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英语教育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研究一、材料来源本研究选取的文献来自于各种教育教学类书籍、期刊杂志和网络资料。例如徐锦芬和曹忠凯的国内外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沈小涛的试论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亢晓梅的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黄芳和韩戈玲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互动研究、王健和王晓林的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课堂互动模型等等。通过系统检索和仔细阅读,笔者并某些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分析,以期更准确地描述外语/二语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的现状。二、课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1基本概况有关课堂互动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外,但之后的很多年里,语言学界一直热忠于教学
2、法的研究比较,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佳教学法”,但多年的研究显示,每一种教学法都存在着自身的优缺点,“最佳教学法”其实并不存在。于是人们又将目光投向于课堂的互动并对课堂互动的各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课堂互动研究一直是国外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主要从宏观上关注理论和方法层面;20世纪末至今,研究则更加注重通过微观的观察来验证已有的假设或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互动理论和方法(SANDRA2006)。而国内的课堂互动研究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得到广大外语教师和学者的重视。近二十年来刊登在主要语言类期刊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的文章情况为19891995年0篇;1
3、9962000年3篇;20012005年66篇;20062010年415篇。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从21世纪初起,国内的课堂互动研究开始有较大的增长,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这是因为自21世纪以来,在外语/二语课堂内展开课堂互动的理念受到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外语/二语教师开始在课堂内组织结对、分组等互动活动,于是也涌现出了许多汇报型的相关研究成果。但随后又发现,课堂互动也不是有一条绝对原则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外语/二语教学界开始发现和探讨课堂互动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课堂互动设计及策略探讨(周洁2009),英语课堂上教师行为区域的研究(缪梅青2007),浅谈课堂互动对英语交际能力
4、的培养(刘迎会2009)等等。2研究内容21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原则课堂互动原则是进行课堂互动所需遵循的条件和衡量的因素,沈小涛(2004)提出了英语课堂互动的五个教学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主体,在课堂互动过程中,要尊重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之中。2多向性原则。应该把教学看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注重给班上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3创造性原则。活动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应鼓励学生在消化、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去完成难度适中或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4成功性原则。选择和设计那些学生极可能成
5、功的活动。多次的成功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成就感,而且还能鼓励他们主动探寻,纵深发展。5综合性原则。外语素质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一定的情景,有目的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五个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学活动应该是多边作用,设计具有创造性、综合性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以获得成功感。22师生言语互动的组织形式课堂互动是在课堂这个环境中的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有多种不同的形式,黄辉(2008)从主体角度把课堂互动分成三种类型1师个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个体的师生互动。这种类型较明确地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偏爱或偏见以及学生对
6、教师的评价。2师班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学生群体的师生互动。这种互动常见于组织教学、课堂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评价等过程中。3师组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小组的互动,是教师针对学生小组群体而进行的讲解、辅导、评价等。目前我们师生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师个互动和师班互动,而师组互动整个互动构成中仅占有很少比例。但是部分学者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会对师生互动产生一定影响,并最终影响课堂互动的整体效果。因此在今后的课堂互动中,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功能小组,增加师组互动的比例。沈小涛(2004)补充说明了生生互动的形式。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指
7、在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传统教学常常低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生生互动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23师生言语互动的类型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分类方法各不相同,亢晓梅(2001)对国内外典型的师生言语互动分类做了详细全面的概括,其中国外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首先是艾雪黎等人根据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社会体系的观点提出的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知识中心式三种。教师中心式是指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目
8、标是把社会文化价值与规范灌输在所有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课堂互动过程中的角色被认为是社会文化的代表。学生中心式是指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目标是充分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学生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平等的主体身份与教师互动。教学过程主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中心式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是建立在强调系统知识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有效地传授和获得知识、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取得更高资格、将来从事理想工作而做准备为目标,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仅仅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其次是利比特与怀特等人提出的三种类型权威式、民主式和放任式。由于互动行为的依赖性特征,相对于教师行为的不同,
9、学生的行为也表现出差异性,由此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教师命令式。教师常以命令控制行为与学生的顺从顺应行为进行互动,但是往往会与具有侵犯性的学生发生冲突。师生协商式。教师用较多的时间与课堂里的成员联系沟通建立起班级成员之间学生一学生、教师一学生良好的互动模式,鼓励学生对教学目标和方法、对课堂行为规范的制定等发表个人意见。师生互不干涉式。课堂上教师根据事先的讲稿、教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说明,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不参与指导他们的学习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国内则选用了吴康宁等人从师生行为属性角度划分的三个类型控制服从型。师生行为的主要属性首先是控制与服从。控制反控制型
10、。在教师控制的情况下,部分学生会不服从学生的控制,这时便成为“控制”与“反控制”。当学生的控制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师生互动行为的主要属性就会发展成为相互对抗。相互磋商型。在教师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免受不必要的惩罚双重压力下,相互对抗可能转化为相互磋商,或既相互对抗又相互磋商。24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近几年里的课堂互动研究成果中,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的研究十分丰富。专家学者从课堂互动的理论依据发现课堂互动的策略,而广大一线教师则从教学经验中提取直接的课堂互动策略。沈小涛(2004)根据课堂互动类型和互动原则提出了英语教学的三个课堂互动策略1角色互换策略。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互换
11、,教师当学生,学生当教师。角色互换策略使学生提高自己在大众面前的表达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使教师更直接、更真实地感受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并以此为根据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2小组互动策略。小组互动能使学习者个体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使用目的语。活动参与者通过交际完成某种任务,交际时就是一种互动的状态,通过意义共建增进语言习得。小组互动可分为组内互动和组际互动。3个人自学策略。个人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英语课堂内主动地获取、应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自学有别于学生课后的自学,课堂内的自学为教师最直接指导学生学习,参与学生学习过程,
