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2527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英语教育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一、引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有人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还有人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炎昌教授也曾说语言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而且也蕴藏着该名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此,外语学习离不开对所学语言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的了解。英语学习也必然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正是如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化的教学。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2、也就是说,只有在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跨文化意识,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真正能够使用所学语言,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小学是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坚持兴趣第一,体现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教学本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渗透英语国家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运用地道英语进行交际。同时,该阶段的主要课程任务指出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外来务工子弟小学生是一个随着经

3、济不断发展而成长壮大起来的一个特殊教育群体,对他们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其原住地一般在中国内陆,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对英语学习的意识不强,对国外文化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少;其次,其家庭的经济状况或家长意识的因素造成孩子的信息面窄,部分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滞后,对教育不重视;第三,大多数的外来务工者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子女多,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关心孩子的英语学习;第四,其家庭的流动性大,学生的英语知识不连贯,基础较为薄弱;第五,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往往省略或弱化文化的渗透,学生文化意识弱。这些因素都给英语教师造成了英语教学上的困难。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殊性,教师对外来务工子弟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4、显得更具意义和特殊性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也更加趋向于互相依赖和互相依存,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正在形成,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提高外来务工子弟的素质,使其紧跟时代步伐,增强外来务工子弟的社会竞争力。二、材料来源笔者通过各种英语教学的书籍、核心期刊及网络数据库等收集并仔细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参考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等书籍,同时查阅各种外国教育资料来对本课题进行探讨研究。三、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跨文化交际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交织

5、与渗透,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区域的人具有自身的文化色彩及文化背景知识。这种不同的文化塑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与道德观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际活动,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者之间对彼此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了解。这就突出了外语学习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1什么是文化许多学者曾给文化下过各种定义,提出各种学说。著名人类学家EDWARDTYLOR(泰勒)关于“文化”曾提出这样的定义“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社会成员个人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在泰勒之后,很多学者也对“文化”下过多种定义,据

6、说现在世界上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200多种。但比较权威并系统归纳起来的定义源于大英百科全书引用的美国著名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这本书共收集了166条文化的定义。在该书中,两位学者把所收集的162条有关文化的定义分成七组,并在每一组定义后,予以了综述的评判,这对理解每一组定义起到了导向作用。他们归纳认为“文化是由各种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的。这些行为模式是通过符号习得和传播的,它们构成了人类群体的独特成就,其中包括体现在人工制品方面的成就。文化的本质是由传统的(即历史衍生的和选择的)观点,尤其是其所附带的价值观构成的。文化体系从一方面来讲,可被视为进一步行动的制

7、约国素。”新课标内对文化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名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跨文化交际中,缺少这种对文化的了解,缺少对文化的民族性的理解,就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2什么是文化意识“文化意识”被定义为个体在对母语文化及异国文化了解的基础上,对于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人们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和感受模式的一种有意识的认知。尽管人们对于文化和文化意识的定义还有争议,但都认为文化教学及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3什么是跨文化意识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一般分为四个

8、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作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显著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能力。毕继万与张占一两位先生于1992年提出,跨文化意识就是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所具有的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新课标又归纳指出,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在学习外语或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跨文化意识

9、的作用尤其显著。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时代需要,也是跨文化交际的必然要求。四、理论依据1认知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奥苏伯尔是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他对教育心理学的杰出贡献集中体现在他对有意义学习理论的表述中。他在批判行为主义简单地将动物心理等同于人类心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收了皮亚杰、布鲁纳等同时代心理学家的认知同化理论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有意义学习。(1)奥苏伯尔学习理论的核心是有意义学习。认为学习者的学习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才能有价值。另外,奥苏伯尔在提出有意义学习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有意义学习的两大条件。一是内部条件,学习者表现出意义学习的态度倾向,即学习者表现出积极地寻求把新学习的

10、知识与本人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的行为倾向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过程中避免枯燥性,以多种形式呈现体验文化。二是外部条件,所要学习的材料本身要符合逻辑规律,能与学习者本人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相吻合,在学习者的认知视野之内。这对教师教材及文化内容的选择提出了要求,教师要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或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2)知识的同化。奥苏伯尔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同化。他认为学习者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新旧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必须积极寻找存在于自身原有知识结构中的能够同化新知识的停靠点,这里同化主要指的就是学习者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从而引起图式量的变化的活动。奥

