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教育叶圣陶语文人文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浅探一、前言本论文是从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出发,从中吸取前辈教育经验的滋养,探索提高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实效的一些最关键的问题和规律,充分发掘语文学科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可操作因素。因此,所参考的文献基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论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相关文献;第二;论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相关文献;论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对语文新课程改革指导意义的相关文献。这些文献通过查阅专门的研究评论书籍,教育报刊杂志上的相关论文和互联网上的文献资料库的方式进行收集整理,形成了本论文的理论依据。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受到了高度关注
2、,学术研究者呼吁教育工作者凭借“叶老语文教育思想”这个“国产的利器”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开拓前进。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对语文课程人文性解读的相关研究成为了热点之一。2001年教育部制订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杜传强在语文人文性之我见4一文中概述了语文人文性的三个内涵“内涵之一提供自由的文本,关注生命个体,尊重个性差异。内涵之二更新教学的理念,强化个性解读,挖掘人文底蕴。内涵之三承认个性的差异,立足健康发展,构建平等平台。”侯世荣语文人文性解读5一文说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
3、是要顺应和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人性的需求,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个“社会人”,学生的健康发展乃人文性最根本、最彻底、最成功的体现。2008年11月25日,陈金明在杭州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认真宣传、学习、研究、试验和推广五四以来诸多语文教育大家的论著,并能与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逐步深入,达到柳岸花明的佳境。特别是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他自己不仅有极其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而且在文学和语言方面也都有着极其光辉的成就,他造诣精深,学通中外,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最富有中国特色,也最有时代性。”呼吁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愈深化,愈
4、要凭借这个国产的利器开拓前进”。(二)一直以来,语文教育学界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论著都在不断增多,其研究视角的宽度、深度也在不断增强。其中系统的专著中较有影响的有这样两部董菊初著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2,专著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主要内容分四个方面。第一,论述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论述叶圣陶语文教育中坚持的教学原则,包括“文道统一”的原则,“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的原则,“课内外一起抓”的原则。第三,从教材,教法,教师三个层面具体论述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第四,论述我国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叶圣陶
5、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指导下所取得的可喜成就。任苏民著叶圣陶教育思想改革思想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16。专著从实践的角度就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作了积极而有意义大家探索。书中除详细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生涯,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作了全面的阐述,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将叶老的教育理论与中学教育实践完美结合,介绍了许多在叶老语文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成功个案。除了上述两部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专著外,笔者还翻阅学习了相关的学术论文,现将主要观点及内容整理如下首先,是学者们对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理论所进行的探讨研究。他们主要从叶圣陶先进的教学基本指导思想、教师观、多样化的教学原则等方面进行了
6、全面的阐述。其中,有关叶老教育思想中人文性思想的论述有如下一些观点。韩军从文以载“道”、文以交际、文“道”合一到文就是道百年中国语文教育的思潮简论3一文指出文以交际,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三股思潮之中的“文以交际”思潮,诞生于五四浪潮中,五六十年代一直生长,于八十年代至今为最盛。力推这一思潮的就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他一直把“为人生、为生活、为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最根本和核心的宗旨。黄文贵叶圣陶语文教育理论的人文观10一文对叶圣陶语文教育人文观做了系统的论述,总结得出叶圣陶语文教育人文观是以“立人”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为核心,以帮助学生的现实人生为基点的人文观“叶圣陶语
7、文教育的人文观是在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中建立起来的。为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确立人的主体人格,形成人的精神文化内涵,反映现代文明的背景下人和人生的完整概念,他以学科为本位,以“立人”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为核心,以帮助学生的现实人生为起点,构建了新型的现代语文人文观”。在对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教师观进行探讨时主要集中在认清语文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提高教师修养、研究教学方法和发挥示范者角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徐龙年在论叶圣陶的语文教师观14中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首先认清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自己所需要承担的任务,第二,语文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第三,语文教师应该教学方法,提
8、高教学质量,第四,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进修,边教边学,以身作则,自觉觉人。在对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教学原则进行探讨时主要集中在教育性教学原则、学生本位性原则、生活本位性原则、支架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方面。刘国辉在新课程和“学习观”与叶圣陶的“主体观”7中说叶圣陶多次强调要在教师强有力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并认为新课标的“学习观”与叶圣陶的“主体观”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第二,是对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研究意义的探讨研究。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教育界曾一度掀起学习研究叶老语文教
