不计算。教学生成:10练习五第 2 小题,对于做灯罩至少需要多少彩纸,学生们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求侧面积,有的认为是求侧面积+一个底面的面积,还有的认为是求表面积。我的处理:只要学生的想法来源于生活实际就应该肯定,所以我对学生的三种想法都给予认可。考虑到整理和复习中,

27、学生已经练习过求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因此,为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此题定位于求侧面积+一个底面积。第三单元 比例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6渗透函数思想,使

28、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第 1 课时 比例的意义第三单元比例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复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求比值出现知识遗忘。特别是对于如何求两个小数或两个分数的比值,而这部分知识是本课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的关键,所以在复习中必须舍得花时间,夯实基础后才能继续推进新授学习。在总结比例概念的时机上,我对教材稍做修改。因为仅从一个例子就要求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含义,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因此,我在教学完 2.4:16.=60:40 后,请学生们把四面国旗长和宽的比,也根据比值相等的组成等式.在此基础上再提问“怎样的式子叫做比例?”明显感觉学生们能够根据实践经验较准确地抽象出概念。同时,建议在巩固练习中补充概念的判断题,如:6:10 和 9:15, (虽然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但因为没有组成式子,所以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