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1.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27441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4.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检查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实验室检查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实验室检查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实验室检查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实验室检查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验室检查,教学目的,1、掌握实验室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2、熟悉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3、了解常见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4、能够恰当选择使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初步判断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提示病人检查前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本章内容理论课时6节课),实验室检查,第一节 血液检验 第二节 尿液检查 第三节 粪便检查 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 第六节 浆膜腔积液与脑脊液检查 第八节 常用生化及免疫检查,第一节 血液检验,内容:一、 血液一般检查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b)2、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differential count,DC)3、红

2、细胞的其他检验二、溶血性贫血检查(自学内容)三、出血与凝血检查,【参考值】,一、 血液一般检查,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b),【临床意义】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1)相对性增多:严重吐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 (2)绝对性增多 继发性增多(非造血系统疾病) 胎儿、新生儿、高原居民,心肺疾病 某些肿瘤或肾疾患 原发性增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意义】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 婴儿、10109/L(10000/mm3) 白细胞减少 WBC5%、见于感染、类白反应、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五叶3%,见于巨幼贫、抗代谢药物,感染恢复期),中性粒细胞的核象

3、变化,4.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中毒性改变: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性颗粒 空泡形成 核变性 中性粒细胞出现上述中毒性改变者称为中毒性粒细胞,多见于严重感染、急性中毒及大面积烧伤。,中毒性改变1细胞大小不均2中毒性颗粒: 胞浆中出现粗 大、大小不等 、深、紫、蓝 黑色颗粒3空泡形成: 胞浆中出现空 泡4核变性: 核固缩、核溶 解、核碎裂,(二)嗜酸性粒细胞(E)0.5%5%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变态反应性疾病 寄生虫病 皮肤病 血液病 某些恶性肿瘤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某些急性传染病(伤寒),(三)嗜碱性粒细胞(B)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

4、病 骨髓纤维化 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四)淋巴细胞(L) 20%40% 1.淋巴细胞增多 感染性疾病(麻疹、传单、 肝炎、百日咳、结核)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2.淋巴细胞减少 应用皮质激素、烷化剂、ALG、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五)单核细胞增多 1.生理性增多:见于儿童及两周内婴儿 2.病理性增多:某些感染、血液病、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补充内容: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引

5、起类白血病反应的病因有:感染、恶性肿瘤、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烧伤、过敏及电离辐射等。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3、 红细胞的其他检验,(1)网织红细胞计数(2)红细胞比容测定(Hct)(3)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4)红细胞沉降率(ESR),(1)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值】 百分数 成人0.5%1.5%,平均1% 绝对值 (2484)109/L【临床意义】 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2)红细胞比容测定(Hct)【参考值】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女性:0.370.48L/L(374

6、8容积%),平均0.40L/L【临床意义】红细胞比积增高: 相对性增多(血液浓缩) 绝对性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比积减少:见于各种贫血,(3)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MCV= = fl参考值 8095fl(8095m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MCH= = pg参考值 2731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MCHC= =g/L【参考值】:320360g/L(32%36%

7、)【临床意义】:根据上述三项红细胞平均值可进行贫 血的形态学分类,见表。,(4)红细胞沉降率(ESR)【原理】 红细胞下沉力与血浆的阻遏力,影响因素有:红细胞聚集、大分子蛋白质 、白蛋白、脂类物质【参考值】 男 015mm/ln 女 020mm/ln【临床意义】 1.生理性:12岁儿童、月经期、妊娠、 老年人、高原地区,2.病理性: 炎症性:急性细菌炎症、风湿热、慢性感染 组织损伤及坏死:心肌梗塞、肺梗塞 恶性肿瘤 高球蛋白血症 贫血 高胆固醇血症【参考价值】: 1.动态观察病情 2.良、恶性肿瘤鉴别 3.高球蛋白血症疾病,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发明者库尔特先生,35岁的美国人库尔特发明了粒