9、育思想的热潮。几年前又曾有人说语文教学要改革,就得批判叶圣陶,肃清叶圣陶的影响。到底在新课程背景下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还有没有现实意义呢针对这个问题,学者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顾黄初先生在纪念叶圣陶诞辰100周年的时候说“要谈语文教学改革,在很多方面,还是叶圣陶说得对。这几年,在语文教育界有越来越多的同志,观念更新了,思路清晰了,做法对头了,因而实际的教学效率提高了,这恐怕与直接或间接地受了叶圣陶的影响有关。”徐龙年在语文教师有必要了解叶圣陶20一文中不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优秀语文教师,无一例外地都从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中得到过滋润和熏染。”更指出“国家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
10、程标准(实验稿),与叶圣陶1949年8月负责拟定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足见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第三,是对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与当今语文教学实践方面的探讨研究。这种启示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师应不断有常教常新的创新意识、应不断增强把握和运用语文教学规律的自觉意识,语文教学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等方面。马兴贵、陈晓玲、王祥德合著的新课改理念下重温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19中在习惯本旨论语文教育中最切合实际的“素质教育观念”、学生本位论语文教育中最体现先进性的“生本教育”观念、教材例子论语文教育中最体现哲学性的“终身教育”观念、读写结合论语文教育中最体现方
11、法性的“知行教育”观念等四个方面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深入探讨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重温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三、笔者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今语文教育现实意义的观点与主张叶圣陶先生以其超前的思想、超人的睿智和超常的毅力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他的一些重要的语文教育思想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去研究、探讨、挖掘,以资今世之用。发现问题,需要寻找对策。时下,语文课堂上出现的远离文本、脱离语言教学的泛人文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我们能尝试从叶老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曾告诫我们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的教育思想中找到解决问题之道,未尚不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可喜发现通过
12、对叶老教育思想的探讨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叶老为什么能够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纲领的个中奥秘,可以领会叶老为什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综述不直说“人文性”,而是把“人文性”蕴涵在“工具性”中的道理所在,可以找到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为什么能够影响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的原因。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是对叶圣陶语文性质观的继承和发展。再次比对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非理性倾向和存在的误区,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为语文课改实践中的一线教师提出一些可行性、操作性与有效性强的建议意见,在叶老的谆谆教诲中正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真实内涵和历史本意。由此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愈
13、深化,愈要尊重传统,返朴归真,去华崇实,回归“语文”。让叶老的教育思想更具现实意义,证明即使是21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叶老教育思想中这些珍贵的东西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它那固有的光泽的。四、主要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开明出版社,1998年10月1版3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4王松泉语文学科与语文素养J语文教学(香港),20015岳增学边纪恩工具性,人文性,“言语性”J山东教育,2003年第3期6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刘国辉新课程和“学习观”与叶圣陶的
14、“主体观”J内蒙古教育,2008年01期8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9张红顺张惠鲜从工具性思想性统一到工具性、人文性并重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10黄文贵叶圣陶语文教育理论的人文观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1期11中国现代教育家传二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7月出版12刘增人、冯光廉编叶圣陶研究资料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13张定远主编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准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14徐龙年叶圣陶的语文教师观J教育评论,2003年01期15顾黄初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观J殷都学刊,1985年04期1
15、6任苏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观叶圣陶语文教育观探析J人民教育,2001年第1期17张哲英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18徐龙年简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1期19马兴贵、陈晓玲、王祥德合著的新课改理念下重温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J中国教师,2007年05期20徐龙年语文教师有必要了解叶圣陶J中学语文教师版,2007年第4期21杨晓语文课程人文性基本内涵之我见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9年06期22徐龙年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前瞻性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23谭庆蕾语文教学“泛人文性”批判J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01期24
16、孙爱莲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25陈央君关于语文学科教学人文性诉求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26施建林全面检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J语文教育(下),2010年01期27LISASGOLDSTEIN,VICKIEELAKE“LOVE,LOVE,ANDMORELOVEFORCHILDREN”EXPLORINGPRESERVICETEACHERSUNDERSTANDINGSOFCARING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16200086187228YUCELGELISLITHEEFFECTOFSTUDENTCENTEREDINSTRUCTIONALAPPROACHESONSTUDENTSUCCESS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1200946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