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docx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61480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作者:陈晓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中华名族名人辈出,文化荟萃,具有极为可贵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现代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继承儒学精髓,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的举措,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思想广阔,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那么,追究儒家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和谐”要先了解何为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确立及儒家文化的发展史。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空前活跃,文化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并作,儒家、道家、法家等百家蜂起,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并且,也由此奠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框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2、础,其中儒家学说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学说体系。追究其渊源,儒家学说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创立的学派,是当时百家争鸣中重要的一家,居于世家之首。并且后来著有论语、孟子、荀子等著名著作,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品。儒家思想从狭义上理解,是指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但无论是从狭义上还是广义上理解,有三点是共同,即主张“礼乐”、“仁义”、“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之而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提出“德治”、“仁政”和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养,这些思想在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春秋时期怒国人,中

3、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及教育学家,孔子提出的思想中的“礼”、“仁”、“中庸”构成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从“礼”出发,发展了“仁”的思想,总结出自觉的“中庸”观念体系,因而是儒学发展成为了一宗学派,“礼”的观念只是孔子对传统的继承和综合,而“仁”和“中庸”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孟子,战国时期人,孟子得以发展和扩大了儒家思想文化,他的思想是“孔子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及世界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孟子一书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而“仁政”的提出的根据是人性善,并且一直影响着孟子的整个思想

4、及人生的处事态度。荀子处于百家争鸣的晚期,以儒学为基本立场,兼诸子百家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比较开放的儒家学说,综其三大儒家的思想,都离不开“和”、“仁”、“德”的思想,因此,对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儒家思想称为现代思想的基础,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想基础。一、 儒家思想中“和”的观念“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古老的观念,早期的尚书、诗经、国语等重要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和”这一个名词及思想观念。大体而言,“和”既有天道观的意义又有人道观的内涵,从天道观上看,“和”主要理解为事物的生成、运行、存在的条件和方式,荀子 天论中荀子的说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淮南子说到:“阴阳合而万物生”到董仲舒的“和者

5、,天地之所生成者”都把“和”视为不同要素或不同力量之间的互相统一。从人道主义上说,“和”往往表现于一种价值观念,人与天或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个维度。在传统的儒学中,“和”即既与天人之辩相关,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论语 学而篇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即“礼之用,和为贵。”儒家所说的礼,即指普通的规范体系,又包括社会政治制度,“和”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体现于交往过程的伦理原则。荀子 王制篇中提到:人,力不如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所以在荀子看来,人的存

6、在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组织,“和”构成了社会凝聚的条件。孔子拈出“中庸”作为最高道德准则,便是以“中和”为常道。老子篇中说道:“长短之相行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长短、高下、声音,先后对待的互形、互盈、互和、互随,这是自然的永恒现象,这种永恒的现象意蕴着“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不仅中与和对称,而且为阴阳协和的气,阴阳对待。庄子认为,中和的自然转向此自然是人化自然,换言之是人关照下的自然,是人视域内的自然。庄子 天道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地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以人和,天和,人和人乐,天和天乐,而达天下和乐的中和之

7、美境,儒家的孟子、荀子以仁义为乐的人为中和为美为其重要标志的。孟子的学说凸显人的价值和作用,是基于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是最重要的体现,孟子早就告诉我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便可协调天时和地利,使天时和地利有着人的发展和智能创造。荀子集先秦思想之成,既不否定道与自然的中和之美,并协调儒家有为中和之美。他认为“中”即指合乎礼仪和先王之道,“乐和同,礼别异”、“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人情之极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这些都体现着儒家思想的有关中和的论道,进而我们可以从中便可得知“中和”一直以来是我国儒家思想学说推崇的,站起重要的地位。二、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学说中,很早就提到

8、有关自我境界的提高,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的性本善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的内容:一方面,圣人与我同类,皆有向善之心。孟子说到:“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圣人既然与我辈同类,那么圣人的本性与我辈的本性是相同的,圣人与我辈的区别仅仅在于因为圣人的先知先觉,孟子认为人人皆有向善之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孝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四种向善之心,总结起来就是仁、义、礼、智。这是人的四种基本美德,而且这些都是人的基本本性,所以孟子认为人皆有向善之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就和谐了。孟子 梁惠