8、子计数技术;50年代初期,血细胞计数仪开始应用于临床。科技为人类健康服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库尔特先生1913-1998,COULTER :全自动细胞分析仪,COULTER :细胞分析仪,第一台细胞计数仪瓶瓶罐罐+管道+电极+示波器,库尔特(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员工)在上海工作时所拍照,现代分析仪进展,1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2提供参数越来越多;3精密度越来越高;4速度越来越快;5越来越注重环保;6质控功能得到加强;7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一 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大致分为两类: 电阻抗法(库尔特原理) 光散射法(其中电阻抗法是血液分析仪的设计基础)血液分析仪主要能完成两大功能:

9、细胞计数功能 细胞分类功能,红细胞直方图 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测定与白细胞计数相似。,%,WBC直方图,血小板直方图随红细胞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检测。直方图在228fl(不同仪器不一)。,10 20 30(fl),%,(二)白细胞系检测原理,1. 电阻抗法 标本 单个白细胞 按体积大小分类,溶血素,稀释液,电阻抗法,淋巴细胞,单个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仪器将体积为35450fL的血细胞,分为256个通道(channel)。每个通道:1.64fl。根据细胞大小,分别置于不同的通道中,显示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Histogram)。,白细胞检测原理,根据电阻抗的原理,不同体积白细胞(35-450)fL

10、产生脉冲大小的明显差异而区分相应的三群细胞:,3590f1,160fl以上,90160f1,经溶血素处理脱水后,血细胞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以细胞的有形成分作为细胞的大小第一群(3590fl)小细胞区:淋巴细胞(体积最小)。第二群(90160fl)单个核细胞区,(中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原始、幼稚细胞、异常细胞等。第三群(160fl以上)大细胞区:嗜中性粒细胞(体积最大)。,1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比积(Hct) 1)RBC原理(脉冲数的多少) 2)Hct/PCV原理(脉冲的高度与叠加) 3)白细胞数的干扰 4)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三)红细胞测试原理,红细胞检

11、测原理 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测定与白细胞计数相似。,%,正态分布,峰顶在8296fl,(四)血小板检测原理,根据电阻抗法,血小板随红细胞在一 个系统中进行检测,在红细胞血小板计 数池中计数2fl30fl的颗粒。,血小板检测原理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随红细胞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检测。直方图在230fl(不同仪器不一)。,10 20 30(fl),%,呈偏态,峰顶510fl,血液细胞分析仪,(二)综合光学和电学等技术血液分析仪特点(1)检测参数: 约20至40项左右(2)白细胞分类:能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3)直方图和散点图:3种直方图和散点图。(4)报警功能: 以文字和(或)图

12、标显示 异常检测结果的信息。 注意:各类型血液分析仪不具备识别异常细胞 形态的能力,故不能完全代替镜检。,(三)全自动多功能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速度为每小时110150份标本工作模式:CBC CBC+DIFFCBC+NRBC CBC+DIFF+NRBC CBC+RETCBC+DIFF+RETCBC+DIFF+NRBC+RET,三 检测参数,血液分析仪一般能检测20余项参数,功能较全的仪器最多的能检测40余项参数。常见血 液分析检测报告的术语及英文缩写词。见下表:,血液细胞分析仪,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概念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用变异系数来表示(CV)参考值 11.6%15.0%,临床

13、意义:,(1)缺铁性贫血(IDA)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95%以上的IDA和RDW均异常(2)鉴别IDA和轻型-地中海贫血 均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前者RDW增高;后者RDW基本正常。(3)MCV/RDW贫血分类法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4)用于贫血病因学鉴别诊断:肾性贫血RDW正常;肝性贫血RDW增高,根据MCV、RDW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一)细胞直方图的应用 1WBC直方图/及“分类”计数 1)初步估计细胞群体的变化 2)技术因素或病理变化,400,100,200,300,400,fl,100,200,300,fl,fl,分析仪各项参数及直方图临床意义,1、白细胞直方图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异常

