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 2、融通资金。 3、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4、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5、风险转移与管理。二、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金融机构是特殊的企业,同一般企业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不同。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与资本;经营内容是货币收付、信贷往来等各种金融业务。2、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不同。一般经济单位的经营对象是普通商品和劳务,主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金融机构则经营货币资金这种特殊商品,主要从事货币的收付与借贷。一般经济单位与客户之间是商品或劳务的买卖关系;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资的关系。一般经济单位要遵
2、循等价交换原则;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则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3、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不同。一般经济单位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商品生产、流通过程,集中表现为商品是否产销对路。这种风险所带来的至多是因商品滞销、资不抵债而宣布破产。单个企业破产造成的损失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冲击力不大,一般属小范围、个体性质。金融机构则因其业务大多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货币信用业务,故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一系列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金融机构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的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甚至会诱发严重的社会或政治危机。三、国家金融机构
3、体系的一般构成http:/ 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虽各有特点,但在种类和构成上基本相同。 国家金融机构主要由管理性机构、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三大类构成。 管理性机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主要有四类: 一是负责管理存款货币并监管银行业的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 二是按分业原则设立的监管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三是金融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 四是社会性公律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是指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这类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商业性保险公司
4、、投资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基金、租赁公司等。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发展初期主要是以特定类业务为主。近二十年又出现了全能化与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有实力的商业性金融机构正在开展范围非常广泛的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在各国经济与金融发展中仍是位居重要地位的金融机构之一。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车门配合宏观经济调控,根据政策要求从事各种政策性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发展需要建立了相应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政策性专业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是指由广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包括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跨国银行
5、、多问银行集团等。狭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主要指各国政府或联合国建立的网际金融机构组织,主要由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组成。多国共同建立的金融机构的总称。 国际金融机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建立的。1944 年 7 月,44 个同盟同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国际金融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产生的国际货币制度因此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http:/ 网际金融机构主要有两大类:全球性金融机构和区域性金融机构。前者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网际清算银行。后者主要有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五、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1、在业
6、务上不断创新,正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2、兼并重组成为现代金融机构进行整合的一个有效手段。3、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4、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更强、风险性更大、技术含量更高。5、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六、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构成比较复杂,尤其是港澳台地区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以及金融业的特殊性,使金融制度、金融机构体系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就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而论,应该包括祖国大陆金融机构体系、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机构体系、澳门特别行政区金融机构体系和中国台湾金融机构体系。 祖国大陆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
7、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以银行业为主体,又分为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两大体系。证券业不断快速发展,保险业门类齐全。 香港是以国际金融资本为主体,以银行、业为中心,外汇、黄金、期货、共同基金和保险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其金融机构体系分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种。 澳门的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构成,银行在整个金融中所占比重较大。 台湾的金融机构体系则分为正式的金融体系和民间借贷两部分。http:/ 和其他国家 (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这里既包括国际贸易,也包括国际投资,还包括其他国际经济
8、交往。 国际收支是个流量的概念。 国际收支反映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 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定时期内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交易。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某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IMF 统一规定,必须定期向基金组织报送本国表式统一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要遵循四条记账原理: 1、复式簿记原理。 2、权责发生制。即交易的记录时间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 3、按照市场价格记录。 4、选择同一种货币为核算标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大致如下:1、经常项目 具体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四个子项。其中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
9、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经济交易的发展,服务项目在经常项目中所占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收入包括职工的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交易。经常转移项目是按照复式簿记原理建立的平衡项目。值得注意的是,经常转移既包括官方的援助、捐赠和战争赔款等,也包括私人的侨汇、赠予等以及对国际组织的认缴款等。除资本转移以外的所有转移都属于经常转移。2、资本与金融项目 该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它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大类,前者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其中,资本转移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以及债权债务的减免,后者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3、储备资产 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的双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大量http:/ 由于各个项目的统汁数据来源不一,例如进出口的数据主要来自海关,而相应的进出口收入与支出的数据则主要来自银行;有的数据甚至需要进行估算,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各个项目的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经常是不相等的,其差额就作为净误差与遗漏。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经济增长状况。包括周期性不平衡和收人性不平衡。2、经济结构性原因,包括产业结构性失衡和要素结构性失衡。3、货币性要素。即由于一国的物价水平、利率、汇率的变化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4、偶然性因素的变动。如货币对内价值的降低、反倾销调查的影响等。5、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