9、王上说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告诉人们以爱人之心来爱别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之,人皆敬之”论语中提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些都是儒家学说的有关于仁义的和人与人之间的有爱的论述,儒家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告诫人们人与人之间应该友善,孟子用他的人性向善论就已经告诉人们人性本善,任何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和谐相处了社会也就和谐了。三、 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中国儒家历来倡导“天使、地利、人和”,把“天人合一”看做是人际和谐、社会有序的生态环的基础,中国儒家推崇“天人合一”思想即使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孟子 尽心上中谈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无免。

10、”另一个和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无道“指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人道”指人类行为的客观规律和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在儒家的学说中,只有做到天人合一,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孔孟继承了古代的天命思想,肯定了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天不仅是自然万物的主宰,也是道德义理的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道德意义。孔子以自然主义的观念和态度对待“天”及其运动变化。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导则修养,表现为外在道德规范寻找内在根据的思想一句,以及将外在规范转化问内在的求得理论追求,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在中国传统农耕自认经济模式下,个体的人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则是体现在儒家思想的这一方面,在这里,人是被作为一种群体对象来加

11、以阐释和规劝的,人得天兽的主张本身就地理仁德以和天德,体现出人的主体性特征虚幻化的特征,具有浓厚的的会伦理道德的教化色彩,强调的是宗法制社会伦理道德的归顺和皈依。这种浓厚的伦理道德观念,消弱了原始自然观念中借由自然天真。淳朴的信赖而表现出来的个体的自然人性,得人具有更多的社会“自然醒”特征,通过“吾日三省吾身”“存心”“养性”“思诚”等人在“天德”面前的反省,体现出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实现了自然的“天德”到社会的“仁德”的过渡。四、 社会的“和”老子给孔子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展示了两种“和谐“的境界:”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口句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前者主张相濡以沫的和谐社会,以儒

12、家为代表,后者主张相忘于江湖的和谐社会,以道家为代表,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对相濡以沫的社会和谐理论的论述,注重于人性的考察和分析及人性的发掘培养,孔子以“仁者爱人”为前提除法,主张通过个体的“为仁”实现社会和谐,孟子则从人性善的角度分析入手,进一步为孔子的“为仁”学说提供了人性的根据,这两位被后人称为至圣之师及亚圣的儒家学者为社会和谐的理想模式所进行的额理论探索及思想成果,在两千年时间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而影响。从儒家的学说中看到社会的和谐,从孔子的“为仁”到孟子的“仁政”都在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儒家在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作为

13、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儒家“天人合一“观念,无论是与古代朝鲜半岛本土文化相比,还是与中国的道家相较,都有其特质,并由其特质而显出超出其它学说之上的现代价值。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现代化的要求,从根本上说,和谐是宇宙万物存在发展的基础。而对和的追求,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要求。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钱逊教授认为,儒学中的“和实生物”思想就是和谐社会的根据;“万物各得其所”是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度是达到和谐的条件;法、德、礼是和谐社会的杠杆。同时钱逊教授还特别强调,情又是法、德、礼的基础。

14、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情是人性的表现,由情而有行;人的一切行为,都出于情,所以人道“始于情”,情是人道的基础。在今天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同时,保持发扬重情的优秀传统,使法、德、礼相互协调,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总之,儒学中以仁爱、和谐、诚信、中庸为核心的价值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乃至建立和谐世界新秩序有着其他文化系统无法代替、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社会一直是儒家的基本主张。儒家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从经济思想到道德伦理原则提出了系统性的主张。为此,儒家无论是对经济本质的判断,还是关于 经济运行的不同环节,都置于德性视野的审视之中。也正因为如此,儒家学者对经济 现象缺乏深入的、系统的理论思考,但儒家的崇本思想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历史上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影响着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然而,历代统治者仅是把儒家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主张当作价值工具利用,并未贯彻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历代王朝也无不堕入社会相对和谐_不和谐_社会崩溃的历史怪圈。因此,对儒家崇本思想的再审视,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