14、白细胞直方图,红细胞直方图概念,正常红细胞主要分布在50-200fl。 正常直方图上可见两个细胞群体:50-125fl区域有一个几乎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正态分布曲线,100,200,fl,2RBC体积直方图 要注意观察图形峰的位置、峰底的宽度、峰顶的形状及有无双峰现象。 1)缺铁性贫血 2)轻型Hb合成障碍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4)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5)其他,红细胞直方图(1)正常红细胞分布:50200fl (2)异常红细胞直方图,血小板直方图,电阻抗法在2-30fl范围内分析PLT,但大多数在2-15fl范围,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现左偏态分布。,当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体积直方图呈现异常

15、现象时,均应检查血液是否有血小板凝聚和微小血块,必要时作血涂片检查,观察是否有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或大血小板增多现象。,20,30,fl,10,3、血小板直方图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230fl分布,主要在215fl。,异常血小板直方图,MPV的变化:鉴别血小板减少 PLT而MPV:Plt破坏增多(如DIC、ITP等) PLT而MPV:M增生不良、AIDS、M纤维化、再障、M瘤、白血病化疗、败血症等,(三) 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二、溶血性贫血检查(自学)三、止血与凝血检查,1、毛细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验(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2)出血时间测定(BT)2、血小板的有关检

16、验(1)血小板计数(plt)(2)血块退缩试验( CRT)3、凝血功能检验(1)凝血时间(CT)(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毛细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验(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参考值】正常人10个出血点(阳性)【临床意义】1.血小板减少;2.血小板功能异常;3.血管病变;4.其他:如血友病、抗血小板药物等。,(2)出血时间测定(BT)【参考值】 Duke法:13min,4min为异常。【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1.血小板明显减少(如ITP); 2.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 3.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DIC; 4.血管壁异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17、 5.药物影响如阿司匹林、潘生丁。,2、血小板的有关检验(1)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血小板的破坏和消耗亢进 血小板分布异常 2.血小板增多(400109/L):原发性增多 反应性增多,(2)血块退缩试验( CRT)【参考值】血块退缩时间:于凝固后1/21h开 始退缩,于24h内退缩完全。【临床意义】 血块退缩不良见于: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功能异常 凝血因子异常,3、凝血功能检验(1)凝血时间(CT)【参 考 值】 612min(试管法)【临床意义】C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过程第一期有无异常。 凝血时间延长见于:

18、1、甲、乙、丙型血友病。 2、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 3、应用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物。 凝血时间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值】 正常人为1113s,较正常对照延长3s以上 有诊断意义。【临床意义】PT是外源性凝血活性的综合性检查。 PT延长见于: (1)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 (2)后天性凝血因子异常(肝病、VitK缺乏、DIC等) P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补充内容:出血性疾病的检查要点 1.出血性疾病的原因: 血管异常; 血小板异常; 凝血或纤溶异常; 抗凝因子增多。 2.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要点 过筛检查 特殊检

19、查 3.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检查,血十八项自动分析仪,血十八项自动分析仪,第二节 尿液检查,内容:一、尿液一般检查1、标本采集2、一般性状检查3、化学检查4、尿沉渣检查二、尿液其他检查(自学),一、尿液一般检查,1、标本采集 晨尿(15ml以上) 细菌培养时需外阴消毒,取中段尿 留取24小时尿液时需加防腐剂,一、尿液一般检查,2、一般性状检查(了解概念)(1)尿量:多尿、少尿、无尿(2)外观:正常;血尿、血红蛋白尿、脓尿、胆红素尿、乳糜尿(3)气味:(4)比重:(5)酸碱反应:,一、尿液一般检查,3、化学检查(1)尿糖(-)(2)尿蛋白(-)(3)酮体(-),一、尿液一般检查,4、尿沉渣检查