12、即实现课堂内的师生互动提供了条件。25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自21世纪以来,在外语/二语课堂内展开课堂互动的理念受到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外语/二语教师开始在课堂内组织结对、分组等互动活动,因此也出现了各种各种的问题。邢琴琴和孙德玉(2006)以社会学的角度总结了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1)师生课堂互动教育机会不均等。例如通常女生与教师交往的机会多于男生;而在在理科课程中教师与男生的互动机会多于女生;而且教师更愿意与成绩好的学生交往。(2)互动内容差异带来的机会不均等。例如在提问时,教师向他所喜欢的学生提出的多半是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向不喜欢的学生提出的多属于简单的事实性问题,对
13、思维发展作用不大。(3)互动时空差异造成的机会不均等。教师与“优生”和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的言语互动持续时间较长。(4)互动性质差异导致的机会不均等,如“优生”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对他们赞许的比率要显著高于“差生”答对问题时,在答错问题的情况下,“错生”受到教师斥责的机会又显著多于“优生”。曲晓利(2010)则总结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典型性问题1互动形式单调,多师生问互动,少生生问互动。而生生互动是教学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2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课堂教学中,多
14、见封闭型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有许多雷同与重复。3互动作用失衡,多“控制一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的成员型互动。素质教育的课堂需要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不单单是教师活动,更是整个群体的集体活动。三、理论支持3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互动行为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在20世纪初期逐渐得到重视,其基本观点是主张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把个体的学习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反应”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
15、测学习效果。这一理论着重强调外在环境刺激所导致的学习者的行为改变,强调教师安排和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来促使学生实现预期的行为改变和学习效果。根据这种观点,在教学中必然会采用“单向单一的教师中心的讲座式教学方法”,课堂互动也都会依据“刺激反应”原理进行。3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互动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成为教育、学习的理论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内部因素驱使,也不仅由外部刺激自动塑造和控制,人类的行为还可以在由行为、环境以及个人因素三者互动的模式中得以解释如图1所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三种因素都是相互作用,通过多种途
16、径相互影响的。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人们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刺激被动地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认为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做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主义学派认为教师仍然是信息输入的管理者,但是学习者比在行为主义环境中更加积极地计划和执行自我学习,教学不是学生学习现成的知识,而是学习者通过其内部大脑活动获取信息。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互动建构主义观点最早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它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
17、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因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情境的创设、资源的提供、问题的探究以及语言和文字的表达等便成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该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以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方式、运用社会权威压服学生达到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发挥、创造更加适合于教学对象的环境
18、要素,使学习者在自主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与环境多媒体网络和协作者教师和学习伙伴全方位互动如图2所示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的目的。基于建构主义关于知识、关于学习的这些基本观点,在英语教学互动中也有所体现。3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认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中,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经验以促进自身变化,实现自我。罗杰斯的教育目的观远远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他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内心生活”,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探讨的是全人W
19、HOLEPERSON培养,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它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与需要,强调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学习,另一类是意义学习。他认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则是意义学习,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意义学习能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判断是意义学习还是无意义学习的依据是学习对于个人来说是否是有意义。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知识和教学生如何学,而在于提供学习的资源,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营造促进学习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获得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使学生知道学
20、习。正如罗杰斯认为的,只有这种学习才是唯一有价值的学习,它影响“广泛而深远”,涉及“人的行为、态度,今后的行动方向甚至整个人格”。四、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产生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表明互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习得环境,即语言环境、认知环境和情感环境。在互动理论的框架下,研究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一些基本要素,英语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的一般特点并试图找出存在的不利于语言习得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探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有利的语言环境,例如探讨改进和提高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教师提问及教师反馈的技巧和方法等,从而作用于他们的内部机制,帮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外语学习。要
21、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真正的互动性课堂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五、主要参考文献1徐锦芬,曹忠凯国内外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外语界,2010(3)2沈小涛试论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3黄辉谈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湖南教育,2008(4)4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1(4)5邢琴琴,孙德玉课堂互动中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4)6曲晓利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几个问题吉林教育综合,2010(2)7黄芳,韩戈玲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互动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9(11)8王健,王晓林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课堂互动模型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9滕芳,任艳,唐晓岩英语教学课堂互动探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11)10沈碧莹引导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率金色年华,2010611徐飞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国外外语教学,2005(2)12薛桂琴,钱蓓蕾论社会学视角下的课堂互动及策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3王开建,孔飞燕外语课堂教学互动策略探讨交通高教研究,2003614吕爱军,崔颖简论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11)15吴春艳课堂互动与二语学习英语教学,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