11、苏伯尔指出,学习者在学习中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已有了有关的概念(即是否具备了同化点)。教师必须在教授有关新知识以前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据此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就是他们已有的图示。基于以上理论给我们英语文化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让学生非机械性学习英语的读写及语法,而是在有意义的环境中,在文化习得的同时增加英语兴趣,提高英语水平,同时把国外文化的各个概念与国内文化作比较,达到知识的同化。这是值得探索的英语教学道路。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学说的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

12、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该理论强调了学生体验成功的重要性,学习愉悦感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话可说,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一个表现的平台,而同时这种表现使他们体验成功,不断的成功体验容易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自然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该理论,以达到更好地效果。3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13、又称作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最早是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教学思想。该理论兴起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也不是简单的由事物本身决定的,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以建构起新的经验,而这一认知建构的过程常常通过参与共同体的社会互动而得以完成。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

14、自己的看法。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单项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学习环境,对于培养跨文化意识而言,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教室的布置、生活化文化情境的设置等。在对外来务工子弟小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中,学生其实已经有了很多对母语文化的认识存在,如果用这一认识去预测和判断与母语文化有较大差异的英语文化,就必然会导致交流障碍,这就需要把新的文化整合到学生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还应该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在原有母语文化的基础上,比较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

15、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不同的想法和认识在这过程中互相碰撞和融合,从而吸收和内化,以获得了跨文化知识。另外,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就离不开具体情境中的实践。教师同时应重视情境交流。这些都是构建主义理论思想的体现。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习的内容应该以对学生有价值或有意义的知识经验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的意义学习的过程。人本主义以人性为本位的教学目的观认为学习要在满足人最基本的需要的基础上,强调学习者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人的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化的过程是完全统一的

16、。人本主义者强调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内容,创设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心理氛围,保证学生在充满满足感、安全感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安排的合适的学习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的价值、意义,使学习者成为充分发展的人。教师培养外来务工子弟学生时,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其自我实现的发展,引导而不“告诉”,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文化学习的过程和内容,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每次文化学习的意义,建立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个人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自发地想知道。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有兴趣或有余力时,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行阅读关于外国文化的材料,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倾向,培养学生自发、自觉的学习习惯,实现真正意义

17、上的有意义学习。五、课题的发展动向与趋势在了解别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我发现已有不少人士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了研究,亦有少部分着眼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来做一些研究,比如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基础教育的基本现状,研究如何消除他们的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研究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但是极少有人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的英语学习结合进行研究。但是社会的发展,外来务工子弟这个群体的不断扩大,迫使我们必须正视对外来务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对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利于其英文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素质,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竞争力。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通

18、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师在理论上掌握文化、文化意识及跨文化意识,同时提出的一些可行性策略方法,给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建议,有助于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对外来务工子弟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文化课程,更新教学观念,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实施文化教学,结合外来务工子弟学生的特点,利用其兴趣特点,更好地实施教学。六、主要参考文献1EVISALUVEER,TEACHINGCULTUREINENGLISHCLASSESDUNIVERSITYOFTARTU,20042SANDRALOPEZRICHTER,TEACHIN

19、GCULTUREINTHELANGUAGECLASSROOMJTHEJAPANFORUMNEWSLETTER,1998(2)273安凤歧,梁承峰,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1661894陈二春,袁志明,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51381405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79856高桂芳,搞好小学英语教育重在创新J衡水师专学报,2002(3)1671707郭英健,冯京琢,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6)57598卢爱武,英语文化意识的多元化渗透与培养J新

20、课程研究,2010(3)1711729刘凤霞,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教学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2)11311410刘满菇,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的理解及培养J考试周刊,200730969811栾金凤,跨文化意识对外语学习的作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2)949612李书霞,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资源英美文化背景教学J学科教学,2005(4)192013李星娟,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初探J学科教学探索,2003(9)454614李瑜,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7(3)20120415林玉岩,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

21、化意识渗透的尝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8)242516施璐嘉,给学生一块精心烹调的英文奶酪试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0(05)525417孙颖,刍议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融合与文化意识的渗透D当代教育论坛,2008(5)11011218王月琴,语言教师,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高J,考试周刊,2007(37)13413519谢大滔,李晴原,实现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的方法与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909220薛丽,浅谈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4)12312521周华芳,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谈对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7)62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