20、(1)细胞:镜下血尿、脓尿(2)管型:管型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有透明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等(3)结晶体,尿八项检查,第三节 粪便检查,一、一般性状检查(了解概念)1、米泔水样便: 霍乱或副霍乱2、黏液便:肠炎3、脓血便:细菌性痢疾4、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5、鲜血便:痔疮6、细条状便:直肠癌7、陶土样便:阻塞性黄疸8、果酱样便:阿米巴痢疾,第三节粪便检查,二、显微镜检查 细胞、食物残渣、寄生虫和寄生虫卵三、隐血试验【参考值】(-)【临床意义】:消化道少量出血,主要见于消化性溃疡(活动时呈阳性)、胃癌(持续阳性),第四节肝功能检查,主要内容:一、蛋白质代谢功

21、能检查二、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三、血清酶测定,标本采集:取空腹静脉血2-3ml,注入干燥试管内,立即送检。,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临床意义,1.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 见于各种原因的血液浓缩。 如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清蛋白合成减少,肝细胞损害: 常见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总蛋白60g或清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称为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球蛋白增高为主,常见原因 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M蛋白血症:

22、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 其他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麻风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3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4球蛋白降低 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 免疫功能抑制:长期应用肾上腺皮 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先天性低球蛋白血症: 5AG倒置 可以是清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血清蛋白电泳临床意义(简要介绍),1、肝脏疾病 (1)急性及轻症肝炎时电泳结果无异常。 (2)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清蛋白减少、 1、 2、 球蛋白也减少;

23、球蛋白增加,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失代偿的肝炎后肝硬化增加尤为显著。,2M蛋白血症 如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清蛋白轻度降低,球蛋白明显升高。 3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 由于血脂增高,可致球蛋白(是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增高,清蛋白及球蛋白降低 。 4 其他 结缔组织病伴有 球蛋白增高,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球蛋白降低,蛋白丢失性肠病表现为清蛋白及 球蛋白降低, 2球蛋白则增高。,二、胆红素代谢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1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 STB17. 1但 342 molL 为高度黄疸 2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 溶血性黄疸通常 342 mol L,3总胆红素,结合及非结

24、合胆红素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 总胆伴非胆明显增高提示为溶血性黄疸 总胆伴结胆升高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三者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 根据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可协助鉴别黄疸类型: CBSTB50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结合胆红素测定有助于某些肝胆疾病的早期诊断,肝炎的黄疸前期、无黄疸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等,3050患者CB增加,而STB正常。,三、血清酶测定,1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2、谷氨酰转移酶( -GT )3、碱性磷酸酶(ALP)4、单胺氧化酶测定(MAO),1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 用于肝功能检查主要有2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天门冬氨酸

25、氨基转移酶(AST,GOT),ALT与AST在正常血清的含量很低,但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LT与AST释放入血浆,使血清ALT与AST活性升高,在中度肝细胞损伤时,ALT漏出率远大于AST,此外ALT的血浆半衰期为47小时而AST 仅为17小时,因此ALT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灵敏度较AST为高。 但在严重肝细胞损伤时,线粒体膜亦损伤,可导致线粒体内AST的释放,血清中ASTALT比值升高。,参考值(了解),比色法(Karmen) 连续监测法(37) ALT 525卡门氏单位 1040U/L AST 828卡门氏单位 1040U/L ALTAST1,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临床意义,

26、(1)急性病毒性肝炎: ALT与AST均显著升高,可达正常的2050倍,甚至100倍,ALT升高更明显,ALTAST1,是诊断病毒性肝炎重要检测手段。 感染后12周,转氨酶达高峰,3周到5周逐渐下降。恢复期如转氨酶活性不能降至正常或再上升,提示转为慢性。 急性重症肝炎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明显,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顶后不佳。,(2)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100200u)或正常,ALTAST1,若AST升高较ALT显著,即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 (3)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

27、,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且ALTAST1。 (酒精性肝病AST显著升高,ALT几近正常,可能因为酒精具有线粒体毒性及与酒精抑制吡哆醛活性有关),(4)肝硬化:转氨酶恬性取决于肝细胞坏死程度,终末期肝硬化转氨酶正常或降低。 (5)胆汁淤积:转氨酶正常或轻度上升。 (6)急性心肌梗塞后6 8小时,AST增高,18 24小时达高峰,可达正常上限的410倍,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4 5天后恢复。 (7)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肺梗塞、肾梗塞、胰腺炎、休克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转氨酶轻度升高(50200u)。,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临床意义,2、 谷氨酰转移酶( -GT,GGT ): GGT在肝脏中广

28、泛分布于肝细胞的 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因此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血清中GGT增高。 硝基苯酚连续监测法(37。C):50UL。,谷氨酰转移酶临床意义,(1)胆道阻塞性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肝癌均可使GGT明显升高,可达参考值上限的10倍以上。此时GGT、ALP、及血清胆红素呈平行增加。 (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急性肝炎时,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3)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

29、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4)其他: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等GGT亦可轻度增加。,3、碱性磷酸酶(ALP) ALP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肾、小肠及胎盘中,血清中大部分ALP来源于肝脏和骨骼,因此常作为肝脏疾病的检查指标之一,胆道疾病时由于ALP生成增加而排泄减少,引起血清中ALP升高。 磷酸对硝基苯酚连续监测法(30): 成人40 110UL 儿童250UL,碱性磷酸酶临床意义,(1)肝胆系统疾病: 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如胰头癌、胆道结石引起的胆管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等,ALP明显升高,且与血清胆红素升高相平行. 肝细胞损害(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30、、酒精性肝病),ALP仅轻度升高。,(2)骨骼疾病:如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血清ALP升高。(3)生长中儿童、妊娠中晚期:血清ALP生理性增加。,(了解内容) (4)黄疸的鉴别诊断:ALP和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鉴别诊断。胆汁淤积性黄疸:ALP和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仅轻度增加;肝细胞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中等度增加,转氨酶活性很高,ALP正常或稍高;肝内局限性胆道阻塞:(如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脓肿等),ALP明显增高,ALT无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大多正常。,血清ALP增高常见原因,4、单胺氧化酶测定(MAO),单胺氧化酶(MAO)为一种含铜

31、的酶,分布在肝、肾、胰、心等器官,肝中MAO来自于线粒体,血清MAO活性与体内结缔组织增生呈正相关。 临床上常用MAO活性测定来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 成人正常值为:伊藤法 30单位 中野法 23-49单位,单胺氧化酶临床意义,1肝脏病变 80以上的重症肝硬化及肝癌患者MAO活性增高,但对早期肝硬化反应不敏感。急性肝炎时MAO正常, 急性肝坏死时,血清中MAO增高。 轻度慢性肝炎MAO大多正常,中、重度慢性肝炎有50病人血清MAO增高。 2肝外疾病 心力衰竭、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系统性硬化症等,MAO也可升高。,补充内容: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多种多样的物

32、质代谢功能,由于肝脏功能复杂,再生和代偿能力很强,因此根据某一代谢功能所设计的检查方法,只能反映肝功能的一个侧面,而且往往须到肝脏损害到相当大的程度时才能反映出来,因而肝功能检查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脏病变。另外,当肝功能试验异常时,也要注意有无肝外影响因素。,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肝功能检查方法能够完整的和特异的反映肝脏功能全貌。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必须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合理选择肝脏功能检查项目,并从检验结果中正确判断肝脏功能状况,必要时可选择肝脏影像学、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及肝癌标志物等检测技术,并结合患者临床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对肝脏功能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肝脏病检查项目选择原则如下:,1健康检

33、查 选择ALT、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蛋白电泳及AG比值测定。前两者可发现病毒性肝炎,后两者可发现慢性肝病。 2怀疑为无黄疸性肝炎时 对急性患者可查ALT ,前清蛋白、胆汁酸、尿内尿胆原及肝炎病毒标志物。对慢性患者加查AST、ALP、GGT、血清蛋白总量、AG比值及血清蛋白电泳。,3对黄疸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时 应查STB、CB,尿内尿胆原与胆红素、ALP、 GGT、LP-X、胆汁酸。 4怀疑为原发性肝癌时 除查一般肝功能(如ALT、AST、STB、CB)外,应加查AFP、 GGT及其同工酶,ALP及其同工酶和LDH。 5怀疑为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 ALT、AST、STB、AG、蛋白电泳、ICG

34、R为筛选检查,此外应查MAO、PH及P P。,6疗效判断及病情随访 急性肝炎可查ALT、AST、前清蛋白、ICG、STB、CB;尿内尿胆原及胆红素。慢性肝病可观察ALT、AST、STB、CB、PT、血清总蛋白、AG比值及蛋白电泳等,必要时查MAO、PH、P P。原发性肝癌应随访AFP、GGT、ALP及其同工酶等。,六种常见肝病的肝功能改变,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球囊,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曲部,直部,曲部,直部,髓襻,肾单位结构及功能(自学),滤过功能,重吸收:2/3 水 电介质 小分子蛋白 葡萄糖 氨基酸排泌:蛋白、尿酶,逆流倍增:尿液浓缩重吸收:少量水、

35、钠调节体液和酸碱平衡,集合管,远端肾单位,肾脏的生理功能(自学),1、生成尿液 水、代谢产物、废物 2、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调节细胞外液量 调节细胞外液渗透浓度 调节酸碱平衡 3、 内分泌功能 分泌激素 : 肾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前列腺素族 红细胞生成素 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 作为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排泌,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自学),肾小球滤过血浆,生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氨基酸、蛋白、碳酸氢根、钠、钾、水、葡萄糖等排泌:氢、钾、氨、药物、毒物等浓缩稀释功能肾血管充分的血流量,保证肾脏的正常功能,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尿液检查: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 特殊生化

36、检查 (蛋白、酶学)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肾小管功能检查 肾血流量测定肾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肾脏内分泌功能检查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前列腺素 1,25-二羟胆骨化醇,肾功能检查法,肾功能检查的意义,判断肾脏损害的程度判断预后评价治疗效果指导调整药物用量,肾小球滤过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NN)血肌酐(Cr),原理(自学): 外源性肌酐:食物-肌酐(生成受食物影响)内生性肌酐:肌酸-磷酸肌酸- 肌酐(生成稳定)肌酐通过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在严格控制饮食和肌肉活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排泌量很少。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

37、升血液中的内生性肌酐全部清除出去,标本留取方法: 素食(低蛋白)、禁大量肉食、避免剧烈运动 3 天收集24小时尿(甲苯防腐),测定尿肌酐浓度(Ucr)同时取 2ml 抗凝血测血肌酐(Scr)参考值:80-120 ml/min,临床意义1、判断肾小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GFR低于50%, Ccr50ml/min,Cr、 BUN正常)2、评估肾小球功能损害程度:轻度 70-51ml/min中度 50-31 ml/min重度 30 ml/min3、指导治疗30 -40ml/min:限制蛋白摄入30 ml/min:噻嗪类利尿剂无效10 ml/min:透析治疗,原理:肌酐只从肾小球滤过,当肾小球滤过功

38、能下降时,血肌酐上升。留取血标本要求与测Ccr一样。参考值: 53-106 umol/L(男性) 44-97 umol/L (女性),血清肌酐测定( Scr),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损害。,血尿素氮(BUN),1、原理: 人体蛋白质代谢终产物(尿素氮)可全部从肾小球滤过,30-40%被肾小管重吸收,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液中浓度增高。 2、参考值: 3.2-7.1 mmol/L,血尿素氮(BUN),临床意义:1、器质性肾功能损害。 程度评估(GFR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BUN才开始上升,不作为早期指标)2、肾血流量减少:如脱水、休克、心功能衰竭等。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如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烧伤、大手术后、甲亢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